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做个宫女到底有多惨?没被看上一辈子就完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古代做个宫女到底有多惨?没被看上一辈子就完
了
本文导读:《诗经》的历史距今三千多年了,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它比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宣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早了差不多一千多年。
中国能够有史料确实记载的文明也不过四千年,这说明,普天之下,所有人都是皇帝的臣民,男子供帝王驱使,女子供皇家淫乐的传统就已经达到三千多年,其源流真可谓是绵长。
正因为基于此种悠久的“文化传统”,所以,中国历代王朝,只要建立政权,就开始对于宫女进行采选。
东汉时,采选宫女,按照每年八月派遣中大夫,掖廷丞及相士,于洛阳城乡阅视良家童女。
凡是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面容秀丽,符合相法者,统统要送入宫中,然后再从中进行择优,以备皇帝的“登御”。
由于八月初,一般是朝廷向农民征收税赋的时候,而皇帝又在此时采选宫女,故而,又有称这种制度为“算人”。
由此可见所谓的“采选”纯粹是百姓向皇帝进贡一种有生命的特殊贡赋。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孙子,孙皓,是个少有的暴虐而又荒淫的皇帝。
《三国志》记载,他命令黄门在各地“科取将吏家女,其二千石大臣子女,皆当岁岁言名。
年十五六进行简阅,简阅不中,乃得出嫁。
后宫千数,而采择无已”孙皓在
采选宫女上,可谓“秉公执法”,“一视同仁”了。
不仅普通老百姓家要选,连大臣家里也不放过。
而且,必须年年报告,只有当他采选剩下的,才可以出嫁。
孙皓最后终于被晋武帝推翻,百姓以为从此可以不再受无道的皇帝凌虐,没想到,晋武帝在平吴后,下诏“聘公卿以下子女,以备六宫”。
在采选前,禁止士大夫和平民百姓婚姻嫁娶,大臣之女借被入选充当三夫人和九嫔,二千石官吏子女则被选为良人以下。
此诏既下,有些世家望族之女,则“败衣瘁貌”,以免被入选。
这简直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兵肆虐中国时,中国女人为了免受侮辱,只得用锅底灰涂抹脸上防备烧杀奸淫的翻版。
当时一些被选入宫的女子与亲人告别时,皆“号哭于宫中,声闻于外,行路悲酸”。
不过,这不是最为悲惨的宫女采选,更有甚者。
北齐时,朝廷下令,凡国内“女年二十以下,十四以上未嫁者,悉集省,隐匿者家长处死刑”。
其残暴,可谓空前。
隋炀帝当了皇帝后,后宫的嫔妃位在正七品以上的多达一百二十人,其余的宫女则“趋侍左右,并无员数”,多的数不清。
但是隋炀帝对此还是不能满足。
便秘密下诏让江淮南诸郡,“阅视民间童女”,选择其中长得端庄漂亮的,“每岁贡之”。
《隋书》中记载,隋炀帝游幸西苑,常有宫女数千骑随从。
巡游江都时,“从行宫掖,常十万人”。
其宫女数量之巨,
让人看的瞠目结舌。
明朝时,皇帝采选宫女其数量虽不至于像隋炀帝时期,但也并不少。
譬如,隆庆二年,明穆宗朱载垕,这个只在在位六年,但是贪恋酒色的皇帝,就下诏:“选民间淑女十一岁至十六岁三百人。
”不仅选择宫女的年龄下限已经缩减到十一岁,而上限也只到十六岁。
其实明朝这种采选幼女的行为,早在明宪宗时期,就出现了。
譬如,宪宗的万贵妃,四岁就被选入皇宫。
当时为了能将美女选入后宫,官府还以担水人作为耳目,暗中侦查少女的美丑。
所谓“盖此辈出入人家,得窥其室女,备知其谁为美丑也”。
为了让皇帝得到可心的宫女,真是费尽心机。
清朝康熙曾经说过“明季事迹,卿等所知往往皆纸上陈言。
万历以后所用内监,曾有御前服役者,故朕知之独详。
”“明季宫女至九千人,内监十万人,饭食不能遍及,日有饿死者。
今则宫中不过四、五百人而已。
”康熙固然有宣扬自己的生活的简朴,以及政治清明的目的,对于明朝宫廷的服役人数,多少有点夸张,但是,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来,明朝宫廷的荒淫无度。
明朝与清朝的宫女制度不同,清朝规定,宫女每年采选一批,服役到二十五岁时,就可以出宫。
这样有进有出,宫廷可以保持一定数量,不至于积累太多。
但是明朝时期,并没有这样的制度。
明朝的放还宫女,只是在偶然条件下,才会实施。
譬如,天顺八年,明英宗朱祁镇终于经过
“夺门之变”又重新登基当了皇帝,朱祁镇的心腹大臣李贤提出建议“天时未和,由阴气太盛,自宣德至天顺间,选取宫人太多,浣衣局没官妇女,愁怨尤甚,宜皆放还。
”于是朱祁镇才听从了李贤的意见,将一些没官妇女和宫女放还回家。
从宣德元年到天顺八年,已经过了三十八年,也不过放了这么一次。
如果宣德年间采选的宫女即使十岁,这时放还回家的宫女已经将近五十来岁,其青春早已远去,唯留宫廷高墙大殿中禁锢的悲伤。
这些被选入皇宫的宫女,“一入宫门深似海”,首先失去的便是自由,她们大都衣食菲薄,住所简陋,终身苦役。
不仅不能与父母亲人相见,还要接受繁重的劳动、森严的礼节的约束,还要不时受到虐待凌辱。
她们身患疾病,却不被救治。
如果生病或者年老,如同有罪人一样,打发到一处专门管理的地方,让其靠着生命力延续时日,或者直接等死。
她们其中的少数偶被皇帝看中,地位或可改变,否则,终身幽闭深宫,了此一生。
对于这些境遇悲惨的宫女,其苦难的终结,只能等到死亡的来临。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不仅对于朝廷的“言官”苛酷严厉,经常用“廷杖”来教训与他不同意见的大臣,使得距谏之风日盛,而且对于后宫宫女更是残酷虐待。
宫女稍有小过,便大加笞打,因此被打死的宫女多达二百余人。
宫女们忍无可忍,终于在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发动著名的勒
死嘉靖的大案,即”壬寅宫变”。
可惜因为慌忙之间,宫女们误栓死结,未能把嘉靖勒死,导致十几名宫女全部被凌迟处死。
但,这次豪举,却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当中的第一次。
它的失败固然让人惋惜,但是却让这些帝王明白,即使“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草民,也有不堪忍受皇权暴虐的时候,因为她们是人,不是一丛任意践踏的小草,更不是一头随意踢打的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