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Mg—24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
35分)
1.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
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
2.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0.9~1.5 B.唾液6.6~7.1
C.尿液 4.7~8.4 D.胰液7.5~8.0
3.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浓盐酸B.氢氧化钠
C.石灰石D.浓硫酸
4.下表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pH,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新鲜牛奶柠檬西红柿肥皂水
pH 7 2.2~2.4 4.0~4.4 10
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测定溶液的pH
D.过滤
6.要除去CaCl2溶液中的稀盐酸得到CaCl2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 A.生石灰B.石灰石
C.熟石灰D.苛性钠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NaOH+CO2===Na2CO3+H2O
B.Fe2O3+CO===Fe+CO2
C.2Fe+6HCl===2FeCl3+3H2↑ 
D.Cu+H2SO4(稀)===CuSO4+H2↑
8.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B.氯化钠
C.铁粉D.pH试纸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B.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
D.向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呈蓝色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Fe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CaO、NaOH固体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
C.浓盐酸、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D.氢氧化钙、氢氧化钡都是可溶性碱,其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11.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操作方法
A Fe(Fe2O3)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aO粉末(CaCO3粉末) 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 NaOH溶液[Ca(OH)2溶液] 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uSO4溶液(硫酸) 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
过滤
12.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种酸。

将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
A.NaCl、H2O B.NaClO、H2O
C.NaCl、NaClO D.NaCl、NaClO、H2O 13.在初中阶段有关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C是单质,D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B是酸,则C和D中一定有一种是盐
D.若A、B各取10 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生成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 g
14.25 ℃时,向20.0 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
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
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d点对应溶液的pH:b>d
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无色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15.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

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
一个废液缸中。

探究小组对两个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不考虑酚酞和水)()
废液来源甲组乙组
检测方法与结果观察废液呈无色观察废液呈红色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和稀硫酸
B.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C.直接将甲组的废液排入铸铁管下水道,可能腐蚀铸铁水管
D.将两组的废液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污染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16.(4分)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胃液中帮助消化的酸__________。

(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________。

(3)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________。

(4)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_。

17.(10分)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
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
类别不同。

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2)反应①中石蕊试液变为________色。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________(填序号)。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
Na2CO3中的________。

18.(6分)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着较广泛的用途。

(1)酸与碱之间能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写出一个上述四种物质之间
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钙可以用来调节土壤的________性,它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________
气体的存在。

(3)将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混合液显红色,
或“=”)7。

要准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可推断该溶液的pH______(填“>”“<”
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19.(8分)如图为“领取奖杯游戏”的物质阶梯,当阶梯上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方可向上攀登。

例如,攀登阶梯甲能领取奖杯。

(1)认识阶梯甲
①阶梯上的5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俗称纯碱的是
____________。

②攀登过程中,H2SO4与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搭建阶梯乙
请你从O2、Fe、Fe2O3、HCl、NaOH中选择4种物质,写在图中相应的台阶上,能领取奖杯。

(3)共享物质,重塑阶梯
阶梯乙搭建完成后,若在阶梯甲和阶梯乙中各选择一种物质进行互换,也均能领取奖杯,则这两种物质是________(任写一组即可)。

20.(12分)图中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D含相同的阴离子,C、D、E、F含有同一种元素,C、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C 之间的反应可用于检验铵态氮肥,B、E之间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框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名称:__________,F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1.(6分)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后,小娟做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
Ⅰ黑色固体完全溶解,
溶液呈______色
盐酸与氧化铜发生了化学
反应
Ⅱ加入稀盐酸后,未观
察到明显现象;滴入
酚酞后,溶液变红色
盐酸与氢氧化钠未发生化
学反应
Ⅲ有沉淀生成,溶液仍
为红色
生成沉淀的原因(用化学
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酚酞除外)
【实验反思】
小勇认为小娟实验步骤Ⅱ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小娟另取试管重新做了步骤Ⅱ的实验,在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后,继续
滴加稀盐酸。

边滴边振荡,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从微观角度看,此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娟将步骤Ⅲ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过滤,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再倒掉,以防止环境污染。

22.(10分)酸和碱的知识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知识。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酸和碱都含有氢元素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多数酸和碱有腐蚀性
d.酸和碱能与所有的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2)为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某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某溶液后,红色消失,
变为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7。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将得到的蓝色溶液和无色溶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可
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请解释其原因。

(3)某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用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证明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未完全变质,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该样品,滴
加足量的某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滤液中滴加酚酞
试液②__________________
样品未完全变质,仍含有氢氧
化钠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3.(9分)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正常人胃液每日需要HCl质量约为 6.5~7.3 g。

