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破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的方法[发明专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0577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5.18C N 102057776 A
*CN102057776A*
(21)申请号 201010515877.6
(22)申请日 2010.10.22
A01C 1/00(2006.01)
A01G 1/00(2006.01)
(71)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
地址210095 江苏省南京市卫岗1号南京农
业大学科技处
(72)发明人郭巧生 樊家乙 刘作易
周宁
(54)发明名称
一种打破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利用低温湿沙层积的方法,打破巫山
淫羊藿种子休眠状态,促进种胚发育,缩短发芽时
间,提高发芽率。
对于保护野生巫山淫羊藿资源,
提高繁殖系数,促进巫山淫羊藿资源可持续利用
及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一种打破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的方法,包括:
A.种子采集:将采集到的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种子,去除杂质及瘪粒后种子置于5℃低温储藏6~7天;
B.清水浸种和种子消毒:
a.取储藏的种子,在室温下清水浸种1h;
b.用体积比70%乙醇溶液浸泡2min表面消毒,随后用清水洗净种子;
C.化学药剂浸种:将清洗干净的种子,在室温条件下,放入300g·mL-1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h,随后用清水冲洗4~5次;
D.沙藏低温层积:
将河沙于121℃高温杀菌1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经步骤C处理后的巫山淫羊藿种子与河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保持含水量为60%,经5℃低温层积处理90天打破种子休眠;
E.播种:将层积处理结束后的种子置于25℃恒温光照箱中沙床培养,种子经4~15天萌发,10天内萌发率达78%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破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的方法获得的巫山淫羊藿种子,其特征是:获得的巫山淫羊藿种子适温培养10天内萌发率达78%以上。
一种打破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破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的方法,属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为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地上部分为药材淫羊藿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所载品种。
其味辛、甘,性温,归肝、肾二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
长期以来,巫山淫羊藿药材来源几乎全部依赖于野生植物资源,随着天然药品市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巫山淫羊藿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巫山淫羊藿种子存在休眠现象且发芽率低,自然状态下,巫山淫羊藿种子5月至6月成熟脱落,翌年2月至3月间萌发,休眠期8~9个月,且出苗率低于50%,因而生产上大多采用分株繁殖。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破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的方法,可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
对于提高巫山淫羊藿繁殖系数、保护其野生资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打破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的方法,使其种子的休眠时间从自然条件下的8~9个月缩短为90天,发芽率从通常的45%显著提高至78%以上。
[0005] 本发明所提供的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的一种打破方法,包括:
[0006] A.种子采集将采集到的巫山淫羊藿种子,去除杂质及瘪粒后置于5℃环境下,低温贮藏6~7天后备用;
[0007] B.清水浸种和种子消毒a.取储藏的种子,在室温下清水浸种1h;
[0008] b.用体积比70%乙醇溶液浸泡2min消毒后用清水洗净种子;
[0009] C.化学药剂浸种将清洗干净的种子,在室温条件下,分别放入浓度为0、100、300及500g·mL-1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h,随后用清水冲洗4~5次;
[0010] D.沙藏层积取河沙于121℃高温灭菌1h、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经步骤C处理后的巫山淫羊藿种子与河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保持含水量为60%,分别经5℃低温层积、25℃高温层积及25℃/5℃变温层积处理打破种子休眠;
[0011] E.播种将层积处理结束后的种子置于25℃恒温光照箱中沙床培养,种子经4~15天萌发。
