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名校调研(省命题C)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名校调研(省命题C )七年级(上)期中
数学试卷
1. 8的相反数是( )
A. 8
B. 1
8 C. −8
D. −1
8 2. 计算(−3)2的结果等于( )
A. 9
B. −9
C. 8
D. −8
3. 在下列选项中,既是分数,又是负数的是( )
A. 8
B. −1
5
C. 1
2
D. −2
4. 下列式子中:−a ,23
abc ,x −y ,3x
,8x 3−7x 2+2,整式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5. 单项式3
5a 2b y 与单项式2a x b 3是同类项,则x +y 的值是( )
A. 3
B. 5
C. 7
D. 8
6. 一个矩形的周长为l ,若矩形的长为a ,则该矩形的宽为( )
A. l
2−a
B.
l−a
2
C. l −a
D. l
2a
7. −23
的倒数是______.
8. 单项式−4x 2y 4
5的系数是______.
9. 多项式22−15
xy 2−4x 3y 的常数项是______.
10. 据统计,全国共有学生团员48300000名,数据483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 11. 用四舍五入法将5.1289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值为______.
12. 数轴上的点A 表示0.3,点B 表示−1
3,这两点中离原点距离较近的点是点______. 13. 某天最低气温是−5℃,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8℃,则这天的最高气温是______
℃
.
14. 如果关于x ,y 的多项式xy |a|−1
3(a −2)y 2+1是三次三项式,则a 的值为______. 15. 计算:6×(23−1
2).
16. 计算:(−2)3+9×(−23)2÷(−12
). 17. 化简:3(2x −y)−2(3x −2y).
18. 把下列各式的序号填入相应集合的括号内: ①2a
2
b +1
3ab 2;②a
−1b ;③0,④m 2+n 23;⑤−1
5mn ;⑥2x −3y
=5;⑦2a +6abc +3k.
单项式集合:{______}; 多项式集合:{______}.
19.(1)请把下面不完整的数轴画完整,并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3,−1
,4,2.5.
2
(2)比较(1)中各数的大小(用“<”号连接).
20.先化简,再求值:−2x2−[3y2−3(x2−y2)+6],其中x、y满足|x+1|+(y−1)2=0.
21.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2,求3(a+b−1)+(−cd)2022−2m的值.
22.已知多项式−3x2y m−1+x3y−3x4−1与单项式2x4y的次数相同.
(1)求m的值;
(2)把这个多项式按x的降幂排列.
23.某同学计算2x2−5xy+6y2减去某个多项式,由于粗心,误算为加上这个多项式,而得到−7y2−4xy+4x2,请你帮他求出正确的答案.
24.如图是一块长为30cm,宽为2x cm的长方形铁片,从中挖去直径分别为2x cm、2y cm的四个半圆(已知2x+2y<30).
(1)用含x、y的式子表示剩下铁片的面积;
(2)当x=6,y=2时,剩下铁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结果保留π)?
25.2020年春节将至,某灯具厂为抓住商业契机,计划每天生产某种景观灯300盏以便投入市场进行销售.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景观灯数与计划每天生产景观灯数相比有出入,如表是该灯具厂上周的生产情况(增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增减(单位:盏
+4−6−3+10−5+11−2
)
(1)求该灯具厂上周实际生产景观灯多少盏?
(2)该灯具厂实行每天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盏景观灯可得5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盏另外奖励15元,少生产一盏扣20,那么该灯具厂工人上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
26.如图.点A、C、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3,1、5.动点P、Q同时出发,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A运动.回到点A时停止运动;动点Q从点C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C→B向终点B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
(1)当点P到达点B时,点Q表示的数为______;
(2)当t=1时,求点P、Q之间的距离;
(3)当点P沿A→B运动时,用含t的式子表示点P、Q之间的距离;
(4)当点P沿B→A运动时,若点P、B之间的距离是2,直接写出点Q、B之间的距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8的相反数为:−8.
故选:C.
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
2.【答案】A
【解析】解:(−3)2=(−3)×(−3)=9,
故选:A.
