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27素描写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5b0a6b2e53a580216fcfee4.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F39科目名称:海洋学导论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海洋学导论是海洋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海洋学有关基本知识和海洋的基本自然现象,涉及海洋地质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物理海洋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重点包括板块构造、海水的物理化学及声光性质、海水的温盐密分布特征、海水的化学组成及海气气体交换、世界大洋环流及水团结构、流波潮的基本概念、海气相互作用、海洋生态系统等。
海洋学导论将提供海洋科学多方面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与海洋有关的最基本的现象、概念、理论、观测手段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等,使学习者较系统而概括性地了解海洋科学学科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和海洋科学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海洋科学的各学科高层次专门知识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对海洋的基本现象、分布有一个基本了解,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海、洋的定义和划分;了解海底地貌和海洋沉积有关的知识;基本掌握海水的物理特性及大洋的层化结构。
了解海水的化学组成和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
掌握环流、波浪、潮汐的基本理论,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变化。
以建立基本概念为主,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第二部分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张绪论(1)了解海洋科学及其发展史第2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1)熟悉海底的地貌形态与构造;(2)理解海洋沉积作用的意义;(3)掌握板块构造理论;第3章海水的物理特性(1)掌握海水的基本物理性质(2)理解海冰的形成过程及性质(3)熟悉大洋的收支及温盐密的分布第4章海水的化学组成及特性(1)熟悉海水的化学组成(2)掌握海水的CO2系统及变化(3)理解海气见气体交换的过程(4)掌握海水中营养元素的分布及循环第5章海洋环流(1)掌握海流的成因及分类(2)理解Ekman理论及其应用(3)熟悉大洋环流及水团结构第6章海洋中的波动(1)理解波浪的基本概念及成因(2)掌握重力波和内波的基本特征(3)熟悉风浪和涌浪的转播第7章潮汐(1)熟悉潮汐的基本概念(2)理解引潮力的形成和平衡潮理论(3)了解风暴潮的形成机制第8章大气与海洋(1)熟悉大气的平均状态及大气环流状态(2)了解海洋上的天气系统(3)掌握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4)理解ENSO现象及其影响第9章海洋生物(1)掌握海洋生物环境分布,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熟悉海洋生态系统及赤潮现象第10章海洋中的声与光(1)掌握海水中声与光的基本性质及传输特征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1、基本要求: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一般来说,对概念、原理、理论知识等,可用“了解”、“理解”、“掌握”等词表述;对应用方面,可用“会”、“应用”、“掌握”等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20c1d33f78a6529657d532a.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数学》(理)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01考试科目:数学(理)一、函数、极限、连续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初等函数 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 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 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 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 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0sin lim 1x x x →=, 1lim 1xx e x →∞⎛⎫+= ⎪⎝⎭; 函数连续的概念 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考试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了解极限的性质,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会用无穷小的比较方法,掌握等价无穷小求极限的方法。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考试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弧微分曲率的概念曲率半径考试要求: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13749d284868762caaed5ac.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705
科目名称:英语阅读
一、大纲内容
本科目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基础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考试范围包括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应具备的英语语言知识,以及阅读科技、社会科学、文学等题材英语文章的基本技能。
二、说明
本科目考察考生的阅读能力是否达到研究生学习要求。
1、基本要求
1)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英语国家出版的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文学作品和科技文章。
2)能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3)平均阅读速度能达到每分钟150个单词左右。
4)掌握阅读词汇量在12000单词以上。
5)能正确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理解事实和细节。
2 、分值比例
1. 选择题 50分
此为单选题,要求考生能根据阅读材料理解内在的逻辑关系、中心论点和作者的观点等,试题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层次,各层次所占比重约为20%、30%、30%、20%。
材料总篇幅2000字左右。
2.简答题 50分
阅读两段总长度1000字左右的阅读材料,每段后附有5个问题,要求考
生根据阅读内容做简要回答,共10题。
题材可为文学、科技或社会科学内容。
3.写作 50分
要求考生能根据1000字左右的阅读材料,写出30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
