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考前冲刺试题D卷 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考前冲刺试题D 卷 附解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某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有违( )。

A .幼儿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B .幼儿身心发展的稳定性
C .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D .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小学生军军的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对其旷课和夜不归宿行为放任不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应给予军军父母训诫并责令其严加管教的机关是( )。

A.教育行政机关
B.公安机关
C.学校
D.检察机关 3、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

一天,他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

王老师收缴了小陈的手机,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

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教育处。

”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

你认为校长的说法准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12岁的小亮因为家里经济状况不好,放学后道饭店打工,饭店老板了解情况后雇佣了他,并为他安排了较为清闲的工作。

该饭店老板的做法( )。

A.合法。

有助于改善小亮家庭的经济状况
B.合法。

有助于锻炼小亮的自立能力
C.不合法。

任何人不得非法招用童工
D.不合法。

没有取得小亮监护人同意
5、《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下列没有涉及的是( )。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无私奉献
6、下列乐器中,不属于中国传统乐器的是( )。

A .横笛 B .风笛 C .箫 D .埙
7、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B .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飞快
C .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 .他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他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8、李老师尽管从教多年,但每次备课已然一丝不苟,同一节课在不同的班级往往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

下列对李老师的行为的评析,不恰当的是( )。

A.因材施教 B.严谨治学 C.严慈相继 D.潜心钻研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金属常温条件下一般呈固态
B.惰性气体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钢是由铁和碳按一定比例冶炼而成的
D.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天然气体
10、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入海口处,塑有一座安徒生童话中的主人公的铜像。

这位主人公出自( )。

A. 《丑小鸭》
B. 《海的女儿》
C. 《小意达的花儿》
D. 《卖火柴的小女孩》
11、《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的“融”指的是( )。

A .孔融
B.马融
C.苻融
D.祝融
12、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是()。

A.社会精神文化
B.社会经济关系
C.社会上层建筑
D.社会经济基础
13、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嫁与松赞干布,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朝代是()。

A.汉朝
B.晋朝
C.唐朝
D.宋朝
14、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通过对主人公痛苦、憧憬、多情善感和愤世嫉俗等情绪的描写,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和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

其作者是()。

A、歌德
B、席勒
C、茨威格
D、格拉斯
15、关于我国的岛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
B.崇明岛是由于长江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堆积形成的沙岛
C.海南岛是因地沉降、海平面上升而形成的大陆岛
D.我国的珊瑚礁岛主要分布在东海海域
16、下列名言与出处,对应正确的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管子》
B.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子》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
D.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7、我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与邻国都有分界线,最西部的分界线的()。

A.西藏喜马拉雅山脉
B.新疆天山山脉
C.新疆祁连山脉
D.新疆帕米尔高原
18、学生甲和学生乙有矛盾,甲为泄私愤,将乙的照片作为扔飞镖的靶子,甲的做法()。

A.合法,同学矛盾不必夸大
B.合法,对乙没有影响
C.不合法,侵犯了乙的名誉权
D.不合法,侵犯了乙的肖像权
19、通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下列选项中,作者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A.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B.圣爱克苏佩里--《夏洛的网》
C.拉格勒夫--《骆驼旅行记》
D.卡罗尔--《艾丽丝漫游奇遇记》
20、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医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医的“四诊法”是扁鹊所总结得出的
B.“五禽戏,,是华佗模仿狮、鹿、熊、猿、鹤5种动物所创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
C.“医圣”是指东汉末年的张仲景
D.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
21、“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D.门
22、吴老师在调整座位时让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优先挑选喜欢的座位,吴老师的做法()。

A.有利于激励学生
B.便于班级管理
C.有失教育公平
D.选项缺失
23、拉丁美洲是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历史上曾为印第安人的家园,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选项中,发祥于该地区的古代文明是()。

A.拉丁文明
B.玛雅文明
C.爱琴文明
D.波斯文明
24、万老师教学很认真,经常辛辛苦苦从上课讲到下课,嗓门特别大,被同事戏称为“全天候广播员”,可教学效果一直不好,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

