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书籍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书籍的词语
凿柱取书凿楹纳书然荻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焚书坑儒知书达理罄竹难书书香
门第秉笔直书弃书捐剑博览群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罄竹难书读书破万卷奋笔疾
书尽信书不如无书临池学书琴棋书画黄耳传书书声朗朗书香门第映雪读书焚书坑
儒知书明理书声琅琅磬竹难书读书三到无巧不成书四书五经书通二酉书同文,车
同轨书读五车书香世家郢书燕说知书达礼殷浩书空书不释手白面书生掉书袋罄
笔难书然荻读书世代书香骑牛读汉书书不尽意书空咄咄书香人家一介书生枕经籍
书知书知礼书香门户书囊无底书画卯酉弃书捐剑飘零书剑寄雁传书寄雁传书两
脚书橱书不尽言胜读十年书虫书鸟迹虫书鸟篆丹书白马成语(点击查看详解)解
释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
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
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书香铜臭黄耳寄书文弱书生〖解释〗文弱:文雅而体弱。
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
读书人。
摊书拥百城〖解释〗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同“摊书傲百城”。
摊书傲百城〖解释〗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书声朗朗〖解释〗形容读书声音
清朗而响亮。
胜读十年书〖解释〗胜:超过。
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
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骑牛读汉书〖解释〗形容刻苦攻读。
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奋笔直书〖解释〗奋笔:提起笔来。
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同“奋笔疾书”。
奋笔疾书〖解释〗奋笔:提起笔来。
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燔书阬儒〖解释〗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同“焚书坑儒”。
著书立说【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
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 【解释】著:写作;立:成就;说:学说。
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示例】冯友兰《自序》:“乃吾一切先哲~之宗旨。
” 【故事】白面书郎〖解释〗犹白面书生。
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义。
亦泛指读书人。
坐拥书城见“坐拥百城”。
左图右书见“左图右史”。
左书右息喻倒行逆施。
着书立说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
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咫尺之书书信。
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
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凿柱取书谓秉承先人的遗训。
凿楹纳书谓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鱼书雁信见“鱼书雁帖”。
鱼书雁帖泛指书信。
鱼书雁帛见“鱼书雁帖”。
鱼笺雁书泛指书信。
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拥书南面见“拥书百城”。
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
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郢书燕说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殷浩书空晋中军将军殷浩被废,除名为民,在信安,常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
后以“殷浩书空”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以书为御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
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仰屋着书仰:脸向上;着:写。
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燕颔书生见“燕颔儒生”。
学书学剑学文练武。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 乡书难寄乡书:家书。
家书很难寄回家中。
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通书达礼谓通诗书,懂礼仪。
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指儒家经典。
书香世家同“书香门第”。
书香人家同“书香门第”。
书香门户见“书香门第”。
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
后因以此为喻。
书生之见指书呆子的见解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囊无底谓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书空咄咄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
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
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书不尽意犹书不尽言。
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
识字知书谓有文化知识。
十年读书谓长期努力于学业。
识礼知书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史不绝书史书上不断有记载。
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磬笔难书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
磬,通“罄”。
《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
《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琴棋
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
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曝书见竹谓睹物思人。
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目不知书见“目不识书”。
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寄雁传书谓传递书信。
黄麻紫书见“黄麻紫泥”。
狐鸣鱼书《史记·。
悬梁刺骨、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形容读书多的成语:学富五车
博古通今才高八斗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形容精读书的成语:精益求
精字斟句酌形容泛读书的成语:一目十行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形容广泛读书的成语:
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韦编三绝孜孜不倦悬梁刺股刺股悬梁
映雪读书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形容爱读书的成语:手不释卷学而不厌形容读书快:一
目十行形容书籍多: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形容读书有益:开卷有益。
白首穷经白首:白头;穷经:专心钻研经书。
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形容好学
不倦
笔伐口诛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
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
和声讨。
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
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秉笔直书秉:握。
书写史实不隐讳
伴食宰相伴食:陪伴人家吃饭。
唐朝朝会结束时,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餐。
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博览古今博:广博。
