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最后模拟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广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最后模拟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6 V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R0的阻值是10 Ω
B.电路的最大总功率是25.6 W
C.R0的最小功率是3.2 W
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70 Ω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
由乙图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1.6A,由可得,电源电压:
U=I大R0=1.6A×R0,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乙图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最小=0.2A,R两端的电压U R=14V,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故D正确;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的电压:
U=I最小R0+U R=0.2A×R0+14V,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1.6A×R0=0.2A×R0+14V,
解得:R0=10Ω,故A正确;
电源的电压U=I大R0=1.6A×10Ω=16V;
电路的最大总功率是:P最大=UI最大=16V×1.6A=25.6W,故B正确;
R0的最小功率:P最小=I最小2R0=(0.2A)2×10Ω=0.4W,故C错误.
故选C.
2.如图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内装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液体的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由图可知,甲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大于乙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即V甲
>V乙,已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ρ=m
V
可知,ρ甲<ρ乙;甲液体的密度小,而液体的深度相同,由
p=ρgh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即p甲<p乙;
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液体的质量相等,根据G=mg可知容器和液体的重力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
3.已知R1:R2=2:3,将它们接在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闭合S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及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A.I1:I2=3:2 U1:U2=1:1 B.I1:I2=3:2 U1:U2=3:2
C.I1:I2=2:3 U1:U2=1:1 D.I1:I2=1:1 U1:U2=2:3
A
【解析】
分析:(1)根据电路图可知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
(2)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与欧姆定律答题。
解答:两电阻并联在电源上,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
,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4.请同学们从下列估计值中找出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B.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1000μm
C.荧光灯管的额定电流约为150mA
D.中学生跑完800m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
C
【解析】
【详解】
A.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几克,不可能达到500g,故A不合实际;
B.头发丝的直径在75μm左右,试卷纸的厚度略大于75μm,在100μm左右.故B不合实际;
C.荧光灯管的额定功率约40W,其额定电流约为:
40W
0.18A180mA
220V
P
I
U
==≈=
与150mA较接近,故C符合实际;
D.如果中学生跑完800m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则其平均速度
800m
==13.3m/s
60s
S
v
t
≈,比世界百米
冠军的速度还快,故D不合实际.
5.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
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A
【解析】
【详解】
A.正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倒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故A正确为答案.
B.由题,如图放置时的底面积为S大,倒置过来后底面积为S小,因为水的体积一定,倒置过来后水的深度增大了,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故B错误.
CD.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把它倒置过来,重力不变,对桌面的压
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由
F
P
S
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故CD错误.
【点睛】
本题的难点在于判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情况,不同形状的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水的重力关系是不同的,要注意分析.
6.下列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功单位的是
A.安培B.伏特C.焦耳D.欧姆
C
【解析】
【详解】
A.安培是电流的基本单位,故不符合题意;
B.伏特是电压的基本单位,故不符合题意;
C.焦耳是功和各种能量的基本单位,也是电功的单位,故符合题意;
D.欧姆是电阻的基本单位,故不符合题意.
7.三只完全相同的瓶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硫酸、水和酒精,用塞子将三只瓶子封好,如图所示,则可判定(ρ硫酸=1.8×l03kg/m3,ρ酒精=0.8×l03kg/m3,ρ水=1×l03kg/m3)
A.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
B.甲是酒精,乙是硫酸,丙是水
C.甲是水,乙是酒精,丙是硫酸
D.甲是硫酸,乙是水,丙是酒精
A
【解析】
【详解】
由题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ρ硫酸>ρ水>ρ酒精,所以,根据公式ρ=m
V
可知,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
最小的是硫酸.则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故A正确,BCD错误.