要求语言表述正确,能突出原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
3、题型分布
选择题、简答题、写作。
4、其他规定
本考试为闭卷笔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c7fc68f76a20029bc642d5e.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4科目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一、基本概念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构成、基本功能、特点2、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历史、发展趋势、前沿热点二、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1、理解地理空间及其表达2、了解GIS空间数据不同方式的分类,掌握空间数据主要数据源及其优缺点,理解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3、掌握栅格数据结构及表达、矢量数据结构及表达、两种数据结构中的主要结构类型的数据组织方式、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结构的不同点及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4、了解空间数据结构建立的过程三、空间数据的处理1、掌握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矢量栅格数据转换、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空间数据的压缩2、理解源空间数据的融合、和空间拓扑关系的编辑四、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1、理解空间数据库的特点2、掌握关系数据模型3、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历程4、了解空间数据的元数据、空间数据库索引和空间数据库引擎5、了解常用的几种时空一体化数据模型五、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1、掌握空间叠合分析、邻近度分析、网络分析、数字地面模型分析的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2、掌握各种空间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1、掌握GIS应用模型的构建过程2、掌握GIS适宜性分析模型3、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气象领域中的各项应用,并且会使用GIS建模思想、综合应用GIS 各项功能构建气象GIS模型4、了解发展预测模型、区位选择模型、交通规划模型、地学模拟模型七、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评价1、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地理信息的标准化2、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八、地理信息系统的输出设计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形式2、掌握空间数据的共享;空间数据可视化与显示第二部分:说明1、基本要求: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包括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及其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及应用技术等基本内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23e8b06f111f18583d05abd.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F25考试科目名称:会计综合(含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财务会计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讲授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培养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学生应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循环过程,具备正确分析和解决企业财务会计一般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掌握财务会计的概念、假设、原则、特点、影响环境、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等相关基础理论;熟练掌握企业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各项经济业务的财务处理方法;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具有熟练收集、整理、加工会计信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试目标一、总论1、了解会计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2、理解财务会计的涵义、目标、基本假设;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和会计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货币资金1、了解货币资金在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的各项有关规定;2、理解货币资金的基本内容和有关基本概念;3、掌握货币资金各组成部分的核算方法。
三、存货1、了解存货的概念、特征、确认条件和分类,存货清查的方法;2、理解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各种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适用性、计划成本法的优点;3、掌握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取得的会计处理,发出存货的计量,期末存货的计量原则与方法,计划成本法。
四、金融资产1、了解金融资产的定义与分类、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的概念;2、理解金融资产的分类;3、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计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353268a3186bceb19e8bbf6.