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配套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探究】2014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配套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1.(2012年高考安徽卷)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
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 对感病基因r 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 占19
,抗病植株RR 和Rr 各占49
,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19
B.116
C.481
D.18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频率的相关知识。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植物种群中感病植株(rr )开花前全部死亡,有繁殖能力的植株中,抗病植株RR 和Rr 各占1/2,基因型为R 、r 的配子比为3∶1,配子中R 的基因频率为3/4,r 的基因频率为1/4,故子一代中感病植株rr 占1/4×1/4=1/16,B 正确。

答案:B
2.(2012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 1的基因型
D.F 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有关知识。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如F 2中出现9∶3∶4这样的性状分离比,故A 错;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性状表现相同,故B 错;测交方法可检测任一未知基因型,故C 错;F 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故D 对。

答案:D
3.(2012年高考上海卷)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 型血,她的红
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是()
A.B型,I B I B
B.B型,I B i
C.AB型,I A I B
D.O型,ii
解析:本题考查了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内在联系,基因分离定律、受精作用以及抗原-抗体反应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ABO血型是人类常见的血型决定系统。

血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是:A型基因型可以是I A I A、I A i,血清含抗B凝集素;B型是I B I B、I B i,血清含抗A凝集素;AB 型是I A I B,血清中不含凝集素;O型是ii,血清中含抗A、抗B凝集素。

妻子是A型,则她的基因型可能是I A I A或I A i。

丈夫的血型是B型,基因型为I B i,儿子是O型,基因型为ii,才符合该女子的红细胞能与丈夫、儿子血清凝集,且三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的条件,B选项正确。

答案:B
4.(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

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

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

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及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

(1)若毛色异常鼠为基因突变所致,则毛色正常鼠应为纯合子,被发现的毛色异常鼠应为杂合子。

则题干中的交配实验,其子代中表现型比例为毛色正常鼠∶毛色异常鼠=1∶1。

(2)设控制毛色的基因为A、
a,若毛色异常鼠的出现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则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有:♀Aa×♂Aa→1AA∶2Aa∶1aa,用毛色异常的雄鼠(aa)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毛色正常雌鼠交配,可能出现两种情况:①Aa×aa→1Aa∶1aa;②AA×aa→Aa。

答案:(1)1∶1隐显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1∶1毛色正常
一、选择题
1.(2013年临沂模拟)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证据是()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
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解析: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方法是测交实验。

答案:D
2.(2011年高考海南卷)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

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

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解析:融合遗传主张子代的性状是亲代性状的平均结果,融合遗传方式传递的遗传性状在后代中不分离。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双亲杂交的F1代表现显性亲本性状(或显性的相对性),F1自交产生的F2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答案:C
3.人类常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

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
A.都是纯合子(体)
B.都是杂合子(体)
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
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
解析:患病夫妻若都是纯合子不可能生出正常的孩子;患病夫妻若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则必定都携带隐性致病基因且是隐性纯合子,也不会生出正常的孩子,故A、C、D所述错误。

若患病夫妻都是杂合子可生出正常的孩子,如AA+与AA+生出A+A+的孩子,故B正确。

答案:B
4.(2013年临沂质检)南瓜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相关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B.由过程③可知白色是显性性状
C.F2中黄花与白花的比例是5∶3
D.F1与F2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解析:自交后代3∶1和测交后代1∶1的性状分离比均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F1中白花占1/2,白花是显性性状,所以白花自交F2中白花占1/2×3/4=3/8,黄花占1/2+1/2×1/4=5/8;F1中白花全部为杂合子,F2中白花有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两种。

答案:D
5.(2010年高考天津卷)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 S表示短食指基因,T L表示长食指基因)。

