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对夏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7-0022-03
不同播期对夏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牛永胜
(临泉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安徽
临泉
236400)
摘
要
研究了不同的播种时期对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研究玉米获得高产的适宜播种时期提供依据。
以3个玉米杂交
组合在4500株/0.067hm 2密度条件下分为5个播期,研究播期对夏玉米籽粒品质及产量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条件对夏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播期;品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7.007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Dates on Quality and Yield of Summer Maize
Niu Yongsheng
(Linquan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Brigade,Linquan 236400,Anhui,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periods on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maize were studied,which provided the ba ‐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suitable sowing periods for high yield of maize.Three maize hybrids were divided into 5sowing periods at 4500plants /0.067hm 2density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owing dates on grain quality and yield of summer maiz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sowing condition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summer maize.Key words :date of sowing,quality,yield
玉米是粮饲兼用作物,三大粮食作物之一[1,2]。
生产实践
表明,玉米产量和品质受品种特性和生长环境共同影响[3],播期不同会引起产量的明显差异。
不同播种时期,光热、降水资源存在一定差异,适宜的播种期是获得高产的基本保障[4-8]。
探索不同播期对夏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提升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水平,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试验设计5个播种时期,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效果,确定适宜播期,对提高夏玉米产量水平,创建“低本”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
本试验在临泉县皖西北试验站院内进行。
1.2
试验设计
试验分为5个播期:A 1(6月7日)、A 2(6月12日)、A 3(6月
17日)、A 4(6月22日)、A 5(6月27日);采用3个玉米杂交组合,设为:B 1、B 2、B 3,3次重复,计15个小区。
密度为6.75×104株/hm 2。
小区面积24.12m 2,设6行种植带,每行长6.7m,宽0.6m,其他管理同常规。
1.3测定项目及方法1.3.1
玉米品质调查
玉米完熟后在各个小区中随机取5个玉米果穗脱粒烘干,用品质分析仪测定籽粒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每个样
品测3次并计算平均值。
1.3.2
玉米产量调查
成熟后自然收获,每小区取2行果穗考种,并折算出相应的总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播期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见表1。
表1
播期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Tab.1Effect of sowing date on grain quality of maize 处理A 1B 1A 2B 1A 3B 1A 4B 1A 5B 1A 1B 2A 2B 2A 3B 2A 4B 2A 5B 2A 1B 3A 2B 3A 3B 3A 4B 3A 5B 3
蛋白质
%8.728.619.23
10.129.217.779.149.479.539.818.678.929.5910.489.58脂肪%5.985.686.375.475.65.9
6.175.856.126.836.015.696.135.385.03
淀粉%
72.3770.5973.0774.6274.3672.6
71.7672.2672.0471.3573.2273.8173.8973.2274.77收稿日期2023-05-19
作者简介
牛永胜(1990-),男,安徽人,研究方向:玉米育种及
栽培管理,农技推广等。
试验研究第7期(总第403期)
22
2.1.1蛋白质含量
播期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见表2,品种对蛋白质含量影响的方差分析见表3。
表2播期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Tab.2Effect of sowing date on protein content
处理A4 A5 A3 A2 A1
平均数
10.04
9.53
9.43
8.89
8.39
5%差异
a
ab
ab
bc
c
1%差异
A
AB
ABC
BC
C 表3品种对蛋白质含量影响的方差分析
Tab.3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variety on protein content