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T05科目名称:地图学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一、导论1、了解地图的主要功能2、了解地图的成图方法3、了解国内外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4、了解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5、理解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6、理解地图的分类方法7、掌握地图学的定义8、掌握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二、地球体与地图投影1、了解大地水准面的概念2、了解我国目前使用的大地坐标系统3、了解地球椭球体的概念及椭球体三要素4、了解地图投影的概念5、了解比例尺精度的概念6、理解地球自然表面、物理表面和数学表面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7、理解地理坐标的概念及三种经纬度坐标的区别8、理解投影变形的相关概念,包括微分圆、变形椭圆、主方向、长度比、面积比、角度变形9、理解等角圆锥投影和等角圆柱投影公式的推导过程10、理解常用的地形图投影、区域图投影和世界地图投影11、理解地图投影变换的方法12、掌握地图投影的分类方法与选择依据13、掌握地图比例尺的概念及地图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三、地图概括1、了解地图概括的概念2、理解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3、理解地图概括的内容与方法四、地图符号设计1、了解地图符号的分类方法2、了解视觉变量的基本概念3、了解色彩的表示方法4、了解人对色彩几种具体的心理感受5、了解人对符号图形的感知特点与应该遵循的“构图法则”6、了解地图注记的种类7、理解属性数据的量表系统8、理解色彩的三属性9、理解注记字体与规格设计的基本要求10、掌握构成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及其应用11、掌握地图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12、掌握注记排列布置的基本方法五、地理信息的符号模型1、了解使用线状符号表示内在结构及其时空变化的方法(动线法)2、了解用定位符号表示内部结构及时空变化的方法(定位图表法)3、了解用线状符号表示质量信息的方法(线状符号法)4、了解用线状符号表示数量信息的方法(线状比率符号法)5、了解面状分布时空变化的表示方法6、理解用定位符号表示质量信息的方法(定位符号法)7、理解面状特征定性信息的表示方法(质底法、范围法)8、掌握用定位符号表示数量信息的方法(定位比率符号法)9、掌握面状特征定量信息的表示方法(点值法、分区统计图法、等值线法、分层设色法、等值区域法、网格法)六、地图编辑与制图1、了解普通地图的特征与类型2、了解专题地图的特征3、了解专题地图的编辑设计的基本过程4、理解专题地图的分类5、掌握普通地图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示方法6、掌握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带及分幅编号第二部分:说明1、基本要求:地图学包括地球体与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图符号设计、地理信息的符号模型、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制图等基本内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ecc61e883d049649a66584f.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T27科目名称:西方哲学史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一、古希腊哲学1.古希腊神话世界观的特征;希腊哲学思辨的特点。
2.早期希腊自然哲学中的本原说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思想。
3.智者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4.苏格拉底的哲学方法、德性思想。
5.柏拉图的理念论、灵魂学说、创世论及国家学说。
6.亚里士多德的本原说、因果论、运动论、实体论及实践科学。
7.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主义、新柏拉图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
二、中世纪哲学1.教父哲学的基本倾向。
2.奥古斯丁基督哲学的主要思想。
3.早期经院哲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观点及特征。
4.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观点及论证。
5.英国经院哲学罗吉尔⋅培根对经院哲学的批评及其实验科学的思想;司各脱主义、奥康主义的基本观点。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1.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主题。
2.库萨尼古拉、马基雅维利的基本思想。
3.宗教改革者路德、加尔文的主要思思及其局限性。
4.达芬奇、哥白尼、布鲁诺等人的基本观点。
四、早期近代哲学1.近代科学的哲学精神;近代哲学的科学、实践精神。
2.理性主义者笛卡尔的哲学思想。
3.理性主义者斯宾诺莎、莱布尼兹的主要哲学思想。
4.经验主义者培根、霍布斯的主要哲学思想。
5.经验主义者洛克、贝克莱的主要哲学思想。
6.经验主义者休谟的哲学思想。
7.启蒙主义者孟德斯鸠法的精神、伏尔泰理神论、卢梭自然与文明对立、自由与平等及良心论的基本思想。
8.百科全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
五、德国古典哲学1.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精神。
2.康德先天综合判断、先验感性论、知性论、理性论及实践哲学的主要思想。
3.费希特知识学、谢林绝对唯心论的基本思想。
4.黑格尔哲学体系特征,精神现象学基本思想及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主要内容。
5.青年黑格尔派、新黑格尔主义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
六、当代西方科学哲学1.逻辑经验主义的主要论题。
2.波普的证伪主义与知识增长模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b7e61e102d276a200292ea8.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T45考试科目名称:农学概论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农学概论是围绕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讲述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基本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掌握生态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掌握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和防治技术及原理,掌握作物生产中的种植制度和栽培技术,明确作物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了解农业新技术的发展,能分析和解决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农业技术推广。
二、基本要求掌握农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农业、农学、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作物种植制度、作物育种及种子产业、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以及作物生产现代化的概念,作物起源与分类、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作物种植制度、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的基本原理,以及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掌握农学、农业的概念,农学的性质及特点,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
了解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掌握栽培作物的特点,主要作物的起源中心,狭义作物的概念,作物分类方法。
了解作物传播方式和我国种植业分区。
