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胜将军薛仁贵一生只败这一次 到底是因为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胜将军薛仁贵一生只败这一次到底是因为啥?
本文导读:
网络配图
吐蕃进军西域,56岁的薛仁贵负责这次战役,当时的副将是唐初名将郭孝恪之子郭待封,在这场战争之前,薛仁贵就和郭待封商量,“乌海(今青海光海县西南苦海)路途险远,车辆很难通行,如果带着大批粮草装备前进的话,费时费力,而且那个地方不适合长时间待,薛仁贵就希望郭待封带着粮草在这里等着,薛仁贵自己带着部队轻骑快点打敌军,这样就更快班师回朝了。


网络配图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啊,薛仁贵这样做不是错误的吗?原来薛仁贵有更高的计谋,薛仁贵自己带领骑兵跑到敌方阵营里,敌军判断薛仁贵的速度,就会知道粮草在后面,这样他们就会集中兵力攻打郭待封,而郭待封呆的地方正好是易守难攻之地,可以抵挡一段时间,等薛仁贵杀了敌军一队兵力以后立马掉头支援,这样两面夹击,一举消灭敌人。

这才是薛仁贵的计划。

网络配图
郭待封是个名门之后,也是个草包,什么军事都不懂,
出征前官位比薛仁贵还高,但是皇上只让他当了个副将,心里就有怨恨,等薛仁贵走了以后郭待封并没有待在那个地方,而是让粮草在后面走,薛仁贵就知道这下要完了,于是他下令让郭待封快马行军,但是郭待封又没有急行军,等快到乌海,还没有碰到薛仁贵敌人的军队已经赶上,然后粮草装备全丢了。

本来这场战争是能够赢得,但是薛仁贵当时已经没有粮草了,所以输了,这次战争是唐朝初年最大的败仗,薛仁贵也因为此次战争被削职为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