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晨读系列(第十三季 良心意识)专题三 周三晨读篇不分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三季良心意识)专题三周三晨读篇
不分版本
专题三周三晨读篇
【日积月累】
读一读,积累以下成语
蜚短流长
【释义】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例句】面对太多的蜚短流长,林丹迈向海外市场的这一步,更像是一次革命性的冒险,并且多了一层孤胆英雄的色彩。
飞黄腾达
【释义】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例句】按说苏轼可以鹞子翻身了。
可他的独立见解和独立人格依然故我,又不赞同司马光全盘否认王安石的新法。
于是他又不得司马光派的赏识,不曾飞黄腾达。
沸反盈天
【释义】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例句】昨晚,中超第十轮,绿城在主场0比1输给鲁能泰山——这是绿城近6年来首次在主场输给了鲁能,难怪赛后球迷沸反盈天。
沸沸扬扬
【释义】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
形容人声喧闹,议论纷纷。
【例句】最近,在社会化媒体中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金津〞乐道,似乎也正在诠释如今人们对美与内在“心〞世界的深度思考。
纷纷扬扬
【释义】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例句】走了梧桐絮又迎来杨絮随着天气转暖,这两天,南京市的街头巷尾飘满了杨絮柳絮,这些白色飞絮犹如漫天飞雪,纷纷扬扬,让市民苦不堪言。
【古韵寻音】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译文】不知是谁在窗前种下的芭蕉树,一片浓阴,遮盖了整个院落。
叶片和不断伸展的叶心相互依恋,一张张,一面面,遮蔽了庭院。
满怀愁情,无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时分下起了雨,点点滴滴,响个不停。
雨声淅沥,不停敲打着我的心扉。
我听不惯,于是披衣起床。
【赏析】这首词作于南渡以后,通过雨打芭蕉引起的愁思,表达作者思念故国、故土的深情。
上片咏物,借芭蕉展心,反衬自己愁怀永结、郁郁寡欢的心情和意绪。
首句“窗前谁种芭蕉树〞,似在询问,似
在埋怨,无人答复,也无须答复。
然而通过这一设问,自然而然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
接着,再抓住芭蕉叶心长卷、叶大多荫的特点加以咏写。
蕉心长卷,一叶叶,一层层,不断地向外舒展。
阔大的蕉叶,似巨掌,似绿扇,一张张,一面面,伸向空间,布满庭院,散发着清秀,点缀着南国的夏秋。
第二句“阴满中庭〞形象而逼真地描绘出这一景象。
第三句重复上句,再用一个“阴满中庭〞进行吟咏,使人如临庭前,如立窗下,身受绿叶的遮蔽,进而注视到蕉叶的舒卷。
“叶叶心心,舒展有馀情〞,歇拍二句寄情于物,寓情于景。
“叶叶〞与“心心〞,两对叠字连用,一面从听觉方面形成应接不暇之感,—面从视觉印象方面,向人展示蕉叶不断舒展的动态。
而蕉心常卷,犹如愁情无极,嫩黄浅绿的蕉心中,紧裹着绵绵不尽的情思。
全词篇幅短小而情意深蕴。
语言明白晓畅,能充分运用双声叠韵、重言叠句以及设问和口语的长处,形成参过失落、顿挫有致的韵律;又能抓住芭蕉的形象特征,采用即景抒情,寓情于物,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抒发国破家亡后难言的伤痛;用笔轻灵而感情凝重,表达出漱玉词语新意隽、顿挫有致的优点。
【感悟经典】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
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