A.教学态度
B.教学方式
C.教学目的
D.教学条件
25、《徐霞客游记》是一部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记述了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三十多年的旅行经历。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详细考察并科学记述了喀斯特地貌的特征
B.纠正了文献记载有关水道源流的一些错误
C.调查了西域地理并重现了汉代丝绸之路
D.如实地记述了所到之处的人文地理情况
26
、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分类,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

下列中国古代乐器中,属于丝类的是( )。

A.琴
B.竽
C.鼓
D.管
2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 )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A .可以
B .不得
C .应当
D .自行决定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 )。

A .临时监护责任
B .委托监护责任
C .教育管理责任
D .收留抚养责任
29、9岁的杨强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受伤,家长诉至法院,要求学校赔偿。

此案中应承担举证责任的主体是( )。

A.学校
B.家长
C.体育老师
D.杨强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数量众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一定非汉字莫属。

这不仅因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更是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她产生的那一刻起,汉字就担负起承载中华文化的重任,几千年来与中华文化相伴而行,尽管饱经沧桑,却能同舟共济,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不朽篇章。

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与所记录的汉语的高度适切性。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曾评价说:“中国不废除自己特殊的文字而采用我们的拼音文字,并非出于任何愚蠢和顽固的保守性。

中国的文字和中国的语言情形非常适合,所以它是必不可少的。

” 首先,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特别先秦两汉更是如此。

汉字一字一个音节的特点,正与汉语词汇的这种特点相适应,从而形成了字词之间清晰的对应关系。

虽然汉语词汇后来逐渐走上了复音化道路,但这种字词对应关系仍是整个汉语词汇系统的根基。

其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方言分歧就极为复杂。

早在《论语》中就已出现
“雅言”一词,指的就是当时的“普通话”。

如采用直接记录语音的拼音文字,必将导致不同方言区文字的分裂,并最终导致文化的分裂。

而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并不具备精确的表音功能,这正好弥补了拼音文字的弊端,可以在不同方言区之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

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维护文化的统一,进而维护国家的统一。

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自身系统的不断调适和完善。

一种文字能否长期充当全民的交际工具,关键在于这种文字能否有效满足社会和语言发展的需求。

语言中词汇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文字一定要具有能产机制,文字的字符数量能随之增加;社会发展中需要记录的事务日渐繁多,这就要求文字越来越方便书写,以有效提高记事速度。

汉字发展的总体方向,恰恰满足了这两方面的重要需求。

较早产生的汉字多为象形字,个性化很强,数量也相当有限。

尽管人们后来摸索出用两个或几个象形字组合造字的会意方法,也仍然无法满足语言日渐丰富的需求。

如果解决不了能产性的问题,汉字很可能像其他几大古文字一样,转而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

但充满智慧的中国先民们,在早期朴素辩证哲学的启发下,运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理念,将一元化的象形方法转化为二元化的形声机制,产生了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而成的形声字。

这种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因其很大的优越性、区别性、能产性和系统性被广泛应用,也使汉字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在书写方面,汉字由早期的整体象形性,到小篆的完全线条化,再到隶楷的彻底笔画化,一直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进行系统性调整,有效满足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特别是计算机问世以来,汉字又通过形码和音码等多重手段,很好地解决了电脑输入和呈现的问题,粉碎了“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的预言。

(摘编自王立军《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 问题:
(1)文中引用高本汉的话说“中国的文字和中国的语言情形非常适合”,其“适合”具体表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

(2)文章在论述“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自身系统的不断调适和完善”这一观点时,其结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学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

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

四位班主任的做法如下: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 某(2)班(第三名):“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

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成功的
经验用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望。

” 问题: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3、当今世界已然进入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

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的高度发达及其与人的高度融合,产生了爆炸式增长和高度复杂化的数据集合。

这些规模超乎想象的,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当下IT 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大规模,具有体量浩大、模式繁多、生成快速、价值巨大但密度很低的特点。

