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厂较大危险因素及主要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册第二部分 炼钢
1、生产准备
场所/ 环节/ 部位
较大 事故 危险 类型 因素
主要防范措施
铁水罐、设备 其他 钢水罐、缺陷、 爆炸 中间包 操作 灼烫 (罐)、 不当。 渣罐准 备
1.铁水罐、钢水罐、中间包(罐)的壳体上,要有排气 孔。
2.罐体耳轴位置:合成重心上0.2-0.4m对称中心,耳轴 安全系数不小于8。
引发事故的四个基本要素
人的不安 全行为
物的不安 全状态
环境的不 安全因素
事 故
管理缺陷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国家安监总局2016-2)
该手册结合了冶金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 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 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依据国家、行 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 运用对 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 提出了冶金行业企业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 供有关企业在开 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 供监管部门作为 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主要防范措施
1.人工测温取样观察炉内压力缓慢倒炉。 2.人工测温取样站在挡火门一侧,穿戴 好防护服装用品。 3.冶炼前检查确认区域范围内地面无水。 1.检查确认钢水罐车对位出钢处。 2.缓慢摇炉。
1.检查确认渣罐车移动至转炉出渣位, 对位准确。 2.检查确认渣罐内无水无潮废物。 3.检查确认渣道无水无潮废物。
炼钢厂较大危险因素 及主要防范措施
炼钢厂生产的特点
(1)生产设备、设施种类繁多。 (2)立体、交叉作业频繁。 (3)危险因素复杂、危害性大。 (4)对辅助系统的依赖程度高。
危险因素复杂、危害性大
冶金生产过程中既有冶金工艺所决定的高热能 、高势能的危害,又有化工生产所具有的有毒有害 及易燃易爆的问题和深度制冷及高温高压的问题, 还有一般机械加工、建筑运输等作业中容易发生的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危险性。特别是 冶金生产中极易发生的钢水、铁水爆炸,煤气中毒 或火灾、爆炸,氧气火灾或爆燃,都可能造成多人 伤亡,甚至特大伤亡事故。
铁水 喷溅 或外 溢。
事故 类型 灼烫 其他 爆炸
灼烫 其他 爆炸
主要防范措施
1.确认扒渣用渣罐(渣盆)到位, 无水无潮废物。 2.检查确认渣罐无大的裂纹。 3.检查确认铁水罐车周围区域无水、无潮湿。 4.检查确认铁水罐车四周无人。 5.检查确认倾动铁水罐至标准角度。 6.新换渣罐先少量扒渣, 烘干渣罐(渣盆),然 后正常扒渣。 7.扒渣前启动扒渣机行走报警装置, 提示周围人 员撤离。
炉体水冷件、潮湿物管控
钢水、铁水、钢渣以及炼钢炉炉底的熔渣都是高温熔融物,与水接触会 发爆炸。当1kg水完全变成蒸汽后,其体积要增大约1500倍,破坏力极大。
要开展工艺危险辨识,建立原料入炉安全规程,制定开新炉工艺要求。进 出水软管不能和其他设施发生频繁摩擦、阀门要编号,以便发生漏水时能准 确快速关闭进退水阀门,切不可关错。水冷氧枪要设定使用上限值,水冷氧 枪和水冷炉壁每炉都要检查漏水情况和水冷炉壁的接地线、操作画面有报警 而保护要及时检查确认,无保护不得强制报警。钢包严格按烘烤曲线烘烤, 未达到要求,不能强行上线使用;要设置危险区域并设置明显的警示线和警 示牌。水冷枪、炉盖、水冷壁渗水,不能侥幸,置之不理,炉底有积水要及 时清理,防止跑钢、漏钢;渣罐雨雪天气造成有水、潮湿,要处理后再使用, 雨雪天气运送的入炉料要有有效的防潮遮盖、要有相关应急程序。
手册在12个方面、指导了56个较大危险因素和150条措施要求。 涉及40个环节中和冶金容器关联的有38处、和起重吊运诱发的
有31处、和水相关发生爆炸的有15处、有毒有害气体4处。
冶金容器重点:盛装高温液体的钢包、渣罐运行管控
起重吊运重点:吊运行为、吊运路线、吊具管控
由水诱发爆炸重点:炉体水冷件、潮湿物管控
转炉 冶炼
氧气或 副枪漏 水入炉 内。
其他 爆炸
1.冶炼前检查氧枪系统安全连锁情况是否完好; 检查 氧枪喷头、副枪及烟罩是否漏水。 2.副枪下枪时氧枪氧停吹或提升氧枪; 随时观察氧枪 进出水流量差, 大于安全值时必须提枪停止处理检查。 3.漏水时按下紧停,发现漏水立刻抬起氧枪、副枪,切 断水源。 4.严禁摇动炉子, 防止异物(烟罩及氧枪、副枪粘渣) 掉入炉内
