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99495233169a4517723a3d1.png)
1.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信息处理工作带来了革命 性的变化,同时也给传统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目前,计 算机网络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通信
分布式计算
远程教育
信息查询
计算机网络 的应用
虚拟现实
电子商务
办公自动化
企业管理与决策
20
1.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公用电话网
CCP或FEP 主机
集线器
利用集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8
1.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多机互联网络阶段 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大基本功能,因 此在逻辑结构上可以将其分成两部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1)资源子网:是计算 机网络的外层,它由提供 主机 资源的主机和请求资源的 CCP CCP 主机 终端组成。资源子网的任 务是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 通信子网
21
1.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4、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利用Internet技术开发的现代在线服务系统, 它充分发挥网络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的特点,在网络平台上 向学生提供各种与教育相关的信息,做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可以学习任何课程”。 5、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 人工智能及心理学等高速发展的结晶。虚拟现实与传统的仿 真技术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即两者都是基于模型的活动, 而且都力图通过计算机及各类装臵达到现实世界尽可能精确 地再现。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与 仿真技术必将在21世纪异彩纷呈,绚丽夺目。
A 图 1-4
B 计算机互连网络系统基本模型
14
1.1.3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均衡 负荷
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课后问答题
![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课后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4475d4d750e2524de5187e7d.png)
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第3版)课后答案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由哪几部分组成?网络硬件:即网络设备,是构成网络的节点,包括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设备。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把网络节点连接起来的数据传输通道,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网络软件:网络软件是负责实现数据在网络设备之间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的软件系统。
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传输协议、网络管理软件、网络服务软件、网络应用软件。
2、简述计算机的主要功能,并举例说明。
资源共享,如打印机共享;数据传输,如发送电子邮件;协调负载,如分布式计算系统;提供服务,如网页发布服务。
3、什么是IP地址?什么是域名?两者有何异同?IP地址是给每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分配的一个惟一的地址,IP地址的结构能够实现在计算机网络中很方便地进行寻址。
IP地址由一长串十进制数字组成,分为4段l2位,不容易记忆。
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便于计算机按层次结构查询,就有了域名。
域名系统是一个树状结构,由一个根域(名字为空)下属若干的顶级域,顶级域下属若干个二级域、三级域、四级域或更多。
域名肯定有对应的IP地址,IP地址却不一定都有域名,二者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一个IP可以有多个域名,在动态DNS应用中,一个域名也会对应多个IP地址。
4、某公司网络地址为192.168.0.0/255.255.255.0,供七个部门上网使用,其中设计部15台计算机、开发部28台计算机、市场部20台计算机、测试部10台计算机、财务部17台计算机、人力资源部5台、公关部3台,该网络如何划分最合理?试写出每个网络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以及IP地址范围。
从主机位借三位作为子网位,划分为八个子网,具体如下表:第2章网络传输介质1、为计算机网络选择最佳的传输介质时,应考虑哪些方面?当为计算机网络选择最佳的传输介质时,充分考虑各种类型的介质的功能和局限性是很重要的,具体的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选择:数据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适用的网络拓扑结构;允许的最大长度;线缆及附属设备的成本;安装及重新配置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电子商务师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电子商务师基础知识》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3853d3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7.png)
《电子商务师基础知识》重点笔记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954年终端器诞生后,人们才逐渐把终端与计算机连接起来。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以单机为中心的通信系统、多个计算机互联的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及以高速和多媒体应用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是指互联起来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的集合。