某患者每日分泌HCl质量为9.0 g,为治疗胃酸过多需服用如图所示抑酸剂,发生反应:Mg(OH)2+2HCl===MgCl2+2H2O。

请计算并回答: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HCl质量多少克?理论上能否使该患者胃液中HCl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01)
×××牌复方抑酸剂
有效成分:氢氧化镁
作用、用途:用于治疗胃酸过量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片,每天3次
药物含量:每片含0.145 g氢氧化镁
答案
一、1.B 2.A 3.C 4.D 5.A
6.B点拨:石灰石不溶于水,过量时不会在溶液中引入新杂质。

7.A8.B9.A
10.D点拨:Fe2O3与稀盐酸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NaOH固体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它能作干燥剂是因为NaOH固体易吸收水分而潮解,故B 错误;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故C 错误;Ca(OH)2和Ba(OH)2都能与CO2发生反应,分别产生CaCO3和BaCO3白色沉淀,故D正确。

11.D点拨:A中稀盐酸也会与铁反应;B中加水后CaO会与水反应;C中CO2也会与NaOH溶液反应。

12.D点拨:根据信息可知,Cl2能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HClO 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最终生成NaCl、NaClO和H2O。

13.C点拨:生成物为盐和水,反应物不一定是酸和碱,还可能是金属氧化物与酸,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等;生成物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
是置换反应,如CO与CuO反应;10 g A与10 g B若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C、D的质量和为20 g,若反应时有一种物质过量,则生成C、D的质量和
小于20 g。

14.D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由图可知b点pH<7,d点pH>7,A错误;当溶液pH=7时,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0 mL,经计算可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不是30%,B错误;b点pH<7,溶液呈酸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错误;d点对应的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钠溶液有剩余,故溶质是NaCl和NaOH,D正确。

15.A点拨:甲组废液呈无色,则废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中性,不一定含稀盐酸、稀硫酸。

二、16.(1)HCl(2)NaOH(3)CaO(4)Ca(OH)2
17.(1)H+(2)红(3)Al2O3+6HCl===2AlCl3+3H2O (4)③⑤(5)Na2CO3 18.(1)中和;NaOH+HCl===NaCl+H2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酸;CO2(3)>;pH计
19.(1)①CO 2;Na 2CO 3
②Na 2CO 3+H 2SO 4===Na 2SO 4+H 2O +CO 2↑
(2)从高到低依次为:NaOH 、HCl 、Fe 、O 2(3)H 2SO 4和HCl(或Fe 和Mg) 20.(1)盐酸;CaO (2)改良酸性土壤
(3)2NH 4Cl +Ca(OH)2===CaCl 2+2H 2O +2NH 3↑;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复分解
点拨:A ~F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 、E 之间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所以
B 、E 是盐酸、碳酸钙,A 、
C 之间的反应可用于检验
铵态氮肥,所以A 、C 是铵态氮肥和碱,A 、B 、D 含相同的阴离子,所以A
是氯化铵,B 是盐酸,E 是碳酸钙,C 是氢氧化钙,盐酸会转化成D ,D 和碳
酸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
D 是氯化钙,碳酸钙会转化成
F ,F 会转化成氢氧化
钙,所以F 是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 是盐酸,F 是CaO 。

三、21.【实验探究】Ⅰ:蓝
Ⅲ:CuCl 2+2NaOH===Cu(OH)2↓+2NaCl ;NaCl 、NaOH
【实验反思】氢氧化钠过量也可使酚酞变红;溶液红色恰好褪去;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适量的酸22.(1)b 、d
(2)①≤;Ca(OH)2+H 2SO 4===CaSO 4+2H 2O(合理即可)
②CuO 与H 2SO 4反应生成的蓝色CuSO 4溶液与过量的NaOH 反应,生成了Cu(OH)2蓝色沉淀。

(3)2NaOH +CO 2===Na 2CO 3+H 2O ①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②溶液变成红色
四、23.解:设可消耗胃液中HCl 质量为m 。

Mg(OH)2

2HCl === MgCl 2
+2H 2O
58 2×36.5 0.145 g ×2×3
m
580.145 g ×2×3=
2×36.5
m
m=1.095 g
服药一天后胃液中剩余HCl质量=9.0 g-1.095 g=7.905 g
7.905 g>7.3 g,不能恢复到正常范围。

答: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HCl质量为1.095 g,理论上不能使该患者胃液中HCl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