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施
发布时间:2021-12-06T06:39:14.480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14期作者:唐联耀1 朱莹莹2 [导读]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理论性强,实操环节必不可少,为了达到“思政育人”全方位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必须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1.2.广东科技学院广东东莞 523083)
摘要:《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理论性强,实操环节必不可少,为了达到“思政育人”全方位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必须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本文介绍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介绍了课程知识体系及课程思政点的融入情况,以定时器章节为例,介绍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

关键词: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前言
《机电传动控制》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主要讲授机电传动控制、电气控制与PLC控制等机电控制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实践性的专业课程。

课程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孙进主编的《机电传动控制基础》作为主要教材。

为了帮助学生在掌握课程相关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深人分析本课程具体内容中涉及不同领域关键性知识所承载的价值理念,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职业道德规范等贯彻到《机电传动控制》课程中各个教学环节,本课程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以德树人,全方位培养机械类专人才。

1.《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

思政教育应该在各个学科、各个专业、各个科目全方位开展。

深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和德育元素,把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让学生认识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达成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培育目标,形成富有张力的协同效应,完成全员育人的现代化教育改革目标。

2.课程知识体系与课程思政点的融入情况
《机电传动控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科类专业重要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具有得天独厚的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同时,弘扬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追求真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爱国主义、工程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等,根据教材章节,具体思政元素融合情况见表1.
3.教学设计案例
鉴于当前工科类课程思政教学还处于发展阶段,本文甄选了教材中定时器的章节为例,阐述课程思政要素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设计,如表2。

课堂通过引入生活中与工业中应用的定时器来导入课程,接着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引入工程实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工程素养。

结语:
课程思政教学在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融入方法与融合点都不一样,如何将思政要素与专业知识巧妙融合,需要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改革,持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具有成为工程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科学探索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