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作物生育期、生育时期、作物温光反应特性、顶端优势、种子的休眠等概念,掌握主要作物的生育时期,掌握作物产量、品质、作物群体、群体结构、密度的概念,明确作物产量形成特点以及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群体结构的组成、分布,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作物品质的指标、类型以及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
掌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和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掌握作物品质及评价指标。
理解环境因素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机理。
了解作物器官生长的相关性,种子萌发过程及要求的环境条件,作物各器官的形态特征、组成、功能、变态及生长过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65d09dc83d049649b6658a3.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科目名称:测绘学概论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测绘学概论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测绘学有哪些主要内容,要学习哪些理论和技术,它有怎样的学科地位和社会作用,对测绘学有个概括性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测绘专业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测绘专业的信心,为今后的专业学习从思想认识上打下稳固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掌握测绘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学科分类、测绘学的现代概念和内涵;大地测量学的概念、基本任务和作用,大地测量学的分支学科及它们的任务和方法;摄影测量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原理;地图的特性、内容和分类,地图的编制过程,地图的应用;工程测量的概念、仪器和方法,工程测量的现代发展以及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海洋测绘的概念、仪器、方法和现代化发展;定位的分类、基本定位原理、的误差源;遥感的概念、遥感技术的应用,摄影测量和遥感两者联系与区别;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的测绘工程应用;观测误差的定义和分类,测量平差的意义,误差传播律和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集成技术概念及其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总论1.了解测绘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
2.了解测绘学的发展历史。
3.了解测绘学的学科分类。
4.了解测绘学最新动态。
5.了解测绘学的科学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大地测量学1.掌握大地测量学的概念、基本任务和作用,大地测量学的分支学科。
2.掌握大地测量坐标系统。
3.了解椭球面大地测量学任务和方法。
4.了解物理大地测量学任务和方法。
5.了解卫星大地测量学任务和方法。
第三章摄影测量学1.掌握摄影测量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摄影测量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3.了解平面摄影测量与立体摄影测量区别和应用。
4.了解空中三角测量与数字地面模型测量原理和方法。
5.了解数字摄影测量原理和方法。
6.了解数字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关系。
7.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58555e558f5f61fb7366697.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T12考试科目名称:地球系统导论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以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从了解掌握部门地理入手认识地球的基本规律。
使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系统科学当前进展和热点问题。
运用科学的、系统的思想和方法,研究地球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时间动态,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驱动力量和基本规律。
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生产实践或领导岗位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地球系统与自然地理各分支部门的研究内容,对地球系统研究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地球与地质基础1.认识宇宙和天体;了解太阳和太阳系,认识太阳活动,掌握太阳常数的概念;2.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岁差、章动和极移的概念和意义3.理解地球的形状、位置和运动的地理意义4.熟悉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等概念5.了解地球圈层分布及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6.熟悉海陆分布、地球表面基本特征7.了解地壳的化学成分与矿物质;8.知道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了解地质构造9.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槽台学说、地洼学说、地质力学学说的基本观点和相应的证据10.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基本特征及规律11.了解地质年代及地壳演化简史二、大气与气候1.熟悉大气成分、大气结构、大气热能2.掌握气温、大气湿度、蒸发和凝结、水汽凝结现象、大气降水概念和基本规律3.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环流及主要天气系统4.理解气候与气候系统;熟悉气候带与气候型三、海洋与陆地水1.熟悉地球上水的分布;掌握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基本规律2.了解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3.熟悉潮汐与潮流、波浪;熟悉洋面流与水团运动4.认识海洋资源;理解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理解河流、水系与流域、水情要素、河川径流、河流补给、流域水量平衡等概念;理解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6.了解湖泊与沼泽的基本特征7.了解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了解岩石的水理性质及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9.了解冰川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理解解冰川分布及冰川对环境的影响四、地貌1.