8.下面是与一名发育正常的八年级学生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A.他的体重为100N B.他是手掌宽度为2.5dm
C.他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15m/s D.他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103 kg/m3 D
【解析】
【详解】
A.中学生的质量(体重)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重力约为500N;故A错误;
B.手掌宽度为2.5cm,即0.25dm;故B错误;
C.百米赛跑的成绩一般在15s左右,故速度接近10m/s;达不到15m/s;故C错误;
D.人的密度与水接近,故他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103kg/m3;故D正确;
故选D。
9.下列有关“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B.电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一定有电压
C.电路两端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
D.运动的电荷一定形成电流
B
【解析】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所以此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是:电路两端有电压且电路闭合,故B正确;电路中有电压且电路闭合,电路中才会有电流,所以,电路中若有电压电路,但不是通路则会没有电流,故C错误;只有电荷发生定向移动才形成电流,运动的电荷不一定形成电流,故D错误,故选B.10.关于现代通信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主要用于无线电广播
B.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
C.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D.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光纤通信是以光通信,需要用到光导纤维,不是无线传播,不符合题意;
B. 由于微波的性质更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同时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存在衰减等.因此人类用通信卫星作中继站,符合题意.
C. 电磁波的种类很多,长期被一些射线或微波照射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不符合题意;
D.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决本题需掌握电磁波的特点及光纤通讯、卫星通讯方面的知识.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
B.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
C.洗澡时水的温度大约为15℃
D.教室内每盏日光灯电功率大约是40W
ABD
【解析】
【详解】
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A符合实际;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1
3.6
m/s≈1.1m/s左右,接近1.2m/s,故B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低到15℃,故C不符合实际;
D、家用电风扇的功率是40W,教室中日光灯的功率与此差不多,在40W左右,故D符合实际。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满屋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D.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BD
【解析】
【详解】
炒菜时,芳香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由于炒菜时温度很高,所以分子的扩散速度加快,故“满屋飘香”故A正确;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他物质相比,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故B正确;根据Q=mq可知,放出的热量与热值、质量都有关,故热值大燃烧时放出热量不一定多.故C错误;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将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D正确;故选ABD.
13.如图所示,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导线ab与灵敏电流计组成闭合电路,蹄形磁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线ab静止不动,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B.导线ab在水平方向运动,电流计指针可能会发生偏转
C .导线ab 在竖直方向运动,电流计指针可能会发生偏转
D .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与导线ab 的运动方向有关 ABD 【解析】 【详解】
A .导线ab 静止不动,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产生感应电流,所以电流计指针不偏转,故A 正确;
B .导线ab 在水平方向运动,导线ab 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故B 正确;
C .导线ab 在竖直方向运动,导线ab 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在电路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不会发生偏转,故C 错误;
D .导线ab 的运动方向改变,感应电流方向发生改变,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发生变化,故D 正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如图所示,小明用动滑轮把90N 的重物匀速提升4m ,所用的拉力是60N ,则小明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360 75% 【解析】 【分析】 【详解】
(1)提起物体所做的有用功:W 有用=Gh =90N×4m =360J ;(2)由图可知,动滑轮有两段绳子承担物体重,s =2h =2×
4m =8m ,提起物体所做的总功:W 总=Fs =60N×8m =480J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W W 有用总
×100%=
360J
480J
×100%=75%. 【点睛】
(1)知道物重和提升的高度,利用W 有=Gh 求提起重物所做的有用功;(2)知道拉力大小,利用s =2h 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 总=Fs 求总功,再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求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15.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V ,更换5个定值电阻R x ,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实验研究的是电流和_____的关系,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_____.
电阻 1Ω~5Ω 【解析】 【详解】
由图乙知,电流与电阻之积(即R x 两端的电压):U =IR x =0.5A ×5Ω=﹣﹣﹣﹣﹣0.1A ×25Ω=2.5V ,即电压表保持2.5伏不变,则实验研究的是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由图乙知,电流最大为0.5A 时,对应的电阻为5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U
I R =
可得,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 滑1=R 总﹣R 1=1U I ﹣R 1=3V 0.5A
﹣5Ω=1Ω;
由图乙知,电流最小为0.1A 时,对应的电阻为25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则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R 滑2=R 总′﹣R 2=2U I ﹣R 2=3V
1A
﹣25Ω=5Ω;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Ω~5Ω.