处理B3 B1 B2平均数
9.45
9.18
9.14
5%差异
a
a
a
1%差异
A
A
A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播期水平下,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
在A
4播种期达到最大值,为10.04%;A
1
播种期达到最小值,
为8.39%。
其中A
4播种期蛋白质含量与A
1
、A
2
播期差异极显
著,与A
3、A
5
播期差异不显著;A
5
播期蛋白质含量与A
3
、A
2
播
期差异不显著,与A
1播期差异极显著;A
3
播期与A
2
播期差异
不显著,与A
1播期差异显著;A
2
播期与A
1
播期播期差异不显
著。
结果表明不同播期蛋白质含量差异明显,总体来说玉米蛋白质含量随播期的推迟逐渐升高,为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可通过推迟播期来实现。
由表3可以看出,品种间蛋白
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以B
3最高、B
2
最低。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玉米品种自身的特异性。
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不同品种蛋白质含量发生变化,说明播期对品种间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
由上表可以看出,玉米蛋白质含量随播期的推迟而逐渐增加,与曹庆军研究结果一致[9],进一步说明适当推迟播期有利于夏玉米蛋白质含量的提高。
2.1.2脂肪含量
播期对脂肪含量的影响见表4,品种对脂肪含量影响的方差分析见表5。
表4播期对脂肪含量的影响
Tab.4Effect of sowing date on fat content
处理A3 A1 A2 A5 A4平均数
6.12
5.96
5.85
5.82
5.66
5%差异
a
a
a
a
a
1%差异
A
A
A
A
A
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播期处理下,玉米脂肪含量随播期的推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通过方差分析可知播期
间P=0.78>0.05,差异不显著。
其中脂肪含量在A
3播期达到
最大,在A
4
播期最小,说明适当推迟播期有利于提高玉米籽
粒中的脂肪含量。
表5品种对脂肪含量影响的方差分析
Tab.5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variety on fat content
处理
B2
B1
B3
平均数
6.17
5.82
5.65
5%差异
a
a
a
1%差异
A
A
A
由表5可以看出,不同品种间脂肪含量不同,通过方差分
析进行比较,品种间P=0.23>0.05,差异不显著。
其中B
2
脂
肪含量平均值达到最大值为6.17%,B
3
脂肪含量平均值达到
最小值为5.65%,B
2
脂肪含量优于B
1
和B
3
两个玉米品种。
说明适宜的播期和优良的玉米品种对于提高玉米脂肪含量
有利。
2.1.3淀粉含量
播期对淀粉含量的影响见表6,品种对淀粉含量的影响见表7。
表6播期对淀粉含量的影响
Tab.6Effect of sowing date on starch content
处理
A5
A4
A3
A1
A2
平均数
73.49
73.29
73.07
72.73
72.05
5%差异
a
a
a
a
a
1%差异
A
A
A
A
A
表7品种对淀粉含量的影响
Tab.7Effect of varieties on starch content
处理
B3
B1
B2
平均数
73.78
73.00
72.00
5%差异
a
ab
b
1%差异
A
A
A
由表6可以看出,不同播期处理下,玉米品种间淀粉含量
随播期变化存在差异。
A
4
、A
5
播期淀粉含量优于A
3
播期,A
1
、
A
2
播期淀粉含量低于A3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将播期推迟到6
月17日之后有利于提高玉米籽粒的淀粉含量。
通过方差分
析进行比较,播期间P=0.548>0.05,差异不显著。
其中淀粉含
量在A
5
播期达到最大值为73.49%,在A
2
播期达到最小值为
72.05%,说明推迟播期有利于提高玉米淀粉含量。
由表7可
以看出,B
3
淀粉含量达到最大值,B
2
淀粉含量达到最小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通过方差分析可知品
种间P=0.086>0.05,差异不显著。
由于品种之间存在差异性,
不同玉米品种淀粉含量存在差异。
试验研究表明,适宜的播
期和合适的品种对提高玉米淀粉含量有利,选择合适的玉米
品种对提高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有利。
2.1.4不同播期处理下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的
相关分析
试验研究
第7期(总第403期)农业技术与装备23
播期与玉米品质的相关分析见表8。
表8播期与玉米品质的相关分析
Tab.8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owing date and maize quality
项目
播期蛋白质脂肪淀粉
相关系数
播期
1
0.8572
-0.4397
0.7738
蛋白质
-
1
-0.4853
0.6691
脂肪
-
-
1
-0.1767
淀粉
-
-
-
1
邢江会[10]研究表明玉米籽粒营养品质是指籽粒中含有营养成分的多少及其对人、畜的营养价值,而玉米品质的优化表现为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的提高。
通过对不同播期处理下的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的相关分析可知,播期与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随着播期的推迟玉米蛋白质含量逐步增高,脂肪含量逐步降低。
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之间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与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玉米脂肪含量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籽粒营养品质的建成与播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得获营养品质较高的玉米籽粒,可以通过调节播期来实现。
