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6章 第2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后知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第6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后知能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中国2l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人口压力B.深刻的环境危机
C.资源短缺D.经济发展速度快
2.下列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灾害多发使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B.从全国看以大气污染、海洋污染、食品污染、噪声污染为重点
C.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D.生态破坏的范围在减小、程度在减轻
【解析】第1题,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是由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和深刻的环境危机所决定的。

第2题,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使得我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从全国来看,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答案】 1.D 2.C
读“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回答3~4题。

3.字母M表示的环节是( )
A.产品包装运输B.产品使用回收
C.环境D.原材料加工
4.在清洁生产中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
A.从原材料开采环节评估
B.从产品生产过程评估
C.从产品废弃物处置情况评估
D.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评估
【解析】第3题,要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逻辑顺序来判断。

第4题,注意在清洁生产过程中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是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评估,强调全过程,而不是传统的只把焦点放在产品使用后的废弃物处理上。

【答案】 3.A 4.D
下图为“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a、b、c分别表示( )
A.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
B.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
C.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
D.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
6.下列最能体现该模式特点的是( )
A.循环型B.高消耗
C.生态化D.可持续
【解析】第5题,图中a处有生活污水进入生化池,所以a为居住区;b处有粪便进入沼气池,因此b为乳畜养殖区;c处为b处提供饲料、饲草,因此c为种植区。

第6题,该农业中的物质可循环使用,因此消耗低。

【答案】 5.B 6.D
(2013·太原高一检测)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

据此回答7~8题。

7.2009年的36%,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稀土资源的消费量提高
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B.大力开采稀土资源
C.禁止开发稀土资源
D.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解析】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资源需求量大,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我国稀土资源储量降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力开采稀土资源、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会导致稀土储量进一步减少,禁止开发稀土资源不符合经济发展要求,只有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延长初级产品的生产链和增加附加值,才是合理有效的措施。

【答案】7.C 8.A
读某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基本架构示意图,回答9~10题。

9.该区域的核心产业是( )
A.能源产业B.技术导向型产业
C.劳动力导向型产业D.市场导向型产业
10.在此循环经济体系中( )
A.所需能源完全由余热发电提供
B.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被回收再利用
C.污染物实现了零排放
D.各产业之间通过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而产生工业
【解析】第9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生态工业园的核心产业为其他产业提供热、电,所以核心产业为能源产业。

第10题,该区域的核心产业为能源产业,所需能源并非由余热发电提供;生产环节中的废弃物被回收再利用,但未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各产业之间不存在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

【答案】9.A 10.B
读下图,回答11~12题。

每取得10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量(相当于石油。

单位:千克)
11.有关我国资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资源分布均衡但与经济布局不匹配
B.从现实和长远看,资源相对短缺,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C.解决我国资源问题,主要是立足于自然资源基本自给和国内市场
D.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把开发资源放在首位
12.图中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我国能源消耗量巨大
B.我国人均能源消耗量居世界前列
C.我国能源利用率高
D.我国能源浪费严重
【解析】第11题,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且与经济布局不匹配,故A项错误;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少,但单位产值能耗高,故资源相对短缺,故B项正确;针对我国资源利用现状,应把节约放到首要位置,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第12题,根据图可知,我国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答案】11.B 12.D
二、综合题
13.清洁生产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

下面是我国河南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流程图。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车用乙醇汽油是酒精(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这种新型燃料排放的CO2等废气有明显减少。

经过几年的试用,我国一些省市开始推广这种车用燃料。

(1)与传统的末端治理相比,清洁生产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有:________,清洁生产实现了________效益和________效益的双赢。

(2)在河南省建酒精厂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将玉米转化为酒精,再将酒精转化为车用燃料,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3)与吉林省相比,河南省建设酒精厂在自然条件上的优势是________。

(4)该酒精生产厂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清洁生产和末端处理的比较可知:清洁生产带来了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实现了经济、环境效益的双赢。

在该生产工艺流程中,所有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都进入到新的生产环节中,成为新的资源,污染物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排污量减到了最小,最终排放的消化液作为农肥回归大地,得到永续利用。

我国在河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建设酒精生产厂,探索清洁生产的实现途径,直接考虑的是这些地区粮食丰富,但卖粮难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答案】(1)污染物排放量减小,资源消耗减少,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且不存在污染物转移的问题经济环境(2)河南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原料丰富有利于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民收入;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有利于大气环境保护;有利于解决卖粮难的问题(3)河南省纬度较低,气温较吉林省高,减少能耗,可降低生产成本(4)有利于延长农业生产链,增加就业和农产品附加值;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14.阅读以下材料和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及生产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图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生产过程示意图
目前,我国农业部正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重点建设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各类生态农业模式。

其中“四位一体”模式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将沼气池、猪圈、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1)日光温室为沼气池、猪圈、蔬菜创造适宜的________、________条件;猪的呼吸、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________(气体),蔬菜的光合作用又为猪的生长提供________(气体);猪的粪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为农户提供________,还产出沼渣、沼液,为蔬菜提供________。

(2)结构示意图中所显示的生产过程中,过程________的环境效益最大。

(3)简要分析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

【解析】本案例是以沼气生产为中心的良性生态系统,符合生态农业的条件。

解题时,要仔细读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第(1)题,主要改造气候条件,光合作用的原料及产物。

第(2)题,主要是利用了废弃物产生能源。

第(3)题,从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考虑。

【答案】(1)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气燃料(能源) 有机肥料(2)2 (3)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或形成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