舅犯曰:“孺子其辞焉。
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
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
,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
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
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
父死
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
〞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
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那么未为后也,故不成拜。
哭而起,那么爱父也。
起而不私,那么远利也。
〞
【译文】晋国献公的丧期,秦国穆公派人慰问公子重耳,并且传达自己的话说:“寡人听说:失去国家〔君主权〕常常在这个时候,得到国家〔君主权也〕常常在这个时候。
虽然我的先生您恭敬严肃,在忧伤的服丧期间,居丧也不可太久,时机也不可失去啊,年轻人,请考虑一下吧!〞
〔重耳〕将这事告诉舅舅子犯。
舅舅子犯说:“年轻人还是推辞吧。
居丧之人没有值得珍贵的东西,可珍贵的只有仁爱和亲情。
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还要用这事来谋利,那么天下谁能说清〔我们无罪过〕啊?年轻人还是推辞吧。
〞公子重耳〔便〕对〔秦国的〕客人说:“君王赏脸吊唁流亡的我重耳,〔我〕在父亲死去居丧〔的时候〕,不能参与到哭泣〔表达〕悲哀的丧礼中去,而让您操心了。
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我〕哪里还有其他的图谋来辜负您〔来慰问我〕的情义啊?〞〔重耳〕行稽颡之礼但不拜谢〔秦国来的客人〕,哭着起身,起身后但不〔跟秦国来的客人〕私下交谈。
子显复命将事情告诉穆公。
穆公说:“仁人啊,公子重耳!叩拜但不拜谢,是他没已晋献公的继承人而自居,所以没有拜谢。
哭着起身,就表示敬爱父亲。
起身但不私谈,就表示远离个人利益啊。
〞
【文苑漫步】
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奥地利】茨威格
1910年10月28日,可能是早上6点,列夫•托尔斯泰像一个小偷一样,只由他的医生陪同,从他的生活的监狱中冲出来,呼唤向他发出了一个不可辩驳的坚决信号。
当妻子夜里暗地里和歇斯底里地乱翻他的文件时,他再一次当场抓住了她,这时决定突然钢铁般坚决和果断地在他心中响起,离开“离开了他的心灵〞的她,逃走,到任何地方去,到上帝那里去,到自身中去,进入自己的,分给他的死亡。
他将大衣套在工作衬衫上,戴上一顶粗笨的帽子,穿上胶鞋,从他的财产中没有带走别的,除为了向人类表达自己精神所需要的东西:日记,铅笔和羽毛笔。
然后他们上了车,坐在一个三等车厢油腻腻的长椅上,裹在大衣中。
列夫•托尔斯泰不再这样称呼自己了,像对待他的钱、房子和荣誉一样,他也把他的名字扔在身后;他现在称自己为T•尼古拉耶夫──一个想为自己设想一种新生活和纯洁而正确的死亡的人的虚构的名字。
现在他终于摆脱了一切羁绊,他可以在陌生的街道上做朝圣者,做学说和正直的话语的仆人。
但他的生活、他的学说的可怕的对手──荣誉,他的折磨人的魔鬼和诱惑者,仍不放弃它的牺牲品。
世俗不允许“它的〞托尔斯泰属于自己。
这个被追捕的人几乎还没有在火车车厢里坐下,旅行者中有人已经认出了这位大师,于是火车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男人和女人们已经挤到车门口看他。
他们随身带着的报纸带来一栏长长的、对这逃离监狱的珍贵动物的报道。
他已经被出卖和包围了,荣誉再一次,最后一次拦住了托尔斯泰通向完满的去路。
所有的站都被警察告知,所有的公职人员都被发动起来,家里他们已经订好特快车,记者们从莫斯科,从彼得堡,从尼什尼叶—诺高奥特,从四面八方追踪他这只逃跑了的野兽。