“互联”意味着相互连接的计算机能够按照网络协议进行通信。
连接是物理的,由硬件实现。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和互联网(Internet)。
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资源、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组成。
4.1常见的网络协议:TCP/IP协议、IPX/SPX协议等。
4.2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NetWare、UNIX、Linux等。
5、接入互联网的方法:PSTN、ADSL、卫星接入、光纤接入、无线接入、Wi-Fi接入。
6、在互联网中,每一台主机必须有一个IP地址,且这个IP地址在整个网络中必须是唯一的。
IP,含义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7、域名:就是用人性化的名字表示的主机地址。
域名使用的字符包括字母、数字和连字符,而且必须以字母或数字开头和结尾。
整个域名总长度不得超过255个字符。
在实际使用中,每个域名的长度一般小于8个字符。
8、我国国家域名的国家代码是cn。
目前有3个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负责北美地区,APNIC负责亚太地区、NIC负责欧美地区。
9、域名采用层次结构,每一层构成一个子域名,子域名之间用圆点隔开,自左至右分别为计算机名、网络名、机构名、最高域名。
10、域名分类:第一类是类别顶级域名,共7个;第二类是地理顶级域名,共有24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码;第三类顶级域名,也就是所谓的新顶级域名。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c8a71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0.png)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1 网络的定义与发展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1.3 网络拓扑结构与传输介质1.4 数据通信基础第二章:网络设备与网络架构2.1 网络设备的功能与分类2.2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原理与应用2.3 网络架构设计与规划2.4 网络设备互联与配置第三章:TCP/IP协议栈3.1 网络层:IP协议与子网划分3.2 传输层:TCP与UDP协议3.3 应用层:常见应用协议与编程接口3.4 整合同享与NAT地址转换第四章:局域网技术4.1 以太网与IEEE 802标准4.2 快速以太网与吉比特以太网4.3 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4.4 局域网互联与广域网技术第五章:互联网应用与服务5.1 网页浏览与电子邮件5.2 文件传输协议与BitTorrent 5.3 网络会议与远程教育5.4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第六章:广域网技术6.1 电话网络与ATM网络6.2 帧中继与SMDS6.3 异构网络的互联技术6.4 MPLS网络与VPN第七章:网络安全7.1 网络安全威胁与防护策略7.2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7.3 加密技术与数字签名7.4 安全套接层与VPN第八章:网络管理8.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8.2 SNMP与CMIP协议8.3 网络管理软件与工具8.4 网络监控与故障排除第九章: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9.1 无线局域网标准与技术9.2 蓝牙与Wi-Fi技术9.3 移动通信网络与4G/5G技术9.4 物联网(IoT)与边缘计算第十章:新兴网络技术与发展趋势10.1 软件定义网络(SDN)10.2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10.3 云计算与大数据网络10.4 未来网络技术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网络的定义与发展难点解析:网络的定义需理解其作为一个通信系统的概念,发展历程中需要掌握重要的里程碑技术,网络的基本组成与结构需要掌握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难点解析:网络拓扑结构的理解与绘制,传输介质的种类与特性。
计算机网络第1章 基础知识(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1章 基础知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2942c8964bcf84b8d57b30.png)
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下列哪一个?A.降低成本B.打印文件C.资源共享D.文件调用2、信息高速公路是指下列什么?A.装备有通讯设备的高速公路B.电子邮政系统C.快速专用通道D.国家信息基础设施3、下面哪一个不是分组交换的优点?A.高效B.灵活C.开销小D.快速4、校园网按照作用范围分属于哪一种网络?A.局域网B.广域网C.城域网D.个人区域网5、局域网的英文缩写为下列哪一个?A.LAN B.WAN C.ISDN D.MAN6、广域网的英文缩写为什么?A.LAN B.WAN C.ISDN D.MAN7、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分类是以什么来划分的?A.信息交换方式B.网络使用者C.网络连接距离D.传输控制方法8、从分类角度上看,下面哪一种网络与其它三个不同?A.局域网B.城域网C.广域网D.校园网9、下列哪一个不是按照作用范围划分的网络?A.局域网B.城域网C.专用网D.广域网10、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组成是由下列哪一组组成?A.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B.计算机、网线和通信设备C.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D.客户机和服务器11、表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指标是下列什么?A.误码率B.频带利用率C.传输速D.信道容量12、关于客户/服务器通信方式的错误说法是下列哪一个?A.描述的是通信进程间的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B.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C.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D.通信进程间的身份对等13、客户/服务器机制的英文名称是下列哪一个?A.Client/Server B.Guest/ServerC.Guest/Administrator D.Slave/Master14、Intranet是什么?A.Internet发展的一个阶段B.