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4)了解文章结构特点。
5、班内展示、交流,老师补充。
(提示:瞻仰前的心情——万分崇敬;瞻仰后的感受——再一次默默致敬)。
从…走去,越过…踏着…走到…踏上…到了…
瞻仰:从…起往南转到…西面…来到…走下…离开…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边读边理:找出作者参观路线的方位词,试着画出参观路线图。
2、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五、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涉及到的说明文知识,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顺序等,梳理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习说明文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
(一)读课文2—5节,思考:
1.总体来看这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2.从远处来看(2、3两节)写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
3.从近处来看(4、5两节)写了纪念碑哪些内容?
4.建碑的特殊材料有何象征意义?
(二)读课文6—10节,思考:
1.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3.展示交流,明确
(1)东一:“虎门销烟”(2)东二:“金田起义”(3)南一:“武昌起义”
(4)南二:“五四运动”(5)南三“五卅运动”(6)西一:“八一南昌起义”
(7)西二:“抗日敌后游击战”(8)北一:“群众支援前线”
(9)北二:“胜利渡江,解放全国”(10)北三:“人民欢迎解放军”
明确顺序: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的空间顺序,同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一致。
即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找一找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
碑高大巍峨的特点
(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例: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
句中“至少”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
“至少”表示最小限度,说明了这些浮雕可以保持在800到1000
年以上,如果去掉后就太绝对了。
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拓展延伸:朗读第四段的碑文
1、人民英雄纪念碑要纪念的英雄究竟是哪些人?
2、烈士们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了,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能做些什么?
3、如果要在纪念碑上补充建国以来的人民英雄,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
四、巩固训练:《学习与评价》
五、课堂小结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大概是四年。
”这句话相呼应,突出蝉生长的艰难。
讨论6: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
明确:“约”表示估计;“一英寸”“一点儿”用数量词准确而真实的说明小圆孔形状。
讨论7: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明确: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蝉当作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生动形象写出蝉神奇的本领。
总结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文艺性说明文是说明文的一种,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介绍事物、阐述事理的说明文。
又称科学小品,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
特点:
①短小精练,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
②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
③文笔轻松、活泼、生动、形象,颇有文采,有叙述,有描写。
④题材新颖、适时,是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问题。
⑤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科学融入艺术之中,富有情趣,引人入胜。
文艺性说明文具有较多的文学色彩。
科学小品、名胜古迹、文物的说明简介等都属于这一类。
写法活动活泼,富有情趣,多采用文艺笔调。
二、合作探究法布尔孩童般的纯真童心,潜心观察的毅力。
讨论1.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明确:“一两个月”表达出法布尔潜心观察,对人类的“远亲”—昆虫的无限温情。
讨论2.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
在它的柔弱的身体还没有精力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阳光和空气。
明确:“自由”“强壮”“柔弱”“漂亮”“沐浴”这些词语的运用,可以看出法布尔对蝉的喜爱,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尊重。
讨论4: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
明确:用“放大镜”来仔细观察蝉卵的孵化,可见法布尔具有孩童般的童心和细腻的科学的严谨的观察力。
讨论5: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
明确:“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采用拟人的手法,像体操运动员表演体操,生动形象的描写出蝉离壳的过程。
“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脱”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具体生动地展现蝉脱壳的整个过程之艰难,漫长。
讨论6: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明确:这个自然段记录蝉产卵的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的仔细,用笔是多么的准确。
蝉在干的细枝上产卵,最小的枝,小到什么程度,作者用枯草或铅笔来比较。
而且小枝还需要那种翘起的,并不是枯死的,只是差不多。
“最小”“往往”“差不多”这些词语的运用,看出作者的科学严谨的态度。
力求准确无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