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精选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妃
康熙帝早期宠爱的四妃之⼀清朝
⼈物简介:
宜妃(?―1733年)郭络罗⽒。
满洲镶黄旗⼈,佐领三官保之⼥。
有⼀妹为贵⼈,同为康熙帝妃⼦。
康熙⼗六年(1677年)⼋⽉,册郭络罗⽒为宜嫔,“圣祖甚爱之” 。
康熙⼗⼋年(1679年)⼗⼆⽉初四,⽣皇五⼦胤祺。
康熙⼆⼗年⼗⼆⽉,晋封为宜妃,在四妃中居位第⼆,仅次于惠妃。
康熙⼆⼗⼆年,⽣皇九⼦胤禟。
康熙⼆⼗四年(1685年),⽣皇⼗⼀⼦胤禌。
宜妃是康熙朝早期宠爱的四妃之⼀。
宜妃是雍正帝政敌胤禟⽣母,雍正帝及⽇后乾隆帝在尊封先朝妃嫔为太妃时,都将宜妃排除在外。
雍正四年(1726年),宜妃次⼦胤禟圈禁⽽死。
雍正⼗年(1732年)闰五⽉⼗九,长⼦胤祺病死。
雍正⼗⼀年癸丑⼋⽉⼆⼗五⽇,宜妃薨。
乾隆⼆年九⽉⼆⼗五⽇,⼊葬景陵妃园寝。
⼈物⽣平
康熙⼗六年⼋⽉⼆⼗⼆⽇(1677年9⽉18⽇),册封为宜嫔,康熙帝很宠爱她,尚未⽣⼦就在⾸次⼤封后宫中被封为七嫔之⼀,在七嫔的排位中位列第六,成为康熙朝皇后、贵妃以下最早受封的后宫主位。
康熙⼗⼋年⼗⼆⽉初四⽇(公元1680年1⽉5⽇),⽣皇五⼦恒亲王胤祺。
康熙⼆⼗年⼗⼆⽉⼆⼗⽇(1682年1⽉28⽇),晋封为宜妃,位居四妃第⼆位,仅次于惠妃。
康熙⼆⼗⼆年⼋⽉⼆⼗七⽇(1683年10⽉17⽇),⽣皇九⼦胤禟。
康熙⼆⼗四年(1685年),⽣皇⼗⼀⼦胤禌。
雍正年间出宫在皇五⼦恒亲王府就养,雍正⼗⼀年(1733年)⼋⽉⼆⼗五⽇,宜妃去世,享年70岁以上。
乾隆⼆年九⽉⼆⼗五⽇,⼊葬清东陵景陵妃园寝。
宜妃侍奉康熙帝时居内廷西六宫之⼀的翊坤宫。
宜妃的⽗亲是佐领三官保,佐领⼀职为正四品武官名。
但直属宫廷⾥的特殊部门⾥的佐领,地位和权⼒⽐普通军队⾥的佐领⼤得多。
因此宜妃之⽗为驻防盛京(沈阳)的正三品武职,掌盛京内务府关防印,职务在康熙帝诸妃中颇⾼。
宜妃深得康熙皇帝喜爱,康熙帝出巡盛京时,曾⼆次在其⽗第宅驻跸,这在康熙帝后妃中是绝⽆仅有的。
据《清列朝后妃传稿》记载,宜妃⽗亲佐领三官保去世后,康熙帝曾让状元韩菼为其⽴碑以⽰褒奖,并点明宜妃⽗亲佐领三官保是后妃“戚属”:
“ 阿凯,镶黄旗⼈,孙三官保原任⼯部侍郎兼佐领。
案韩菼恭拟赐碑:更毓淑顺之贤,式赞宫闱之化。
⾝缘戚属,班亚近⾂。
衔书盛京掌管内务府关防印,佐领三官保。
”
《清史稿》对宜妃深受康熙帝宠爱亦有记载:“圣祖甚爱之”,在《永宪录》中亦同有记载:“眷顾最深”。
相关事迹
温碧霞饰演宜妃康熙朝的宜妃郭络罗⽒,是⼊驻翊坤宫时间最长的⼀位,⾃康熙⼗六年(1677年)起有近半个世纪之久。
宜妃颇受康熙喜爱,康熙皇帝出征在外时,会命⼈向翊坤宫书信报平安,还会捎回当地特产,这虽不是独⼀份的恩宠,但在后宫妃嫔⾥也不多见。
宜妃是皇九⼦胤禟的⽣母。
康熙末年九龙夺嫡的“乱世”中,胤禟与四阿哥胤禛成为政敌。
康熙驾崩后,四阿哥登基。
宜妃是胤禛政敌⽣母,⼜值病重⽆法⾏⾛,便命⼈抬着她乘软榻奔丧,雍正帝因此乘机斥责宜妃乘软榻出席举哀。
宜妃⾝边的侍从成为新皇帝监控的重点。
