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物理复习易错题集锦
历年中考物理易错题汇编-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物理易错题汇编-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4d157db9f3f90f76c61bf0.png)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1m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B.“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D.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折射,A错误;B.“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错误;C.“刷脸”时,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物距应该大于两倍焦距,C错误;D.由于人站在距离镜头1m处,即物距等于1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解得,所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D正确。
故选D。
2.近视的人,戴上近视眼镜,从适当的角度仔细观察镜面,可以看到放大了的自己的眼睛、睫毛和汗毛孔等,这是()A.凹透镜成的像B.凸透镜成的像C.凹面镜成的像D.凸面镜成的像【答案】C【解析】【详解】AB.眼睛和睫毛都在镜子的同侧,所以看到的像应该是面镜形成的,凸透镜和凹透镜都不符合题意.C.凹透镜由于中间薄,边缘厚,在眼睛一侧镜面相当于一个凹面镜,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符合题意.D.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不符合题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 一定满足8cm <f <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 .只有①和③B .只有②和④C .只有②和③D .只有①和④【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①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①错误;②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②正确;③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30cm 2f >,得:15cm f <; 像距为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即16cm 2f f <<,得:8f cm >,16cm f <; 综合以上条件得:8cm 15cm f <<,故③正确; ④将近视镜片,即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像将远离凸透镜,所以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故④错误; 故选C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4.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像距随物 距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 A 、B 、C 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蜡烛处于 AB 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蜡烛处于 BC 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将蜡烛从 C 移动到 B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D .将蜡烛从 B 移动到 A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答案】C【解析】【分析】(1)根据u=v=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判断凸透镜的焦距.(2)根据物距和焦距,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u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 >u >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详解】(1)由图象知,220cm u v f ===,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凸透镜的焦距:10cm f =.(2)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A 、蜡烛处于AB 间某一位置时,2f >u >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选项错误.B 、蜡烛处于BC 间某一位置时,u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选项错误.C 、将蜡烛从C 移动到B 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选项正确.D 、将蜡烛从B 移动到A 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选项错误.故选C .5.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5 cm ,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等大的实像【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应是15cm ,此时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5 cm ,物距变为35cm ,物体处于二倍焦距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应用是照相机,故应选A .6.小明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30cm 时,调节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中考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集汇总
![中考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c4ed0f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f.png)
中考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集汇总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集一、声光学1.如图1所示,XXX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乐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2.在暗室里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时,XXX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戳了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和五角形四个小孔,则在墙上可能()。
A、出现一个蜡烛的火焰的实像B、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实像C、出现四个和小孔形状相同的清晰光斑D、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虚像3.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相比较,将()。