16.2011年春季,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生大面积旱情.抗旱指挥部采用人工降雨缓解旱情.人工降雨时,飞机将干冰撒入高空的冷云层中,干冰很快从固态_____成气态,并从周围空气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于是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___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点并降落到地面.(第一空和第三空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升华 吸收 凝华 【解析】 【详解】
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固态变成气态是物体的升华过程,物体升华需要吸收热量;由于干冰升华从周围空气之中吸收热量,所以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气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粒,这是物体的凝华过程.
17.在“挑战自我”节目里,挑战者用穿在鼻孔里的绳子拉着质量是2000千克的车,在平路上用了5分钟将车拉动了400米,做了3×105
焦的功,则他的水平拉力是________牛,他的功率为________W . 750牛 1000W 【解析】 【详解】
由W=FS 可得拉力:F=W/S =
5310J
400m
⨯=750N ,
功率为:P=W/t=
5
310J
300s
=1000W。
18.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
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支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
两支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布包着的温度计的读数较_____,在一定的温度下,如果空气的湿度越小,湿布中水分蒸发越_____,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_____。
低快大
【解析】
【详解】
湿布包着的温度计,水在蒸发时吸收热量,所以该温度计的示数降低;
空气的湿度越小(即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少),则湿布中水分蒸发越快,温度降低的越多,因此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如图甲所示,多功能养生壶是一种用于养生保健的可以烹饮的容器,类似于电水壶,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一种新型的电加热材料,通过高温把电热膜电子浆料(金属化合物)喷涂在玻璃表面形成面状电阻,在两端制作银电极,通电后产生热量把壶内的水加热,它具有精细烹饪、营养量化等功能,深受市场的认可和欢迎.
如图乙所示是某品牌养生壶简化电路图,该养生壶的电路图,该养生壶的部分数据如表.
项目参数
电源电压/V 220
低温档功率/W 275
中温档功率/W 550
高温档功率/W ?
容积/L 1
求:R1的阻值;养生壶处于低温挡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养生壶处于高温挡工作时的功率.
(1)88Ω(2)1.25A(3)1100 W
【解析】
【详解】
(1)当S 2断开,S 1闭合时,只有电阻R 1接入电路,养生壶处于中温档,
由P =2
1U R 得,R 1的阻值:R 1=2U P 中=()2220V 550W
=88Ω;
(2)由P =UI 得,养生壶在低温档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I 低=
P U
低=275W
220V =1.25A ; (3)当S 1断开,S 2接A 时,R 1与R 2串联,此时总电阻最大,总功率最小,养生壶在低温档工作,电路
中的总电阻:R =U I 低=220V
1.25A
=176Ω,
由电阻的串联可得R 2的阻值:R 2=R ﹣R 1=176Ω﹣88Ω=88Ω,
养生壶处于高温档工作时,R 1与R 2并联,因为R 1=R 2,所以并联总电阻:R 并=
12R 1=1
2
×88Ω=44Ω,养生壶处于高温档工作时的功率:P 高=2U R 并
=()2
220V 44Ω
=1100 W .