九阿哥胤禟被排挤,派往西宁驻扎,与母亲在翊坤宫辞⾏时也受到严密监控。
雍正帝最终将胤禟⾰除宗籍,改名为塞斯⿊(满语,讨厌的⼈)后赐死。
雍正元年(1723年)宜妃迁居⼉⼦胤祺府邸。
资料记载原⽂:
康熙六⼗⼀年⼗⼀⽉⼆⼗九⽇,上谕:天⽆⼆⽇,国⽆⼆主。
今朕新即⼤位,凡事遵循典制,率由旧章。
当年皇太后见太皇太后礼,何等整齐严肃,众母妃皆所睹悉。
今圣母皇太后慈善谦逊,念旧情殷,不遽另⾏⼤礼,是圣母皇太后之礼。
朕仰承圣母皇太后之意,尽⼼敬侍众母妃,是朕之礼。
⼤事⽅出,朕悲痛切⾄,⼼神恍惚,仪⽂所在,未曾传知。
但众母妃⾃应照前遵⾏国礼。
即如宜妃母妃⽤⼈挟腋可以⾏⾛,则应与众母妃⼀同⾏礼,或步履艰难,随处可以举哀。
乃坐四⼈软榻在皇太后前与众母妃先后搀杂⾏⾛,甚属僭越,于国礼不合。
皇考未登梓宫前,仓猝之际,宜妃母妃见朕时,⽓度竟与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国体。
此等处,尔总管理当禀阻,乃并⽆⼀⾔道及,亦难免罪。
朕若不传,恐于国体乖违,所关重⼤。
⾃传之后,若仍前不改,定按国法治尔等之罪。
宜妃册⽂
康熙帝册封宜嫔为宜妃册⽂:
尚书吴正治、持节进封宜嫔郭罗洛⽒、为宜妃。
册⽂⽈、朕惟治本齐家、茂衍六宫之庆。
职宜佐内、备资四德之贤。
恪恭久效于闺闱。
升序⽤光以纶綍。
咨尔宜嫔郭洛罗⽒。
柔嘉成性。
淑慎持躬。
动谐珩佩之和、克娴于礼。
敬凛夙宵之节、靡懈于勤。
兹仰承太皇太后慈谕、以册印、进封尔为宜妃。
尔其祗膺晋秩、副象服之有加。
懋赞坤仪、迓鸿庥之⽅⾄。
钦哉。
史籍记载
《清史稿·列传⼀·后妃》记载:
宜妃,郭络罗⽒。
当圣祖崩时,妃⽅病,以四⼈舁软榻诣丧所,出太后前,世宗见之,⼜傲,世宗为诘责宫监。
⼦三:允祺、允禟、允禌,允禌⼗⼆岁殇。
《永宪录》(清)萧奭撰 朱南铣点校
惠妃、良妃等衙门在莲化诸皇后陵旁。
惠妃之薨时⽇未详。
康熙⼆⼗年以嫔进位贵妃者四⼈。
惠妃、宜妃、今皇太后德妃、荣妃。
⾃孝懿皇后崩。
遂不⽴后。
宜妃⽣皇五⼦、九⼦。
眷顾最深。
乾隆元年今上降谕。
朕⾃幼龄蒙皇祖抚育宫中。
命太妃、皇贵妃提携看视。
朕⼼感不忘。
意欲两太妃千秋后另建园寝。
可于景陵哨后择地营造。
规制稍卑。
抑以昭敬礼。
钦此。
则或雍正中所加封之太妃也。
俟考。
后宫排位
根据官⽅资料《钦定⼤清会典则例》卷四⼗⼆的后妃排位顺序记载:
温僖贵妃
慧妃、惠妃、宜妃、荣妃、平妃、良妃、宣妃、成妃、顺懿密妃、纯裕勤妃、定妃
神位排位
《钦定⼤清会典则例》:
乾隆⼆年奉旨:景妃园寝飨殿两次间增造寝室牀龕,并定诸妃神位次序:
奉安温僖贵妃神位于中龕内居左,慧妃神位居右,惠妃神位次左,宜妃神位次右。
奉安荣妃神位于西龕内居⾸,次平妃神位,良妃神位,宣妃神位。
乾隆六年,奉安成妃神位于东龕内居⾸,九年奉安顺懿密妃神位在成妃神位之次,⼗九年奉安纯裕勤妃神位在顺懿密妃神位之次,⼆⼗⼆年奉安定妃神位在纯裕勤妃之次。
影视形象
邓婕饰演宜妃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第1―4部由邓婕饰演宜妃,第5部由⾹港演员温碧霞饰演宜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