2.2播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播期和品种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见表9,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见表10,品种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见表11。
表9播期和品种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
Tab.9Variance analysis of effects of sowing date and variety
on summer maize yield
变异来源播期品种误差总变异自由度
2
4
8
14
平方和
14153.13
6532.84
5772.76
26458.73
均方
3538.28
3266.42
721.6
F值
4.9
4.53
F0.05
3.84
4.46
F0.01
7.01
8.65
表10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
Tab.10Variance analysis of effect of sowing date on summer maize yield
处理A3
A4 A5 A2 A1
平均数
kg/0.067hm2
618.1
601.42
564.73
562.51
531.38
5%差异
a
ab
bc
bc
c
1%差异
A
AB
AB
AB
B 表11品种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
Tab.11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varieties on summer maize yield
处理B3 B1 B2
平均数
kg/0.067hm2
604.98
563.62
558.28
5%差异
a
b
b
1%差异
A
A
A
由上表可以看出,播期和品种对夏玉米产量存在显著影响。
通过方差分析可知播期间F=4.9>F
0.05
,差异显著。
其中
在5%差异水平上6月17日播期夏玉米产量与6月7日、6月12日、6月22日播期夏玉米产量差异显著,在1%差异水平上6月17日播期夏玉米产量与6月7日播期夏玉米产量差异极显著,说明适当推迟播种有利于夏播玉米产量的提高。
品种
间F=4.53>F
0.05
,差异显著。
其中在5%差异水平上B
3
的产量
和B
1
、B
2
的产量差异显著,说明选择优良的品种有利于夏玉米产量的形成。
试验研究表明,适当推迟播期和选择适宜的品种,对提高夏玉米的产量有利。
3讨论与结论
调整播期是协调作物生长与光热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12],适期播种可以使夏玉米全生育期处于较有利的光温条件下,有利于提高夏玉米的产量。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播种时期对蛋白质含量提高存在显著影响,适当推迟播期有利于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的提高,与邹原东[11]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降低的研究不一致,这可能是不同的生态区温光条件不同造成的。
邢江会[10]研究表明玉米品质的优化主要表现为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的提高。
由试验结果可知,玉米籽粒营养品质的建成与播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过早播种不利于蛋白质的积累,过迟播种不利于脂肪的积累,适期迟播有利于夏玉米品质的形成。
为提高夏玉米品质及产量水平,在种植密度为4500株/ 0.067hm2,行距为60cm栽培模式下,夏玉米应当在选择优良品种的前提下适当推迟播种。
参考文献
[1]何奇瑾,周广胜.我国夏玉米潜在种植分布区的气候适宜性研
究[J].地理学报,2011,66(11):1443-1450.
[2]李少昆,赵久然,董树亭,等.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
国农业科学,2017,50(11):1941-1959.
[3]李建奇.品种及栽培措施对春玉米籽粒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4.
[4]王登琪,郭文孝,卫金燕,等.夏玉米生育期间农业气候条件对玉
米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1,57(5):121-122.
[5]路海东,薛吉全,郝引川,等.播期对雨养旱地春玉米生长发育及
水分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5,41(12):1906-1914.
[6]李向岭,李从锋,侯玉虹,等.不同播期夏玉米产量性能动态指标
及其生态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6):1074-1083.
[7]张宁,杜雄,江东岭,等.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
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2(5):7-11.
[8]卢庭启,卿春燕,张华,等.不同播期对玉米新品种协玉901产量
及品质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2,42(5):11-14.
[9]曹庆军,杨粉团,陈喜凤,等.播期对吉林省中部春玉米生长发
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3,21(5):71-75.
[10]邢江会,郝建平,杜天庆,等.播期对玉米品质的影响[J].山西农
业科学,2013,41(4):345-347.
[11]邹原东,韩振芹.播期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J].现
代农业科技,2018(4):7-8+10.
试验研究牛永胜:不同播期对夏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第7期(总第403期)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