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行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西行散文
川西行散文
1993年春季,为了弘扬川菜,我们公司组织了一次外出考察活动,由公司李书记带队,一行8人,乘火车到了都江堰市。
在当地饮食同行安排下,我们参观了市容,城市不大,但很整洁。
又到知名的川菜馆学习,请师傅们传授技艺。
在师傅们的言传身教下,我们明白了川菜的基础理论:麻辣见长,本味到功,百菜百味,色泽红亮的特点。
并观摩了川菜大师们的.精湛操作,学到不少知识,收获不小。
在都江堰景区,我们欣赏了排水工程,拜谒了“两王庙”,深为李冰父子根治泯江的丰功伟绩而震撼。
在战国时期,泯江水患严重,人民苦不堪言。
李冰任蜀郡太守后就开始治理。
在读书时,我曾学过一篇课文,说的是李冰治水中的故事。
当时巫师祭河神,把民家女子扮新娘,祭河神。
李冰将计就计,把巫师和相关人员一个个扔进水中。
但传说中的河神并无动静,用事实打破了此类迷信做法。
从此,他集思广益,制定了一套可行的方案,在其子的协助下,与当地人民苦干数年。
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修建了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
从此根治了水患,两干年来发挥了巨大的防洪灌溉作用。
我们站在泯江分流坝的木桥上,看着那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建筑,能将江水一分为二。
让那滔滔不绝的河水到此乖乖地顺流而下。
不禁为当年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勇敢的付出而震撼。
也为都江堰市的人文及自然风光,为那川菜精华所折服,赞叹。
告别了都江堰市,我们乘车经20多公里旅程。
来到了青城山,一睹道教名山的幽静风采。
我早就听说过,川西多名山,其中不乏道观修炼之所。
青城山是全真道教的圣地,其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远望去,云雾缭绕,青松翠柏,颇有仙气。
那天,我们到了山下,简单准备了一下,就开始登山。
一路攀爬,一路观景。
但见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出翠,赏心悦目也。
置身于这仙气氲氤之中,观层峦叠嶂,曲径逶迤,古观藏趣,不胜乐乎矣。
走在峡谷棧道上,见山泉清澈,流水潺潺,渊潭飞帘,灵谷飞瀑,岩穴石笋,如一幅幅天然之美画,神仙之福地。
一路上,碰到不少游客,问之均来自祖国各地,也有国际友人。
他们都是慕名而来。
在此地此景中,我不禁想到金庸老先生武侠小说中的篇幅,好真实呀。
我们在山涧旁木亭中,稍微休息了一会儿。
又奋力向山上登爬而去。
两位随行的女同志也不怕辛苦,紧跟队伍。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攀爬,途经了建福宫,祖师殿,朝阳殿,终于在正午时分,抵达老君阁。
进殿只见太上老君的汉白玉坐莲像,足有7.3米高。
四周墙上的壁画均为道家诸师修炼之故事。
观之,真似融入其中,成仙矣!来到殿外,晴霁正好,阳光如煦。
凭栏远望,可览天府平川之秀色,岷邛青峨之美景。
难怪清人黄云鹤愿结庐于此,曰之:天遥红日近,地厌绎宫宽。
时隔多年,每当忆及此次川西行,既学了川菜,又览了美景。
社国地大物博,值得用一生去守护她,为之而奋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