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英译本中意象的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西方 , 对意象的研究也是层 出不穷 的。意象
作者简介 : 邱玉华 ( 1 9 7 3 一 ) , 女, 四川 内江人 , 硕士 , 副教授 , 研 究方 向: 英汉 比较和翻译。

71 ・
派( I ma g i s m) 是 1 9 0 9年 至 1 9 1 7年 间 的 一 个 西 方 文
其他 中华 经典 名 著 的 翻译 一样 如 火 如 荼 , 有 网上 论 坛里 的小 试 牛刀 片段译 文 , 也 有 成稿成 书的 , 但 是 其 古 人对 各种 自然 和 社会 意象 的使 用 频 率 很 高 , 让 读者 一看 这些 意象 名就 会 自然而 然地 想到 其 对应
中杨宪益 、 许渊冲和汪榕培等人 的《 诗经》 英文选译
放、 无组 织 的 。但 从 1 8世 纪 起 , 欧 洲 开始 关 注 神秘 的东方 , 热 切希 望 了解古 老 的 中华 文 明 , 从 而促 使更
等。但是这些客观物象在诗人的笔下负载了独特的
情感 活动 。“ 象” 虽仍 然 客 观地 存 在 着 , 似 乎 什 么 都
未曾改变 , 但是它已经不再是原本 的“ 象” , 而是“ 意 象” 了 。简单地 说 , 意象 就是 寓 “ 意” 之“ 象” , 用 来 寄
随着让中国经典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文化传播政策鼓励近来中国本土人士对诗经的翻译与其他中华经典名著的翻译一样如火如荼有网上论坛里的小试牛刀片段译文也有成稿成书的但是其中杨宪益许渊冲和汪榕培等人的诗经英文选译或全译本受关注和引用率最高
第2 9卷 第 6期 2 0 1 6年 1 1 月
重庆 第二 师范 学 院学报
托 主观情 思 的客 观 物 象 , 是 赋 有 某 种特 殊 含 义 和 文
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
( 二) 意 象渊 源
在中国, “ 意象” 一 词 自古 就 有 , 是 古 代 文 人 墨
多人翻译诸如《 诗 经》 这样 的中华经典名著。例如 史 陶思 ( V. S t r a u s s ) 的德译本 , 理 雅各 ( J . L e g g e ) 的英
译本 , 阿瑟 ・ 韦理 ( A r t h u r Wa l e y ) 的英译 本等 都具 有
客取 用 大 自然 或社 会 物象来 寄 托情思 的一 种文 学 手
里程碑意义。《 诗经》 英译本较 多, 其 中理雅各 、 韦 理、 庞德等 的译作 流传 较广 , 质量 和地 位崇 高 , 对 《 诗经》 的翻译和传播功不可没 , 得到 了中国和世界
的认 可 。
段, 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诗经》 中
的“ 风” “ 雅” “ 颂” 各 类诗 歌无 一不 是寓 情 于景 、 以物
寄情 。诗人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想 , 便将此想寄托 于某个选定的物象 , 使该物象承载作者抑 或喜悦抑
让人一读即知 , 而无须絮絮叨叨地用 随着“ 让 中国经典传统文化走 出去” 的文化传 或悲伤的感情 , 播政策鼓励 , 近来中国本土人士对《 诗经》 的翻译与 语 言解 释 。
述 的方式 建构 意 象 , 即 以直 接 的方式 对 现 实 的真 实 或想 象 的真 实 进行 描 述 或叙 述 。《 诗 经 ・国 风》的
学 流派 。意象 主 义运动 是一些 英美 诗人 发起 并付 诸 实践 的文 学 运 动 , “ 它是 当 时 盛 行 于 西 方 世 界 的象 征主 义文学运 动 的一个 分支 。其宗 旨是要 求 诗人 以 鲜明、 准确 、 含蓄 和高度 凝练 的意象 生动 及形 象地 展 现事 物 , 并 将 诗 人 瞬 息 间 的 思 想 感 情 融 于 诗 行
译文本 中对 意象的处理 方法 , 大致将其分 为保 留原意象、 改变原 意象、 忽略原意象等 三种方 法, 并分别举例说 明。 关键词 : 诗经 ・国风 ; 意; 象; 意象 ; 英译方 式
中图分类号 : H 3 1 5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8— 6 3 9 0 ( 2 0 1 6 ) 0 6— 0 0 7 1— 0 5
J o u r n ai v e r s i t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Vo 1 . 2 9 N o . 6 No v e mbe r , 2 01 6
《 诗经 ・ 国风》 英译本 中意象 的翻译
就不受 字数 的局 限 了 。
意象 ( i ma g e r y ) , “ 象 ”( 外 在 的原 生 形 态 ) 传 达
了“ 意” ( 心思 、 愿望 、 情态等 ) , 是 中国古诗最重要 的
特征 之一 。物 象是 指 客观事 物存 在 的各种 形 态及 所
收 稿 日期 : 2 0 1 6—0 9— 0 3


《 诗 经》 英译研究的历史 与现状
呈现 出来 的样 子 , 如花草树木、 山川 河 流 、 风 雨 雷 电
从1 6 世纪开始 , 《 诗经》 就 向西方传 播并受 到
海外研究 者的重视。l 7至 1 8世纪 , 西方传教 士向 欧洲译介《 诗经》 , 他们的阐释, 从总体来看 , 充满浓 厚的宗教 色彩。当时对 《 诗经》 的翻译 是零 散、 粗
邱 玉 华
( 重庆第二师范学 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 , 重庆 4 0 0 0 6 7 )
摘要 : “ 意象” 是 中国古代 文论 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 古诗 大多采用 以“ 象” 寓“ 意” 的借物抒 情写作手 法, 故 而在
中国历史典籍和 文艺作 品的英译 中对“ 意象” 的处 理不 可随意。本文 以《 诗经 ・ 国风》 的英译 为例 , 分 析其 中的意 象类型 , 以及 不 同的翻译处理方式。依据 艺术表现手 法, 本文将意 象分为描述 型、 比喻型和象 征型三大 类; 依据 英
或全 译本 受关 注 和引用 率最 高 。
的寓意 。“ 圆月” 对应“ 思乡” , 如“ 明月几时有 , 把酒
问青 天”; “ 雨淅 淅沥 沥 ” 对应 “ 沮 丧 的情 绪 ” , 如“ 清
二、 什么是意象
( 一) 定义
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 美女高屋 ” 对应
“ 财 富和社 会地 位 ” , 如“ 书 中 自有颜 如 玉 , 书 中 自有 黄金屋 ” 。有 了这些 约 定 俗 成 的 意象 辅 助 , 五言诗 、 七 言诗 这些 字数 有 限制 的诗体 在表 达思 想 和情 感 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