了解地貌的成因及基本类型;理解地貌在环境中的作用2.了解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3.理解流水作用,熟悉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及河流地貌;4.理解岩溶作用及喀斯特地貌;了解其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5.熟悉冰川、冰缘地貌及冻土地貌6.认识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7.了解海岸与海底地貌;五、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1.掌握土壤及土壤肥力概念;理解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土壤形态、物质组成及相互作用2.熟悉成土因素学说、成土因素、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及主要成土过程3. 知道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1.理解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的基本特征2.掌握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理解生态因子与生物对象股关系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掌握生物物种、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分类4.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熟悉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了解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5.了解农业生态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6.了解生物多样性概念,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知道全球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受威胁现状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七、自然地理综合研究1.理解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熟悉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及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规律2.理解地带性分异规律及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理解地域分异尺度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3.熟悉自然区划的原则及方法;了解等级系统.认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懂得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本课程对各考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认识、知道;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d96b66dbed5b9f3f90f1cfc.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21科目名称:电路分析第一部分:大纲内容1.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电路模型,电路物理量电压、电流、电功率、电能量。
2.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发出功率等概念。
3.元件特性:电阻、电感、电容、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
4. 受控源:电压控制电压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流源。
5. 电路特征:通路、短路、开路;开路电压、短路电流。
6. 电路理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特勒根定律。
2.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1.电路等效变换概念。
2.电阻串联、电阻并联、电阻混联、电阻Y-△等效变换。
3.电感、电容的串联、并联等效变换。
4.独立电源的串联、并联等效变换。
5.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6.受控电压源与受控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7. 开路电压的计算、短路电流的计算、输入电阻(或等效电阻)的计算。
3.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1. 电路图中的支路、回路、节点、独立回路、基本回路、树枝、连枝等概念。
2. 支路电流法,列写支路电流方程。
3. 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列写回路、网孔电流方程。
4. 节点电压法,列写节点电压方程。
4. 电路定理1. 叠加定理:根据电源进行电路图的分解,计算量的分解和组合。
2. 齐性定理:梯形电路的快速分析。
3. 替代定理:用其它元件来代替当前的元件。
3. 戴维南定理:针对一端口电路,或仅分析一条支路时,分析电路的方法。
4. 诺顿定理: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是一对等效变换对。
5.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利用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方便求解最大功率问题。
6. 特勒根定律、互易定理:根据功率守恒定律分析电路问题。
5. 相量法1. 正弦量,幅值,相位,有效值,相位差,角频率,周期,频率等概念。
2. 复数,代数式,指数式,极坐标式,电压相量,电流相量等概念3. 正弦电压和正弦电流的时域表达形式、相量表达形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ecd6bf351e79b8969022623.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31科目名称:环境气象学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一、课程目标掌握大气化学的理论和实验的基本知识,熟悉大气中的化学现象和物理化学控制过程;掌握各种气象条件和特殊环境下大气污染物扩散规律,了解大气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分布规律、大气湍流特征。