列夫•托尔斯泰不应该也不可以单独同自己一起,人们不容许他属于自己和实现他的神圣化。
他已经被包围了,没有他能投身进去的灌木丛。
无论他想在哪里脱身,荣誉都将置身于他的对面,它无所不在。
但这时突然一阵冰冷的恐怖寒颤抖动着老人苍老的身体。
他精疲力尽地靠在坚硬的木长椅上。
汗从这个颤抖的人全身的毛孔中渗出来并从额头上滴下来,发烧从他的血液中出现。
为了救他,疾病袭击了他,死神已经举起了他的大衣──黑暗的大衣,在追踪者面前盖住了他。
在阿斯塔波瓦,一个小车站,他们不得不停下来。
没有一家旅店、一座旅馆、一个豪华的地方让他藏身。
站长羞愧地提供应他火车站大楼两层的木屋中的办公室。
人们领这个打着寒战的人进去,突然他梦想过的一切都是真的了:这里就是那小房间,低矮而沉闷,充满了污浊气味和贫穷,铁床,煤油灯暗淡的光线──一下子离他所要逃离的豪华和舒适很远很远。
在死的时候,在最后的时刻,一切都变清楚了,像他所期望的:死神作为一个庄严的象征,纯洁地、无瑕地完全顺从他的艺术家之手。
高尔基曾将列夫•托尔斯泰称为一个人类的人──这是一句精辟的话。
因为他是同我们所有人一样的人,由同样龟裂的黏土塑成,带有同样世俗的缺乏,但是他更深刻地了解这些缺乏,更痛苦地忍受它们。
列夫•托尔斯泰从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一个比他同时代的其他人更高的人,只是比大多数人更具人性,更有德行,更敏锐地思考,更清醒和更热情──仿佛是世界艺术家〔指上帝,译者注〕的工作室中那个看不见的原始形式的第一个因而是最清晰的模型。
【素材积累】
经典素材:
1.荀巨伯探病友遇险〔巨伯探友——突遇强盗——冒死护友——强盗感化撤走〕
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逢外族强盗来袭。
朋友对巨伯说:“我今天活不成了,您自己逃生吧!〞巨伯说:“毁了道义而求生,这岂是我荀巨伯所为!〞强盗抓住了他们,对荀巨伯说:“整个郡城都空了,你们竟敢留下来?〞荀巨伯说:“我朋友病重,我不忍心抛下他,我宁愿代他赴死。
〞强盗们听了顿生愧意,他们感慨到:“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竟然来袭击这些高义之士!〞于是撤出城去,一郡得安。
道义重于死生,临危之时抛弃朋友,这是荀巨伯的良心所不忍也不屑的,甚至也是不得道义却还懂得人性中侠义、羞耻之心的“强盗〞们所不忍不屑的。
所以,与其说是荀巨伯救了朋友和自己,不如说是良知救了他们,也教化了“强盗〞们。
2.诸葛亮自贬三级〔街亭失利——诸葛亮上书——自贬三级〕
街亭一战失利,孔明挥泪斩马谡,上《街亭自贬书》于后主刘禅曰:我的才能很小,担任了不能胜任的职务。
新督帅三军,却未能训教部下;面临大事,未能慎重行事;以至马谡违令失机,街亭失守;赵云戒备不力,箕谷失利。
这些过失都是我用人不当,行事不周。
按照《春秋》先例,查罚主帅,请将我贬职三级,以正军纪。
后主不准,孔明自罚。
诸葛亮自贬,是其于人于已于国家的正义感、道德感、责任心的集中表达,是其坦荡人格魅力的展现,也是杜甫等后世之人景仰、凭吊的良知力量所在。
3.子罕拒宝〔子罕为相——有人献宝——子罕谢绝——以廉为宝〕
子罕为宋国相时,有人献给他一块稀世宝玉,子罕不受,他对送玉者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如果你把玉送给了我,那我们俩人都失去了宝贝,不如我们守住各自的宝吧!〞
有人以为物质是最珍贵的,有人以为精神是最珍贵的。
子罕以为当清廉的品格掺入物欲后,人格便会贬值,故而,他的良知让他谢绝了送上门来的“宝物〞而〔〕守住了自己的宝物——清廉。
4.陶母训子〔陶侃送鱼干——陶母拒绝——母训其忧——清廉大臣〕
晋代陶侃年轻时,担任管理渔粱的小官,曾把一罐府中用的鱼干送给母亲。
母亲封好鱼干,交还送来之人,回信责备陶侃道:“你当了官,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这样不但没啥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后来,陶侃谨遵母训,终成一位清廉的大臣。