企业内部网络C.Internet发展的一种新的技术D.企业外部网络15、关于TCP/IP协议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A.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发的B.该协议的体系结构分为5个层次C.TCP 和UDP位于传输层D.IP 协议是一个面向无连接的协议16、关于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的正确说法是下列哪一个?A.实体指的是硬件设备B.协议是控制上下层之间通信的规则C.服务的方向是由下而上的D.服务访问点是对等实体间的接口17、在系统中,上下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用下列什么来定义接口?A.服务原语B.服务访问点C.服务数据单元D.协议数据单元18、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为?A.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实现B.执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软件模块C.建立和使用通信硬件和软件的一套规则和规范D.由ISO 制定的一个标准19、下面不属于网络拓扑结构的是下列哪一个结构?A.环形结构B.总线结构C.层次结构D.网状结构20、下面不属于局域网拓扑结构的是什么结构?A.环形结构B.总线结构C.树形结构D.网状结构21、关于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的正确说法是下列哪一个?A.实体指的是硬件设备B.协议是控制上下层之间通信的规则C.服务的方向是由下而上的D.服务访问点是对等实体间的接口22、在系统中,上下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用下列什么来定义接口?A.服务原语B.服务访问点C.服务数据单元D.协议数据单元2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为?A.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实现B.执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软件模块C.建立和使用通信硬件和软件的一套规则和规范D.由ISO 制定的一个标准24、关于TCP/IP协议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A.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发的B.该协议的体系结构分为5个层次C.TCP 和UDP位于传输层D.IP 协议是一个面向无连接的协议25、协议的关键要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语言B.语法C.语义D.同步26、下列设备不属于资源子网的是哪一个?A.打印机B.集线器C.路由器D.局域网交换机27、在ISO/OSI参考模型中,数据的压缩、加密等功能由哪层完成()。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edab18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6.png)
1. 数据通信 2. 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 3. 进行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 4. 能均衡负载,相互协作 5.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6. 进行分布式处理
统速率不用匹配,适于数据通信。 缺点:时延较大,“分组”(或“打包”)的过程比较
复杂,丢包服务质量无保证。
三、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多用户分时系统,微机
哑终端 虚拟机
主机
T
T
T
T
终端-计算机网络模型
虚实概念
If it's there and you can see it It's REAL If it's there and you can't see it It's
二、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平时常接触的网络
计算机网(局域网,因特网)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共享资源
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
有线电视网 电网
电路交换
最早的交换方式,源自电话系统。 建立电路交换的过程:(以打电话为例) 建立链路(象拨打电话并接通,通信的两端接通,便拥有一条实
是一种可以在网络环境中以客户和服务器模式工作的 多功能操作系统。
支持域管理,提供对网络资源管理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Unix操作系统
Unix
催生了计算机辅助制造,制造控制系统,实验室模拟和因特网 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贝尔实验室, 71年用C代码重写 众多版本(没有当今网络,各不相同)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统研究小组(CSRG)使用Unix对操作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20422b9f121dd36a32d8222.png)
异步通信的通信开销较大,但接收端可使用廉价 的、具有一般精度的时钟来进行数据通信。
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SYN SYN 一个或多个 SYN字符 控制字符 ...... 数据字符 控制字符
字节5 字节4
字节3 字节2
字节1
t
b6 b 5 b4 b 3 b2 b 1 b0 终止位 (逻辑 “0”) 起始位 (逻辑 “1”)
若 1 个码元只携带 1 bit 的信息量,则“比特/秒” 和“波特”在数值上相等。 若 1 个码元携带 n bit 的信息量,则 M Baud 的码元 传输速率所对应的信息传输速率为 M n b/s。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2. 误码率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传输可靠性的指标。 它的定义是:二进制码元被传输出错的概率。 传输的二进制码元总数为N,被传错的码元数 为Ne则误码率为: Pe=Ne/N 例: 若收到10000个码元,经检查后发现有一个错 了,则误码率为万分之一,用10-4 表示。
1位 5位、6位、7位、8位 1位或无 1位、1.5位或2位 任意数量
信道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
频分复用: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 带宽资源。 时分复用: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 频带宽度。 波分复用 WDM 码分复用 CDM
频分复用
频率 频率 5
频率 4
频率 3 频率 2
15 个话路
15 个话路
例:SDH的复用结构
T1 T1 多 路 复 用 器
. . .
