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 化学计算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年化学计算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某公司生产的新型融雪剂的成分是无水CaCl2和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融雪剂中氯化钙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该样品12g,加水充分溶解,得到溶液50g,然后取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1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充分振荡,实验数据见表。
请你分析数据并进行有关计算。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
第_____次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答案】5 4 92.5% 10.5%
【解析】
【详解】
第一次和第三次以及第四次都是增加了2.5g,所以第二次也是增加2.5g,可知x为5,且第四次为恰好完全反应
设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2323
Na CO+CaCl=CaCO+2NaCl
111100117
x10g y
111117100
==
x y10g
↓
x=11.1g
y=11.7 g
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1.1g
100%12.5% 12g
⨯≈
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g+(12g-11.1g)
100%=10.5% 50g+80g-10g
⨯
答:(1)上表中x的数值为5.第4次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92.5%。
(3)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5%。
2.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某公共场所铁制护栏锈蚀程度,取12.8g已生锈的铁护栏(假设其成分只有Fe和Fe2O3,不含其它杂质),加入到120g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
反应,测得产生气体质量与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根据已知信息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X )的比例式_____。
(3)铁护栏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若用质量分数36.5%的浓盐酸配制120g 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与水的质量比为_____。
(5)配制该稀盐酸时应尽量减小实验误差,需要选择的实验仪器有_____(填字母)。
A 玻璃棒 B 烧杯 C 50mL 量筒 D 托盘天平 E 100mL 量筒 F 胶头滴管 【答案】Fe 2O 3+6HCl ═2FeCl 3+3H 2O 56x =20.4g
12.5% 2:3 ABCEF 【解析】 【详解】
解:氧化铁和盐酸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为复分解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6HCl ═2FeCl 3+3H 2O 。
由于生成0.4g 氢气,设铁的质量为x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
22Fe +2HCl =FeCl +H 56732x
(115g-15g)y
0.4g
↑
56x =20.4g
x =11.2g
则铁护栏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12.8g-11.2g
12.8g
×100%=12.5%
73(115g-15g)y =20.4g
y =14.6%
若用质量分数36.5%的浓盐酸配制120g 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
120g 14.6%
36.5%⨯=48g ,水的质量为120g ﹣48g =72g ,则浓盐酸与水的质量比为72:48=3:
2
配制该稀盐酸时应尽量减小实验误差,需要选择的实验仪器有玻璃棒、烧杯以及50mL 的量筒(量取盐酸)和100mL 的量筒(量取水)以及胶头滴管。
故选:ABCEF 。
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分析生铁中铁的含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即取60g经粉碎后的生铁,把800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
加入稀硫酸质量(g)200200200200
剩余固体质量(g)37.615.244
(说明:生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硫酸反应.)
(1)第2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5.2g,其成分为_____.
A铁 B铁和碳 C碳
(2)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_____(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并画出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图._____
【答案】B 93.3% 19.6%
【解析】
【详解】
(1)分析图表可发现向第二次的剩余固体中加硫酸,固体继续减少,说明第二次剩余固体中铁剩余,当然碳不反应,也剩余.故答案为:B
(2)表中第3、第4次剩余固体都是4g,可知最终剩余固体4g为碳,所以生铁中铁的质
量分数为:60g-4g
100%=93.3% 60g
(3)从第1、第2次中可得出结论:每200g 硫酸可以完全反应37.6g ﹣15.2g =22.4g 铁,
设200g 稀硫酸中的溶质质量为x ,22.4g 铁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则
2442=5698 Fe +H SO F 222.eSO +H 4g
x
y
↑ 56982
22.4g
x y
== 解之得:x =39.2g ,y =0.8g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9.2g
100%19.6%200g
⨯= 可得出56g 铁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56
0.8g 2g 22.4
⨯
=,恰好反应消耗的硫酸质量为500g 由于铁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的500g 硫酸成正比,所以图象如下:
答: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3.3%,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点睛】
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分析数据,筛选信息,并利用数据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
4.计算题:
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Cl 、NaHCO 3、Na 2CO 3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
某兴趣小组取出100g 固体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沉淀100g 。
然后又取出等质量的样品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CaCl 2生成沉淀50g(己知:NaHCO 3与CaCl 2不反应).
(1)该固体样品成分是________。
(2)求该固体样品中Na 2CO 3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NaC1.NaHCO 3.Na 2CO 3 53%.
【解析】碳酸盐、碳酸氢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取100g 样品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CaCl 2溶液,生成沉淀50g ,而NaHCO 3与CaCl 2不反应,所以样品中含有Na 2CO 3。
取出100g 固体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沉淀100g ,
可知样品中含有NaHCO3,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是x。
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
106 100
x 50g
=,解得x=53g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CO2 + Ca(OH)2 == CaCO3↓+ H2O
所以100g-50g=50g沉淀是NaHCO3发生有关反应生成的,设样品中NaHCO3的质量是y。
NaHCO3 ---- CaCO3
84 100
y 100g-50g=50g
=,解得y=42g
53g+42g=95g<100g,所以样品是由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组成的。
(2)固体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为:×100%=53%
点睛:要顺利解答此题,首先要从题中获取信息,根据题给信息,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确定出样品的成分,获取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硫酸钠回体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跟据以上信息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g.
