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商业职业中专烹饪专业建设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商业职业中专烹饪专业建设规划
本专业的整体建设目标是:利用3—4年时间把本专业建设成为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培养规格标准、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毕业生质量高、深受行业欢迎的省级精品专业。

一、专业定位
严格按照教育部门要求,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准确进行专业定位。

主要为餐饮业培养能熟练应用成熟技术和传播、推广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中、高级技能人才。

具体为:(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

(3)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4)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

(5)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办学理念
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学习和研讨,树立中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求生存”的职业教育观念,推进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

三、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该专业岗位群对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要求,进一步健全符合烹饪职业特点的“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大力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四、专业培养规模
在修改和完善现有培养计划基础上,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招生规模,烹饪专业招生人数增长比例保持在20%左右,在校生数达800人,把专业做大、做强。

五、师资队伍建设
226
培养烹饪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打造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双师型”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中“双师”比例达到70%以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比例达到80%,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以上,本科学历比例达80%,45岁以下青年教师本科学历比例达到100%。

拥有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校级学科带头人2名,校级骨干教师2名。

专业教师全部获得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

六、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实训基地总体规划要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现有基础上,对现有实训设施设备升级,新增食品营养研发工作室、西餐厅、酒吧、菜肴研发工作室等,同时把单个实训室建设向综合性、创新型实训室发展,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

继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开展高层次实习单位,强化实训基地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专业图书资料的建设工作,建立专业网站,使其能满足教与学的需要。

七、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依据“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方向,以理念知识学习为基础,以烹饪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时,着重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够用适用,针对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开设专业课程,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实践,强调能力培养。

改革教与学的质量考核方法,开展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研究,3—4年内建设2门网络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争创3门校级精品课程,培植2门省级精品课程。

八、教学管理与考核评价
以质量求生存,建立起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保证教学质量,使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形成以就业为
227
导向,以行业为依托的院校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机制,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教学攻关课题和教研课题,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

九、教学研究
根据教学改革工作加强教学研究,重点研究以下问题:(1)烹饪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2)烹饪专业教学内容研究;(3)烹饪专业实践技能培训体系研究;(4)烹饪专业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研究。

十、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效益
强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使学生专业技能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

加强就业工作,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2007年3月
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