STS-1
STS-3
T1
T3
多 路 复 用 器
STS-1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ed1b01aa76e58fafab00328.png)
第五节 数据交换技术 节点与节点间不一定相邻,通过一个或多个 节点组成的中间网络来交换转发。 1.电路交换 (1)电路建立:在传输数据之前,要经过呼 叫过程以建立一条端到端(站到站)的电 路。 (2) 数据传输:没有延迟,没有阻塞的问题 (因为是专用线路)。 (3) 电路拆除:
优点:数据传输可靠、迅速,不丢失且 保持原来的序列 缺点:信道容量造成浪费,而且当数据 传输阶段的持续时间很短暂,电路建 立和拆除所用的时间也得不偿失。
2.报文交换 工作原理:不需在两个站点之间建立一条专用 通路,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数据块), 长度不限。传送过程采用存储一转发方式。 在同一时间内,报文的传输只占用两个节 点之间的一段线路。而在两个通信用户间 的其它线路段,可传输其它用户的报文。
优点:线路效率较高 。 暂存报文,可以进行差错控制。 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 缺点:延迟长,不能用于传送声音和图像数 据。
3.分组交换 报文交换的改进,每个分组的长度有一个上 限,因此,一个较长的报文必须分成若干 个分组。 特点:a. 存储容量降低,降低传输延迟。 b. 只有出错的分级才会被重发,提高 了交换效率。
第五节 差错控制技术 一、差错:通信时接收端收到的数据与发送端实际发出的数 据不一致。 二、差错控制:通信中发现检测差错,对差错进行纠正,从 而把差错限制在数据传输所允许范围内。 三、差错包括:传输中位丢失;发送“1‖,而接收“0‖;发 送“0‖而接收“1‖。 四、差错产生原因 线路本身的信号幅度频率的变化和衰减 信号在线路上产生反射造成的 相领线路的串抗 外界电磁干扰
七、网络的拓扑结构 1.树型 2.星型 3.总线型 4.环型 5.网状型 6.混合型
交换机
集线器
集线器 集线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5e5f92b3169a4517723a3be.png)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第1章Computer Network (1)1.1 Computer Network的基本概念 (1)1.2 地址和协议的概念 (2)1.2.1地址和协议 (2)1.2.2 TCP/IP协议 (2)1.2.3 IP地址 (3)1.2.4 域名地址 (3)第2章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知识 (5)2.1 有线网络的特点 (5)2.1.1 速度可做到更快 (6)2.1.2 投入低廉 (7)2.2 无线网络的特点 (8)2.2.1 更具灵活性 (9)2.2.2 速度只有百兆,但使用更方便 (11)2.2.3 安全性已能保障普通应用 (12)2.2.4 价格虽高于有线,但已可接受 (12)第3章无线局域网的设置 (13)3.1 路由器的设置 (13)3.2 电脑IP地址的设置 (13)3.3 无线网卡设置 (17)第4章无线局域网安全设置 (21)4.1 设置取消SSID广播 (21)4.2 无线数据加密 (23)第1章Computer NetworkComputer Network,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1.1 Computer Network的基本概念Computer Network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Computer Network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
总的来说Computer Network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气)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一个网络可以由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拥有在同一大楼里面的上千台计算机和使用者。
我们通常指这样的网络为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
在局域网中,工作站的数量在几十到两百台次左右,距离可以是几米至10公里以内,一般位于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单位内。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1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1网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8dd9d0c14791711cc7917ec.png)
1.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1.2 数据通信基础
1.3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1.4 局域网技术
1
本章学习提示
重点: 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2.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原理体系结构 3. 局域网的组成
难点: 1. 数据通信基础 2. 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
