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儿童剧剧本素材的选择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儿童剧剧本素材的选择要求
一、游戏性。

儿童剧的演出,实际上就是一种经过组织的、具有戏剧艺术特点的高级游戏。

它不仅在内容上大多反映、表现了幼儿的游戏活动,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都具备幼儿
游戏的特点。

二、单纯而有趣的戏剧。

冲突。

戏剧冲突是戏剧反映、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段,是戏剧的轴心,“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儿童剧也属于戏剧,自然不能违背、脱离这一艺术规律,但是戏剧中出现的戏剧冲突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趣味。

一般是比较单纯,充满儿童趣味,并且十分鲜明,只有一条主线、往往以儿童能理解的真假、善恶、美丑之间的矛盾对立作为戏剧冲突。

因为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集中,儿童的戏剧可选择设置悬念来创造出热烈紧张的氛围,这样就能自始至终吸引住小观众。

但是戏剧中出现的戏剧冲突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趣味。

一般是比较单纯,充满儿童趣味,并且十分鲜明,只有一条主线、往往以儿童能理解的真假、善恶、美丑之间的矛盾对立作为戏剧冲突。

因为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集中,儿童的戏剧可选择设置悬念来创造出热烈紧张的氛围,这样就能自始至终吸引住小观众。

三、形象化、动作化的语言。

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和表达主题思想的。

戏剧语言要求简练、明确、口语化、性格化和富于动作性。

儿童戏剧也是如此。

但是必须与儿童的
年龄特征和审美趣味相适应。

儿童戏剧不能有大段的对话和独白,因此它的语言特别要求形象化和动作化,甚至常常用大幅度和夸张的动作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情绪和性格,让小观众一看就明白,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儿童故事剧的剧本需要进行选择和改编。

一般来说,剧本的选择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选择健康活泼的思想内容;二要选择易于表演的童话故事;三要选择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选择好剧本后,还需要对剧本进行改编,改编剧本可以通过改换或增加故事角色、改编旁白和心理活动、增添情节的趣味性等三种方式进行。

第一种方式:改换或增加故事角色。

比如故事《小青蛙找朋友》的故事中,出现了“小熊”和“小猪”这两个同属于憨厚类的角色,此时改换其中的某一个角色或增加一个古怪精灵类的动物角色,如小猴等,易于幼儿语调、体态的表演。

第二种方式:改编旁白和心理活动。

文学作品中常有一些描述性的语句不适合直接表演。

从作品到表演必须有一个加工的过程,即把描述性文字转化为具体的语言和动作,使之符合表演的需要。

如在《咕咚来了》故事中,可以将“小兔子听到“咕咚”一声,她吓了一跳,心理好紧张,转身就跑”的台词改编为“啊!这是什么声音?咕咚?咕咚是什么?一定是个大怪物吧?啊!太可怕了,我快逃命要紧吧!”通过这种改编,有利于幼儿投入故事表演,并将故事中角色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

第三种方式:增添情节的趣味性。

一些知识性和教育性较强的故
事,往往缺乏趣味性,而情节的生动有趣是促使孩子进行表演的关键因素。

教师应当在故事主要情节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些生动有情趣的内容以利于幼儿的表演。

如在《白白兔捉月亮》故事中,“夜晚,白白兔捉住了水缸中的月亮,第二天一大早他便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同伴,大家都来看,结果却看不到月亮。

这个情节原本描述了白白兔从骄傲、神气到失落、尴尬的心理全过程,但原文叙述过于简单,缺乏表演性。

这里可以设计几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如小鸡,小猪,并增加他们与白白兔间的对话,这样能够凸显了白白兔的个性特点,使孩子们增强了表演的欲望,另外,可以在情节中增添一些动词、拟声词,使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充满趣味性。

创设必要的物质环境,是幼儿能否顺利开展故事剧表演的先决条件。

表演的物质环境的创设包括表演场地、背景的创设和表演道具的设计与准备。

创设有意境的、丰富的表演环,能起到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作用,会让幼儿产生遐想,萌发参与表演的愿望。

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商议,一同制作道具,设置小舞台。

这样,幼儿在表演时,能够在充分体验参与准备道具的乐趣的同时,增加对该这个故事剧表演的兴致,从而使表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教师还应重视与幼儿共同创设一个平等、和谐、温馨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下心情愉悦地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互相欣赏,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学习协调解决问题,从而使幼儿在表演中养成共同协商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