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二次回路图及其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二次回路图及其讲解
1、图E-103为直流母线电压监视装置电路图,请说明其作用。
答:直流母线电压监视装置主要是反映直流电源电压的高低。
KV1是低电压监视继电器,正常电压KV1励磁低到整定值时,KV1失磁,其常闭触点闭合,HP1光字牌亮,发出音响信号。
KV2是过电压继电器,正在断开位置,当电压过高超过整定值时KV2励磁,其常开触点闭合,HP2光字牌亮,发出音响信号。
2.说明图E-104直流绝缘监视装置接线图各元件的作用。
答:图E-108是常用的绝缘监察装置接线图,正常时,电压表1PV开路,而使ST1的触点5-7、9-11(S 触点9-11接通,投入接地继电器KA。
当正极或负极绝缘下降到一定值时,电桥不平衡使KA动作,经KM而绝缘电阻相等时,不管绝缘下降多少,KA不可能动作,就不能发出信号,这是其缺点)。
此时,可用2PV 下降(测“+”对地时,ST2的2-1、6-5接通;测“-”对地时,ST2的1-4、5-8接通。
正常时,母线电压9-11接通,电压表2PV可测正、负母线间电压,指示为220V。
),
若正极对地绝缘下降,则投ST1 I档,其触点1-3、13-14接通,调节R3至电桥平衡电压表1PV指示为零其触点2-4、14-15接通,即可从1PV上读出直流系统的对地总绝缘电阻值。
若为负极对地绝缘下降,则先桥平衡,再将ST1投至I档,读出直流系统的对地总绝缘电阻值。
假如正极发生接地,则正极对地电压等反之当负极发生接地时,情况与之相反。
电压表1PV用作测量直流系统的总绝缘电阻,盘面上画有电阻刻由于在这种绝缘监察装置中有一个人工接地点,为防其它继电器误动,要求电流继电器KA有足够大的电阻流为1.4mA,当任一极绝缘电阻下降到20 kΩ时,即能发出信号。
对地绝缘下降和发生接地是两种情况。
3、根据图E-105分别说明A点与C点;B点与C点;A点与B点或A点与D点同时发生接地时有什么危害
答: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要保证一个变电站长期安全运行,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直流变电站的直流系统比较复杂,通过电缆沟与室外配电装置的端子排、端子箱、操作机构箱等相连接,因电发生接地的可能性较多,发生一极接地时,由于没有短路电流,熔断器不会熔断,仍可继续运行,但也必要求直流系统的各种小母线、端子回路、二次电缆对地的绝缘电阻值,用500V摇表测量其值不得小于0.5经常地进行监视。
否则,会给运行带来许多不安全因素。
现以图E-105为例说明直流接地的危害。
当图中A点与C点同时有接地出现时,等于+WC、-WC通过大地形成和FU2熔断而失去保护电源;当B点与C点同时有接地出现时,等于将跳闸线圈短路,即使保护正常动作,常动作,YT跳闸线圈也不会起动,断路器就不会跳闸,因此在有故障的情况下就要越级跳闸;当A点与B 就会使保护误动作而造成断路器跳闸。
直流接地的危害不仅仅是以上所谈的几点,还有许多,在此不一一因为发生直流接地将产生许多害处,所以对直流系统专门设计一套监视其绝缘状况的装置,让它及时地将直以便迅速检查处理。
4、据图E-106具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图(电磁操动机构)说明各元件的名称,动作过程。
答:图中:+WC、-WC —控制母线;FU1、FU2—熔断器,R1-10/6型,250V;SA —控制开关,HG —绿色信号灯具,XD2型,附2500Ω电阻;HR —红色信号灯具,XD2型,附2500Ω电阻;
KL —中间继电器,DZB-115/220V型;KMC—接触器;KOM —保护出口继电器;QF—断路器辅助开故跳闸小母线;WS—信号小母线;YT—断路器跳闸线圈;YC—断路器合闸线圈,FU1、FU2—熔断加电阻,ZG11-25型,1Ω;R2—附加电阻,ZG11-25型,1000Ω;(+)WTW—闪光小母线。
(一)“跳闸后”位置
当SA的手柄在“跳闸后”位置,断路器在跳闸位置时,其常闭触点闭合,+WC经FU1 SA11-10
阻QF(常闭)KMC线圈FU2 -WC。
此时,绿色信号灯回路接通,绿闸后位置,同时表示电源、熔断器、辅助触点及合闸回路完好,可以进行合闸操作。
但KMC不会动作,因电压(二)“预备合闸”位置
当SA的手柄顺时针方向旋转90o至“预备合闸”位置,SA9-10接通,绿灯HG回路由(+)
WTW SA9-10 HG QF(常闭)KMC
FU2 -WC导通,绿灯闪光,发出预备合闸信号,但KMC仍不会启动,因回路中串有HG和R。
(三)“合闸”位置
当SA的手柄再顺时针方向旋转45o至“合闸”位置时,SA5-8触点接通,接触器KMC回路由+WC
(常闭)QF(常闭)
KMC线圈-WC导通而启动,闭合其在合闸线圈回路中的触点,使断路器合闸。
断路器合闸后,QF常(四)“合闸后”位置