2
•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 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成为仅次于全球电话 网的世界第二大网络。网络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工 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给很多国家在经济上、 科学上和军事上带来了巨大好处,并加速了全球 信息革命的进程。可以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 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现在,人们的生活、 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经离不开网络。21世纪的 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是一个 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小结: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从20世纪50年代起。 第二代: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60年代起。
第三代: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70年代起。
第四代:国际化的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90年代起。
13
1.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一般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 两部分组成。 网络硬件对网络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是网络运行的载体。 (2) 工作站(Workstation) 工作站是指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工作站只 是一个接入网络的设备。它的接入和离开对网络系 统不会产生影响。 在不同的网络中,工作站又被称为“结点”或 “客户机”。
(3) 外围设备
外围设备是指连接服务器与工作站的一些通信 传输介质和网络连接设备。 常用的网络连接设备有网卡、网线、集线器、 交换机、路由器和调制解调器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复习纲要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复习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dcf7b76327d3240c8447ef8c.png)
14
第五章 局域网技术
局域网技术是当前计算机网络研究与应用的一个热点问题, 也是目前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它们覆盖的地理范围。 由于局域网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覆盖一个公司、一所大学、 一幢办公大楼的"有限的地理范围",因此它在基本通信机 制上选择了与广域网完全不同的方式,从"存储转发"方式 改变为"共享介质"方式与"交换方式"。 局域网在网络拓扑结构上主要分为总线型、环型与星型结 构三种。在网络传输介质上,局域网主要采用双绞线、同 轴电缆与光纤,但是目前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 速。
2012年5月5日星期六
Made by wunianzhi@2005
18
第六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使用双绞线组建以太网是目前流行的组网方式。在使用非屏蔽双绞线 组建符合10 BASE—T标准的以太网时,需要使用以下基本硬件设备: 带有RJ—45接口的以太网卡、集线器、3类或5类非屏蔽双绞线、RJ— 45连接头。 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与普通的以太网组网方法基本相同。如果要组建 快速以太网,需要使用以下基本硬件设备:100 BASE—T集线器或交 换机、10/100 BASE—T网卡,以及双绞线或光缆。 千兆以太网的组网方法与普通以太网组网方法有一定的区别。在千兆 以太网组网方法中,网络带宽分配合理是很重要的,需要根据网络的 规模与布局,来选择合适的两级或三级结构。一般来说,在网络主干 部分需要使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结构化网络布线系统是预先按建筑物的结构,将建筑物中所有可能放 置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位置都预先布好线,然后再根据实际所连接的 设备情况,通过调整内部跳线装置,将所有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连接起 来。
2012年5月5日星期六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493692b5727a5e9856a61f6.png)
韩毅刚,计算机通信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 版社,2007.