根据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计算可得.
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乘方的定义.
3.【答案】B
【解析】解:A.8是整数,也是正数,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
B.−1
5
既是分数,又是负数,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C.1
2
是分数,又是正数,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
D.−2是整数,也是负数,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正数、负数,整数、分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理解正数与负数,整数与分数的定义是正确判断的前提.
4.【答案】C
【解析】解:下列式子中:−a,2
3abc,x−y,3
x
,8x3−7x2+2,整式有:−a,2
3
abc,x−y,
8x3−7x2+2共4个.
故选:C.
直接利用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进而分析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定义,属于基础题,注意掌握等式及不等式都不是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5.【答案】B
【解析】解:因为单项式3
5a 2b y 与单项式2a x b 3是同类项, 所以x =2,y =3, 所以x +y =2+3=5. 故选:B.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可先求得x 和y 的值,从而求出它们的和.
本题主要考查了同类项,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是易错点,因此成了中考的常考点.
6.【答案】A
【解析】解:矩形的宽为:l 2
−a. 故选:A.
根据矩形的周长=2(长+宽),从而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列代数式,解答的关键是熟记矩形的周长公式.
7.【答案】−3
2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根据倒数的定义即可解答. 【解答】
解:(−23
)×(−32)=1, 所以−2
3的倒数是−3
2. 故答案为:−3
2.
8.【答案】−4
5
【解析】解:单项式−4x 2y 45的系数是−4
3
, 故答案为:−45
.
根据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单项式,掌握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22
【解析】解:多项式22−1
5
xy2−4x3y中,
不含字母的项是22,
即常数项是22.
故答案为:22.
根据多项式常数项的定义解答.
本题考查了多项式的项,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10.【答案】4.83×107
【解析】解:48300000=4.83×107.
故答案为:4.83×107.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11.【答案】5.13
【解析】解:用四舍五入法将5.1289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值为5.13,
故答案为:5.13.
对千分位数字四舍五入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近似数,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
12.【答案】A
【解析】解:∵|0.3|=0.3,|−1
3|=1
3
,
又∵0.3<1
3
,
∴离原点较近的点是点A.
故答案为:A.
根据题意知:离原点较近的点是绝对值较小的数,据此可解本题.
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应用,运用数轴上点到原点的距离与点的表示数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答案】3
【解析】解:−5℃+8℃=3℃.
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中正负数的运算.因为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8℃,所以直接在最低气温的基础上加8℃.
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所以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联系实际.
14.【答案】−2
【解析】解:因为关于x,y的多项式xy|a|−1
3
(a−2)y2+1是三次三项式,
所以|a|+1=3且a−2≠0,
解得,a=−2.
故答案为:−2.
直接利用绝对值与多项式的定义得出a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考查的是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15.【答案】解:6×(2
3−1
2
)
=6×
2
3−6×
1
2
=4−3
=1.
【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16.【答案】解:原式=−8+9×4
9
×(−2)
=−8−8
=−16.
【解析】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法.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是解题关键.17.【答案】解:3(2x−y)−2(3x−2y)
=6x−3y−6x+4y
=y.
【解析】先进行去括号运算,再合并同类项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加减,解答的关键是注意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
18.【答案】③⑤①④⑦
【解析】解:单项式集合:{③⑤};
多项式集合:{①④⑦}.
故答案为:③⑤;①④⑦.
根据单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逐个选出即可.
本题考查了对单项式、多项式定义的理解和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19.【答案】解:(1)如图:
(2)根据这些点在数轴上的排列顺序,从左至右分别用“<”连接为:
−3<−1
<2.5<4.
2
【解析】(1)根据数轴上点的特点先分别把各数在数轴上找出对应的点即可;
(2)根据数轴上的点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连接起来即可.
此题考查了数轴,由于引进了数轴,我们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把很多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0.【答案】解:原式=−2x2−(3y2−3x2+3y2+6)
=−2x2−(6y2−3x2+6)
=−2x2−6y2+3x2−6
=x2−6y2−6,
∵|x+1|+(y−1)2=0,
∴x=−1,y=1,
∴原式=1−6×1−6
=−11.
