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实的纸桥》大班科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实的纸桥》大班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纸桥的承重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纸桥的承重原理
2. 纸的材料特性
3. 实验操作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了解纸桥的承重原理。
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纸的材料特性,设计并制作出结实的纸桥。
四、教学准备:
1. 纸张(A4纸、报纸等)
2. 剪刀
3. 胶水
4. 重物(如书本、玩具等)
5. 实验操作表格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张纸,提问纸的特性,引导幼儿思考纸的结实程度。
2. 实验一:纸桥承重实验
步骤一: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二: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纸桥的承重能力。
步骤三:教师引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纸桥承重的原因。
3. 实验二:纸的材料特性实验
步骤一: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二: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纸的吸水性、燃烧性等特性。
4. 制作纸桥:教师向幼儿讲解纸桥的制作方法,并示范制作过程。
步骤一:幼儿按照制作方法,动手制作纸桥。
步骤二: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纸桥承重比赛: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纸桥承重比赛,评选出结实的纸桥。
7. 课后延伸: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制作纸桥,并观察纸桥的承重能力。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不受伤。
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六、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评价幼儿对纸桥承重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运用纸的材料特性制作结实的纸桥。
3. 搜集幼儿制作的纸桥,对纸桥的结实程度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
1. 教师应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方式,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教学难点是否得到有效突破。
3. 考虑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八、家园共育:
1. 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科学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在家中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
2. 教师向家长提供相关的家庭教育资源,帮助家长更好地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
3. 教师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制作纸桥,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体验科学带来的乐趣。
九、教学延展:
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纸桥设计的比赛,让幼儿发挥创造力,设计出更具创意的纸桥。
2. 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材料(如木头、塑料等)的承重能力,让幼儿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
3.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桥梁博物馆或相关科普展览,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桥梁的知识。
2. 教师肯定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
3. 教师提出对本节课的教学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能否理解并掌握纸桥的承重原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二、教学内容: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够理解和记忆纸桥的承重原理以及纸的材料特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纸桥的承重原理,以及能否运用纸的材料特性,设计并制作出结实的纸桥。
四、教学准备:
重点关注教师是否已经准备好了所有实验所需的材料,以及是否已经向幼儿解释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过程:
重点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以及是否能够理解并掌握纸桥的承重原理。
六、教学评价:
重点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以及对纸桥承重原理的理解程度的评价。
七、教学反思:
重点关注教师是否能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方式,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以及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八、家园共育:
重点关注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否顺畅,是否能够提供相关的家庭教育资源,以及是否能够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制作纸桥。
九、教学延展: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够发挥创造力,设计出更具创意的纸桥,以及是否能够了解不同材料的承重能力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