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周末培优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末培优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2017届洛阳质检)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

读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A、B、C、D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B地位于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A、C两地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C、D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
④D地农业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2.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①A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B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
③C地区要注重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D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参考答案】1.B 2.D
解题必备
中国农业分布图的判读
中国农业分布示意图主要展示我国主要农业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地区,以此考查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分布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图1 我国某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分
布示意图图2 我国某地区略图
图3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本图主要展现了我国不同区域特色农业的分布,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分析,可以判断不同区域特色农业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特征。

判读该类图应主要遵循以下思路:
1.看位置,进行区域定位
主要是对各特色农业在图中的分布进行区域定位,结合图中箭头所指可以确定:A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B地位于以太湖平原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C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区;D地位于河套平原地区;E地位于吐鲁番盆地;F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G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2.依定位,分析环境特征
结合区域定位,分析各特色农业分布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图中A地地处高原,气候高寒;B地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充足;C地地处平原,纬度较高,为温带季风气候;D地为冲积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E地气候干旱,年温差及昼夜温差较大;F地地势低洼,降
水较多,热量充足;G地为低山丘陵地形,地势起伏较大,水热充足。

3.据特征,分析农业区位优势
主要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自然条件方面判断分析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从地形条件看,除G地外,其他特色农业区都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平原、河谷地带,土层深厚、肥沃,水源条件较好;从气候条件看,除A、D、E三地外,其他特色农业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从光照条件看,都具有光照充足的优势,尤其是A、D、E三地。

4.看特色,判断农业主导区位
主要根据图中显示的区域特色农业的名称,判断分析影响此种农业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

图中A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但该特色农业地处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因此热量为其主导因素;B、C两地耕作类型不同,气候为其主导因素;D、E两地农业因有灌溉水源而发展起来,水源为其主导因素;F、G两地农业因地形特点而形成,地形为其主导因素。

学霸推荐
下图为我国农业生产基地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土壤B.劳动力、技术
C.气候、地形D.市场、交通
2.与①地区相比,③地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呈下降趋势。

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耕地的占用B.农业结构的调整
C.劳动力价格上涨D.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
3.下列叙述既能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②地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
B.③地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C.④地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D.⑥地区增大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答案【答案】1.C 2.D 3.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