A.减小90°B.减小30°C.减小45°D.减小15°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2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5.XXX用照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如图3乙所示。
若相机的焦距不变,要使底片的像如图甲所示,则()。
A.XXX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前伸B.XXX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后缩C.XXX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后缩D.XXX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前伸二、力学6.XXX同学测某物体长度时,情景如图5,物体长度为________cm。
7.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A、v与s成正比B、v与t成反比C、s与t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对8.盛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6kg/m³,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1/3,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6 kg/m³B.12 kg/m³C.4 kg/m³D.无法确定9.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问题专项易错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问题专项易错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59a55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d.png)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问题专项易错题及答案⼀、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法1.⼩明打开装有⼀定量“⼲冰”的⽉饼包装盒,发现空⽓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冰在升华过程中需___________热量,使空⽓中的⽔蒸⽓遇冷液化形成的。
⽓体在液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_热量,所以被100℃的⽔蒸⽓烫伤⽐被100℃的⽔烫伤要严重。
【答案】吸收放出【解析】【分析】【详解】[1]这是因为⼲冰在升华过程中需吸收热量,使空⽓中的⽔蒸⽓遇冷液化形成的。
[2]⽓体在液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所以被100℃的⽔蒸⽓烫伤⽐被100℃的⽔烫伤要严重。
2.为了⽐较“沙⼦和⽔的吸热本领的⼤⼩”,⼩明做了如图所⽰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好沙⼦和⽔,并在上⽅盖好玻璃⽚,⽤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质量/g 温度升⾼10℃所需的时间/s温度升⾼20℃所需的时间/s温度升⾼30℃所需的时间/s沙⼦306489124⽔3096163220(1)在此实验中,⽤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物质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要不断的⽤玻璃棒搅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和沙⼦,升⾼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选填“⼤于”或“⼩于”)沙⼦吸收的热量;(4)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对于质量相同的⽔和沙⼦,__________(选填“沙⼦”或“⽔”)升⾼的温度更⾼;(5)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的烧杯上⽅的玻璃⽚上有⽔珠出现,_______(选填“沙⼦”或“⽔”)上⽅的玻璃⽚温度更⾼,原因是______________;(6)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出现了沙⼦的温度反⽽⽐较低的情况,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吸收热量的多少物质受热均匀⼤于沙⼦⽔⽔蒸⽓液化放热⽔的导热性能⽐沙⼦的导热性能好【解析】【分析】(1)我们使⽤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较吸热多少,这种⽅法叫转化法;(2)为使受热均匀,实验过程中要不断的⽤玻璃棒搅拌;(3)由表中数据分析回答;(4)由(3)推理回答;(5)分析装⽔烧杯上⽅的玻璃⽚内侧⽔珠的形成原因,利⽤液化放热的原理进⾏解释;(6)从⽔和沙⼦导热性能不同分析。
中考物理电学经典易错题10例
![中考物理电学经典易错题10例](https://img.taocdn.com/s3/m/f6bd795d960590c69fc37674.png)
中考物理电学经典易错题10例例1.一个验电器带有正电,它的箔片张开某一角度,用另一个有绝缘手柄的导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关于导体的带电情况,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可能带负电B.只可能带正电B.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解析]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说明箔片上正电荷减小,而金属球上的正电荷增加,显然这是导体的异种电荷吸引的结果。
这说明导体是不可能带正电的,导体带负电是可能的。
但如果导体不带电,靠近带正电的金属球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的近端会出现异种电荷──负电荷,远端会出现同种电荷──正电荷,这种感应电荷也会对金属球的正电荷有吸引作用,使箔片上的正电荷减小,所以完整的答案是:带负电或不带电都可能。
正确答案为C。
例2.一个灯泡的铭牌上标着“P Z220──100”,在室温下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1,后在正常工作时再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2=48.4欧,发现R2比R1大10倍以上,这是由于()A.前一次测得的阻值必定是错的B.后一次测得的阻值是错的C.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属于这种导体D.不论什么导体,都是温度越高电阻越大[解析]此题是分析判断实验结果的正误,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灯丝在不同条件(温度)下的电阻值不同,加深学生对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理解。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截面积、材料以及温度有关,大部分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个别除外)。
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R U P 122220100484===额/()/V W 欧,灯泡不发光时灯丝电阻很小,所以正确的说法是C 。
例3.把一个1.5欧的电阻与一个用电器串联后接到电压是7伏的电源上,要想使用电器消耗的功率是8瓦,则这个电源供给用电器的电流可能是( )A. 2安B. 3.5安C. 2.67安D. 2.31安[解析]本题将用电器消耗功率P 限定为8瓦,其所加电压U 、通过电流I 和自身电阻R 均不知,用电器是与1.5欧的电阻串联在7伏电源上的,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和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相同,I 1=I 2,即8715W V //(.)R R =+Ω,解得用电器的电阻分别为R =2欧和R =1.125欧,代入I P R =/可得电流强度的可能值为I =2安和I =2.67安。