其中,经300g·mL-1赤霉素浸泡后置于5℃层积处理90天的巫山淫羊藿种子萌发率最高,其10天的萌发率达78%以上。
[0012] 本申请还请求保护根据上述打破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的方法获得的巫山淫羊藿种子,其特征是:获得的巫山淫羊藿种子适温培养10天内萌发率达78%以上。
[0013]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14] 通过本发明采用的低温层积处理后,有效解除了巫山淫羊藿种子的休眠,将自然
条件下8~9个月的休眠期缩短至90天左右。
且经本发明方法处理的巫山淫羊藿种子10天内的发芽率稳定达到78%以上,远高于文献报道的45%的发芽率。
此外,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操作,适宜于实际生产应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不同浓度赤霉素浸泡处理后25℃/5℃变温层积处理对巫山淫羊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0016] 图2不同浓度赤霉素浸泡处理后5℃低温层积处理对巫山淫羊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0017] 图3为低温层积0d后的巫山淫羊藿种胚发育情况
[0018] 图4为低温层积30d后的巫山淫羊藿种胚发育情况
[0019] 图5为低温层积60d后的巫山淫羊藿种胚发育情况
[0020] 图6为低温层积90d后的巫山淫羊藿种胚发育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试验例1巫山淫羊藿种子处理及层积方法试验
[0022] 一、种子采集将采集到的巫山淫羊藿种子,去除杂质及瘪粒,将种子置于5℃低温储藏。
[0023] 二、清水浸种和种子消毒:
[0024] a.取储藏的种子,在室温下清水浸种1h;
[0025] b.用体积比70%乙醇溶液浸泡2min消毒,随后用清水洗净种子。
[0026] 三、化学药剂浸种将清洗干净的种子,在室温条件下,分别放入浓度为0、100、300及500g·mL-1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h,随后用清水冲洗4~5次。
巫山淫羊藿种子处理及层积方法试验结果见表1。
[0027] 表1巫山淫羊藿种子处理及层积方法
[0028]
[0029]
[0030] 四、沙藏层积将河沙于121℃高温杀菌1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经步骤三处理后的巫山淫羊藿种子与河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保持含水量为60%,分别5℃低温层积、25℃高温层积及25℃/5℃变温层积处理打破种子休眠。
具体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层积时间的延长,种胚胚率呈显著性增加,于90d时达到最大。
[0031] 表2不同层积条件对巫山淫羊藿种子胚率的影响(n=3)
[0032]
[0033] 五、播种
[0034] 层积结束后,在25℃恒温光照箱中进行沙床发芽试验。
沙床含水量为60%,光照12h·d-1。
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粒种子。
以巫山淫羊藿种子胚根突出种皮为标准,分别于第10d统计发芽势,第16d统计发芽势[发芽率=16d内发芽数/总种子数×100%;发芽势=10d内发芽数/总种子数×100%]
[0035] 其效果为:
[0036] 直播种子及经25℃高温层积处理的巫山淫羊藿种子萌发率均为0。
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0、100、300及500g·mL-1)中浸泡24h后经25℃/5℃变温层积90天,各处理的巫山淫羊藿种子的发芽率为24.67%、28.33%、30.67%和20.33%。
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0、100、300及500g·mL-1)24h后经5℃低温层积90天,各处理的巫山淫羊藿种子的发芽率为69.33%、72.67%、78.67%和65.67%。
[0037] 表3不同层积条件对巫山淫羊藿种子萌发效果的影响(n=3)
[0038]
[0039] 以上结果表明,经300g·mL-1赤霉素浸泡后置于5℃层积处理90天的巫山淫羊藿种子萌发率最高,其10天的萌发率高达78%以上,且较其他处理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
[0040] 具体实施例1打破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的方法
[0041] A.种子采集:将采集到的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种子,去除杂质及瘪粒后种子置于5℃低温储藏6~7天;
[0042] B.清水浸种和种子消毒:
[0043] a.取储藏的种子,在室温下清水浸种1h;
[0044] b.用体积比70%乙醇溶液浸泡2min表面消毒,随后用清水洗净种子;[0045] C.化学药剂浸种:将清洗干净的种子,在室温条件下,放入300g·mL-1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h,随后用清水冲洗4~5次;
[0046] D.沙藏低温层积:
[0047] 将河沙于121℃高温杀菌1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经步骤C处理后的巫山淫羊藿种子与河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保持含水量为60%,经5℃低温层积处理90天打破种子休眠;
[0048] E.播种:将层积处理结束后的种子置于25℃恒温光照箱中沙床培养,种子经4~15天萌发,10天内萌发率达78%以上。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