灼烫
主要防范措施
1.在规定的安全站位点指挥吊车吊运铁水。 2.持有合格证的吊车指挥人员按照标准口哨、手势 或专用对讲机指挥吊车将铁水从铁水等待位吊至转 炉平台兑铁水。 3.未兑铁水前不能先挂上倾翻铁水罐的小钩。 4.兑铁水前关上操作室窗前防爆门。 5.指挥其余所有人员全部撤离转炉平台现场; 兑铁 水时, 不得有人从炉前通过。 6.兑铁水时, 铁水罐不能压炉口。
上安全指挥位置,必须确认吊物周围无人,无障 碍物和自身具备安全动车条件, 方可发出起吊 指令。 4.吊运指挥人员要配合吊车司机做到二次起吊的 试闸操作;检查确认吊钩挂牢。
场所/ 环节/ 部位
铁水 罐、 钢水 罐、 渣罐 吊运
较大 事故 危险 类型 因素
吊运 其他 高温 爆炸 铁水 灼烫 罐、 钢水、 罐, 因吊 车、 吊具 缺陷、 损坏、 操作 不当。
1.确认鱼雷罐四周及受铁坑区域无人; 检查确认倒罐 区域、坑下铁水倒罐车区域地面周边无积水、不潮湿。 2.专人负责检查确保鱼雷罐倾动机构设备完好。 3.确认鱼雷罐车对位准确。 4.铁水倒罐车及车上铁水罐对位准确并停稳。 5.鱼雷罐倾翻装置翻铁至要求不过量。
场所/ 环节/ 部位 扒渣
脱硫
较大 危险 因素 扒渣 时, 外溢 高温 渣遇 水。
3、铁水预处理
场所/ 环节/ 部位
较大 危险 因素
事故 类型
铁水 倒罐
铁水 运输 中泼 铁。
灼烫
其他 爆炸
铁水 倒罐
倒罐 灼烫 泼铁。 其他
爆炸
主要防范措施
1.检查铁水运输线进厂入口处设置的铁水车进厂声光 报警、车档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6 米内无设备和建筑 物。 2.保持铁水车车速平稳、不超速, 铁水车不急停。 3.检查确认铁水运输线进厂入口内外, 铁路轨道外侧 1.5 米以内无吊斗等各种物件及各类障碍物。 4.检查确保铁水运输线轨道平整, 四周无水。
主要防范措施
5.吊车指挥人员必须确认吊物起吊高度或空钩离 开吊物,在不撞击吊物、周围设备、设施的情况 下,才能离开指车岗位。 6.吊运行进途中, 吊车必须全程报警提示, 防 止有人进入吊运区域;下方有人时, 即使响铃, 也要停车等待, 等无人后才能动车。 7.重铁水、钢水罐不能挂在空中长时间等待,等 待时间超长会造成吊车钢绳、抱闸等失控,铁水、 钢水罐坠落泼洒。 8.重铁水罐在炼钢平台等待时,罐要落至平台面 0.5 米处。
场所/ 环节/ 部位 电炉 冶炼
电炉 冶炼
较大危 事故 险因素 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电炉冷 却水系 统漏水 入炉。
其他 爆炸
操作不 其他 当漏钢, 爆炸
区域地 面有水。
1.各冷却部位冷却水流量分配符合要求, 进水温度、 压力正常, 随时观察冷却水进出水流量差。 2.工作时不要进行冷却水泵站的切换。 3.冶炼中、出钢后仔细观察水冷块, 如发现漏水现象, 立即停止冶炼, 按下紧停, 严禁摇动炉子。
3.耳轴(定1期)进行铁探水伤罐检测、。钢报水修或罐报、废中标准间:包耳轴出现 内裂纹(、罐壳)体的焊缝壳开体裂上、明,显要变有形、排耳气轴孔磨损10%、机
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
4.修砌后,保持干燥,烘烤至要求温度方可使用。 5.应经常维护罐口,严重结壳时应停止使用。 6.渣罐使用前要进行检查,罐内不应有水或潮湿物料。 7.活动水口,每次使用都应检查、清理、调试。 8.有凝盖时不应用罐压、管状物撞击、不应卧放。 9.吊运应与邻近设备、构建筑物保持大于1.5米净空距离。
场所/ 较大 事故 环节/ 危险 类型 部位 因素
铁水罐、烘烤 中毒
钢水罐、系统 和窒
中间包 泄漏
(罐))
烘烤
煤气 或天
息 灼烫
然气。
主要防范措施
1.持吊车指挥合格证的专人,吊(离)至烘烤位, 避免撞坏烘烤器,发生泄漏。 2.烘烤完毕,烘烤器盖上升到原停放点,避免撞 坏烘烤器,发生泄漏。 3.检查煤气烘烤器长明火和烧嘴,避免因管网压 力波动,压力过低,造成熄灭,来气后发生泄漏。 4.检查烘烤器烘烤介质的各项参数、快速切断阀、 熄火检测装置正常,保证长明火不熄灭。 5.区域内安装固定式煤气检测报警装置。 6.进入煤气区域必须2人以上,并携带便携式煤 气检测报警仪。 7.点火烘烤时必须“先点火、再送气”,空气助 燃时,“先点火。再送风”,未燃烧正常前不得 将烘烤盖降至罐口。 8.采取长距离自动点火设施。
□车辆伤害 触电 火灾 冒顶片帮 火药爆炸 容器爆炸 其它伤害
机械伤害 淹溺 高处坠落 透水 瓦斯爆炸 其它爆炸
炼钢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事故类型
• 煤气中毒、着火和爆炸。 • 高温液体喷溅、溢出和泄漏。 • 电缆隧道火灾。 • 动力介质事故。 • 压力容器事故。 • 起重吊运事故。 • 机械伤害事故。 • 电气伤害事故。