此等位基因表达受
性激素影响,T S在男性为显性,T L在女性为显性。

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1
4
B.
1
3
C.1
2
D.
3
4
解析:由题干信息知:母亲基因型为T S T S,她的子女肯定携带T S基因,故子女中长食指应为女性,基因型为T L T S,由此可推出父亲基因型为T L T S,故该对夫妇再生一长食指孩子的概率为1/4(女性T L T S,1/2×1/2=1/4)。

答案:A
6.(2011年高考上海卷)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表。

若W P W S与W S 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A.3种,2∶1∶1
B.4种,1∶1∶1∶1
C.2种,1∶1
D.2种,3∶1
解析:分析表格可知:这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为:W>W P>W S>w,则W P W S与W S w 杂交,其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分别为:W P W S(红斑白花),W P w(红斑白花),W S W S(红条白花),W S w(红条白花),所以其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应为:2种,1∶1。

答案:C
7.(2013年石家庄统考)红海中营群居生活的红鲷鱼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在缺少雄性红鲷鱼的雌鱼群体中,总会有一条雌鱼变成雄鱼,且身体也变得比其他雌鱼健壮。

为解释这一现象,有人做了如下两组实验(注:两组红鲷鱼生长状况、实验装置、条件及时间都相同)。

该实验说明()
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性状表现起到决定性作用
B.生物的性状表现由遗传物质决定
C.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鲷鱼的性别决定与遗传物质无关
解析:两组实验,第一组虽然不在一个玻璃缸中,但是可以相互看到,与在同一个池塘中的作用是类似的,雌鱼中没有产生雄鱼;第二组两个玻璃缸被木板隔开,饲养一段时间后,产生了雄鱼,可以得出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C
8.菜豆是自花受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对白色为显性。

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Aa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第三年海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3∶1
B.15∶7
C.5∶3
D.9∶7
解析:杂合子自交2代后,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2=1/4,纯合子为1-1/4=3/4,其中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所以第三年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比例为(1/4+1/2×3/4)∶(1/2×3/4)=5∶3。

答案:C
9.(2013年盐城调研)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解析:孟德尔在杂交实验中仅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

答案:A
10.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橙红色。

下列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中不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橙红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减数分裂的结果直接形成配子,所以可以直接检测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以确定是否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后代表现型只有一种无法证明。

B选项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橙红色的现象,以及D选项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虽又经过一次杂交才能证明,但是确实证明了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只不过不是直接证明。

答案:A
11.(2013年福州质检)苏格兰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以下是苏格兰牛耳尖性状遗传的家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形耳尖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Ⅲ1为杂合子
C.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可来自Ⅰ1
D.Ⅲ2与Ⅲ5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1/3
解析:由Ⅱ1、Ⅱ2都是V形耳尖生出非V形耳尖Ⅲ2可知,控制耳尖性状的V形基因是显性基因,但是Ⅲ3为非V型耳尖母牛,因此V形耳尖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A错误;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Ⅱ1和Ⅱ2均为杂合子,但是Ⅲ1是否是杂合子未知,B错误;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父母均提供一个,其母亲的非V形耳尖的基因也可能来自Ⅰ1或Ⅰ2,C正确;Ⅲ2与Ⅲ5分别是隐性纯合子、杂合子,因此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1/2,D 错误。

答案:C
12.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关系如下表:
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理论上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解析:若双亲无角,当父本hh×母本Hh时,后代可以表现有角(Hh)或无角(hh);若双亲基因型为Hh,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4HH、1/2Hh、1/4hh,其中1/2Hh个体中雄性个体占子代个体概率为1/4,表现为有角,雌性个体占子代个体概率为1/4,表现为无角,总之,子代中有角概率为1/4+1/4=1/2,无角概率为1/4+1/4=1/2;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仍然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2013年沈阳联考)在某种安哥拉兔中,长毛(由基因H L控制)与短毛(由基因
H S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安哥拉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1与F2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实验结果表明:
①控制安哥拉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H L、H S)位于染色体上;
②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2)F2中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3)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请预期后者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据实验分析可知,雄兔中长毛(由基因H L控制)为显性,雌兔中短毛(由基因H S控制)是显性,因此亲本基因型为(雄)H L H L、(雌)H S H S,F1的基因型为(雄)H L H S、(雌)H L H S,F1雌雄个体交配得F2中雄性:长毛(1H L H L、2H L H S)∶短毛(1H S H S)=3∶1,雌性:长毛(1H L H L)∶短毛(2H L H S、1H S H S)=1∶3。

