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复习题--黄北北.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题库)
一般有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三种题型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全球化就是单一化或同一化。
专题四6页X
2、 20世纪上半叶世界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促使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专题一 1对
3、《史密斯一休士法案》是苏联的重要机遇法案。
错。
是美国
4、法西斯国家教育改革的特征之一是加强对学生体育和品格的教育。
4对
5、法西斯国家教育改革的特征之一是在教育内容上注重向学生灌输国家沙文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
4对法西斯国家教育改革另外两个特征:依靠国家政权,保证教育的实施;将强对师生思想的控制。
)
6、法西斯教育的共同特点是把教育看作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工具,教育的作用被异化。
对
7、 1957年,苏联的卫星上天点燃了美国战后第一波教育改革的导火索。
对
8、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教育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
错,是1958年9月
9、《今日美国中学》是教育家科南特的著作。
对
10、1983年4月,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名为《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报告,掀开了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
对
11、20世纪末期,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在教育的目标上开始从单独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调整为促进社会公正和国家稳定与发展。
对
12、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依法治教是20世纪国际教育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
对(其共同趋势是:重视教育质量)
13、现代教育目的必须以科学主义为基础。
对p38
14、现代教育目的以人文主义为价值方向。
对
15、终身教育超越了原来学校教育在受教育时间上的限制,也超越了教育只在学校进行的空间上的限制,使教育成为一种既没有时间的约束,又不受空间限制的社会性的大教育制度。
对p40
16、教育民主是指教育机会均等。
错,还有教育的民主决策与管理、教学民主P42
17、教育决策与管理的民主化是民主在教育领域中的延伸,是教育民主化的内在要求。
对
18、教育国际化是世界各国教育在21世纪改革的共同方向。
对(一种全球性趋势。
)
19、教育全球化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国民对异国文化的亲合和对本土文化的疏远,从而造成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对抗,进而导致本土文化发生扭曲甚至丧失。
错
20、文化具有平等性。
对
21、多元的教育思维方式意味着要把多样性、差异性、复杂性、不确定性贯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教育的发展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给个体表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发挥创造性提供巨大的活动空间。
对P87
22、信息化要求教育观念更新。
对
23、信息化要求更新教育内容。
对P103另外两个是重新确立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方式
24、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
25、“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和“教师中心”是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
对
26、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让学校焕发出生命活力。
教育信息化的价值取向有“未来性”、“生命性”和“民主性”三个要点。
对P112 27、教育信息化的“生命性”是指教育信息化关注的中心是“人”的生命存在,对学生和教师的生命的热爱,并促使个体的全面发展。
这是教育信息化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对
2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在于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
式,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对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实现对人才标准的根本性转变一从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知识创造型人才。
29、信息能力是指信息获取的能力。
错,P124 2》信息分析和评价的能力3》信息加工利
用的能力。
30、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对
31、 "教育,如果像过去一样,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这是不可能的了。
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
”对
32、在学习社会,必须赋予教育以新的内涵,确立教育本质新概念,改变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功能的教育观念。
对
33、在学习社会中,教育实质上是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
对
34、学习社会的学习应是一种立体式的学习,而不是平面的或直线式的学习。
对
35、教育资源的生活性是学习社会形态下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
对(其它的分别是机会的均等性、对象的全民性、时空的多维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学习过程的创新性、学习内容的全面性、教育途径的多元性、教育目标的发展性。
)
37、学习社会是一个充分体现教育民主的社会。
对
38、在学习社会,教育时空具有多维性。
对
39、学习社会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强调就成了学习社会的重要前提。
对
40、教育社会化是建立学习社会的主要途径。
对
二、简答题
8、简述新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答:1、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时
代就是一个依赖创新求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需要的是富有创新能力的人。
2、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晶,它不断地促进经济结构变革、社会变革和认知变革,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石。
科技革命带来了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和知识陈旧率的加快。
