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四课,题目为《山水画的意境》。
本课的主旨是通过阅读一篇文章,探索山水画的神韵与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恢弘,了解中国画艺术的独特之处。
课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山水画的原理和基本构图要素,第二部分介绍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手法,第三部分介绍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山水画的构图原理和表现手法;
2.掌握如何通过笔墨表现山水画的意境与审美情感;
3.学会运用所学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构图要素,创造自己的山
水画作品。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的能力;
2.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2.通过阅读,让学生认识到山水画所表现的大自然的美丽与恢弘,从而增长学生的修养与人文气质。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解读、感受等方式,自主地认识山水画的构图要素、表现手法以及其所表达的意境与审美情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本课,并结合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2.阅读课文(20分钟)
请学生先用快速阅读法,通读文章,理解大意。
然后请学生再用精读法,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并结合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课堂讲解和学生发言,让学生认识到山水画的构图要素、表现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意境和审美情感。
3.展示山水画(20分钟)
教师请在案头或电子屏幕上展示一些优秀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这些画作,感受山水画的美与神韵,从中体会画作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4.自主创作(40分钟)
请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自主创作一幅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创作,可以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我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和意境?
2.我要运用哪些构图要素和表现手法?
3.我要如何运用画笔、墨汁和纸张,创作出一幅充满神韵的山
水画作品?
5.展示与评价(20分钟)
请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山水画作品展示出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相互点评,体验创作和欣赏艺术之间的连接和互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启发性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解读、感受等多种方式,自主认识山水画的基本构图要素、表现手法和所表达的意境与审美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并通过展示和自主创作,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和欣赏能力,让学生成为更有文化修养和人文气质的人。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创作能力,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与指导,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受益。
七、教学评估
1.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包括听课专注程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合作学习的表现等);
2.学生在自主创作和展示中的表现和成果;
3.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为开放自由,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性。
同时,采用展示与自主创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艺术创作的过程,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文学素养与人文气质。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在保证学生的整体知识掌握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尽其所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外,课堂的评价和反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学生在不断的反馈和评价中,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诉求和不足之处,而教师也能够更好地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精准化的辅导和指导。
最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学习质量,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文化素养、有人文情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