【解析】先根据整式的加减运算进行化简,然后将x与y的值代入原式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整式的加减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1.【答案】解:根据题意得:a+b=0,cd=1,m=2或−2,
当m=2时,
原式=3×(0−1)+(−1)2022−2×2
=−3+1−4
=−6;
当m=−2时,
原式=3×(0−1)+(−1)2022−2×(−2)
=−3+1+4
=2.
【解析】利用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定义求出a+b,cd及m的值,将各自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22.【答案】解:(1)∵多项式−3x2y m−1+x3y−3x4−1与单项式2x4y的次数相同,
∴2+m−1=5,
∴m=4.
(2)按x的降幂排列为−3x4+x3y−3x2y3−1.
【解析】(1)利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次数的定义得到2+m−1=5求出m的值;
(2)根据降幂排列的定义求解.
本题考查了多项式和单项式的次数及降幂排列: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次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23.【答案】解:由题意可得,
(−7y2−4xy+4x2)−(2x2−5xy+6y2)
=−7y2−4xy+4x2−2x2+5xy−6y2
=−13y2+xy+2x2,
∴(2x2−5xy+6y2)−(−13y2+xy+2x2)
=2x2−5xy+6y2+13y2−xy−2x2
=−6xy+19y2,
即正确的答案是:−6xy+19y2.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这个多项式,从而可以求得正确的答案.
本题考查整式的加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整式的加减的计算方法.
24.【答案】解:(1)长方形的面积为30×2x=60cm2,
四个半圆的面积为(πx2+πy2)cm2,
∴剩下铁片的面积为(60x−πx2−πy2)cm2;
(2)当x=6,y=2时,剩下铁片的面积为(360−40π)cm2.
【解析】(1)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两个圆的面积即可;
(2)把x=6,y=2代入(1)求出的代数式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以及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根据实际问题把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含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
25.【答案】解:(1)4−6−3+10−5+11−2=9(盏),
300×7+9=2109(盏),
答:该该灯具厂上周实际生产景观灯2109盏;
(2)根据题意,4+10+11=25(盏),
6+3+5+2=16(盏),
2109×50+25×15−16×20=105505(元),
答:该灯具厂工人上周的工资总额是105505元.
【解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答案;
(2)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基本工资加奖金,可得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掌握正负数的意义.
26.【答案】3
=2,
【解析】解:(1)根据题意知,点P到达点B时,t=5−(−3)
4
∴此时点Q表示的数为1+t=1+2=3,
故答案为:3;
(2)当t=1时,P表示的数是−3+4t=1,Q表示的数是1+t=2,
∴点P、Q之间的距离是1;
(3)当点P沿A→B运动时,P表示的数是−3+4t,Q表示的是1+t,
∵|(−3+4t)−(1+t)|=|3t−4|,
∴点P、Q之间的距离为|3t−4|;
(4)当点P沿B→A运动时,t≥2,
P表示的数为5−4(t−2)=13−4t,Q表示的数是1+t,
∵点P、B之间的距离是2,
∴5−(13−4t)=2,
解得t=2.5,
∴此时Q表示的数是1+t=3.5,
∵5−3.5=1.5,
∴点Q、B之间的距离是1.5.
(1)根据题意知,点P到达点B时,t=2,即得点Q表示的数为1+t=1+2=3,
(2)当t=1时,P表示的数是−3+4t=1,Q表示的数是1+t=2,故点P、Q之间的距离是1;
(3)当点P沿A→B运动时,P表示的数是−3+4t,Q表示的是1+t,可得点P、Q之间的距离为|3t−4|;
(4)当点P沿B→A运动时,P表示的数为13−4t,Q表示的数是1+t,由5−(13−4t)=2,得t=2.5,知此时Q表示的数是1+t=3.5,从而点Q、B之间的距离是1.5.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Q所表示的数.
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