3、多元文化: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类追求自觉、自由活动的内在精神,是人类所持有的群体活动方式,是人类早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如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等
13、简述终身教育的特点。
答:a、教育目标的价值预设:个性化b、教育过程的实现形势:多样化 c、人、教育、生活的整合: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统一
14、简述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涵。
答: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就是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相互妥协、相互融合的产物,代表了教育的方向。
但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把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相加
16、简述教育民主化的基本要求。
答:a. 了解和尊重人的个性 b.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c.实行有效的
民主管理 d.强化教育的变革
18、简述全球化对教育国际化的影响。
答:(1)经济全球化为教育国际化提供了需求动力和物质基础(2)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主题为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有环境(3)全球化进程中所凸现的文化多样性为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文化基础(4)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协调努力有力的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22、简述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专题四11页
答:(1)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2)推进教育民主化进程(3)推动教育模式的多样化(4)促进多远文化教育的发展
29、简述信息化对教育的挑战。
答:1)信息化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观念创新、重新确立教育目标、更
新教育内容、改变教育方式(2)信息化对传统教育的挑战
30、简述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1、教育目标多元化2、教育内容立体化3、学习过程个性化4、教学手段网
络化5、信息传输数字化6、教育体制弹性化7、教育体系终身化
33、简述信息化时代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质。
答:1)信息意识(2)信息知识(3)信息能力P122
39、简述学习社会对学习方式的挑战。
答:(1)纵向上,教育的时限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2)横向上,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校园的时空内,而是将整个教育和训练的全部机构和渠道加以统合 P153
40、简述学习社会对教育观念的转变。
答:(1)教育实质上是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2)不仅要终身教育,更要终身学习(3)学习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学习的规范和效率的提高
三、论述题
1、试述20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
答:(1)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依法治教(2)重视教育投入,强调教育作用(3)重视教师质量,强调教师队伍建设(4)重视社会联系,强调产、学、研结合
(5)重视教育质量,强调国家竞争力
3、试述我国如何应对教育国际化的浪潮。
1》我国十分重视中小学的外语教育。
这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要求及能力目标,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者都已普遍开设外语课程,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科目被列入各级教学大纲,并成为升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2》我国基础教育中普遍加强了国际意识教育,学生了解地球,认识世界,从小树立“地球村”、“我市实际公民“的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理解。
3》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世界各国的人们更加了解和认识中国,是外国学者和教育家知晓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优秀的教育传统,使中国教育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6、试述教育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1.答:在理念上,创新应成为教育的本质要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首先,在
教育教学中,要善于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获取知识和
信息的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构建适合知识经济和未来
发展需要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法,采取切实措施改革克服现行考
试中存在的某些形式主义、机械刻板的倾向,把学生从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
引导教师和学生在提高创造能力上下工夫。
第三,要加强艺术教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
象力、感受力和勇于突破常规创造性表达自我的能力
2.在制度上,实施终身教育制度。
教育必须在空间和时间上重新分配教学活动,从而在教育
中恢复生活经验的各个方面;各级各类教育必须分别满足人生不同阶段的教育需要,合理
分配资源;教育应该向学习者开放,要打破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界限,给人以更多的
选择手段和方法的自由;建立一些新的教育机构和服务设施以帮助人们自己教育自己;学
校应充分利用技术进步和科学发明所提供的教育技术,为了广泛而有效地应用新技术,要
重新设计教师的培训计划;学习者的态度和对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是教育取得成功的重
要条件,教育者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使教学适宜于学习者,而不是使学习者
屈从于预先规定的教学规则
3.在内容上,要选择最有教育价值的知识。
教育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教育体系中强调基础知识
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的特点,加强读、写、算等基本能力训练,同时针对传统课程体
系中过分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获得而忽视基本人格、基本精神培养的弊端,加强人
格养成教育,走出唯知与唯智的误区。
4.在方法和手段上,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或者
(1)教育的本质要义变成创新(2)教育将实施终身教育制度(3)教育内容将选择最具
有教育价值的知识(4)教育将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