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综合实训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原理综合实训指导书(电气0451班使用)
工业电气化技术教研室
杨洪升
二00六年十二月
实验守则
1.实训前应充分做好预习,包括熟悉实验内容和方法,完成有关的理论计算,以及了解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2.连接实验线路或在实验过程中改变接线时,应先关掉学习机的电源,接好线路后,应认真检查,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才能将电源接通,严禁在通电的情况下改变接线
3.在该变接线时,应拔导线的插头部分,严禁拔导线的中间部分
4.严格按仪器设备使用规范操作,培养严禁求实的作风
5.自觉遵守纪律,保持室内整洁,严禁大声喧哗
6.实验结果交指导教师审阅后,方可关断电源和拆线,清点导线的根数,,整理好实验现场才可离开
7.认真写实验报告,做好数据处理、理论计算、实验结果分析和理论计算等。
必须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自控控制原理学习机使用注意事项
1.接通模拟学习机的开关电源后,首先检查±15V电源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应立即关闭学习机电源
2.将运算放大器接成反号器,并将输入端接地,检查运放输出是否为直流零电压
3.连接模拟电路时,应关闭学习机电源,线路连好,应经检查后再通电,严防各运放的输出端直接接地,或将输入信号直接插在运放虚地点的插孔里
4.不用的运算放大器均接成比例器,以防运算放大器损坏
5.面板螺钉如有松动,应及时拧紧,以免电路接触不良
实训一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一、目的
1.学习和掌握典型环节的模拟方法
2.通过各典型环节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动特性,熟悉各环节的输出响应曲线
3.了解各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特性的响应
4.了解自控原理模拟学习机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设备
1.JM-1型自控原理模拟学习机
2.示波器 三、内容 1. 比例环节
()()()
K S U S U S G i o ==
图中电阻R f 为可变参数。
输入阶跃信号,观察和记录比例系数R=100Ω和R=500Ω时的阶跃响应
曲线,并将阶跃信号的幅值设定为1V ,由阶跃响应曲线求出上述两种情况下的比例环节的放大倍数
2.积分环节
()()()TS S U S U S G i o 1
=
=
式中:T=R i C
图中电容C 为可变参数。
改变
电容C 值,使C=1μF 和C=10μF ,输入阶跃信号,并将阶跃信号的幅值设定为1V ,观察、记录阶跃响应波形,通过波形求出积分时间常数并与 理论值比较,分析时间常数的大小和积分环节输出值的上升速度之间的关系
3.惯性环节
()()()11
+=
=TS S U S U S G i o 这里,将惯性环节的放大倍数设定为1,所以,只有电容C 为可变参数。
使C=1μF 和C=5μF ,输
入阶跃信号,并将阶跃信号的幅值设定为1V ,观察、记录阶跃响应波形,通过波形求出惯性环节时间常数并与 理论值比较,分析时间常数的大小和惯性环节输出值的上升速度之间的关系
4. 比例-积分环节
()()()TS TS K S U S U S G p i o 1
+=
= 式中:i
f p R R K =
,C R T f =
(1)让R f =200K 不变,即保持K p 值不变。
观察C=1μF 和C=5μF 时的阶跃响应曲线,分析电容参数变化对阶跃响应曲线的影响
(2)保持T=0.1秒不变,观察K p =1、K p =2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5. 比例-微分环节
()()()()1+==TS K S U S U S G i o
式中:i
f p R R K =
,C R T i =
保持1==
i
f p R R K 不变,观察、记录C i =1μF 和C i =5μF 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四、报告要求
报告中应着重说明各环节参数的变化对阶跃响应曲线波形的影响
实训二、典型二阶系统的模拟与动态分析
一、目的
1. 学习二阶系统的模拟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
2. 研究二阶系统的两个重要参数ζ、ωn 对系统特性的影响,分析ζ、ωn 与σ%(最大百分比超调量)和t s (调节时间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
1.JM-1型自控原理模拟学习机
2.示波器 三、原理
()()()2222211
11T
S T K S T K T S S T S U S U S G i o ++=++===222
2n n n S S ωζωω++ 可知,T n 1=ω,2K
=ζ
四、线路
参考数据:T=RC=100K ×1μF=0.1秒
五、内容,
(1)通过改变K 值,使ζ获得如下值 0、0.2、0.5、0.7、1.0
在同样幅度的阶跃信号作用下,观察和记录五种情况下的阶跃响应曲线,求出σ%、s t 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保持ζ=0.5不变,改变T ,使T =0.2秒,求出σ%、s t 六、报告要求
1. 从阶跃响应曲线上,求出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σ%、s t ,分析ζ对系统的动态性能的影响
2. 根据ζ=0.5,ωn =5,应用公式计算出σ%、s t ,并与实验结果做比较
实训三 线性系统稳定性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系统稳定和不稳定的运动状态,验证代数稳定判据。
2. 研究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K 和时间常数T 对稳定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1、JM-1自控原理模拟学习机
2、示波器
3、万用表
三、线路
四、内容
从系统的时间常数相差为零开始。
使时间常数之差,逐渐拉大,测量系统在不同的时间常数下的临界放大倍数K.
(1)、系统各环节时间常数之差为零,参数如下
R 1=R 2=R 3=100K C 1=C 2=C 3=1µ
(2)、系统各环节的时间常数之差为零,参数如下
R 1=200K ,C 1=1μ R 2=100K ,C 2=1μ R 3=100K ,C 3=0.5μ
(3)、系统各环节的时间常数之差为零,参数如下
R 1=1M ,C 1=0.5μ R 2=100K ,C 2=1μ R 3=200K ,C 3=0.1μ
测量以上三种情况下的临界放大倍数,记录各种情况下的阶跃响应,百分比超调量,调节时间。
五、讨论分析如下问题
1、系统中各个环节的时间常数是相差越小时,还是相差越大时系统稳定性更好?
2、你是如何测量系统的临界放大倍数K 的?怎样测量才是准确的?
3、测量的临界放大倍数K 和理论计算值是否相同?说明误差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