冶金容器爆炸 钢水包、铁水包倾翻 气体中毒和窒息 火灾 灼烫、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
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其他伤害 生产、技改交叉,潜在的危险因素增加
二十种事故类别
---国家《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
□物体打击 起重伤害 灼烫 坍塌 放炮 锅炉爆炸 中毒和窒息
2、炼钢原料吊运
场所/ 较大 事故 环节/ 危险 类型 部位 因素
主要防范措施
铁水 罐、 钢水 罐、 渣罐 吊运
吊运 其他 高温 爆炸 铁水 灼烫 罐、 钢水 罐、 罐, 因吊 车、 吊具 缺陷、 损坏、 操作 不当。
1.所用吊车是冶金铸造起重机固定龙门钩、吊运 线路上无操作室、值班室、会议室等有人建筑物 2.吊车检修、维护、专检、点检、巡检、月检、 周检、日常性检查防护,符合标准规范。 3.吊车指挥人员必须掌握GB5082《起重指挥吊 运信号》。指挥时必须做到“三确认”:确认、 确信、确实。指挥人员必须佩戴指挥标志, 口 哨、手势规范、明确,站位得当, 应在5米以
场所/ 环节/ 部位
溅渣 护炉
较大 事故 危险 类型 因素
氮气 中毒 泄漏。 和窒

主要防范措施
1.检查氮气系统阀位、接头等无泄漏。 2.检查氮气阀门室有通风设施,无泄漏。 3.进入氮气、氩气阀门室检查前必须先通风、用 氧气检测仪检查合格方能进入。
生产技改交叉潜在的危险因素增加冶金容器爆炸钢水包铁水包倾翻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其他伤害气体中毒和窒息气体中毒和窒息火灾火灾灼烫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灼烫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二十种事故类别国家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引发事故的四个基本要素引发事故的四个基本要素管理缺陷管理缺陷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安监总局2016201622该手册结合了冶金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冶金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场所/ 环节/ 部位
煤气 回收
较大 危险 因素
冶炼 中煤 气泄 漏。
事故 类型
中毒 和窒 息
主要防范措施
1.烟道上的氧枪孔与加料口,应设可靠的氮封; 转炉 炉子跨炉口以上的各层平台,宜设煤气检测与报警装 置;上述各层平台,人员不应长时间停留。 2.转炉煤气回收时,风机房属乙类生产厂房、二级危 险场所,其设计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配备消防设 备,火警信号、通讯及通风设施。 3.煤气回收应设一氧化碳和氧含量连续测定和自动控 制系统; 回收煤气的氧含量不应超过2%; 煤气的回 收与放散,应采用自动切换阀,煤气不能回收而向大 气排放时烟囱上部应设点火装置。 4.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应合理设置泄爆、放散、吹扫 等设施。
1.冶炼前检查确认区域范围内地面无水。 2.定期检查炉衬壁厚, 氧枪及炉门两侧耐火材料的状 况。 3.按照补炉计划及时补好炉。
场所/ 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 素
测温 取样
倒炉过快、 操作失控泼 钢。
事故 类型
其他 爆炸 灼烫
出钢 出渣
钢水罐车不 对位泼钢, 地面有水。
其他 爆炸
渣罐不到位、 其他 泼渣渣罐内 爆炸 有水或有潮 废物。
加废钢 有水、潮 灼烫 废物、封 其他 闭容器。 爆炸
1.吊运前检查废钢无水无潮物, 否则采取烘干措施 或停用。 2.加废钢前, 检查确认操作室门前防爆门关好。
场所/ 较大危 事故 环节/ 险因素 类型 部位主要防范措施转炉 冶炼漏钢,
区域范 围内有 水。
其他 爆炸
1.冶炼前检查确认区域范围内地面无水。 2.定期检查炉衬壁厚。 3.按照补炉计划及时补好炉。
1.确认脱硫区域各层平台无人。 2.检查确认铁水罐车地平面无水无潮废物。 3.搅拌脱硫前要检查确认搅拌器安装完好, 特别 是夹紧器,避免搅拌器脱落掉入铁水罐中。 4.铁水喷吹粉料发送罐经压力容器标准检验合格。
4、炼钢
场所/ 较大危险 事故 环节/ 因素 类型 部位
兑铁水
兑铁水指 吊人员操
作不当或 误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