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维护及各元件常见故障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系统维护及各元件常见故障处理
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和在风电机组的广泛应用,对液压系统工作的灵敏性、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油液的污染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甚至引起设备事故。
据统计,由于油液污染引起的故障站总故障的75%以上,固体颗粒是液压系统中最主要的污染物。
可见要保证液压系统工作灵敏、稳定、可靠,就必须控制油液的污染。
一、液压油污染的原因与危害
1.液压油污染原因
⑴.藏在液压元件和管道内的污染物
液压元件在装配前,零件未去毛刺和未经严格清洗,铸造型砂、切屑、灰尘等杂物潜藏在元件内部,液压元件在运输过程中油口堵塞被碰掉,因为在库存及运输过程中侵入灰尘和杂物;安装前未将管道和管道接头内部的水锈、焊渣和氧化皮等杂物冲洗干净。
⑵.液压油工作期间所产生的污染物
油液氧化变质产生的胶质和沉淀物;油液中的水分在工作过程中使金属腐蚀形成的水锈;液压元件因磨损而形成的磨屑;油箱内壁上的底漆老化脱落形成的漆片等。
⑶.外界侵入的污染
油箱防尘性差,容易侵入灰尘、切屑和杂物;油箱没有设置清理箱内污染物的窗口,造成油箱内部难清理或无法清理;切屑液混进油
箱,使油液严重乳化或掺进切屑;维修过程中不注意清洁,将杂物带入油箱或管道内等。
⑷.管理不严
新油液质量未检验;未清洗干净的桶用来装新油,使油液变质;未建立液压油定期取样化验的制度;换新油时,未清洗干净管路和油箱;管理不严,库存有叶品种混乱;将两种不能混合使用的油液混合使用。
二、液压油被污染的危害
液压油污染会使系统工作灵敏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液压元件使用寿命缩短。
具体危害如下:
⑴.污染物使节流孔口和压力控制阀的阻尼孔时堵时通,引起系统压力和速度不稳定,动作不灵敏。
⑵.污染物会导致液压元件磨损加剧,内泄漏增大,使用寿命缩短。
⑶.污染物会加速密封元件的损坏、缸或活塞表面的拉伤,引起液压缸内外泄漏增大。
⑷.污染物会将阀芯卡住,使阀动作失灵,引起故障。
⑸.污染物会将过滤器堵塞,使泵吸油困难,引起空穴现象,导致噪声增大。
⑹.污染物会使油液氧化速度加快,寿命缩短,润滑性能下降。
二、控制液压油污染的措施
为确保液压系统正常、可靠、故障少和寿命长的要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液压油的污染。
1.控制液压油的工作温度
对于石油基液压油,当油温超过55℃时,其氧化加剧,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
据资料介绍,当石油基液压油的温度超过55℃时,油温每升高9℃,其使用寿命将缩减一半。
可见,必须严格控制油温才能有效控制油液的氧化变质。
2.合理选择过滤器精度
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一般是按液压系统中对过滤精度要求最高的液压元件来选择。
3.加强现场管理
加强现场管理是防止外界污染物侵入系统和滤除系统污染物的有效措施。
现场管理主要项目如下:
⑴.检查油液的清洁度
设备管理部门在检查设备的清洁度时,应同时检查液压系统油液、油箱和过滤器的清洁度,若发现油液污染超标,应及时患有或更换过滤器。
⑵.建立液压系统一级保养制度
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一级保养内容时,应有液压系统方面的具体保养内容,如油箱内外应清洗干净,过滤器芯要清洗或更换等。
⑶.定期对油液取样化验
对于已经过顶更换周期的液压设备,可在换油前一周取样化验;对于新换油液,经过1000h连续工作后,应取样化验。
⑷.定期清洗阀芯、油箱和管道
控制油液污染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定期清洗去除阀芯、油箱、管道及元件内部的污垢。
在拆装元件、管道时要特别注意清洁,对所有油口在清洗后都要有堵塞或塑料布密封,以防赃物侵入。
⑸.油液过滤
过滤是控制油液污染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强迫分离出油液中杂质颗粒的方法。
油液经多次强迫过滤,能使杂质颗粒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4.加强油品管理
