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散文诗二首 学案课件 2024-2025-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 万物在黑压压的森林的怀抱中,沐.浴.着宁静的夜色酣睡了。 B.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大有提高,在倒数的名次内徘.徊.。 C. 此举一出,众人半日未回过神来,明白过来后都不由一阵匿.笑.。 D. 她的心.绪.如同手中的这些丝线,早已乱成一团。
空,不着边际地胡编乱造。(把“切忌”改为“避免”) B. 随着“神舟十八号”的成功飞天,标志着中国航天人在奔赴星辰大海
的漫漫征途上,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删去“随着”) C. 这位中国农业博物馆的研究员曾参与过闻名世界乃至全国的大墓发
掘工作。(“世界”和“全国”互换位置) D.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降低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将
(4)gěng( 梗 )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 莲,昨夜还是hàn dàn( 菡萏 )的,今晨却开满了,tíng tíng( 亭亭 ) 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5)pái huái( 徘徊 )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 下愈大。
(6)在无zhē bì( 遮蔽 )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题目: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 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 , 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 。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各题。 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 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 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 “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 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心境 有些烦闷
仍是不适意
③ 不宁的心绪散 尽了
6. 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文中第②③段是哪一种记叙?其作用是什 么?
插叙。此处插叙与故乡园院里莲花有关的往事,说明“我”家与莲 花有很深的感情,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写“我”惦记 雨中莲花、以花喻人,从而揭示主题埋下伏笔。
7. 文中多次写到风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借风雨之大、环境之恶劣,突出莲花的无助、荷叶的勇敢,衬托了 荷叶对莲花的呵护,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暗暗地在那里nìxiào( 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 (2)当你mùyù( 沐浴 )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 到你做dǎo gào( 祷告 )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 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3)我们园里最初开三dì( 蒂 )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 们三个zǐ mèi( 姊妹 )。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 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 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 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 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 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嬉戏
母子
护莲
1. 《金色花》用充满童真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 天真可爱
又 稍带顽皮 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与母亲 难舍难分 的感
情,表现了 家庭之爱 ,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2. 《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没有正面出场,只写了一句“对屋里母亲唤 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文中写母亲,完全使用象征手 法,对雨中红莲与荷叶情态的细腻描写是本文的精彩之处,既表现出了 母爱的动人,也表现出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正是母爱的化身。
10. 为了进一步理解此诗,小明对比了《金色花》,发现两首诗都 运用了以下手法。请帮他任选一种手法,结合内容写出对比结果。 A. 想象 B. 比喻 C. 衬托 A. 想象。《金色花》通过想象自己变成金色花来观察母亲,悄悄陪伴
母亲、依恋母亲的情景,表达了爱母之情和儿童的天真。《云与 波》通过想象有人在云端做游戏和有人在波浪上旅行,但“我”都 没有选择加入他们,表达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7)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 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xīn xù( 心绪 )散尽了!
(8)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liú zhuǎn( 流转 )无力的水珠。
(9)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yīn bì( 荫 蔽 )?
他们告诉我说:“来到岸旁,站在那里,紧闭你的两眼,你就被带 到波浪上来了。”
我说:“傍晚的时候,我妈妈常要我在家里——我怎么能离开她而 去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跳着舞奔流过去。 但是我知道一个比这更好的游戏。 我是波浪,你是陌生的岸。 我奔流而进,进,进,笑哈哈地撞碎在你的膝上。 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我们俩在什么地方。
“降低了一倍”改为“降低了一半”)
【解析】A项否定不当,应把“不能”删去。
4. 某校开展了以“母爱·家庭教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 你阅读材料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一 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 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62%、40%、8%。 材料二
(1)材料一是学校在本次活动中调查得到的相关数据,请概括关键信 息,并谈谈你的感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 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 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 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第二单元 挚爱亲情
7 散文诗二首
01
学习导航
目录
02
整体感知
03 学习任务群
1.了解作者,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形象,体味作者的情 感,比较两首散文诗的异同。 2.了解散文诗的特点,品味清新雅致的语言,学习象征、 学习目标 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3.感受人间的至爱亲情,学会感恩,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 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关键信息:清楚自己母亲生日的中学生人数最少。 感想:母亲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却很少有子女懂得感恩和回报。
(2)跨学科请为材料二的四幅图片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成语故事,填在
横线上。(只填序号)
A. 孟母三迁
B. 岳母刺字
C. 画荻教子
D. 曾子杀猪 ①D 内容是“曾子杀猪”,讲的是曾子用自己的行动 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的故事,故选D。图②画的内容是“孟母 三迁”,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的学习选择良好的环境,多次迁居 的故事,故选A。图③画的内容是“岳母刺字”,讲的是岳飞的母亲在岳 飞背上刺“精忠报国”的故事,故选B。图④画的内容是“画荻教子”, 讲的是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写字教子的故事,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云与波 泰戈尔
妈妈,住在云端的人对我唤道——“我们从醒的时候游戏到白日终 止。我们与黄金色的曙光游戏,我们与银白色的月亮游戏。”
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够上你那里去呢?” 他们答道:“你到地球的边上来,举手向天,就可以被接到云端里 来了。”
“我妈妈在家里等我呢,”我说,“我怎么能离开她而来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浮游而去。 但是我知道一种比这个更好的游戏,妈妈。 我做云,你做月亮。 我用两只手遮盖你,我们的屋顶就是青碧的天空。 住在波浪上的人对我唤道——“我们从早晨唱歌到晚上。我们前进 又前进地旅行,也不知我们所经过的是什么地方。” 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加入你们队伍里去呢?”
8. 阅读全文,补充诗歌中所涉及的两个场景内容。 (1)云端有人在 游戏 (2) 波浪上 有人在旅行
9. 文中画线的句子中一连用了三个“进”,你是如何理解的? 表面上指波浪在反复拍打海岸的情形,实际上是指孩子沉浸在和母 亲玩耍的欢乐中。三个“进”字既表现了孩子的顽皮,又表现了孩子和 母亲亲密无间的爱。
【解析】A项,沐浴:借指受润泽。B项,徘徊:比喻事物在某 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用在此处与前文“成绩大有提高”语义矛 盾。C项,匿笑:偷偷地笑。D项,心绪: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 言)。故选B。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作文切忌写成流水账,让人读起来索然无味;也切忌不能天马行
1922年7月21日
5. 根据文中“我”三看红莲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三看红莲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环境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 ②窗外雷声作了,大
雨声,早起是浓阴 雨接着就来,愈下愈 雨势并不减退
的天
大
红莲
① 今晨却开满了,
亭亭地在绿叶中间 被那繁密的雨点,
立着
打得左右攲斜
荷叶倾侧了来,正 覆盖在红莲上面, 红莲不摇动了
(3)正确的家庭教育是儿女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活动中,同学们想 要收集赞美“母亲教子”的故事,你认为材料二图片体现的故事中不合 适的是( ① )(填图片序号)
【解析】根据上述图片故事可知,曾子杀猪是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 育孩子,是父亲教子的故事,不符合赞美“母亲教子”的主题。故选 ①。
(4)小广想用一首古诗总结本次活动,左下图是他为这首诗配的插 画,请你根据画意写出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