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后者为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

答案:(1)①常②H L H S和H L H S(或答“H S H L和H S H L”)
(2)H L H S∶H S H S=2∶1
(3)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
14.(2013年金华统考)“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

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图所示。

现有右旋和左旋椎实螺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母性效应”现象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2)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螺壳表现为右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

(3)F2出现三种基因型的根本原因是。

请写出F2自交的遗传图解,并注明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4)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统计杂交后代F1的性状。

若子代表现情况是,则该左旋椎实螺是纯合子;若子代的表现情况是,则该左旋椎实螺是杂合子。

解析:(1)由遗传图解知:“母性效应”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2)螺壳表现为左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故表现为螺壳左旋的子代基因型为dd或Dd。

同理螺壳右旋个体基因型为DD、Dd或dd。

(3)F2出现三种基因型的根本原因是F1产生配子过程中因等位基因分离而产生数量相等的不同种配子。

(4)左旋螺的基因型为Dd或dd,故可以用任意右旋螺作父本与该螺杂交,若左旋螺为Dd,则子代螺壳应为右旋,若左旋螺为dd,则子代螺壳应为左旋。

答案:(1)符合(2)dd或Dd dd或Dd或DD(少写不可)(3)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遗传图解:
(4)左旋螺右旋螺
15.(2013年潍坊质检)玉米是遗传学实验常用的材料。

在自然状态下,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的柱头上(如图所示)。

请回答:
(1)选择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农田中有一批常态叶和皱叶玉米的幼苗,欲通过实验判断该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某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幼苗各若干,分别移栽隔离种植,观察子一代性状:若子一代发生性状分离,则此亲本所表现的性状为性状;若子一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

为研究一纯合高茎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所结子粒全为纯合、全为杂合还是既有纯合又有杂合,某同学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2粒种子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子一代植株的性状,子一代全为高茎,他就判断该玉米果穗
所有籽粒为纯种,可老师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以该果穗为实验材料,写出科学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现象及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玉米具有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后代数目多,统计结果更准确;人工授粉操作简便;既能自花传粉也能异花传粉等优点,因此常被用作遗传实验材料。

(2)将两种性状植株分别种植,相当于自交,如果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相应性状为显性;如果后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表明植株为纯合子,此时需要将两种性状植株杂交,子代表现出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为隐性性状。

(3)用2粒种子作为亲本种植,获得的子代数量太少没有说服力,而且还有一定的偶然性。

应该将该果穗上的种子全部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单独隔离种植即让其进行自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全为高茎,则说明亲本为纯合子(AA);若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则说明亲本为杂合子(Aa);若一部分亲本后代全为高茎,另一部分亲本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则说明亲本既有纯合子(AA)又有杂合子(Aa)。

答案:(1)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后代数目多,统计结果更准确人工授粉操作简便既能自花传粉也能异花传粉(任答两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显性将子一代常态叶与皱叶玉米杂交,观察其后代叶片性状,表现出的叶形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叶形为隐性性状
(3)选择样本太少,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代表全部籽粒的基因型实验思路:用该玉米穗上的全部籽粒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自交),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子一代植株的高、矮(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下同)
预期现象及结论:
①若子一代全为高茎,说明该玉米穗上的籽粒全是纯合子
②若全部亲本的子一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说明该玉米穗上的籽粒全为杂合子
③若部分亲本的子一代全为高茎,另一部分亲本的子一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说明该玉米穗上的子粒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