“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的良心需要时时事事的呵护,它是不能“掺沙子〞的。
有一颗永久的良心,才有一番成功的人生。
5.一捆柴〔名医救治山民——山民以礼相谢——一捆柴的财富〕
有一年,一位名医行医到了偏僻的小山村,他救治了一个贫穷的山里人,还为山民付了医药费。
那山民回家后,砍了一捆柴,走了三天的路,来到城里,把那捆柴放在医生脚下。
他不知道现代城市的生活里已经没有“烧柴〞这个词了,他的礼物和他的辛苦成了白费。
但事实却不然,感恩之心是没有徒劳的。
那名医后来向人复述此事时总是说:“在我行医的生涯中,从来收到过如此贵重、珍奇的礼物。
〞一捆柴,只是一捆荒山中枯去的老枝,但由于感谢的至诚,使它成了记忆中不朽的财富。
6.小雨滴的轮回〔小水珠——汇入大海——化为雨滴——回报大地〕
小水珠从禾苗里生出来,历尽艰辛,绕过了千山万壑,躲过了沙岩地缝,幸运地成了大海中的蔚蓝色
的一滴。
但他似乎并未因此而欣喜,反而因为一路见着的草木干渴而揪心不已,他决定回去帮助滋养自己的禾苗们,哪怕牺牲自己也不所不惜。
于是,他奋力地跃上浪尖,在阳光中冉冉升起。
在高空中,他又见着了大地,他团入白云、化为雨滴,又和大家一起欢快地轻笑着,一路奔向了大地。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乌鸟尚知反哺,小雨滴的轮回,正是这种良心意识的传承。
7.顾欣的“绝笔信〞〔顾欣病危——临终绝笔——请助父母〕
XXXX年报11月日,年仅存22岁的顾欣因患白血病辞世了。
他身高一米七八,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搜房网工作。
他爱羽泉、爱姚明、爱年轻人都爱的事物。
05年5月8日,疾病发作,他了解病情后,深知自己双双下岗的父母是无法救治自己的。
他是个独子,于是,在离开人世前的28小时,他以口述的方式托朋友在网上发表了一纸“绝笔信〞----“谁来拯救我的父母〞。
那是把心揉碎了吐出的文字,“……世上不幸的人不止我一个,我想通了生死,所以不遗憾、不害怕。
只是感恩于父母,心里反复,没有了我,他们该怎么继续活下去’’。
22岁的顾欣,终究由一颗早晨的太阳化为了一颗飞逝的流星。
他匆匆而过,却为这个世界划出了一道最美丽的人性光芒,在活着的人们心中留下了恒久的温暖的生命“绝唱〞……
8.《我是农民的儿子》〔林志贤、摩罗----《我是农民的儿子》----回乡的负疚〕
林志贤、摩罗最近出版了《我是农民的儿子》一书,书中写到:我每次回到农村都有一种负罪感,虽然我在城里只不过是一般的市民,并没有过上富足的日子,但一回到农村就感觉自己在城里拥有的太多的感觉.我为自己没能跟他们一起承受祖祖辈辈遗传的悲惨命运而负疚不已,好象因为我的升学“脱逃〞而增加了他们的苦难。
9.比药物更灵验的救治〔非洲狮病危--医生求助--凯琳建议--爱抚救病狮〕
在新西兰动物保护中心,托蒂医生为了挽救一只小非洲狮而大伤脑筋,这只狮子十分珍贵,可患了严重急症,打了许多抗生素针都不见效,已经奄奄一息了。
保护中心求救于新西兰所有兽医,但都没方法。
于是,托蒂医生向网上求助。
网友们纷纷建议,最后,一名叫凯琳的12岁的小女孩建议说,每天抚摸小非洲狮的头,这样也许会好得快些。
凯琳说自己这样救治过一只小流浪狗。
许多医生都觉得小凯琳的建议太荒唐,可托蒂医生却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喜。
果然,小非洲狮在托蒂医生温情的抚摸下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10.永远的道德〔有人问道德与财富--梭伦答复--道德是永远的〕
有人问雅典执政官梭伦:“为什么作恶的人往往富裕,而善良的人却常常贫穷?〞梭伦答复说:“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
〞道德是永远的,财富是暂时的。
靠作恶致富的人,内心是空虚惶恐的,而且,富裕也绝不会长久的。
11.面包师的礼物〔小姑娘领面包--感谢面包师--面包师送金币--感谢小姑娘〕
圣诞节就要到了,在这个贫穷的小城里,面包师相对不愁吃的,他每年都要在这两天给城里的小孩子们散发一些自制的面包。