为进一步研究大气环境、大气化学、大气成分与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气象等打下坚实的物理和化学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大气湍流微结构1、掌握湍流脉动量标准差和湍流强度2、掌握湍谱特征及表达方法3、了解湍流通量观测与计算方法第二章空气污染扩散的基本理论1、理解梯度输送理论和扩散模式2、理解湍流扩散统计理论和扩散模式3、理解湍流扩散相似理论第三章理想条件下空气污染物扩散1、掌握点源、线源和面源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方法2、掌握大气扩散参数与地面污染物浓度的估算3、理解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公式第四章非均一下垫面条件下的空气污染物扩散1、了解局地建筑物影响下的扩散过程2、了解山地地形影响下的扩散过程3、了解水陆交界下垫面影响下的扩散过程第五章控制大气化学成分的关键过程1、了解大气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理解地表源、微量成分的长距离输送3、掌握均相和非均相化学转化过程4、掌握干、湿清除过程第六章大气微量成分的循环过程及大气气溶胶1、理解大气中的水循环、氢循环、碳循环、氮循环和硫循环过程2、理解大气气溶胶的基本特征及产生过程3、掌握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组成4、掌握气溶胶来源的判别和定量分析方法第七章大气化学成分与全球变化1、理解大气成分与气候的关系2、理解大气成分在地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第八章大气臭氧和云雾降水化学1、掌握光化学基础、大气氧-氮的光化学平衡理论2、掌握平流层臭氧和对流层臭氧理论4、理解云雾降水化学和酸沉降问题第九章大气化学模拟和空气污染预报1、了解空气污染预报研究的方法2、了解常用的大气化学和空气污染预报模式第二部分说明1、基本要求:具有参加大气化学研究、观测和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研究的能力,具备从事与大气化学相关的大气边界层物理、气候变化、空气污染预报、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和工作基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00874c9767f5acfa1c7cda3.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703科目名称:科技考古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一、科技考古学的基本含义与发展历史1、理解科技考古的基本含义、研究对象和目标、作用2、了解科技考古学的基本发展简史,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掌握科技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二、考古勘探1、了解现代科技手段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现在科技手段在考古勘探中的优越性2、理解各种科技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3、掌握运用GPS确定遗址的地理坐标、运用GIS处理调查材料、3S集成在考古中的运用三、考古测年1、了解各类测年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步骤,掌握现代科技手段测年的必要性和优越性2、了解树木年轮的原理、树木年轮测定法、树轮纪年校正法3、理解14C测年原理、14C测年步骤、AMS、14C测年数据的校正及具体应用4、理解热释光断代、光释光测年原理及具体应用四、文物形态结构与组成的研究1、理解文物的形态结构与组成方法及基本原理2、理解文物的形象观察、显微分析和成分、结构分析的含义及意义3、掌握文物显微分析、成分分析、结构分析个方法在冶金考古和陶瓷考古中应用五、文物产地与矿料来源研究1、了解文物产地与矿料来源研究的发展及其意义2、理解文物产地与矿料来源研究的分析方法3、掌握古代陶瓷与青铜文物的产地及矿料来源研究应用六、生业考古1、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2、理解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古代人类食性研究意义3、熟练掌握动物遗存和植物遗存的采集和古代人类食性研究的各种分析技术七、古代人骨的研究1、理解古代人骨研究在考古研究中的重要意义2、掌握人骨测量方法、骨骼病理分析和牙齿人类学研究的有关方法和手段。
3、了解古DNA的特性及其分析应用第二部分:说明1、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考核,考生对科技考古学的含义、发展简史、基本理论和方法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科技考古学的基本含义、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重点在掌握文物科技分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文物科技分析的基本知识框架、整体结构体系,熟练应用各种科学分析手段分析文物的潜信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fe7bfaecc22bcd126ff0c2b.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F47科目名称:语言教学与习得理论第一部分:大纲内容该科目的是考查学生关于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本知识,以选拔对语言教学方法和语言习得理论有一定了解和掌握的考生进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并指导考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教学方法和技巧、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方法,从而培养优秀的国际汉语教师。
考查内容包括:(一)教学法1.教学法的定义与地位2.几种教学法的特点3.教学法的发展趋势(二)语言要素教学1.语音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技巧2.词汇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技巧3.语法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技巧4.汉字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三)语言技能课教学1.汉语综合课教学环节、原则和方法2.汉语口语课教学环节、原则和方法3.汉语听力课教学环节、原则和方法4.汉语阅读课教学环节、原则和方法5.汉语写作课教学环节、原则和方法(四)对比分析1.对比分析的内容和程序2.对比分析的不足与发展3.汉外对比分析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五)偏误分析1.偏误分析的作用2.偏误分析的步骤3.偏误类别与成因(六)中介语1.中介语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2.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七)语言监控模式1.语言监控模式的五个假说2.语言监控模式的基本证据3.语言监控模式的理论争议(八)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1.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产生的背景2.自然背景下的输入与互动3.课堂情景的输入与互动4.输入与互动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九)学习者个体差异1.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般因素2.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态度和动机3.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1.文化适应模式2.社会文化理论第二部分:说明1.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理解教学法流派,掌握语言要素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技巧,掌握语言技能课的教学环节、原则和方法,掌握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掌握中介语的基本理论假设,理解语言监控模式,理解语言输入与互动,掌握学习者个体差异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影响,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8c4ddae453610661fd9f462.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T13考试科目名称:气候资源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气候资源学是研究气候要素中能够转化为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能量及其与人类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以光、热、水、风、大气成分及其组合为研究对象,包括分析其数量、质量、发展变化、空间分布以及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内容。