松手后,SA的手柄自动反时针方向转动45o,复归至垂直(即“合闸后”)位置,SA16-13触点接通。
此时由FU1
SA16-13 HR KL线圈QF(常开)YT线圈FU2 -WC
导通,红灯亮,指示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同时表示跳闸回路完好,可以进行跳闸。
(五)“预备跳闸”位置
SA手柄在“预备跳闸”位置时,SA13-14导通,经(+)WTW HR
KL QF常开触点YT -WC回路,红灯闪光,发出预备合闸信号。
(六)“跳闸”位置
将SA手柄反时针方向转45o至“跳闸”位置,SA6-7导通,HR及R被短接,经+WC SA6-7
点-WC,使YT励磁,断路器跳闸。
断路器跳闸后,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绿灯亮,柄后,SA复位至“跳闸后”位置。
当断路器手动或自动重合在故障线路上时,保护装置将动作跳闸,此时如果运行人员仍将控制开关放在“合或自动装置触点KM1未复归,断路器SA5-8将再合闸。
因为线路有故障,保护又动作跳闸,从而出现多次“跳跃”。
断路器若发生跳跃不仅会引起断路器毁坏,而且还将扩大事故,所谓“防跳”措施,就是利用跳”闭锁装置或控制回路中所具有的电气“防跳”接线,来防止断路器发生“防跳”的措施。
图E-106中所示控制回路采取了电气“防跳”接线。
其KL为跳跃闭锁继电器,它有两个线圈,一个电流启个电压保护线圈,经过自身常开触点KL1与合闸接触器线圈并联。
此外在合闸回路中还串有常闭触点KL2,当利用控制开关(SA)或自动装置(KM1)进行合闸时,若合在故障线上,保护将动作,KOM触点闭合,使时,KL电流线圈带电,KL动作,其常闭触点KL2断开合闸回路,常开触点KL1接通KL的电压自保持线圈SA未复归或KM1卡住等),则KL电压自保持线圈通过触点SA5-8或KM1的触点实现自保持,使KL2长期打断路器不能再次合闸。
只有当合闸脉冲解除(即KM1断开或SA5-8切断),KL的电压自保持线圈断电后,图中KL3的作用是用来保护出口继电器触点KOM的,防止KOM先于QF打开而被烧坏。
电阻R1的作用是保号继电器时,信号继电器能可靠动作。
5、据图E-107具有弹簧贮能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控制、信号回路图说明各元件的名称,动作过程。
答:图E-113为SW4-110型断路器配弹簧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控制、信号回路,在其合闸线圈中串有弹簧已贮后,才能合闸;当设有自动重合闸,如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弹簧来不及贮能(需9S),故不能第二次重合回路。
当KAC由跳闸位置继电器的KQT启动时,KQT线圈的一端应接至SQS与QF之间。
如按以往接线,接于SQS 性故障后,此时弹簧贮能释放,SQS打开,KQT失电,断开KAC的启动回路,重合闸继电器中的电容又重新充SQS闭合,KQT线圈带电,KAC启动,又进行一次重合闸。
此种情况,如不及时断开控制开关,还会反复进
6、据图E-108具有液压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控制、信号回路图说明各元件的名称,动作过程。
答:液压机构的工作压力,各厂家有一定差异,以北京开关厂出品CY3型为例,在20℃时,额定贮气筒压17.65MPa,当温度变化1℃时,预充压力变化0.045 MPa。
图E-114中,当液压低于14.72 MPa,合闸回路中的压力触点SP4断开,不允许合闸;当液压低于13.73 SP5断开,不允许跳闸,如电网运行允许,也可用这个触点启动中间继电器后,作用于跳闸。
当压力低于15.72 MPa,3SP3触点闭合,发出油压降低信号;当液压低于16.72 MPa时,触点SP1、SP2升到18.63 MPa时,SP1、SP2均断开,油泵停止打压。
当压力低于9.8MPa或高于24.5,MPa时,由压力出压力异常信号,还可以利用KM3常闭触点闭锁油泵电动机启动接触器的启动回路(图中未示出),防止造成断路器的慢分事故。
7、根据图E-109由两个中间继电器构成的闪光装置接线图,说明动作过程。
答:由两个中间继电器构成的闪光装置的原理接线见图E-109图所示。
当某一断路器的位置与其控制开关不“不对应”回路,信号灯(HR或HG)及操作线圈(YT或YC)与负电源接通,KM1启动,KM1常开触点闭合KM1线圈短接,并使闪光母线直接与正常电源沟通,信号灯(HR或HG)全亮;当KM1触点延时断开后,KM 触点闭合,KM1再次启动,闪光母线(+)WTW经KM1线圈与正电源接通,“不对应”回路中的信号灯呈半的闪光信号。
KM1及KM2带延时复位,是为了使闪光变得更加明显。
图中,试验按钮SE的信号灯HW用于模拟试验。
当揿下SE时,闪光母线(+)WTW经信号灯HW与负电源接动作,使试验灯HW发出闪光信号。