广泛阅读古今书籍。
形容学问渊博
博览五车博:广博;五车:五车书。
广泛阅读很多书籍。
形容学识渊博
凿柱取书凿楹纳书然荻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焚书坑儒知书达理罄竹难书书香
门第秉笔直书弃书捐剑博览群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罄竹难书读书破万卷奋笔疾
书尽信书不如无书临池学书琴棋书画黄耳传书书声朗朗书香门第映雪读书焚书坑
儒知书明理书声琅琅磬竹难书读书三到无巧不成书四书五经书通二酉书同文,车
同轨书读五车书香世家郢书燕说知书达礼殷浩书空书不释手白面书生掉书袋罄
笔难书然荻读书世代书香骑牛读汉书书不尽意书空咄咄书香人家一介书生枕经籍
书知书知礼书香门户书囊无底书画卯酉弃书捐剑飘零书剑寄雁传书寄雁传书两
脚书橱书不尽言胜读十年书虫书鸟迹虫书鸟篆丹书白马成语(点击查看详解)解
释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
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
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书香铜臭黄耳寄书文弱书生〖解释〗文弱:文雅而体弱。
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
读书人。
摊书拥百城〖解释〗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同“摊书傲百城”。
摊书傲百城〖解释〗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书声朗朗〖解释〗形容读书声音
清朗而响亮。
胜读十年书〖解释〗胜:超过。
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
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骑牛读汉书〖解释〗形容刻苦攻读。
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奋笔直书〖解释〗奋笔:提起笔来。
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同“奋笔疾书”。
奋笔疾书〖解释〗奋笔:提起笔来。
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燔书阬儒〖解释〗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同“焚书坑儒”。
著书立说【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
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 【解释】著:写作;立:成就;说:学说。
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示例】冯友兰《自序》:“乃吾一切先哲~之宗旨。
” 【故事】白面书郎〖解释〗犹白面书生。
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义。
亦泛指读书人。
坐拥书城见“坐拥百城”。
左图右书见“左图右史”。
左书右息喻倒行逆施。
着书立说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
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咫尺之书书信。
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
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凿柱取书谓秉承先人的遗训。
凿楹纳书谓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鱼书雁信见“鱼书雁帖”。
鱼书雁帖泛指书信。
鱼书雁帛见“鱼书雁帖”。
鱼笺雁书泛指书信。
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拥书南面见“拥书百城”。
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
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郢书燕说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殷浩书空晋中军将军殷浩被废,
除名为民,在信安,常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
后以“殷浩书空”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以书为御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
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仰屋着书仰:脸向上;着:写。
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燕颔书生见“燕颔儒生”。
学书学剑学文练武。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 乡书难寄乡书:家书。
家书很难寄回家中。
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通书达礼谓通诗书,懂礼仪。
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
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指儒家经典。
书香世家同“书香门第”。
书香人家同“书香门第”。
书香门户见“书香门第”。
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见《太平御览》卷四九
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
后因以此为喻。
书生之见指书呆子的见解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囊无底谓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书空咄咄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
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
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书不尽意犹书不尽言。
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
识字知书谓有文化知识。
十年读书谓长期努力于学业。
识礼知书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史不绝书史书上不断有记载。
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磬笔难书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
磬,通“罄”。
《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
《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琴棋
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
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曝书见竹谓睹物思人。
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目不知书见“目不识书”。
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寄雁传书谓传递书信。
黄麻紫书见“黄麻紫泥”。
狐鸣鱼书《史记·。
凿柱取书凿楹纳书然荻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焚书坑儒知书达理罄竹难书书香
门第秉笔直书弃书捐剑博览群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罄竹难书读书破万卷奋笔疾
书尽信书不如无书临池学书琴棋书画黄耳传书书声朗朗书香门第映雪读书焚书坑
儒知书明理书声琅琅磬竹难书读书三到无巧不成书四书五经书通二酉书同文,车
同轨书读五车书香世家郢书燕说知书达礼殷浩书空书不释手白面书生掉书袋罄
笔难书然荻读书世代书香骑牛读汉书书不尽意书空咄咄书香人家一介书生枕经籍
书知书知礼书香门户书囊无底书画卯酉弃书捐剑飘零书剑寄雁传书寄雁传书两
脚书橱书不尽言胜读十年书虫书鸟迹虫书鸟篆丹书白马成语(点击查看详解)解
释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
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
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书香铜臭黄耳寄书文弱书生〖解释〗文弱:文雅而体弱。
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
读书人。
摊书拥百城〖解释〗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同“摊书傲百城”。
摊书傲百城〖解释〗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书声朗朗〖解释〗形容读书声音
清朗而响亮。
胜读十年书〖解释〗胜:超过。
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