建立液压设备“用油卡”,在设备档案中明确记载本设备所有的油液品种、黏度等级、用油量和换油情况;建立新油入库化验制度;建立库存油品的定期取样化验制度;建立油品的保管制度;建立三过滤制度,即转桶过滤、领用过滤和向设备加油过滤;建立容器清洗制度等。
三、液压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液压系统即是风机的主要部件,也是风机安全设计中的主要部分。
因此在日常运行和维护中应做到认真、仔细。
并按规定进行检查和维护。
1.液压系统的检查
⑴.各液压阀、液压缸及管接头处是否有外泄漏。
⑵.液压泵运转时是否有一场噪声。
⑶.液压缸全程移动是否正常平稳。
⑷.液压系统各测量点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是否稳定。
⑸.液压系统中油温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⑹.换向阀工作是否灵敏可靠。
⑺.油箱内油量是否在油标刻线范围内。
⑻.定期从油箱内取样化验,检查油液的污染状况。
2.液压系统的维护
液压系统是由机械、液压、电气等装置组合而成的,所以出现的故障也是多种多样的。
某一种故障现象可能由许多因素影响后造成的,因此分析液压故障必须能看懂液压系统原理图,对原理图中各个元件的作用要了解,然后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判断,针对许多因素引起的故障原因需逐一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才能较好的解决和排除。
液压系统中工作介质在元件和管路中的流动情况,外界是很难了解到的,所以给分析、诊断带来了较多的困难,因此要求人们具备较强分析判断故障的能力。
在机械、液压、电气诸多复杂的关系中找出故障原因和部位并及时准确加以排除。
1.简易故障诊断法
简易诊断技术又称为主观诊断法,是靠维护人员利用简单的诊断仪器和个实际经验对液压系统的故障采用问、看、听、摸、闻等方法了解系统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诊断、确定产生故障的原因和部位、这种诊断方法因不同的人感觉不同、判断能力的差异和实际经验的不同,其结果会有差别,所以主观诊断法时能给出简单的定性结论。
2原理图分析法
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液压传动系统出现的故障,找出故障产
生的部门及原因,并提出排除故障的方法。
液压系统图分析法是目前工程技术人员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它要求人们对液压知识具有一定基础并能看懂液压系统图掌握各图形符号所代表元件的名称、功能、对元件的原理、结构及性能也应了解,有这样的基础,结合动作循环表对照分析、判断故障就很容易了。
3.液压阀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
液压阀是用来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和方向的元件。
某一阀若出现故障,将对整个液压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精确性、寿命等造成极大的影响。
液压阀是液压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故障种类很多。
只要掌握各类阀的工作原理,熟悉它们结构特点,分析故障原因,查找故障不会有太大困难。
液压阀产生的故障通常有:元件选择不当、元件设计不佳、零件加工精度差和装配质量差、弹簧刚度不能满足要求、密封件质量差,另外还有液压油过脏和油温过高等因素。
下面列举了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等元件常见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
1.单向阀
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产生异常声音
1.油的流量超过允许值
2.与其他阀产生共振1.更换大流量阀
2.略微改变额定压力或试调弹簧强弱
阀芯与阀座有严重泄露1.阀座锥面密封不好
2.滑阀或阀座拉毛
1.重新研配
2.重新研配
3.阀座碎裂
4.弹簧折断或漏装3.更换阀座
4.补装适当的弹簧
可结合处渗漏螺纹没拧紧拧紧螺纹
2.换向阀