这种全面、多元的大数据隐含隐含着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价值。

已引起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大
数据正在成为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发展战略,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海量的数据状态及其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一个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基础性社会制度。

在社会政治创新实践领域,大数据的全数据分析功能正在为政治创新、政策创新、实践创新提供更为充分的技术支持。

在创造大数据的历史过程中,每个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在创造网络大数据的同时,人们也被网络大数据所改造。

问题:
(1)请简要概括文章画线句“在创造大数据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个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表达的意思。

(2)在促逬社会治理上,文章认为大数据有怎样的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看儿子从城里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

在农场一户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

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 “旅行怎样?”“好极了!”“这回你应该知道穷人是什么样了吧?”儿子回答:“是的,我知道了。

”“你能描述一下富人和穷人的区别吗?”
儿子想了想说:“我们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4条狗;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夜里我们的花园里只能看 见几盏灯,可他们的花园
上面却有千万颗星星;还有,我们院子里只能停几辆小汽车,可他们院子里却能容得下几百头奶牛。

”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

接着儿子 又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过上和他们一样富裕的生活。


孩子心中富有和成人心中的富有是不同的,正像孩子心中的快乐和成人心中的快乐不同。

自选角度,进行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D
2、答案:B
3、D
4、[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此,题干中饭店老板的做法不合法。

5、D
6、[答案]:B
7、B
8、[答案]C
[解析]李老师备课的一丝不苟体现的是她严谨治学;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方式,体现的是她因材施教;而她从教多年依然如此,体现了她潜心钻研。

没有体现C选项。

9、答案:B
10、B
11、A
12、D
13、[答案]:C
14、A
15、【答案】D
16、D
17、【答案】D
18、D
19、B
20、B
21、【答案】C
22、C
23、B
24、B
25、答案:C
26、A
27、B
28、A
29、答案:A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1)①汉字的音节特点使字词之间具有清晰对应的关系;②拼音文字与表意的汉字结合有助于中国文化的统一。

(2)汉字的强大生命力在于:①汉字可以灵活变化,满足社会和语言发展的要求。

一个是词汇要随社会的需要增加词汇的产出,另一个是方便书写,提高记事效率;②创造汉字理念辩证。

运用“一阴一阳即为道”的哲学思想,使得汉字音义结合,利于汉字长期生存;③汉字书写效率易提高。

汉字的字形变化和计算机科技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汉字的使用效率。

2、四位老师在比赛结束之后的做法体现了不同的教育观,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班和三班的老师在对比赛进行评价的时候体现新课程改革中重结果的同时更重过程的评价观,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他们没有一味地关注结果,更提现了对比赛过程的关注,一班老师强调了冠军是全班同学努力的结果,三班老师让学生总结经验,以促进学生后续的成长。

二班和四班的老师在对比赛进行评价的时候则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评价观,以结果为评价关注点,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作为教师,要自觉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评价观,运用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

3、(1)每一个人是历史的“剧中人”。

意思是说,大数据的整合带来环境的改变。

大数据将影响每一个人。

改造每一个人。

人们的认知和视野,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思维方式都受到大数据的影响。

每一个人是“剧作者”意思是说在大数据产生、整合、发展的过程中。

每一个人都提供了基础数据,是数据的创造者,人们创造出大数据,并使其在社会治理创新,商业等各个领域为人类服务,人类也依据大数据做出正确的决定。

(2)①大数据触发了社会道德治理的技术化创新潮流。

大数据自身存在着某些问题,所以对其治理提出了要求。

②大数据对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技术性支持。

在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需要转变观念,建立有效的政策和完整的体系,这是大数据提出的要求;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可以提供众多资源。

在整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过程上产生重大改变。

③以大数据实现社会道德治理的现代化。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时代要求。

只有重视和发掘大数据技术,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社会道德治理现代化,这是必须要做的,也是一种有效途径。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教育要从孩子的视角换位思考,教育要倾听
立意一:教育中需要换位思考
立意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立意一: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主体
以上立意及意思相近的立意均可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