《计算机网络技术》-韩毅刚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内容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 数据传输和信号编码 局域网 TCP/IP 广域网 组网技术-韩毅刚
21
LAN配置
交换
交换局域网
单个或多个交换机
ATM局域网 光纤通道
无线
可移动性 易于安装
《计算机网络技术》-韩毅刚
22
局域网设备
LAN设备:线缆、网卡、HUB、Switch、Router
网卡
网卡
HUB
交换机
路由器
《计算机网络技术》-韩毅刚
25
广域网
覆盖范围大 穿越公共设施 部分依赖公用电信公司线路 两种技术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计算机网络技术》-韩毅刚
26
广域网例子
帧中继 ATM ISDN和B-ISDN
《计算机网络技术》-韩毅刚
27
帧中继
分组交换系统要付出巨大代价来补偿差错 现代系统更加可靠 差错可以在终端系统被捕获 抛弃了大多数的差错控制开销
《计算机网络技术》-韩毅刚
15
网络
广义地讲,网络包括从发送器到接收器之间的所 有设备
所有链路和所有相关的交换机以及其它中间设备
广域网常被描述成云状
这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推广数据通信网的活动 意指网络内部结构和特性像云一样千变万化,其中的 工作情况像云一样模模糊糊难以看见 云表达了一种网络的透明性概念:数据简单地从网络 一端进去,又从网络的另一端出来。
32
分组交换
数据被无序地发送出去 一次只发送少量数据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2180faa71fe910ef12df89c.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经历四小阶段它们是取代关系)、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在1983年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
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
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 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 ChinaGBN))2、计算机种类: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
3、计算机的公共配置:CPU、内存(RAM)、高速缓存(Cache)、硬盘、光驱、显示器(CRT、LCD)、操作系统(OS)4、计算机的指标:位数指CPU寄存器中能够保存数据的位数、速度(MIPS、MFLOPS)指CPU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通常用主频来表示CPU的处理速度、容量(B、KB、MB、GB、TB)、数据传输率(Bps)、版本和可靠性(MTBF、MTTR)。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
(补充实例)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芯片、板卡、设备、网络)与软件系统具有比特特性。
且它们具有同步性。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RISC 和CISC技术(技术特点10个请看书P8)8、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
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IC)技术9、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1) 主机板简称主板(main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e0eee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1.png)
字符填充,帧的首尾都为一个特殊的标志字节ASCII码
发送方的处理
如果帧中也有该标志字符,则填充一个转义字符
如帧中也有转义字符,则再填充一个转义字符
接收方的处理
位填充成帧法,帧的首尾都为一个固定的8bit01111110作为标志;
发送方的数据中如果碰到连续的5个1,则自动在其后填充0;
第四章 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1、了解MAC子层的功能
将上层交下来的数据封装成帧进行发送,接收时进行相反的过程,
实现和维护MAC协议,比特差错控制,寻址
2、明白CSMA/CD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NIC处于发送和接收两状态之一,开始接收
完成接收;判定是否帧碎片Jam信号、小于64B,是丢弃;否则继续注意,接收方不负责检测冲突
5、掌握Ethernet的跨距及最短帧长度问题
系统的跨距表示了系统中任意两个站点之间的最大距离范围
传统的以太网是共享性局域网,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协议;最小帧长必须大于整个网络的最大时延位最大时延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数据位64bit;帧如果太短,冲突不能检测到冲突检测最少时间
6、了解网桥或交换机的生成树spanning tree算法原理及过程
源地址
目的地址
可选字段长度可变
填充
5、了解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中的ping及pathping或tracert、traceroute
Ping:用来测试两个主机间的联通性
Pathping:提供有关在源和目标之间的中间跃点处网络滞后和网络丢失的信息
Tracert:用于确定 IP 数据包访问目标所采取的
1、了解物理层上的多路复用问题:
FDMA频分复用、TDMA时分复用、WDMA波分复用、CDMA码分多址访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本章主要内容
• 网络的基本概念
• 网络传输介质 • 系统集成
2009 年8月5 2015-3-4
3
1.1 网络的基本概念
• 1.1.1 计算机网络定义 • 1. 网络的概念
•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 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 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 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 系统。
2015-3-4
5
• 2. 网络的分类 • 1)按照网络覆盖的范围划分 • 按网络覆盖范围,一般把网络分成局域网 (LAN)和广域网(WAN)。 • 2)按拓扑结构划分 •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计 算机,以及其他组件的物理布局。 •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分为总线型网络、 环形网络、星形网络和树形网络等。
2015-3-4
• 4.网络应用平台 • 网络应用平台是指在计算机网络平台和网 络基础应用平台的基础之上,系统集成商 为建网单位或建网单位自行开发的通用或 专有应用系统。 • 5.网络管理平台 • 网络管理平台的对象主要在于OSI七层的下 三层的软硬件设备,常用的网络管理协议 有SNMP(简单的网络管理协议)和RMON (远程监控);RMON II则可以管理第三层 到第七层。 • 6.网络安全平台
16
2015-3-4
17
1.1.6 网络拓扑结构
• 在计算机网络中,把计算机、终端、通信 处理机等设备抽象成点,把连接这些设备 的通信线路抽象成线,并将由这些点和线 所构成的拓扑称为网络拓扑结构。
• 在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 星形、环形、树形、网状和混合型几种。
2015-3-4
18
2015-3-4
2015-3-4
6
7
1.1.2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 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面向 数据通信的通信子网和面向数据处理的资 源子网。
2015-3-4
8
2015-3-4
9
1.1.3 网络结构
• 网络的结构大体上可以分成5个阶段: • 1.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点到点的网络结构 • 通信线路的一端接远程的终端,另一端连接计 算机,远程终端可以使用计算机的资源。 • 2.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结构 • 将地理上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 一台中心计算机上,用户通过与主机相连字符 终端,在主机操作系统的管理下共享主机的内 存、外存、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资源。
2015-3-4
• • • P/IP协议: (2)NetBEUI协议: (3)X.25协议: (4)IPX/SPX协议: (5)MWLink协议: (6)Apple Talk协议: (7)DECnet协议: (8)XNS协议: (9)LAT协议:
2015-3-4
10
• 3.面向计算机的网络结构 • 中心计算机使用大型/小型计算机,用计算 机取代终端,形成了计算机对计算机的系 统,它们之间除了完成各自的任务外,还 需要交换彼此的信息数据,共同完成一项 大的作业。 • 4. 通信子网
• 将网络中的通信任务与数据处理工作分开, 计算机只负责数据处理工作,通信任务由 一台计算机专门处理。
2015-3-4
22
1.2.4光纤
• 光导纤维是一种传输光束的介质,通常由 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或塑料拉丝而成,直 径十分细而且又十分柔软。 • 常用的光纤有:8.3μm芯、125μm覆层、单 模;62.5μm芯、125μm覆层、多模;50μm 芯、125μm覆层、多模;100μm芯、140μm 覆层、多模。
2015-3-4
• 3. 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 从网络的发展来看,目前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 阶段: • (1) ARPAnet阶段:从1968年到1986年,这是美 国的研究及试用阶段。 • (2) NSF网络阶段:从1986年到1995年,这一阶 段是美国互联网络的科研应用阶段。主要解决 了计算机联网与互连标准化问题,提出了符合 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 模型(OSI RM)”。 • (3)商业化阶段:从1995年开始,大规模的国际 联网,网络席卷整个地球。
2015-3-4
14
1.1.5网络协议
• 协议指连网和通信技术中正式规定的技术 规范,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收工作中必 经的过程。协议规定了网络中数据传输时 使用的格式、定时方式、顺序和检错。两 个通信实体在进行通信时,须遵从相互接 受的一组约定和规则,以使通信双方在通 信内容、如何通信以及何时通信等方面相 互配合。这些约定和规则的集合称为协议。
2015-3-4
27
28
复习题