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骑牛读汉书〖解释〗形容刻苦攻读。
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奋笔直书〖解释〗奋笔:提起笔来。
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同“奋笔疾书”。
奋笔疾书〖解释〗奋笔:提起笔来。
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燔书阬儒〖解释〗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同“焚书坑儒”。
著书立说【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
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 【解释】著:写作;立:成就;说:学说。
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示例】冯友兰《自序》:“乃吾一切先哲~之宗旨。
” 【故事】白面书郎〖解释〗犹白面书生。
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义。
亦泛指读书人。
坐拥书城见“坐拥百城”。
左图右书见“左图右史”。
左书右息喻倒行逆施。
着书立说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
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咫尺之书书信。
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
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凿柱取书谓秉承先人的遗训。
凿楹纳书谓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鱼书雁信见“鱼书雁帖”。
鱼书雁帖泛指书信。
鱼书雁帛见“鱼书雁帖”。
鱼笺雁书泛指书信。
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拥书南面见“拥书百城”。
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
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郢书燕说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殷浩书空晋中军将军殷浩被废,
除名为民,在信安,常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
后以“殷浩书空”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以书为御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
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仰屋着书仰:脸向上;着:写。
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燕颔书生见“燕颔儒生”。
学书学剑学文练武。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 乡书难寄乡书:家书。
家书很难寄回家中。
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通书达礼谓通诗书,懂礼仪。
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指儒家经典。
书香世家同“书香门第”。
书香人家同“书香门第”。
书香门户见“书香门第”。
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见《太平御览》卷四九
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
后因以此为喻。
书生之见指书呆子的见解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囊无底谓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书空咄咄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
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
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书不尽意犹书不尽言。
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
识字知书谓有文化知识。
十年读书谓长期努力于学业。
识礼知书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史不绝书史书上不断有记载。
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磬笔难书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
磬,通“罄”。
《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
《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琴棋
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
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曝书见竹谓睹物思人。
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目不知书见“目不识书”。
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寄雁传书谓传递书信。
黄麻紫书见“黄麻紫泥”。
狐鸣鱼书《史记·。
开卷有益
学富五车博览群书
学识渊博汗牛充栋
满腹经纶两脚书柜
饱读诗书学海无涯
学而上进温故知新
挑灯夜读学以致用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
1、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إ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意味越是抬头看,就越觉得高远;越是用劲钻研,就越
觉得深邃。
)——《论语•子罕》
إ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إ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إ5、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إ6、读十遍,不如写一遍。
——宋代.罗大经《鹤林丕露•手写九经》
إ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读书必须反复地读,这样才能弄懂弄通。
义:意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إ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إ9、循序而渐近,熟读而精思。
——宋代.朱熹《读书之妻》
10、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宋.程颐
إ
11、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
——宋.朱熹
إ
إ
12、胸中书传有余香。
——宋.辛弃疾
13、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إ
1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俄.列夫•托尔斯泰
إ
إ
15、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俄.别林斯基
1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高尔基
إ
17、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苏.高尔基
إ
18、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苏.高尔基
إ
19、对于书籍就跟交新朋友一样。
——德.歌德
إ
20、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英.卡莱尔
إ
21、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里没有窗户。
——英.约翰逊
إ
22、书籍是一种冷静可靠的朋友。
——法.雨果
إ
23、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法.罗曼•罗兰
إ
24、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美.凯勒
إ
إ
25、好书的光亮超过星星。
——俄罗斯谚语
26、好书如挚友,终身不相忘。
——英国谚语
إ
إ
27、开卷有益,在乎用心。
——清.李蕊《兵镜》
28、书籍是科学的成果,但科学不是书籍的成果。
——英.培根
إ
29、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
——蒙台居
إ
إ
3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钱泳《履园丛话•读万卷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