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我爱树木》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我爱树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我爱树木》是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篇内容较为丰富、具有生动情趣的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树木的形态和特点,学习树木的结构,并实际操作,用简洁清晰的画面表达对树木之爱。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 1. 让学生了解树木的形态、结构和特点,感受树木的美丽; 2. 培养学生观察、绘画、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
1. 教学内容
1.了解树木的形态和特点;
2.学习树木的结构;
3.实际操作,用简洁清晰的画面表达对树木之爱。

2. 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创作的方式来实现对树木的了解和表达,具体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观察环节: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树木的形态和特点,让学
生了解树木的外貌和基本特征。

2.模仿环节:教师讲解树木的结构和细节,让学生模仿并画出简单的树
木结构。

3.创作环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创意,画出自己理解的树木形象,
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流程
1. 任务一:观察树木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展示树木的形态和特点,让学生观察树木的结构,理解树木的基本外貌和特征。

2. 任务二:模仿树木
教师讲解树木的结构和细节,让学生模仿并画出简单的树木结构。

在模仿画树
木的过程中,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1.树干和枝干的粗细、长度、分支情况等;
2.枝干和树叶的连接方式;
3.树叶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等。

3. 任务三:创作表达
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创意,画出自己理解的树木形象,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在创作表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强调表达的简洁性和清晰性,尽量不画多余的线条和过多的细节;
2.根据自己的创意,添加一些自己想表达的元素,比如小鸟、小花等;
3.在展示时,学生需要通过口头表述来介绍自己的创作,让其他同学了
解自己的创意和表达方式。

五、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 1. 观察能力:学生能否准确观察到树木的外貌和特征; 2. 模仿能力:学生能否模仿并正确地画出树木的结构; 3. 创新能力: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
力和想象力;4. 表达能力:学生能否快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创意;5. 协作能力:学生能否与同伴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进行。

通过观察、模仿
和创作的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对树木的了解,培养了观察、绘画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在展示和分享环节中,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和协作能力。

不足之处在于本节课缺乏具体的评价方式和标准,没有量化学生对本节课内容
的掌握程度和表现情况,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另外,在教学流程中,也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