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滑阀不能动作1.滑阀被堵塞
2.阀体变形
3.具有中间位置的队中弹
簧折断
1.拆开清洗
2.重新安装阀体的螺钉使
压紧力均匀
3.更换弹簧
工作程序错乱1.因滑阀呗拉毛,油中有
杂质或使滑阀移动不灵
活或卡住
2.电磁阀的电磁铁坏了,
力量不足。
3.弹簧过软或太硬使阀通
油不畅。
4.滑阀与阀孔配合太紧或
间隙过大
1.拆开清洗,配研滑阀
2.更换或修复电磁铁
3.更换弹簧
4.检查配合间隙使滑阀移
动灵活
电磁线圈发热过高或烧坏1.线圈绝缘不良
2.电磁铁铁芯与滑阀轴线
不同心
3.电压不对
1.更换电磁铁
2.重新装配使其同心
3.按规定纠正
4.电气接触不良 4.重新焊接、打磨3.溢流阀
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压力波动不稳定1.弹簧弯曲或太软
2.锥阀与阀座的接触不良
或磨损
3.钢球不圆钢球与阀座
密合不良
4.滑阀变形或拉毛
5.油不清洁,阻尼孔堵塞
1.更换弹簧
2.锥阀磨损或有毛病就更
换。
如锥阀是新的即卸下
调整螺母。
将倒杆推几
次,使其接触良好
3.更换钢球,研磨阀座
4.更换或修研滑阀
5.更换清洁油液,疏通阻
尼孔
调整无效1.弹簧断裂或漏装
2.阻尼孔堵塞
3.滑阀卡住
4.进出油口装反
5.锥阀漏装
1.检查、更换或补装弹簧
2.疏通阻尼孔
3.拆出、检查、修整
4.检查油源方向并纠正
5.检查、补装
泄漏1.锥阀或钢球与阀座的接
触不良
2.滑阀与阀体间隙过大
1.锥阀或钢球磨损或者有
毛病时则更换新的锥阀
或钢球
2.更换滑阀,重配间隙
3.管接头没拧紧
4.结合面密封失效3.拧紧连接螺钉
4.更换密封件
显著噪声及振动1.螺母松动
2.弹簧变形不复原
3.滑阀配合过紧
4.主滑阀动作不良
5.锥阀磨损
6.出口油路中有空气
7.流量超过允许值
8.和其他阀产生共振
1.紧固螺母
2.检查并更换弹簧
3.修研滑阀,使其灵活
4.检查滑阀与壳体同心否
5.更换锥阀
6.发出空气
7.调整流量大的阀
8.略微改变阀的额定压力
(压差应>0.5Mpad)
压力不稳定,有波动1.油液中混入空气
2.阻尼孔有时堵塞
3.滑阀与滑体内孔圆度达
不到规定使阀卡住
4.弹簧变形或在滑阀中卡
住,使阀移动困难,或弹
簧太软
5.钢球不圆,钢球与阀座
配合不好
1.排除油中空气
2.疏通阻尼孔及换油
3.修研阀孔,修配滑阀
4.更换弹簧
5.更换钢球
输出压力低,升不高
1.顶该处泄漏
2.钢球或锥阀与阀座配合1.拧紧螺钉或更换纸垫
2.跟你更换钢球或锥阀
不好
不起减压作用1.回油孔的油塞未拧出,
使油闷住。
2.顶盖方向装错,使出油
孔与回油孔沟通
3.阻尼孔被堵住
4.滑阀被卡死
1.将油塞拧出,并接上回
油管
2.检查顶盖上的孔位置是
否装错
3.用直径1mm针清理小
孔并换油
4.清理和研配滑阀
4.压力继电器
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输出不合要求或无输出1.微动开关损坏
2.电气线路故障
3.阀芯卡死或阻尼孔堵死
4.调节弹簧太硬或压力调的
过高
5.与微动开关相接的锄头未
调整好
6.弹簧和杠杆装配不良,有卡
滞现象
1.更换微动开关
2.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3.清洗、修配,达到要求
4.更换适宜的弹簧或按要
求调节压力
5.精心调整,使接触点接
触良好
6.重新装配,使动作灵敏
灵敏度太差1.杠杆柱销处摩擦力过大
2.装配不良,动作不灵活
3.微动开关接触行程太长
1.重新装配,使动作灵敏
2.重新装配,使动作灵敏
3.合理调整位置
4.接触螺钉、杠杆等调节不当
5.钢球不圆
6.阀芯移动不灵活
7.安装不妥,如水平和倾斜安装4.合理调整螺钉和杠杆位置
5.更换钢球
6.清洗、修理,使之灵活
7.改为垂直安装
发信号太快1.进油口阻尼孔太大
2.膜片碎裂
3.系统冲击压力太大
4.电气系统设计有误
1.阻尼孔适当改小,或在
控制管路上增设阻尼管
2.更换膜片
3.在控制管路上增设阻尼
管,以减弱
4.按工艺要求设计电气系
统
5.节流阀
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不出油1.油液脏堵塞节流口、阀
芯和阀套配合不良造成阀
芯卡死、弹簧弯曲变形或
刚度不合适
2.系统不供油
1.检查油液、清洗、检查、更
换弹簧
2.检查油路
执行元件速度不稳定
1.节流阀节流口、阻尼孔
有堵塞现象,阀芯动作不
1.清洗阀、过滤器或更换油液
灵敏
2.系统中有空气
3.泄漏过大2.排除空气
3.更换阀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