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四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源四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选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河流流向为
A.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
B.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
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
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
2.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而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的是
A.甲村 B.乙村 C.丙村D.丁村
3.图中陡崖顶部P点
A.海拔高度可能为450米
B.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
C.可直视丙村
D.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
右图是吉林市某中学老师9月23日在一条南北向街道面向正南方向拍摄的照片。

读图回答问题.
4.照片的拍摄时间最有可能是
A.6:00
B.10:00
C.14:00
D.18:00
5.从此时开始到日落,树影将
A.先变短后变长,顺时针移动
B.先变短后变长,逆时针移动
C.先变长后变短,顺时针移动
D.先变长后变短,逆时针
移动
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
为一天中最短。

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
间10:00)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
6.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A.东北B.东南 C.西北D.西南
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7.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D.立冬到小寒
该图为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MN为晨昏线,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读图完成题目。

8.此日,图中A港的日出地方时大约为
A、6时20分
B、5时20分
C、5时40分
D、6时40分
9.此日,乙岛居民观察到的日出方位是
A.东北 B.东南C.正北 D.西南
10.下列关于该区域说法不正确是()
A.南部海域处于繁忙的海运线上 B.该区域人口密
度较小
C.印度教、佛教的发源地D.该区域有热带
草原带分布
与煤、天然气和核发电等传统电能制造技术相比,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不烧任何燃料,不需用水,只是应用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使太阳光的热能被利用来制造强大的上升气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它将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生产方式。

读“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原理示意图”。

分析完成11~12题。

11.顶盖透明的太阳能集热棚所利用的原理为
A.热岛效应B.绿岛效应 C.温室效应D.狭管效应
12.下列地区最适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是
A.北美五大湖地区B.澳大利亚中部地区C.菲律宾群岛地区D.亚马孙平原地区
读澳大利亚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和某地降水量统计图,回答:
13.此时,图中Q地干燥少雨的主要原因是( )。

A.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B.处于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
C.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D.受寒流影响,降水不多
14.某地降水量统计图最可能表示的地点是( )。

A.Q B.R C.S D.T
2016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

图1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17~18题。

15.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16.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①、②、③、④四河流中,水位变化受汾河水库调节明显的是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18.图中季节性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冬季高山冰雪融水减少
B.冬季降水量减少
C.冬季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冬季地下水水位下降
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中关于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等方面达成多项成果。

专家预计,在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

读下图,回答问题。

注圆形大小反映的是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19.有关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率与碳排放总量呈正相关
B.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C.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D.中国、美国应承担相同的减排责任
20.低碳发展时代的中国,应采取的减排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②减缓工业化进程③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21-23题。

21.与C处相比,D处
A.风力更大
B.气压更高
C.气温更高
D.湿度更大
22.下列四个地区最可能出现晴朗天气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3.受锋面E影响,甲地将出现的天气现象有①气温升高②气压升高③风力加大④阴雨天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右图表示我国某省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盈亏量=降水量-蒸发量)年内逐月变化。

该省最可能是
A.广东 B.甘肃
C.河南 D.黑龙江
25.城市广泛采用种植草木的绿色屋顶,将
A.减少城区蒸发量 B.增大城区地表径流量
C.增大城区地下径流量 D.减弱城区热岛效应
下图是青藏高原湖泊巴木错位置示意图,下表示意2009年该
湖泊面积(S)及该湖泊所在区域气候要素情况(P-降水量、T-气
温、E-蒸发量)。

据此完成26~27题。

26.据材料分析,导致巴木错湖泊面积年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降水量大小②流域面积大小③气温高低及变化④人类活动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从材料中发现4月湖泊面积比2月还要小,达到年内最小值,其原因可能是
①4月降水量增大不明显,但蒸发量比2月大,湖泊水量减少②2月气温低,湖泊结冰导致湖泊面积较大,4月湖冰融化,水面下降③4月工农业生产大量从湖中引水,导致湖泊面积减小④4月的大气降水量比2月小,导致湖泊面积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28~29题。

