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防拐骗演习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防拐骗演习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事件也在不断增加,幼儿园的儿童被绑架、被拐骗的事件屡见不鲜。
为增强幼儿园儿童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幼儿园需要开展防拐骗演习。
二、演习目的:
1.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儿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增强儿童对陌生人的警惕性,对陌生人说“不”;
3.调整儿童的情绪,避免因紧张而造成的错误处理;
4.提高师生防范意识,为儿童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安全防范知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演习对象:
全园幼儿。
四、演习时间:
根据季节,每学期设置一次防拐骗演习。
五、演习形式:
1.课外活动方式展开,意在增加儿童的游戏性,更好的理解小流程的含义。
2.启用模拟犯罪活动,增强儿童的真实体验感。
3.因年龄变化,设置不同等级体验计划,确保每个孩子都能适应自己的组别,做到全员参与。
六、演习流程:
1.前期准备
(1)根据儿童的年龄、认知程度,确定演习时间、解释演习的目的。
(2)教师对演习流程进行详细解释,让孩子们理解自己要做什么,学习如何应对拐骗幼儿的行为。
(3)教师对展开场地、设备进行检查,保证演习的安全性。
2.模拟犯罪
(1)通知所有教职员工关于此次模拟犯罪的全部流程,包括模拟犯罪场景、选定“犯罪者”和“救助者”,场地的准备以及怎样使用道具等。
(2)教师通过模拟犯罪活动结束后提供相应‘受害者’和‘解救者’的指导性意见,加深他们对此类事件的认知、感知力度。
(3)教师检查所有的演习设备,保证演习中儿童的安全。
3.模拟拯救
(1)在模拟犯罪场景中播放儿童被绑架的画面,教师随之提醒儿童电话拣起的重要性。
(2)展开部分成年模拟救援过程,指导孩子们如何认出安全周围环境。
(3)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遵守群体安全规范,大声呼叫“抓住坏人,报警求助!”。
(4)提升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孩子在多个模拟场景中训练拯救方式,提升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七、演习效果:
通过防拐骗演习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园的儿童及家长们更好地了解
如何防范被拐骗的风险。
同时,也可以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
范能力。
这对于维护幼儿的安全成长和心理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形成更为健康、安全的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