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28.052
经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
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通1,李拥军2
1.邳州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邳州221300;
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目的分析经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邳州市中医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经桡动脉入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和观察组(经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各35例。
比较两组穿刺情况、手术情况、术后动脉压迫及住院时间、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造影剂使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动脉压迫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为(1.49±0.31)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5)。
结论经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可以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患者动脉压迫及住院时间,疼痛较轻且并发症少。
[关键词]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10(a)-0052-04
Clinical Outcome Analysi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Intervention via Distal Radial Artery Puncture in the Snuff Bottle
CHEN Tong1, LI Yongjun2
1.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Pi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izhou, Jiangsu Province, 221300 China;
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Zhongd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intervention via distal radial artery puncture through the snuff bottle.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i‐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21 to June 2023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coronary inter‐vention through radial art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ronary intervention through radial artery puncture at the distal end of snuff pit),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uncture condition, operation condition, postoperative arterial compression, hospitalization time, pain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mber of punctu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uncture time, operation time, X-ray ex‐posure time and contrast agent dosa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postoperative arterial compress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ai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49±0.31) point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作者简介] 陈通(1982-),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心血管内科。
[通信作者] 李拥军(1972-),男,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梗死心肌的修复基础与临床研究,E-mail:265065953@qq. com。
52
中外医疗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
临床医学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5.728, P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86%,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590, P <0.05). Conclusion Coronary intervention via distal radial artery puncture through the snuff bottle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punctures, shorten patients' arterial compression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ith less pain and fewer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Snuff bottle; Distal radial artery; Puncture; Corona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作为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一种介入疗法,诊疗过程中常用的方式有股动脉入径、桡动脉入径、尺动脉入径等,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经桡动脉穿刺,这种方式不仅安全可靠,而且操作期间不需要卧床,可以减少压迫等问题的发生,操作起来更加地便捷[1-2]。
此穿刺入径方式在其他操作中也被广泛地推广,例如血压侵入性监测、子宫动脉栓塞、经动脉化疗栓塞等[3]。
桡动脉入径既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还能够降低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4-5]。
但常规桡动脉入径易出现并发症,反复穿刺行PCI 诊疗会使
动脉发生闭塞现象,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6]。
本文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邳州市中医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经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行PCI 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行PCI 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
对照组中男14例,女21例;年龄45~75岁,平均(58.84±9.19)岁。
观察组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47~78岁,平均(59.16±8.97)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PZZY-LL-2023-043)。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穿刺部位可以触及有效的动脉搏动;②术前桡动脉超声检查呈阴性;③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超声检查提示桡动脉严重钙化者;②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对照组:桡动脉入径行PCI 。
让患者取平卧位,将右手的手臂伸展,掌心朝上并固定。
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在右手桡动脉搏动处穿刺。
观察组:经鼻烟窝处桡动脉穿刺行PCI 。
患者平卧手术台上。
左侧鼻烟窝处桡动脉穿刺患者:将左上肢自然放在腹部,右手放置在右侧腹股沟。
行右侧鼻烟窝处桡动脉远端穿刺患:右臂自然放在身侧,手指放松。
手术医生站到患者的右侧,进行常规消毒,铺巾之后,对患者的穿刺点进行确认。
通常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通过Seldinger 法于动脉搏动最强处进行穿刺,穿刺针选择20 G 穿刺针和0.025''导丝。
穿刺期间尽量不要穿透血管的后壁,这样可以减少与大多角骨骨膜的接触,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在穿刺的过程中医生也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和直径。
1.4 观察指标
①穿刺次数、穿刺时间。
②手术时间、造影剂
使用量、X 线曝光时间。
③术后动脉压迫时间、住院时间。
④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 )评分法对评定患者疼痛情况,共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4~5分为轻度疼痛;6~7分为中度疼痛;8~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极度疼痛。
⑤并发症包括桡动脉出血、局部血肿、动脉
痉挛、动静脉瘘、桡动脉闭塞。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ˉ±s )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
以例数(n )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穿刺情况对比