二、基本要求掌握气候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了解气候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的途径、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意义以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
重点掌握气候资源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要素的确定方法、无资料地区的推算方法、气候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区域分析方法、实际工作中各种资源分析图表的制作方法等。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1、了解资源体系分类。
2、了解气候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太阳辐射资源及其综合利用1、了解太阳辐射与天文气候。
2、理解地表辐射平衡过程。
3、熟悉地面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4、掌握地面太阳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
5、了解太阳能的利用与评价方法。
第三章热量资源及其利用1、理解地表热量平衡过程。
2、熟悉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
3、熟悉温度与作物生产的关系。
4、掌握热量资源分析方法。
5、了解热量资源的利用与评价方法。
第四章水分资源及其利用1、了解地表水分平衡过程。
2、熟悉水分资源的时空分布。
3、理解水分资源的确定方法。
4、掌握农田水分条件分析方法。
5、了解水分资源的利用与评价方法。
6、理解气候生产潜力。
第五章风能资源及其利用1、了解风能风压的计算方法。
2、熟悉风能的时空分布规律。
3、了解风能资源的利用途径。
第六章空气资源及其利用1、了解空气资源的组成及含量。
2、熟悉二氧化碳与作物生产的关系。
第七章气候资源的推算方法1、理解光照条件的推算2、掌握热量资源的推算3、了解降水和风资源的推算第八章气候资源的综合分析1、了解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39e5fa7ed630b1c58eeb505.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T20科目名称:离散数学一、数理逻辑1.掌握命题、命题联结词的概念;理解命题公式的递归定义,熟练掌握命题符号化的方法,掌握命题公式真值表的求法。
2.了解范式的概念,掌握求命题公式的析取范式、合取范式、主式的方法。
3.了解与非、或非、异或、蕴含否定等联结词及联结词的归约。
4.掌握常用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
5.理解谓词、量词、谓词公式、自由变元和约束变元的概念。
6.掌握谓词演算基本的永真公式。
7.会利用谓词演算的推理规则进行简单的推理。
二、集合1.掌握子集、空集、全集、相等、幂集等基本概念。
2.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表示法;掌握集合的交、并、差、补等概念及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De Morgan律等运算律,证明集合等式。
3.掌握集合的笛卡尔乘积的运算。
三、二元关系1.理解关系及有关概念,掌握关系图、关系矩阵及关系的特性(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
2.掌握关系的合成、关系的幂运算、关系合成及有关性质。
3.掌握逆关系、关系的闭包运算(自反闭包、对称闭包、传递闭包)的性质及求法。
4.掌握偏序集合、拟序集合、线序集合、良序集合及特殊元素的概念及性质。
5.理解等价关系、覆盖与划分的概念,掌握求集合的等价类方法及划分的积与和。
四、函数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合成运算。
2.理解满射、单射、双射函数的概念,了解置换、特征函数的概念及运算3.理解逆函数和规范映射的概念和性质。
五、代数系统1. 了解代数系统的基本概念。
2、理解两个代数系统同构的概念。
3. 掌握两个代数系统同构。
六、格和布尔代数1.了解格对偶原理、原子的概念及关于有限布尔格结构的Stone表示定理。
2. 理解格与格所诱导的代数系统、子格的概念及格的基本性质,布尔格、原子、布尔代数、布尔表达式及布尔表达式的析(合)取范式等概念。
3. 掌握:会判断一个偏序集是否构成格,会判定一个偏序集是否构成布尔格;会判定一个代数系统是否构成布尔代数;会求布尔表达式的析(合)取范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素描写生》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7
科目名称:素描写生(中国画与雕塑方向)
第一部分目标与基本要求
1、目标
素描写生是造型艺术领域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考察考生美术技巧、造型能力以及培养其专业习惯最为基础的一门课程。
素描写生考试,着重结构和形式的塑造,要求考生以线条、块面组合等形式,准确描绘出物象的明暗肌理、体积轮廓等内容。
并且,希望考生在摹写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艺术思想、审美态度等思想内容有所体现。
素描写生考试,集中考察考生掌握造型的基本能力,对培养考生准确、生动概括地表现对象的造型能力大有益处,可以为今后的艺术实践和作品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2、基本要求
素描写生测试,要求考生把所描绘对象的整体关系放在首位,即首先处理好整个画面的构图关系。
在整体关系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再求局部的精致变化。
其次是线条和明暗。
线条部分,要求考生能运用线条直接地、概括地勾划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和形体结构。
随着对象的不同,要求用不同的线条进行表现。
明暗素描适宜于立体地表现光线照射下物象的形体结构、物体各种不同的质感和色度、物象的空间距离感等等,使画面形象更加具体,有较强的直觉效果。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
(一)内容概述
素描写生考试科目,针对中国画与雕塑方向的艺术专业硕士考生展开。
主要考察考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包括对造型规律的掌握程度、造型技法运用的熟练程度及艺术表现能力。
(二)内容分析
1、造型的法则与规律
考察学生的造型能力,包括对艺用人体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立体投影法、色彩学、几何学等知识和技法的运用,熟练的掌握并运用这些专业知识是进行艺术表现的必要基础,同时能够强化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2、精湛的造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