第一天,面包师刚一露面,欢呼的孩子们就挤挤挨挨的围住了他,有一个小女孩,在人群后怯怯地望着面包师手里,孩子们每人领到了一个面包快乐地离开了。
面包师对最后这个小女孩说:“对不起,就剩下这块小面包了!〞小女孩拿着面包回到家,要与母亲分享,母亲问道:“你感谢面包师了吗?〞小女孩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然后放下手中的面包,跑到面包房向面包师表示了感谢。
第二天,
散发面包的时候,小女孩仍然站在最后,等大家拿了以后才走到面包师面前。
同昨天一样,篮子里只剩下一块小面包了,面包师抱歉的说道:“瞧,又是这小的了!〞小女孩快乐地连声道谢,拿着面包回到家与母亲分享。
她们切开面包时,面包里一个闪着亮光的东西掉了出来,“啊,一块金币!〞母亲连忙说,“一定是面包师和面时不小心掉的,快还回去!〞小女孩连忙放下手中的面包,拿起金币直奔面包房。
想不到,面包师微笑着说:“不用还的,这金币就是给你的,是我对你的感谢!〞
12.地图的反面〔牧师撕碎地图--为难小约翰--约翰照人拼图--牧师顿悟〕
牧师正准备布道的讲稿,他的小儿子约翰却在一旁吵闹不休。
无可奈何的牧师随手拿起一本旧杂志,把色彩鲜艳的插图----一幅世界地图撕成碎片,说道:“约翰,如果你能拼好这幅地图,我就送给你2角5分钱。
〞牧师以为这样会让约翰安静一个上午了。
但是,没过10分钟,约翰就敲开了牧师的房门,手中拿着拼得完完整整的地图。
牧师十分惊奇地问道:“孩子,你怎么这么快就拼好了地图呢?〞“啊,〞约翰快乐地说,“这很容易的。
在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块,然后翻过来就行。
我想,只要这个人是正确的,那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了!〞牧师微笑起来,如数给了儿子钱,快乐地说:“谢谢你,我的孩子!你替我准备好了布道的内容了,是的,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是正确的。
〞如果要改变你的世界,改变你的生活,首先就应该改变你的自己。
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
13.周处,良心发现〔周处——被列“三害〞—除害—醒悟习德—终成美名〕
晋代名臣周处,年少时强横霸道,逞凶乡里,被乡亲们与山上的猛虎、水中的蛟龙共比为“三害〞。
有人怂恿周处去除掉虎、蛟,实那么希望三害能除去两害。
周处于是上山杀了猛虎,又在水中与蛟龙展开激战。
人们目睹周处与蛟龙翻滚搏击,一同被激流卷走,以为“三害〞尽除,便奔波相告,鼓乐相庆。
想不到,周处最终斩杀了蛟龙安然归来,当他打探到乡人庆贺的原因后,良心发现,十分愧悔,便求助于当时著名的贤德之士陆云、陆机,向他们道出了自己想重新作人但又担忧老大无成的苦衷。
陆云劝告说:“孔子说,朝上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就算晚上就死也不遗憾。
何况你年纪不大,来日方长,只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何必担忧你的美名不传扬呢!周处幡然醒悟,痛改前非,终成一代重臣。
14.巴金,自我忏悔〔巴金——《随想录》——自我忏悔——讲真话〕
文革后,巴金用了8年时间写了42万字150篇的《随想录》,他说:“五集《随想录》主要是我一生的总结,一生的收支总帐。
〞“是大多数人的痛苦和我自己的痛苦,使我拿起笔不停地写下去……,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揭露、控诉、讲真话,构成了《随想录》的根本风格。
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巴金率先在文中提出:“文革〞不仅是“四人帮〞的事,每个人不但是受害者也是参与者,是推波助澜者,是有责任的。
并且,巴金首先拿自己开刀,认为自己在“文革〞中也说了假话,所以他在《随想录》中一遍一遍地提倡讲真话。
他在五个集子合订本的序言中说:“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