28.图中阴影部分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域之一,该海域多雾的原因是( )
A.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B.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C.地处寒暖流交汇处 D.受几内亚湾暖流的影响
29.图中M处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寒暖流的交汇 B.沿岸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
C.季节变化导致上下层海水间的运动 D.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30~31题。

30.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乙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甲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D.乙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31.有关L湖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
A.L湖水位变化最大的是北部
B.L湖最高水位出现在夏季,最低水位出现在冬季
C.L湖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显著
D.L湖水位近年来有不断下降趋势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完成下面两题。

32.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B.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100 m,小于200 m
C.①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
D.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33.当地为发展旅游业,打算修建一条直达山顶(492 m处)的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 ) A.从甲处到山顶 B.从乙处到山顶 C.从丙处到山顶 D.从丁处到山顶
2017年10月22日、23日,北京市经历了严重的雾霾天气。

大气能见度很低,对北京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

据此回答34-35题
34.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霾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35.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第II卷(非选择题)(3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上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

(1)比较图示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分)
(2)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请分析其自然原因。

(4分)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

(3分)
37、如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

(2分) (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2分)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的朝阳峰时,看不到甲、乙、丙、丁中的哪个村镇?请简述理由。

(2分)
(4)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更高,请说明原因。

(2分)3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图甲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

安哥拉中部地区海拔更高,年均温在22℃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

图乙为图甲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特征图。


图甲图乙
(1)分析安哥拉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

(2分)
(2)比较①②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7分)
(3)分析图中本格拉附近海区成为非洲著名渔场的原因。

(2分)
参考答案:
36、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1 900 m)而阿勒泰气象站海拔较低(735 m)。

而该地降雪主要由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海拔高地区抬升作用明显,降雪量大,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雪早,融雪迟,积雪时间长,出现时间晚。

第(2)题,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补给类型及蒸发量较高考虑。

该地区河流补给类型主要为积雪融水,随着气温升高,5月份融化量大,而6~7月份基本融化完毕,积雪融化量小,对于河流补给量减小。

同时,6~7月份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小。

第(3)题,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蒸发、水循环角度考虑。

从降水量来看,乌伦古湖位于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

从蒸发来看,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盐分长期积累,使得该湖成为咸水湖。

答案:(1)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森塔斯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较大,出现的时间较迟。

<2分>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对西风气流的抬升作用更明显,降水(雪)量较大;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开始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最大积雪深度大,出现时间较迟。

(或从阿勒泰气象站的角度答亦可)
(2)冬季气温在0 ℃以下且降水量较大,累积积雪量大;随着气温回升,5月积雪大量融
化,径流量大;6~7月融雪补给锐减,径流量减小;5~7月,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3)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乌伦古湖为内流湖,乌伦古河带来盐分在湖中
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

37、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及其变化特点可描述出其地形、
地势特征。

第(2)题,根据图中指向标确定出图示区域的方位,然后判断AB河段
的流向。

第(3)题,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的朝阳峰时,看不到丁村镇,因为有山
脊阻挡视线。

第(4)题,滑坡多发生于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的地区。

丁处是四处
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的地方,因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答案:(1)盆地地形,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2)先由北向南流,再向东南流。

(3)丁。

有山脊阻挡视线。

(4)丁。

原因: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该处的山体
坡度大。

38、(1)安哥拉中部地区纬度低,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四季如春(3分)
(2)①地降水量小于②地;①地终年少雨,②地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3分)
原因:①地受从陆地吹向海洋的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且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故终年少雨;②地冬半年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夏半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多,(4分)
(3)本格拉沿岸地区由于受东南风的影响,沿岸表层海水形成离岸流,从而导致底层冷
海水上泛,底层海水矿物质上升,浮游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和生长,吸引鱼类聚集,形成渔场。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