• • • • • • • • • • • 1.网络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目前世界网络现状如何? 2.网络的主要新技术有哪些?网络的发展前景如何? 3.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如何进行分类? 4.在计算机网络中哪些资源可以共享? 5.网络的一般由哪些组成? 6.什么是网络的体系结构?其设计思想是什么? 7.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它分层的原则是什么? 8.什么是服务?什么是协议?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9.目前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几种? 10.什么是网络系统集成? 11.试描述网络系统集成的体系框架。
2015-3-4
13
• 2.OSI参考模型 • 关于网络体系模型,国际上不同的组织提 出了许多的模型,其中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联(ISO)模型最为著名, 它的开放性使得任何两台遵守OSI参考模型 和有关协议的系统都可以进行连接。OSI参 考模型将整个网络通信的功能划分为七个 层次。
2015-3-4
25
1.3.2 网络系统集成体系框架
• 网络系统集成包括环境支持平台、计算机 网络平台、应用基础平台、信息系统平台、 网络管理平台及网络安全平台等六个平台。
2015-3-4
26
• • • •
1.环境支持平台 主要包括机房、电源、接地系统。 2.计算机网络平台 计算机网络平台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支撑平 台,主要包括了网络传输基础设施、网络 通信设备、网络服务器硬件和操作系统、 网络协议、外部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和互 通。 • 3.应用基础平台 • 主要包括Internet服务、数据库平台、群件、 开发工具。
1.2.2 同轴电缆
• 由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导体及所包围的单根 导线组成,包括内导体、外屏幕层、绝缘 层及外部保护层等部分
2015-3-4
21
1.2.3双绞线
• 双绞线一般由2根22号到26号绝缘铜导线相 互缠绕而成。如果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 在一条导管中,便成了双绞线电缆。 • 目前双绞线可分为无屏蔽双绞线(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wire,也称非屏蔽双绞 线)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wire,也称八线头和四线头双绞线)两种。
2015-3-4
23
1.2.5 无线传输介质
• 1.微波通信
• 微波数据通信系统有两种形式:地面系统和卫 星系统。 • 2.激光通信 • 激光通信的优点是带宽更高、方向性好、保密 性能好等。 • 3.红外线光通信 • 红外线光通信系统利用红外线进行通信,目前 大多是小范围内的视距通信,比如室内通信。
2015-3-4
15
• 一般来说,协议由语义、语法、时顺三部 分组成。 • 语义是对协议元素的含义进行解释,不同 的协议元素所规定的语义是不同。 • 语法是指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确定通信时采用的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 电平等。 • 时序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指出 事件的顺序以及速度匹配。
2015-3-4
24
1.3 系统集成
• 1.3.1 什么是网络系统集成
• 网络系统集成就是根据应用领域的需要, 将硬件平台、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工具 软件和相应的应用软件集成为具有优良性 能价格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应用系统的 全过程。 • 网络系统集成包括技术集成、硬件集成、 软件集成和应用集成。
2015-3-4
4
• 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主要有: • (1) 硬件资源,包括大型主机、大容量磁盘、 光盘库、打印机、UPS、网络通信设备等。 • (2) 软件资源,包括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 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开 发工具和服务器软件等。 • (3) 数据资源,包括数据文件、数据库和各 种数据。数据包括文字、图表、声音、图 像和视频等。数据是网络中最重要的资源。
2015-3-4
19
1.2 网络传输介质
• 1.2.1概述
•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连接收发又方的物理通 路,也是网络通信中传送信息的实际载体。 传介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通信的质量, 从而也直接影响到网络的协议。 • 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 电缆、光纤及无线的传输介质。
2015-3-4
20
2015-3-4
11
• 5.公用数据网
• 此时,通信子网资源为各类用户所公用, 即由国家电信主管部门统一建设公用数据 网,专门用于数据通信。
2015-3-4
12
1.1.4 网络的体系结构
• 1.网络体系结构设计的思想
• 网络体系结构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网络的逻辑结 构和功能划分问题,也就是用层次清晰的结构 化设计方法,将计算机网络按功能分出若干个 层次,以找出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互连 和通信的方法和结构。网络体系结构只是从功 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即计算机网络设 置多少层,每层提供哪些功能,而不涉及每层 硬件和软件的组成以及如何实现问题。由此看 来,网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