〞
15.白岩松,良心加知识〔白岩松——发言——良知是良心加知识〕,
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说道:“对于良知这个词,我是把它拆开来理解的,就是‘良心’和‘知识’。
如果你有良心,但你没有知识,那铁定办不了事;但如果你只有知识没有良心,那不作恶还好,一
旦作恶,便是千古罪人。
人,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良心。
〞
16.洪战辉,义抚孤妹〔洪战辉——爹疯娘走——义抚孤妹——谢绝捐助〕
洪战辉生在河南周口店市一个贫困的小山村,12岁那年,他爹精神病发作,小妹妹又不幸死去,失常却爱女心切的疯爹捡回了个女弃婴。
第二年,不堪生活重负的战辉娘又弃家而去。
从此,13岁的战辉立下志向,一定要撑起这个家,他给那捡来的孤苦妹妹起名叫“小不点〞。
在此后的12年里,他便边打零工、捡破烂,边背着妹妹上学,还给疯爹治病。
他以自己稚嫩的双肩撑起这个极其贫困的家庭,他带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重负考上了大学。
今天,12岁的“小不点〞依然跟着哥哥一起“读大学〞。
获知此情的人们无不感动,竞相救助,但都被洪战辉一一谢绝了,他说:“大家不要感天动地,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去做我应该做的事情,去尽我应该尽的义务和责任。
〞
17.“无臂蛟龙〞陈希少,勇救百条生命〔洪水暴袭——残疾人——勇救130多人〕XXXX年8月,暴雨肆虐两广,洪水席卷梧州。
在浊浪中侥幸躲过一劫的陈希少,见眼前的洪水里还有不断挣扎的村民,远处的房顶上传来阵阵惊悸的呼救声,“一定要救他们!〞他来不及多想,又跳入水中扑向洪水中漂来的一只小舢板,全然忘记了自己是个没有双手的残疾人。
他用双腋和肘弯,用牙用腿,拼尽全力划着舢板救捞乡亲们。
一个又一个,一趟又一趟;皮肉破了,他不知觉;天色黑了,他没顾忌。
从下午3点,一直累到第二天凌晨5点,连续苦战了十四个小时,他,无臂蛟龙,硬是凭自己的信念和意志从洪魔口中夺回了130多条性命。
18.张纯如,良知丰碑〔杰出的青年作家——悲愤自杀——举世震惊——良知丰碑〕XXXX年,《南京大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的作者,被美国媒体誉为“最引人注目的在美华人青年〞之一的,“和平与国际合作方案奖〞获得者,年仅36岁的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因困扰于调查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和日本右翼势力的歪曲历史,悲伤于战争期间广阔人民遭受的深重苦难,而不堪重负,饮弹辞世。
她的死,震惊了整个世界。
人们认为,她为所有以记录历史为已任者竖起了一座良知丰碑,一根精神标杆,一条不容突破的道德底线。
19.魏学雷遭遇麻木〔魏学雷归队-——勇斗歹徒——乘客责难〕
北京军区魏学雷乘车归队,当几名歹徒在车上抢虏旅客时,他挺身而出,只身相斗,车上其余43名乘客却无人相助,被劫者也一声不吭。
歹徒逃窜后,竟有乘客对英雄说:“别把血溅在我包上了!〞
【周记天空】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点看法:
电影《狗城》旁白:善良都是相对的。
有人又说,相对的善良也是有代价的,因为信仰和良知者敌不过人性中的卑劣和现实的残酷,现实与人性中的恶使良知化为灰烬。
电影《天下无贼》中,情侣大盗阿薄、阿丽在千方百计盗得名车后远匿高原。
想不到青藏高原的醇厚之风和一个叫“傻根〞的农民工的纯洁竟陡然唤起了阿丽心中的良知,使她从此洗手自新,并一路暗中护送“回家修房娶亲〞的傻根。
为此,不惜要与阿薄决裂。
面对6万元巨款,阿丽与阿薄对峙,阿薄与群贼斗法。
而阿薄一路上也被傻根的“单纯可笑〞打动了良心,最终,阿薄也由一个巨盗变成了一个义士,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