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政治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届高考政治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2023届高考政治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2023届高考政治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考点专项复习教案(精选2篇)
2023届高考政治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考点专项复习教案篇1 XX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提示】
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为什么: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并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第二、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第三、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它问题的回答。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的。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
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是哲学中两大基本派别之一。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形态基本观点合理性局限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具体形态是世界本原。
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
把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等同起来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经典观点: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也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经典观点有: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4.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是哲学中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同唯物主义根本对立。
它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有两种表现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形态基本观点认识论根源总体评价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局限性:二者归根到底,都是把人的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其根本观点是错误的。
可取处:就其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把人们思维中的概念夸大为脱离了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
【扩展】
1、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二是说明唯心主义有其认识论根源,三是说明唯心主义局部可借鉴。
2、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3、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理在事先
4、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
“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5、唯物主义一定正确,唯心主义一定错误吗?
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是根本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
唯心主义是根本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看有一定借鉴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的关系
区别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联系哲学基本派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个方面的回答不同而形成的。
2023届高考政治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考点专项复习教案篇2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考纲考点解读】
明确考纲(1)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课程标准内容目标: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提示与建议: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备考指要本部分在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一般会结合中外哲学家的著名论断、古今俗语、现实生活中具体事例等为内容,考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区别,考察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及其区别。
【考点精讲精析】
考点2百舸争流的思想一、知识梳理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第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正是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
②第二是思维和存在之间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凡肯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可知论;凡否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不可知论。
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肯定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而少数哲学家坚持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易混易错点】①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③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要从整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其观点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同时它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因而具有局限性。
5.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
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知识拓展1】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比较比较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区别基本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特别是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在总结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①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局限性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行。
在社会历史领域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表现为唯心主义历史观。
联系①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都是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
②从外延上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特别提示】不能认为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
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
【知识拓展2】唯物主义的常见观点基本形态常见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②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⑤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⑥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①霍尔巴赫: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②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③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6.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7.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易混易错点】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关系。
典型代表基本观点(不同点)相同点主观唯心主义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②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③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④王守仁:心外无物⑤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⑥笛卡尔:我思故我在⑦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⑧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⑨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
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在先,物质在后,意识决定物质。
客观唯心主义①柏拉图:理念论②黑格尔:绝对精神③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④朱熹:理生万物,理在气先把客观精神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二、典型例题 1.(山东卷)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本题以儿歌歌词为背景,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知识。
歌词的改动反映了“星辰闪耀”“常春藤缠绕”是上帝还是科学,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a2.(江苏卷)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解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存在根本上的差异,唯心主义者都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a和b分别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主张,d为不可知论,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c3.(广东单科)“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理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地之心也【解析】“道”本指人行走的道路,后引申
为道理、过程、规律。
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人之道。
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所以选c。
a属于形而上学观点,b和d为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c4.(全国新课标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
“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义观点,b、c、d项均是唯物主义观点;a项是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a5.(江苏卷)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b项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cd三项均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b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