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拆装与检测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车床的拆装 一、数控车床主轴部件的拆装
• CK7815型数控车床主轴部件结构如下图所示, 该主轴工作转速范围为15-5000r/min。主轴 9前端采用三个角接触球轴承12,通过前支承 套14支承,由螺母11预紧。后端采用圆柱滚子 轴承15支承,径向间隙由螺母3和螺母7调整。 螺母8和螺母10分别用来锁紧螺母7和螺母11, 防止螺母7和螺母11的回松。带轮2直接安装在 主轴9上(不卸荷)。同步带轮1安装在主轴9 后端支承与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和安装在主 轴脉冲发生器4轴上的另一同步带轮,带动主 轴脉冲发生器4和主轴同步运动。
• (一)、直线度
• 1、一条线在一个平面或空间内的直线度,如数控卧式车床 床身导轨的直线度;
• 2、部件的直线度,如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工作台纵向基准T 形槽的直线度;
• 3、运动的直线度,如立式加工中心X轴轴线运动的直线度。
• 长度测量方法有:平尺和指示器法、激光干涉仪法。
• 角度测量方法有:精密水平仪法,自准直仪法和激光干涉仪 法。
第38页/共42页
数削综合样件及检测项目(CK6136V)
第39页/共42页
基准半径的轮廓变化、直径的尺寸、圆度误差 (CK6136V)
第40页/共42页
第41页/共4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42页/共42页
第29页/共42页
常用检测工具
第30页/共42页
二、数控车床几何精度检测项目(CK6136V)
第31页/共42页
第32页/共42页
第页/共42页
三、数控车床位置精度检测项目(CK6136V)
第36页/共42页
第37页/共42页
四、数控车床工作精度检测项目(CK6136V)
距度; • 同轴度或重合度,如卧式数控车床尾座套筒轴线与主轴
轴线的重合度。 • 测量方法有:平尺和指示器法,精密水平仪法,指示器
和检验棒法。
第27页/共42页
• (四)、垂直度 • 直线和平面的垂直度,如立式加工中心主轴轴线和X轴轴
线运动间的垂直度; • 运动的垂直度,如立式加工中心Z轴轴线和X轴轴线运动
• (3)检查
• 装配后转动电动机叶片,主轴应能轻松旋转起 来,无阻滞或卡住现象。若主轴不能轻松旋转
第12页/共42页
二、数控车床立式四工位刀架的拆装
• 数控车床立式四工位刀架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第13页/共42页
第14页/共42页
• (1)刀架抬起 • 当数控装置发出换刀指令后,电动机1起动
正转,并经联轴器2使蜗杆3转动,从而带动蜗 轮丝杆4转动。刀架体7的内孔加工有螺纹,与 丝杆联结,蜗轮4与丝杆为整体结构。当蜗轮 开始转动时,由于刀架底座5和刀架体7上的端 面齿处于啮合状态,且蜗轮丝杆轴向固定,因 此刀架体7抬起。 • (2)刀架转位 • 当刀架抬起至一定的距离后,端面齿脱开, 转位套9用销钉与蜗轮丝杆4联结,随蜗轮丝杆 一同转动,当端面齿完全脱开时,转位套正好 转过160º,球头销8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进入转 位套9的槽中,带动刀架体转位。
第10页/共42页
• 主轴部件装配及调整
• 装配前,各零件、部件应严格清洗,需要预先 加涂油的部件应加涂油。装配工具以及装配方 法,应根据装配要求及配合部位的性质选取。 必须注意,不正确或不规范的装配方法,将影 响装配精度和装配质量,甚至损坏被装配件。
• 对CK7815型数控车床主轴部件的装配过程, 可依据拆卸顺序逆向操作,不再赘述。主轴部 件装配时的调整,应注意以下几个部位的操作:
• GB/T16462-1996《数控卧式车床精度检验》
第25页/共42页
数控机床几何精度检测那几类
• 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是综合反映机床主要零部件组装后线 和面的形状误差、位置或位移误差。根据GB T 17421.11998《机床检验通则 第1部分 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 床的几何精度》国家标准的说明有如下几类:
第18页/共42页
第19页/共42页
第20页/共42页
第21页/共42页
3)、多轴数控车床
第22页/共42页
第23页/共42页
第24页/共42页
数控车床几何精度检验


GB/T 17421.1-1998《机床检验通则 第1部分 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
几何精度》