中考物理复习电路类问题专项易错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电路类问题专项易错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decab055270722182ef786.png)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1.下列电路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选项A中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B中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C中两灯并联,正确;D中若开关闭合会造成短路.故选C.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 S1、S2,下列对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A .L 1 与 L 2 并联,电流表 A 1 测 L 2 的电流B .L 1 与 L 2 串联,电流表 A 2 测干路上的电流C .当开关 S 2 断开时,通过 L 1 的电流不变, A 2 的示数变小D .当开关 S 2 断开时, A 2 的示数不变,通过 L 1 的电流变大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由图可知,闭合开关 S 1、S 2,L 1 与 L 2 并联,电流表 A 1 与 L 2 在同一支路,所以的电流表 A 1 测 L 2 的电流,电流表 A 2测量干路电流,故A 正确、B 错误;CD .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由图可知,当开关 S 2 断开时,L 2 所在支路断开,通过L 2电流为0,通过 L 1 的电流不变,干路电流表A 2示数变小,故C 正确、D 错误。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0的最大电阻是20Ω。
当开关S 1闭合、S 2和S 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是U 1,R 1的功率是P 1;当开关S 2闭合、S 1和S 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是1U ',R 2和R 3的功率之和是1.6W ;当开关S 1、S 2和S 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R 1的功率是1P ',已知R 2∶R 3=1∶3,1U ∶1U ' =9∶5,11:P P ' =1∶2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压是8VB .R 2的阻值是30ΩC .电流表的最大示数是2.7AD .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7W【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第一过程:当开关S 1闭合、S 2和S 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R 1和滑动变阻器R 0的全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R 1的电压,电压表示数是U 1,如图甲。
中考物理重难点易错题汇总含答案解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中考物理重难点易错题汇总含答案解析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c5189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04.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考物理易错题集锦及答案分析一、选择题1.当你发现有人触电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立即将触电人拉开 B.立刻用小刀或剪子将电线切断C.立即用手将电线拉开 D.应立刻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将将电线挑开.2.下列各图表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 ()3.如图是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降低,它的凝固点也在降低B.BC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它是晶体C.BC段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凝固D.该图像可能是石蜡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5.小明同学做实验时,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L1和灯泡L2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L1断路,L2断路B.L1断路,L2短路C.L1短路,L2断路D.L1短路,L2短路6.我们家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
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7.小红和小丽用电流表测量同一电路中的电流,小红接入电路中的是0~0.6A量程,而小丽却按照0~3A量程读得测量值为2.4A,则实际测得得电流应该是()A.1.2A B.4.8A C.0.12A D.0.48A.8.如图所示,当S闭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2发光,L2不发光 B.L1发光,L2不发光C.L1、L2都发光 D.电源被烧坏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S2时,则小灯泡 ................................................... ( )A .L 1亮,L 2亮B .L 1亮,L 2不亮C .L 1不亮,L 2亮D .L 1不亮,L 2不亮10.楠楠同学在中考备考时,准备有①透明塑料笔袋,②金属刀片,③塑料三角板,④铅笔芯,⑤橡皮擦等物品。
70个中考物理易错题
![70个中考物理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77b075783e0912a2162a6a.png)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
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中考物理易错题及解析
![中考物理易错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a40f3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c.png)
中考物理易错题及解析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物体不受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手推桌子,桌子没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答案:B解析:A项错误,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不变;B项正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项错误,物体不受力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项错误,手推桌子,桌子没动,处于静止状态,推力等于摩擦力。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到外力作用后惯性就被克服了C.同一物体在地球表面比在月球表面惯性大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答案:D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是否受力无关。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答案:C解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项错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B项错误;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C项正确;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人耳听到声音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有足够的响度等,D项错误。