HW经按钮的常闭触点接在正、负电源之间,因而兼作闪光装置熔断器的
8、根据图E-110说明闪光装置接线的构成及动作答:图E-110中,由KM、R、C组成闪光继电器。
按下按钮SE时,它相当于一个不对应回路,闪光母线与线圈回路接通,电容器C经附加电阻R和“不对应”回路中的信号灯充电,于是加在KM两端的电压不断动作,其常开触点KM.2闭合,闪光母线(+)WTW与正电源直接接通,信号灯全亮。
同时其常闭触点KM.1放电,放电后,电容C 的端电压逐渐降低,待降至KM的返回电压时,KM复归,KM.2断开,KM.1闭合,闪通,信号灯呈半亮。
重复上述过程,便发出连续闪光。
9、根据图E-111说明各符号元件的名称及动作过程。
答:常用中央复归能重复动作的事故信号装置。
所谓中央复归能重复动作的事故信号,是指断路器自动信号长期干扰而影响事故处理,可以保留绿灯闪光信号而仅将音响信号立即解除。
图E-111中KSP1为ZC—23型冲击继电器,脉冲变流器T一次侧并联的二极管V和电容器C起抗干扰作用是将T的一次侧电流突然减小而在二次侧感应的电流旁路,使干簧继电器KR不误动(因干簧继电器动作没事故分闸或按下试验按钮SE1时,脉冲变流器T一次绕组中有电流增量,二次绕组中感应电流起动KR,KR 有两对触点,一对触点闭合起动蜂鸣器HB,发出音响信号;另一对触点闭合起动时间继电器KT1,经一定延后,使KM失磁返回,于是音响停止,整个事故信号回路恢复到原始状态。
准备第二台断路器跳闸时发出音响,不对应启动回路如图E-112。
图E-111中常开触点KM2是由预告信号装自动解除音响用的时间继电器KT1和中间继电器KM1为两套音响信号装置所共用。
为能试验事故音响装置的完好与否,另设有试验按钮SE1,按SE1时,即可启动KSP1,使装置发出音响并态。
按下手动复归按钮也可使音响信号解除。
10、根据图E-113说明各符号元件的名称及动作过程。
答:预告信号装置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某些不正常运行情况时能自动发出音响和光字牌灯光信号的装置。
障及隐患,以便采取适当措施加以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变电所常见的预告信号有:变压器轻瓦斯动作、变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直流回路绝缘降低、控制回路断线、事故音响信号回路熔断器熔断、直流电压预告信号一般发自各种监测运行参数的单独继电器,例如过负荷信号由过负荷保护继电器发出。
预告信号分瞬时预告信号和延时信号两种,对某些当电力系统中发生短路故障可能伴随发出的预告信号,回路断线等,都应带延时发出,其延时应大于外部短路的最大切除时限。
这样,在外部短路切除后,这些动消失,而不让它发出警报信号,以免分散运行人员的注意力。
目前,广泛采用的中央复归带重复动作的预告信号装置,其动作原理与事故音响信号装置相同,所不同的音响信号装置不对应启动回路中的电阻R,并用警铃代替了蜂鸣器,图E-118所示为由ZC-23型冲击继电器时预告信息装置接线图,其动作原理与图E-111相似,图中KM1由图E-117引来,用以自动解除音响,WSW1当设备发生不正常情况时,例如控制回路断线,则KBC2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通过回路+WS KB 点HP2 WSW1和WSW2
ST13-14 ST15-16 KSP2 -WS,使KSP2动作,触点KM2闭合,使警铃HA发出音响制回路断线”信号,按下解除按钮SCL,音响即可解除(也可经一定延时,自动解除),而光字牌信号直到消失。
由于采用了ZC-23型继电器,因而信号是可以重复动作的。
为能经常检查光字牌灯泡的完好性,设有ST触点1-2、3-4、5-6、7-8、9-10、11-12全接通,分别将信号电源+WS和-WS接至小母线WSW2和WSW1,
信号时,两只灯泡是并联的,灯泡明亮,当其中一只灯泡损坏时,仍能保证发出信号。
而试验光字牌时,较暗,此时若一只灯泡损坏则该光字牌即不亮。
预告信号装置由单独的熔断器FU3、FU4供电,若FU3或FU4熔断则不能发出预告信号,所以对熔断器电源采为预告信号装置的熔断器监视灯接线图。
正常运行时,熔断器监视继电器K2带电,其常开触点闭合,中央当FU3熔断时,K2失电,其常闭触点闭合,HW被接至闪光小母线(+)WTW上发出闪光。
11、根据图E-115说明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构成及动作过程。
答:如图E-115,当被保护线路发生故障时,短路电流经电流互感器TA流入KA1—KA3,短路电流大于电流动。
因三只电流继电器触点并联,所以只要一只电流继电器触点闭合,便启动时间继电器KT,按预先整定口中间继电器KOM。
KOM动作后,接通跳闸回路,使QF断路器跳闸,同时使信号继电器动作发出动作信号流的大小无关,是固定的,固称为定时限过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