GB/T4020-1997 《标准检测卧式数控车床的几何精度》
• 〈1〉前端三个角接触球轴承,应注意前面两 个大口向外,朝向主轴前端,后一个大口向里 (与前面两个相反方向)。预紧螺母11的预紧 量应适当,预紧后一定要注意用螺母10锁紧, 防止回松。
第11页/共42页
• 〈2〉后端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间隙由螺母3和 螺母7调整,调整后通过螺母8锁紧,防止回松。
• 〈3〉为保证主轴脉冲发生器与主轴转动的同 步精度,同步带的张紧力应合理。调整时先略 略松开支架6上的螺钉,然后调整螺钉5,使之 张紧同步带。同步带张紧后,再旋紧支架6上 的紧固螺钉。
• 几何精度的检测,主要用的工具有平尺、带锥柄的检验棒、顶尖、直角尺、精密水平 仪、百分表、千分表、杠杆表、磁力表座等;
• 位置精度检测主要用的机床是激光干涉仪及块规;加工精度检验机床主要有千分尺及 三坐标测量仪等。
• 另:数控机床验收时常用检测工具还有:运行时测试噪声可以用噪声仪,机床的温升 测试可以用点温计或红外热像仪。外观测试用的设备主要有光电光泽度仪等。
第15页/共42页
• (3)刀架定位
• 刀架体7转动时带动电刷座10转动,当转到 程序指定的位置时,粗定位销15在弹簧力的作 用下进入粗定位盘6的槽中进行粗定位,同时 电刷13接触导体使电动机1反转。由于粗定位 槽的限制,刀架体7不能转动,使其在该位置 垂直落下,刀架体7和刀架底座5上的端面齿啮 合实现精确定位。
第17页/共42页
• (2)数控车床立式四工位刀架装配步骤
• 数控车床立式四工位刀架装配步骤按下述步骤 进行
• 蜗轮丝杆→转位套→球头销→刀架体→粗定位 销→粗定位盘→蜗杆轴→刀架底座→联轴器→ 电动机→电刷座→发信体→螺母→电刷→发信 体防护罩
• (3)检查
• 转动电动机叶片,是否能轻松实现刀架抬起、 刀架转位、刀架定位、刀架压紧数控车床立式 四工位刀架换刀动作。若无法实现说明未装配 好,须拆卸蜗轮丝杆、转位套、球头销、刀架 体、粗定位销与粗定位盘等重新装配。
间的垂直度。 • 测量方法有:平尺和指示器法,角尺和指示器法,光学法
(如自准直仪、光学角尺)。 • (五)、旋转 • 径向跳动,如卧式数控车床主轴轴端的卡盘定位锥面的径
向跳动,或主轴定位孔的径向跳动; • 周期性轴向窜动,如卧式数控车床主轴的周期性轴向窜动;
第28页/共42页
数控机床几何精度、位置精度检测工具
• (4)刀架压紧
• 刀架精确定位后,电动机1继续反转,夹紧
第16页/共42页
• 数控车床立式四工位刀架拆装步骤
• (1)数控车床立式四工位刀架拆卸步骤

数控车床立式四工位刀架拆卸步骤按下述步骤进行

发信体防护罩→电刷→螺母→发信体→电刷座→电动机→联轴器→刀架底
座→蜗杆轴→粗定位盘→粗定位销→刀架体→球头销→转位套→蜗轮丝杆
第7页/共42页
第8页/共42页
• 主轴部件的拆卸与调整 • (1)主轴部件的拆卸 • 〈1〉拆下电动机传动带及 • 主轴后端带轮和键。 • 〈2〉拆下主轴后端螺母3。 • 〈3〉松开螺钉5,拆下支架6上的螺钉,拆去主轴脉冲发生器(含支架、同步
带)。 • 〈4〉拆下同步带轮1和后端油封件。 • 〈5〉拆下主轴后支承处轴向定位盘螺钉。
第26页/共42页
• (二)、平面度(如立式加工中心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 测量方法有:平板法、平尺法、精密水平仪法和光学法。 • (三)、平行度、等距度、重合度 • 线和面的平行度,如卧式数控车床顶尖轴线对主刀架溜
板移动的平行度; • 运动的平行度,如立式加工中心工作台面和X轴轴线间
的平行度; • 等距度,如卧式加工中心定位孔与工作台回转轴线的等
• 【教学引入】:拆装检测下图数控车床。
图2-1
第1页/共42页
完成工作任务背景知识:
➢数控车床的结构 ➢数控车床的拆装 ➢数控车床的几何精度检测 ➢数控车床的工作精度检测
第2页/共42页
数控车床的结构 一、数控车床的组成
第3页/共42页
第4页/共42页
第5页/共42页
二、数控车床的布局
第6页/共42页
第9页/共42页
• 〈6〉拆下(向前端方向)主轴部件。 • 〈7〉拆下圆柱滚子轴承15和轴向定位盘及油封。 • 〈8〉拆下螺母7和螺母8。 • 〈9〉拆下螺母10和螺母11以及前油封。 • 〈10〉拆下主轴9和前端盖13。主轴拆下后要轻放,不得碰伤各部螺纹及圆柱
表面。 • 〈11〉拆下角接触球轴承12和前支承套14。 • 以上各部件、零件拆卸后,应清洗及防锈处理,并妥善存放保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