20.如图所示,是使用一辆质量为5t 、轮胎接地总面积为400cm 2的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
圆柱形重物的底部距离水面8m ,被提升到刚好完全露出水面的过程共用时80s 。
完全露出水面后物体被匀速提升了5m 才到达运输船平台,此过程用时100s 。
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拉动绳子的功率始终为48kW .打捞上岸后称得圆柱形重物重9×105N .g 取10N/kg ,水的密度为1.0×101kg/m 1.求:
小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
重物露出水面后,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
重物放入运输船后。
运输船的浮力增加了多少? (1) 1.25×106Pa ;(2) 0.22m/s ;(1) 94%;(4) 9×105N 。
【解析】 【详解】
(1)使用一辆质量为5t 、轮胎接地总面积为400cm 2的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6
42500010N/kg 1.2510Pa 40010m
F G P S S -⨯=
===⨯⨯ ; (2)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与对应的总时间的比值,整个打捞过程中重物的平均速度:
12128m+5m =0.072m/s 80s+100s
s s s v t t t +=
===+,动滑轮绕过三股绳,n=1,所以汽车的平均速度:v 1=0.072m/s ×1≈0.22m/s ;
(1)重物露出水面后,做的有用功W有=Gh,W总=Pt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
3
910N5m
100%=94%
4810
W100s
W Gh
W Pt
η
⨯⨯
=⨯==
⨯⨯
有
总
;
(4)放入物体后,船漂浮,所以运输船增加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F=G=9×105N。
答:(1)小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25×106Pa;
(2)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0.22m/s;。
(1)重物露出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4%;
(4)重物放入运输船后。
运输船的浮力增加了9×105N。
21.“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溢出水的体积是多少?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1)14.8cm1;(2)1.0g/cm1;(1)为51cm1.
【解析】
【详解】
(1)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根据壶盖的质量就可以求出壶盖的密度即这种材料的密度;由ρ=
m
V
可
得,V溢=V水=水
水
m
ρ
=3
14.8
1/
g
g cm
=14.8cm1
(2)ρ壶=
m
V
壶盖
壶盖
=
m
V
壶盖
溢
=
3
44.4
14.8
g
cm
=1.0g/cm1=1.0×101kg/m1
(1)由ρ=
m
V
可得,V壶=
m
ρ
壶
=
3
159
3/
g
g cm
=51cm1.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请按照安全用电的规定完成电路图。
【解析】
【详解】
电灯的接法,开关控制火线,螺旋套直接连线零线,三插座的连接“左零、右火、上接地”,据此连接电路,如图:
23.如图所示,光线A、B为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
(________)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A、B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相较于S’,则S’即光源S在平面中的像。
连接SS’,取中点并过中点作SS’连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
平面镜与A、B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点,最后连接光源S与两入射点即为入射光线,并标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如图: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下图表示探究的过程及有关数据。
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有关。
分析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 。
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kg/m 3。
(g 取10N/kg )
排开液体的体积 ①④⑤ 4.4 2.4×103
【解析】
【详解】
(1)由图②③④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由F 浮=G-F 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得: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2)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时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密度不同;由图可知,由①④⑤所示实验分析可说明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由图可知,物体的重力G=12N ,物体浸没在酒精中时测力计示数为7.6N ,则所受的浮力是:F 浮=G-F=12N-7.6N=4.4N ;
(4)根据G=mg 可得,金属块质量:kg 10N/kg 12N =1.2G m g ==,图④中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7N ,由F 浮=G 排=ρ液gV 排得金属块体积:
-433312N -7N =5?10m 1.0?10kg /m ?10N /kg
F V V g ρ===浮排水,所以金属块的密度为:33-431.2kg =2.4?10kg /m 5?10m
m V ρ==。
25.小冬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查得1标准大气压
下酒精的沸点是78℃,煤的沸点是180﹣310℃,完成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可能是_____(“酒精”成“煤油”)。
小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
象可得水的沸点为_____℃:此时,实验环境的大气压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若原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实验开始时,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应是图中的_____。
A.a B.b C.c D.d
煤油98 小于 C
【解析】
【详解】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当水沸腾时,酒精早已沸腾,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而煤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所以可以用煤油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
(2)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温度保持98℃不变,则其沸点为98℃;水在1标准气压下的沸点为100℃,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所以此地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若其它条件不变,实验开始时,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只是水的加热时间变长,水的沸点不变,所以应是c图线,故选C。
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一时刻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如图,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照相机远离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蜡烛靠近凸透镜,光屏远离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