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生理学血液循环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通过改变心输出量和血管阻力来 调节血压,保持血液循环的稳定。
心脏的电生理特性
心电产生机制
心脏细胞具有电生理特性,能够 产生和传导电信号,这些电信号
构成了心电。
心电图
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 能够反映心脏的节律、传导速度和 兴奋性等指标。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 或兴奋起源异常导致的心脏节律紊 乱,可能引起心悸、胸闷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导致猝死。
06
血液循环的调节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定义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循环系统的功能。
神经调节的机制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神经的作用来实现。交感神经兴奋时,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使 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会释放乙酰胆碱等递质,使心率减慢、血管舒张,血压降低。
白细胞占血液的 10%,主要作用是 免疫防御。
血液由血浆、红细 胞、白细胞和血小 板组成。
红细胞占血液的 35%左右,主要功 能是运输氧气和二 氧化碳。
血小板占血液的1%, 参与血液凝固。
血液的功能
运输功能
血液能够运输氧气、营养物质、激素和 代谢产物等,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态
血液中的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 理化特性能够调节体温、渗透压和酸
神经调节的意义
神经调节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运动、情绪激动等 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以满足机体对能量和氧气的需求。
体液调节
01
体液调节的定义
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中的激素等化学物质来调节循环系 统的功能。
02 03
体液调节的机制
体液调节主要通过血液中的激素等化学物质的作用来实现 。例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以作用于心肌细胞膜 上的受体,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心率加快;胰岛素可以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受体,引起血管舒张,降低 血压。
血栓形成与栓塞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血管内壁积聚脂肪和钙质,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在静脉内形成凝块,阻碍血流。
栓塞
循环血液中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随血流运行而阻塞血管。
高血压与低血压
高血压
动脉血压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低血压
动脉血压持续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器官灌注不足。
THANKS
自身调节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一定范围 内,心血管系统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来 维持血压的稳定。
07
血液循环与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 起的心脏病。
脑卒中
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 而引起的疾病。
心力衰竭
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以满足身体需要,导致全身各 器官灌注不足。
微循环的结构与功能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具有物质交换、调节血容量和调节体温等 功能。
淋巴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结和淋巴器官等组成,具 有回收组织液、免疫应答和调节血浆容量等功能。
微循环与淋巴系统的关系
微循环和淋巴系统在人体生理功能中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具 有重要作用。
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
免疫功能
白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等成分具有免疫 防御作用,能够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止血功能
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有助于止血和 损伤修复。
血液的理化特性
01
02
03
04
血液是略微粘稠的液体, 具有流动性。
血液的pH值维持在 7.35-7.45之间,呈弱碱 性。
血液中含有多种电解质, 如钠、钾、钙、镁等, 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动脉血压的形成
动脉血压是由心脏收缩和血管弹性回缩产生的,对维持血液循环 和组织灌注具有重要意义。
脉搏的形成与测量
脉搏是动脉血压波动引起的,可以通过触摸脉搏来测量心率和评估 心血管系统的状况。
动脉血压的正常范围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
微循环与淋巴系统
血液的温度维持在37℃ 左右,保持适宜的代谢 活动。
04
心脏生理
心脏的结构
01
02
03
心脏位置与形态
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呈圆 锥形,具有四个腔室,分 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 心房和右心室。
心脏瓣膜
具有四个瓣膜,分别是二 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 和肺动脉瓣,它们的作用 是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心肌与心包
学习目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理解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和生理意义
02 掌握心脏、血管和血液等生理学基础知识
03
了解血液循环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04
掌握血液循环相关的临床应用和病例分析 方法
02
血液循环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血液循环系统是指通过心脏的收缩和 舒张,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组 织器官,并返回心脏的循环过程。
功能
维持生命活动,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排除废物和二氧化碳,保持内环境 稳态等。
组成与结构
组成
由心脏、血管、血液等部分组成。
结构
心脏包括四个腔室,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血管分为动脉、 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循环系统的重要性
维持生命
血液循环系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一旦血液循环停止,生命活动将无法 维持。
物质交换
通过血液循环系统,氧气和营养物质 能够被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 将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内环境稳态
血液循环系统能够调节体温、酸碱平 衡和渗透压等内环境因素,保持内环 境的稳态。
免疫功能
血液循环系统中的白细胞和其他免疫 细胞能够抵御感染和疾病。
03
血液的生理特性
血液的组成
血浆约占血液的 55%,主要成分是 水、蛋白质、葡萄 糖和无机盐等。
南华大学生理学血液循环 课件
• 引言 • 血液循环系统概述 • 血液的生理特性 • 心脏生理 • 血管生理 • 血液循环的调节 • 血液循环与疾病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南华大学生理学血液循环课件
适用对象
医学生、生物学专业学生、教师及对生理学感兴趣的 公众
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学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 用,培养学生对生理学研究的兴趣和科学素养。
心脏由心肌构成,具有强 大的收缩力,能够推动血 液流动;心包则起到保护 心脏的作用。
心脏的功能
泵血功能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运动,将血液泵 入大动脉,再经各级动脉输送到全身 各部位,为身体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 和营养物质。
调节血压
免疫作用
心脏能够产生一些免疫细胞和分子, 参与身体的免疫反应,对维持身体健 康具有重要作用。
体液调节的意义
体液调节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 化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低血糖时,胰岛素分泌增加 ,可以促进糖原合成和脂肪分解,维持血糖稳定。
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的定义
自身调节的机制
自身调节的意义
自身调节是指循环系统的各个器官和 组织在一定范围内独立地调节其功能 。
自身调节主要通过器官和组织内部的 感受器、传入神经和效应器的作用来 实现。例如,在一定范围内,肾脏可 以通过感受器感知血压的变化,通过 传入神经将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再通过效应器的作用来调节肾血流 量和尿量,以维持血压的稳定。
感谢观看
05
血管生理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血管的结构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 细血管三种类型,每种类 型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特点。
血管的功能
血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血 液,同时还有调节体温、 调节渗透压和参与免疫反 应等作用。
血管的发育与老化
血管的发育和老化过程对 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 况有着重要影响。
动脉血压与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