观察组穿刺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穿刺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3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造影剂使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动脉压迫、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术后动脉压迫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2.4 两组患者NRS评分对比
两组NRS评分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3 讨论
PCI主要选择股动脉和桡动脉入径,桡动脉入径属于经典入径,穿刺经验非常的丰富,而且临床的穿刺成功率也是非常可观的[7]。
与股动脉解剖情
况对比,股动脉位置的比较深,会对患者的血流速度造成影响,再加上术后会进行制动,会影响整体的止血效果,甚至还会增加患者的疼痛程度,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8-9]。
年龄较大者,动脉穿刺的方
式更加显著,而且安全性也比较高,在术后可以更好地规避各种并发症[10]。
但常规桡动脉入径也存
在一些缺点,反复的桡动脉穿刺行PCI诊疗就会导致患者动脉发生闭塞,危及生命[11]。
桡动脉远端走
形在鼻烟窝内便于医生更好地操作,鼻烟窝管径相对细小、动脉压力小,所以被医务人员所接受,相比常规的穿刺入径,这样的方式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舒适度[12]。
本次研究中,两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造影剂使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动脉压迫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术后观察组NRS评分为(1.49±0.31)分,较对照组的(1.95±0.36)分更低(P<0.05)。
说明经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行PCI,不会对手腕及手部的活动度造成影响,而且患者对于穿刺的部位也容易接受[13]。
另外,在术
后动脉压迫上,远端压迫止血的效果更好,缩短患者不适感的持续时间,这与动脉管径的大小有关[14]。
再加上术后无需进行制动,患者可以自由的活动,利于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疼痛程度也会随之减小[15-16]。
另外,观察组穿刺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提示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行PCI治疗在此方面存在优势,多次穿刺会导致动静脉假瘤、血栓的形成,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17]。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较对照组的22.86%更低(P<0.05)。
在陈小丹等[18]研究中,采取经鼻烟窝处桡动脉远端穿刺法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与采取经桡动脉穿刺法的对照组19.2%相比更低(P<0.05),这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经鼻烟窝处桡动脉远端穿刺法的有
表1 两组患者穿刺情况对比(xˉ±s)
组别
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值
P值
穿刺次数(次)
1.35±0.17
1.46±0.21
2.409
0.019
穿刺时间(min)
2.28±0.35
2.14±0.41
1.536
0.129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xˉ±s)
组别
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值
P值手术时间
(min)
17.61±3.51
17.21±3.44
0.482
0.632
造影剂使用量
(mL)
77.25±9.01
74.62±9.85
1.166
0.248
X线曝光时间
(min)
2.87±0.42
2.75±0.38
1.253
0.214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动脉压迫、住院时间对比(xˉ±s)
组别
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值
P值术后动脉压迫时间(h)
3.28±0.67
4.15±0.85
4.756
<0.001
住院时间(d)
6.42±1.33
7.89±1.57
4.227
<0.001
表4 两组患者NRS评分对比[(xˉ±s),分]
组别
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值
P值
治疗前
5.18±1.22
5.24±1.28
0.201
0.842
治疗后
1.49±0.31
1.95±0.36
5.728
<0.001
表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χ2值
P值
例数
35
35
桡动脉
出血(n)
动脉痉挛
(n)
2
动静脉瘘
(n)
3
桡动脉
闭塞(n)
局部血肿
(n)
1
3
发生率
(%)
2.86
22.86
4.590
0.032
54
中外医疗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
临床医学
效性,说明大多患者对经鼻烟窝处桡动脉远端穿刺法持认可态度。
综上所述,经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行PCI 治
疗,可以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患者的动脉压迫时间、住院时间,减轻疼痛感,且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小磊.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
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
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50-52.
[2] 董曜玮,李世权,李亚坤,等.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
术后桡动脉管径及血清PAPPA 、IL-6、ICAM-1水平变化的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6):2709-2712,2720.
[3] 乔梁,崔贝贝,郭晓丹,等.经鼻烟窝桡动脉穿刺行经
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临床解剖[J].解剖学杂志,
2022,45(5):402-406.
[4] 曾辉,邱翠婷,郑海军,等.远端桡动脉入径和经典桡
动脉入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前臂桡动脉闭塞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11):1314-1316.[5] 徐春鹏.经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术治疗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6):2626-2627.
[6] 方红义,陈珂,涂胜,等.经远端桡动脉路径与经近端
桡动脉路径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12):53-56.
[7] 马龙,王芳,何胜虎,等.经远端桡动脉入径在冠状动
脉造影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3):56-59.
[8] 李秀华.经桡动脉入径PCI 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评价[J].哈尔滨医
药,2022,42(4):12-14.
[9] 林基表,刘国兴,罗瑞英,等.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
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NRS 评分、安全性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2):120-122.
[10] 李仁敏,洪泽文,陆永光,等.经远端桡动脉路径(鼻烟
壶区穿刺)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
国医药科学,2021,11(17):5-8.
[11] 廖燕荣,黎秀菊,练新静.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患
者并发前臂穿刺点血肿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外医
学研究,2022,20(7):171-174.
[12] 张施明.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
入诊疗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20,60(11):98-101.[13] 王欢欢,刘丹,郭继东,等.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
路在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12):1168-1172.
[14] 郑法,宋琪,徐琛基,等.经鼻咽窝区桡动脉介入路径
在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中的经验分析[J].心脏杂志,
2022,34(1):55-58.
[15] 陈丽斐,张艳红,朱娟,等.鼻烟窝桡动脉远端穿刺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
与研究,2020,17(15):46-47.
[16] 何凌云.经鼻烟壶动脉与经常规桡动脉行急诊PCI
手术治疗STEMI 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0):29-33.
[17] 刘振,房美.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与传统桡动脉径
路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的疗效对比[J].国际医药
卫生导报,2020,26(23):3635-3637.
[18] 陈小丹,易红梅.经鼻烟窝处桡动脉远端穿刺与桡动
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22,29(18):24-25,27.
(收稿日期:2023-08-01)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