4: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答案:C解析: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A项错误;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单比较物体的温度不能判断内能的大小,B项错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内能小的物体温度可能高,所以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C项正确;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D项错误。
中考物理易错题经典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易错题经典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5749d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2.png)
中考物理易错题经典题(含答案)1.下面哪个不是船运动中的推力?()A.桨划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B.受到重力的作用C.只受到脚的作用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3.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是:()A.一样大B.速度为4米/秒时大C.速度为6米/秒时大D.无法比较4.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A.1个B.2个C.3个D.4个5.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
则测力计的示数为:()A.100牛B.200牛C.0牛D.400牛6.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A.一定是平衡力B.一定不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D.无法判断7.体育课上,XXX匀速爬杆,XXX匀速爬绳。
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XXX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XXX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C.XXX和XXX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D.若XXX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8.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
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
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A.减小为原来的1/2B.和原来一样C.增大为原来的2倍D.无法判断9.蹦极游戏是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
a是弹性绳自然下垂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
游戏者从离开跳台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体速度是如何变化的?10.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 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c8f140ccbff121dd3683d7.png)
201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53%21%21%总体难度分布10203040热学光学电学力学15103639知识板块分布热学光学电学力学每题难度系数分布10.90.80.70.60.50.40.30.20.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说明:中等偏难题目(黄色)主要分布在15、16、33、34题总分值11分,难题(红色)主要分布在第12、22、23、35、37、38题总分值26分。
其中前30%多的尖子学生能做,60%多的普通学生不能做的题目分值约18分。
三、试卷总评与建议1、总体评估:偏重于应用物理知识的考察,注重整体法的受力分析,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的思想,为初高中衔接做好铺垫。
试卷平均难度属于中等偏难,试题的难易梯度明显,在保证基本合格率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和区分度。
2、平均分期望:71±23、试卷变化规律:与09年试卷对比可看出,今年对于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的深度掌握考察较多,在单选题和多选题中,削弱了复杂计算,加强了实验探究的考察,析特性和对学生灵活性及严谨性的考察。
今年计算大题特别注重学生对干扰能力的考察,应用性考察的力度加大的非常明显,对学生在各种典出了较高要求。
4、给新初三考生的建议:掌握知识不能停留于表面,应该深度理解,如:力和运动,电磁现象。
熟悉常考的物理模型,掌握对应方法,举一反三。
注重探格及从图像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养成实验语言严谨的良好素养。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初中物理中考易错题集 第一章
![初中物理中考易错题集 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7fb3c67c3968011ca30091d4.png)
中考易错题集第一章机械运动易错点1.刻度尺的读数及对测量数据的处理2.参照物的选取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3.速度的相关计算4.运动图象的解读1.周云同学在测量木板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 (B)世纪金榜导学号A.3.2 cmB.3.30 cmC.3.3 cmD.3.5 cm2.王明利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世纪金榜导学号A.2.36 cmB.2.357 cmC.2.35 cmD.2.4 cm3.辽宁舰与数艘驱护舰组成编队,携多架歼-15舰载战斗机和多型舰载直升机开展跨海区训练和试验任务。
如图为某次训练的场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以待飞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是运动的B.以空中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是静止的C.以正在起飞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是后退的D.以空中的舰载机为参照物,待飞的舰载机是静止的4.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走到距离12 m的同一目的地,如图所示是它们的路程—时间图象。
