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程设计报告-音频放大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1)设计题目: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2)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Ω。

设计要求:频带宽50H
Z ~20kH
Z
,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电路输出功率大于8W;
输入灵敏度为100mV,输入阻抗不低于47KΩ。

3)原理电路和程序设计:
(1)方案比较:
①利用运放芯片 LM317和各元器件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有保护电路,电源分别接+30v和-30v并且电源功率至少要50w,输出功率30w。

②利用运放芯片TDA2030和各元器件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有保护电路,电源只需接+15v,另一端接地,输出功率大于8w。

通过比较,方案①的输出功率有30w,但其输入要求比较苛刻,添加了实验难度。

而方案②的要求不高,并能满足设计要求,所以选取方案②来进行设计。

(2)整体电路框图
(3)单元电路设计及元器件选择:
(4)系统的电路总图
4)理论计算:
①放大倍数分析
由于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图中R6,R7,C4组成反馈网络),所以其阻态为电压串联负反馈,由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倍数公式(Aus=1+R7/R6)可知,其放大倍数约为11.303。

②频率响应分析
中频电压放大倍数:11.303.
③反馈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
由于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故其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增大驱动负载的能力。

输出电阻:Rof=Ro/(1+AF),输入电阻:Rif=(1+AF)Ri。

4)电路调试过程与结果:
①测量输出电压放大倍数
测试条件:直流电源电压15v,输入信号10mv,输入频率0.1KHz。

数据分析:
理论计算中频放大倍数为11.303,由于输入信号频率为0.1KHz,在中频放大范
围内,所以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误差很小。

仿真截图:
②测量允许的最大输入信号(0.1KHz )和最大不失真功率
测试条件:直流电源电压15v 。

当输入信号越来越大时,该放大电路开始出现失真,经过测试,其允许的最大不失真输入信号为Ui=790mv。

仿真截图:
③测量上、下限截止频率f H 和f L 。

测试条件:直流电压源15v 。

本芯片专用于声音信号的放大,故选择人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进行测试,先选择20Hz,再选择20000Hz进行测试,发现20~20000Hz的频率的信号在正常放大的范围内,20Hz时的输出信号超前输入14.4度,20000Hz时输出信号落后14.4度。

④误差分析
从波形图中可看出放大倍数不是刚好20倍,而是与理论值有一定的差异。

这是由于元件的实际数据大小与理论的大小的差异;同时,音频集成放大芯片发热量比较大,比较容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从而也导致了一定的误差。

⑤主要测试点的波形图
在下图中,波形小的为输入波形Ui,输入端为B端;大的为输出波形Uo,输入端为A端。

五,实物制作
我们用洞洞板和元器件搭建了一个放大电路,附照片,目前实物正在测试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