(2)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
(3)求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1)11.65 (2)7.1g (3)6.25%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87g+54.65g﹣
140g=11.65g;
故答案为11.65;
(2)解:设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中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y.
Na2SO4+BaCl2=BaSO4↓+2NaCl
142 233 117
x 11.65 g y
142:233=x:11.65g,解得x=7.1g
(3)233:117=11.65g :y ,解得y=5.85g 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10.00g ﹣7.1g+5.85g=8.75g 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6.25%.
答:(2)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为7.1g ;(3)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6.25%.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以化学方程式计算为基础,同时融入溶液等方面的计算题,这样的题目一直是中考的热点,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6.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产生的CO 2气体的质量为___g (2)计算CaCO 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
(3)计算反应后的CaCl 2 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4.4;(2)10:3:12;(3)6.3%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物质减少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比计算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算出碳酸钙和生成氯化钙的质量,进而可以求出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
解:(1)反应中生成CO 2的质量为:12g+100g+100g ﹣207.6g=4.4g ; (2)CaCO 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40:12:(16×3)=10:3:12; (3)设原混合物中 CaCO 3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100 111 44 x y 4.4g
10011144
4.4g
x y == x=10g y=11.1g
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11.1g+(12g-10g )=13.1g
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13.10
1000 207.6
g
g
=6.3%
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3%。
7.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如下实验:
反应①结束后,所加盐酸刚好反应了一半,反应②恰好完全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可以选下列任意两个问题回答,并写出计算过程):
(1)反应①产生的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3)所加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计算过程:
【答案】(1)4.4g (2)80%(3)7.4g (4)11.1%
【解析】
试题分析:反应前加入的物质的质量:12.5g+80g==92.5g
(1)反应①结束后,生成CO2的质量:92.5g-88.1g==4.4g
(2)设在反应①中,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x,盐酸的质量为y,生成CaCl2的质量为z 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
100 73 111 44
x y z 4.4g
=x = 10g CaCO3% =×100% =80%
=y = 7.3g
=z = 11.1g
(3)设在反应②中消耗Ca(OH)2的质量为m,生成CaCl2的质量为n
Ca(OH)2+ 2HCl ="==" CaCl2+2 H2O
74 73 111
m 7.3g y 求得m = 7.4g y= 11.1g
2个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88.1g —(12.5g—10g)+ 107g +7.4g ="=" 200g
(4)CaCl2% ="="×100% =11.1%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8.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 ↑
要制取0.6克氢气,需要锌多少克________?如果反应后所得到的ZnSO4溶液质量为200克,计算所得到的Zn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9.5克24.2%
【解析】
解:设要制取0.6克氢气,需要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Zn + H2SO4 == ZnSO4 + H2 ↑
65 161 2
x y 0.6克
65/x=2/ 0.6克 x=19.5克
161/x=2/ 0.6g y=48.3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100%,
所以Zn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8.5
200
g
g
×100%≈24.2%
答:略
9.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碳酸钠溶液与熟石灰发生反应,之后将生成物进行一系列处理得到固体烧碱,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少量烧碱固体.实验过程中向200g碳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澄清石灰水,所加澄清石灰水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时反应混合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填化学式);
(2)通过计算回答,此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Na+;5.3%.
【解析】
(1)a点为反应的过程中,此时碳酸钠没有完全反应,而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所以溶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是钠离子;故填:Na+;
(2)由图中可以知道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6 100
x 10g
解得:x=10.6g
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3%
答: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3%.
【点评】在对反应图象中曲线进行分析时,曲线的折点的意味着曲线所表示的反应在此时恰好完全反应,解答时要理清反应指所发生的反应,并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10.侯德榜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纯碱工业的创始人。
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人类化学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为:
NH3 + CO2 + H2O + NaCl = NaHCO3 + NH4Cl ,
他利用生成物中的NaHCO3溶解度较小,一经生成便会大量析出,能够很容易的分离出NaHCO3。
化学小组同学模拟“侯氏制碱法”完成以下实验:10℃时,向92.6g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足量NH3共3.4g,再通入一定量CO2至恰好完全反应。
请计算:(不考虑溶解在溶液中的NH3和CO2的质量)。
(1) NH4Cl可作为氮肥使用,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只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
(2)以上反应中消耗CO2的质量是多少?
(3)反应后称量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14.4g,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是多少?【答案】(1)14/53.5×100%(2)8.8g(3) 90.4g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化学式NH4Cl,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4/53.5×100%
(2)根据化学方程式:NH3 + CO2 + H2O + NaCl = NaHCO3 + NH4Cl中NH3与CO2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消耗CO2的质量
解:设CO2的质量为x
NH3 + CO2 + H2O + NaCl = NaHCO3 + NH4Cl
17 44
3.4g x
17:44=3.4g:x x=8.8g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剩余溶液的质量="8.8g+3.4g+92.6g-14.4g=" 90.4g
考点: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