由图可以得到(B)A.物体A用时3 s就到了目的地,物体B用时7 s才到目的地B.物体A用时3 s就到了目的地,物体B用时10 s才到目的地C.物体A的平均速度为4 m/s,物体B的平均速度为1.71 m/sD.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是速度不同5.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 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B)A.4 m/sB.4.8 m/sC.5 m/sD.6 m/s6.如图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 ,物体的长度为31.0 cm。
7.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而行,他们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在后退。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电路类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电路类问题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a746d97fd5360cba1adbaa.png)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1.在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用了下图中的某个电路,已知R1=R2<R3,电流表的读数分别是:A1为0.3A,A2为0.15A,A3为0.45A。
测量时的电路图应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该电路为串联电路,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应该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B.R1和R3组成并联电路,电流表A1测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R3的电流,电流表A3测干路的总电流,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R1<R3,由=UIR可知,A1的示数应大于A2的示数,故B符合题意;C.R2和R1阻值相等,并联电压也相等,所以电流也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D.R2和R3组成并联电路,电流表A1测R2的电流,电流表A3测R3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的总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R2<R3,由=UIR可知,A1的示数应大于A3的示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定值电阻R1标有“10Ω 2A”,R2标有“20Ω 1.5A”的字样。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两只电阻串联使用,则允许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为2AB.若将两只电阻串联使用,允许加在它们两端总电压的最大值是45VC.若将两只电阻并联使用,则干路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值是3AD.若将两只电阻并联使用,电路允许的总电功率最大值是60W【答案】BCD【解析】【分析】【详解】A.定值电阻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为不损坏定值电阻,则允许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为1.5A,故A错误;B .由A 解析知,允许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为1.5A ,根据I =UR可得加在它们两端总电压的最大值为U 大=I R ⨯大总=1.5A ⨯(10Ω+20Ω)=45V故B 正确;C .由定值电阻1R 、2R 的铭牌可知,加在它们两端的最大电压分别为1U =11I R ⨯=2A ⨯10Ω=20V ,2U =22I R ⨯=1.5A ⨯20Ω=30V根据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最大为20V ,则通过定值电阻1R 的电流为2A ,通过定值电阻2R 的电流为'2I =12U R =20V 20Ω=1A 干路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值为I 并大=2A+1A=3A故C 正确;D .若将两只电阻并联使用,电路允许的总电功率最大值为P 大=1U I 并大=20V ⨯3A=60W故D 正确。
历年中考物理易错题汇总大全及解析
![历年中考物理易错题汇总大全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f0dc5331126edb6e1a105c.png)
历年中考物理错题汇总大全及解析第一部分力学一、测量的初步知识简单的运动【习题1】一把钢尺在20℃时是准确的,如果在O℃时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的长度数值比实际长度( )(条件开放)A.大B.小C.相等D.无法确定【答案】因为钢尺的温度降低,尺收缩,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大,应选A。
【习题2】想测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请设计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方法来测量,分别需要甩什么器材?(策略开放)【分析】本题可用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解答。
【答案】方法一:需白纸一张、铅笔、刻度尺。
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沿此直线滚一周,用刻度尺量出直线的起、始点的长度即是硬币的周长,将此值除以π,则得直径。
方法二:需三角尺两个、刻度尺一只。
按图所示,用直尺测出两直角边间的距离d,即是硬币的直径。
【习题3】要测量出一只圆形空碗的碗口边缘的长度,你能设计几种测量方法?(策略开放)【分析】本题可利用各种辅助工具进行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测量解答。
【答案】(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碗的边缘某点作一记号,从这一点起沿直线的一端滚动一周,记下滚到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直线上起点到滚到位置的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
(2)取一条弹性不大的细软棉线,绕过碗口一周,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棉线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
【习题4】如图1—2 a所示,一个瓶内装有体积为V的酒,现给你一把直尺,如何测出酒瓶的容积大约是多少?(条件开放)【分析】利用液体的形状可改变的性质来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先用直尺量出瓶底到液面的高L1(图a),即装酒部分的高度,然后将酒瓶倒置,再用直尺量出液面到瓶底的高度L2(图b),即瓶内空余部分的高度。
设瓶的容积为V',瓶底的面积为S,酒的体积为V,则:故酒瓶的容积为:V'=V+L2s=V+L2×V/L1【习题5】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适合跳远项目测量用的刻度尺是( )(条件开放) A.分度值为1mm、量程为1m的刻度尺B.分度值为1m、量程为10m的刻度尺C.分度值为1cm、量程为10m的刻度尺D.分度值为1dm、量程为1m的刻度尺【分析】考查学生对测量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情况,A、D两选项的量程1m太小了,不合要求;B选项的分度值是1m,相对于跳远来说不易测量精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
图3
甲
2010年中考复习题(易错题集锦)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力F 1的力臂是( ) A 、OD B 、OC C 、OB D 、OA
2、如图2所示,在轻质杠杆的B 处挂一重物G ,O 为支点,在A 端用力使杠杆在水平方向上
平衡,则此杠杆( )
A 、一定是省力杠杆
B 、一定是费力杠杆
C 、一定是等臂杠杆
D 、以上都有可能
3、小刚用50N 的力将重30N 的铅球推到7m 远处,那么小刚对铅球做的功是( ) A 、350J B 、210J C 、0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B 、机械的功率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越高
C 、机械的机械效率越高,机械越省力
D 、机械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5、如图3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 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 所做的总功为W 2,机械效率为η2。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W 1 = W 2,η1=η 2
B 、W 1 = W 2,η1<η
2
C 、W 1 < W 2,η1>η
2
D 、W 1 > W 2,η1>η2
6、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它们同时亮同时灭,那么它们( )
A 、一定是并联的
B 、一定是串联的
C 、可能是并联的
D 、以上都不对 7、教室中的两只日光灯由一个开关控制,同时亮同时灭,那么它们( ) A 、一定是并联的 B 、一定是串联的 C 、可能是并联的 D 、可能是串联的 8、在图4中,若闭合开关S ,则( )
A 、
L 1、L 2都被烧坏 B 、L 1亮,L 2 D 、电流表被烧坏
图6
图
4
9、某电阻,当它的两端的电压为4V 时,通过的电流是0.2A ,当它的两端电压为2V 时,阻值为( )
A 、10Ω
B 、 20Ω
C 、30Ω
D 、40Ω
10、在图5中,闭合开关后发现A 1、A 2的指针偏转角度完全相同,则( ) A 、U 1∶U 2=1∶5 B 、R 1∶R 2=1∶4 C 、R 1∶R 2=4∶1 D 、R 1∶R 2=5∶1
11、如图6,电源为四节干电池串联,R 1=3Ω,R 2=6Ω,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示数是( ) A 、2V B 、3V C 、4V D 、6V
12、L 1标有“220V 、100W ”,L 2标有“110V 、40W ”,把它们并联后接在110V 的电源上,则( )
A 、L 1较亮
B 、L 2较亮
C 、一样亮
D 、不是同时发光不好比较
13、L 1标有“220V 、40W ”,L 2标有“220V 、15W ”,把它们串联后接在220V 电源上,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 、两盏电灯的总功率等于55W
B 、较亮的灯是L 1
C 、两灯都不能正常发光
D 、若电源电压是440V ,两灯就都能正常发光了 14、某同学在检修一只标有“220V 、800W ”的电炉时,发现电炉丝断了一小截,他用一截同种材料但较细的电炉丝,取长度相同的一截补接在断裂处,再接入220V 的原电路中使用,那么它的实际功率将( )
A 、大于800W
B 、等于800W
C 、小于800W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是可能的
电表示数变化类
15、如图7所示,当S 闭合,滑片P 向右移动时( )
A 、V 1、V 2示数都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
B 、V 1、V 2示数都变大,电流表示数减小
C 、V 1示数增大,V 2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
D 、V 1示数减小,V 2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
图8
16、如图8所示,当S 闭合,滑片P 向右移动时( )
A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也减小
B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也增大
C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D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减小 17、如图9所示,当S 闭合,滑片P 由中点向右移动时( )
A 、A 1、A 2示数都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B 、A 1、A 2示数都变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C 、A 1示数增大,A 2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D 、A 1示数减小,A 2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18、如图10所示,L 1标有“6V 、3W ”,R=8Ω,闭合S 后,L 1恰能正常发光,若用标有“6V 、6W ”的灯L 2替换L 1,那么L 2的实际功率( )
A 、等于6W
B 、小于6W
C 、大于6W
D 、以上都有可能
电路故障类
19、如图11所示,闭合开关S 后,两灯都不亮,电流表和 电压表都没有示数,则故障可能是( ) A 、L 1短路 B 、L 1断路 C 、L 2短路 D 、L 2断路 20、如图12所示,闭合开关S 后,两灯都正常发光,
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了,电流表的示 数不变,则故障可能是( )
A 、L 1短路
B 、L 1断路
C 、L 2短路
D 、L 2断路 21、如图13,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把电压表接在A 、B 之间,电压表无示数;把电压表接在B 、C 之间,电压表有 数,则故障可能是( )
A 、L 1短路
B 、L 1断路
C 、L 2短路
D 、L 2断路
估算类
22、小红将掉在地上的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她所做的功最接近( ) A 、0.03J B 、0.3J C 、3J D 、30J
23、在2006年中考体能测试中,某同学选择跳绳。
他在1min 内跳了120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为5cm ,设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 ) A 、5W B 、50W C 、500W D 、5000W
24、某家用电器在15min 内消耗了0.5kw •h 的电能,则该电器可能是( )
容声-172冰箱
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100W 耗电量:0.5KW •h/24h
图15
A 、台灯
B 、电视机
C 、电风扇
D 、空调
25、某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0.2A ,则该电器可能是( ) A 、电冰箱 B 、电饭锅 C 、白炽灯 D 、计算器 二、填空题:
26、小明提着重50N 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走了10m ,然后沿着长5m 、高3m 的楼梯走上二楼,在此过程中,小明对物体一共做了_____________J 的功。
27、图14中,G A =100N ,A 与地面的摩擦力是20N ,在力F 的拉动下,物体A 以0.5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不计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则力F=____N ,力F 的功率是_____W ,5s 后,力F 做了_______J 的功。
28、一只灯泡标有“12V 、8W ”,它的电阻是_______Ω,若把它接在6V 的电源上,额定功率是_______W ,实际功率是______W 。
29、某冰箱的铭牌如图15所示,那么冰箱正常工作12h 消耗的电能是_____KW •h ,在12h 内,冰箱实际工作时间是_______h 。
30、标有“220V 、60W ”的电烙铁正常工作5min 所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__J ,这是通过的___________方法改变了电烙铁的内能;若是一台“220V 、60W ”的电风扇,也正常工作5min ,产生的热量将比电烙铁产生的热量要______,(多或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