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文科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生产工具的革新上,下列图片代表的生产工具,按在中国历史上从早到晚的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2.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3.殷墟甲骨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協田”的卜辞。
“協”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
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①已经使用耒耜的锄耕方式②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③证明商代已有井田制④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史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不等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
①人烟稀少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5.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
C.庄园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6.下列现象在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用丝做衣料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③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①③
7.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粉彩
A.宋朝
B.唐朝
C.南北朝
D.清朝
8.宋代的“市”,突破了以前的限制,表现在
①封闭在政府规定的X围内②分散于宅屋之间③不允许设“市”的城郊和乡村出现了“市”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9.假如你为一部以唐玄宗时期为历史背景的古装电影担任历史顾问,你认为以下情节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A.富商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某某
B.市场上大宗交易都使用交子
C.富商的屋内摆放着一件精美的青花瓷器
D.长安城里有很多的外国人
10.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
”这句话反映了陈亮
A.重视商业的作用
B.提倡重农抑商
C.重视农业的作用
D.提倡农商并重
11、清代叶梦珠的《阅世编》记载:“(明朝晚期的某某)标布(白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某某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商号)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这则材料反映出
①商业活动竞争激烈②商人操纵生产、流通环节③批发贩运的大宗贸易发展④商品经济居主导地位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12.明万历年间“镇(某某)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
A.“金为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14.位于某某聊城的山陕会馆是某某、某某商人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唱戏酬神的活动场所,为商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根据所学判断山陕会馆最早建于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5.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
”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16世纪晚期,某某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X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18.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是
A.西方对东方黄金与物产的渴望
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商路
C.西欧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D.天主教会迫切希望传播天主教
19.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1674年
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
当时,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
B.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世界市场
C.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D.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
20.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X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21.下图为英国部分年份申请专利数变化图。
它反映了英国这一时期
①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②不断改进生产技术③重视专利保护④已取得“世界工厂”地位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群组。
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了父母的家”。
同时,“曾有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
这反映了
①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3.飞机,自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
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在当时采用的先进科技成果有
①蒸汽机的改进②内燃机的发明③炼钢技术的突破④石油的广泛应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下列航海家的航海活动经过印度洋的有
①哥伦布西航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③达·伽马的航行④迪亚士的航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52分)
25、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某某、冶铁业发达的某某、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起繁华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材料二据清代屈大均在《某某新语》记载:“(在某某某某罗定)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
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20余板则利嬴,得8、9板则缩。
”
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四大城市繁荣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6分)
(2)你认为材料二种所反映的生产状态属于什么性质?说说你的理由。
(6分)
(3)结合材料一、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4)材料三中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据材料分析,他的论据是什么?(4分)除此以外,你认为明清时期阻碍工商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10分)最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26、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
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
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
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4分)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6分)27、材料一: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
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设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以上,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而在1851年到1901年间,曼彻斯特的人口又几乎增加了一倍(而其近邻的索尔福德则几乎增加两倍)。
——[英国]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虽然人均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地大于穷人。
拿手织机工来说,他们在拿破仑战争的早期年代里(工业革命刚开始时)境况不错,可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变化。
——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材料三自工来革命开始以来,人们一直在以矿物燃料的形式(煤、石油、天然气)把各种形态的碳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燃烧使之转化为热量、H2O(水蒸气)、CO2、少量的二氧化硫、甲烷和其他气体,并释放出来。
……使全球空气中的CO2的体积比节节上升:从前工业化时代的约280mmp上升到目前的360mmp。
——J•格里宾《历史焦点》请回答:
(1)英国的城镇化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简要说明19世纪以来英国城镇化的趋势?(4分)
(2)依据材料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6分)
某某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检测文科历史试题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52分)
25、(1)(6分)
(2)(6分)
(3)(2分)
(4)(18分)26、(1)(4分)
(2)(6分)
27、(1)(4分)
(2)(6分)
某某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文科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52分)
25、(1)(6分)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地处交通要冲。
(2)(6分)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性质。
(2分)
理由:规模大、有分工;生产以出售产品赢利为目的。
(4分)
(3)(2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4)(18分)论据: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和用于子孙科举入仕,使得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4分)
因素:闭关锁国;重农抑商;封建剥削;自然经济;儒家思想。
(10分)
影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始终未能进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4分)
26、(1)(4分)新航路开辟,殖民扩X与掠夺,世界不同地区联系加强。
(2)(6分)改变了欧亚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7、(1)(4分)工业革命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19世纪以来,英国的城镇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加非常迅速。
(2)(6分)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使贫富分化加剧;造成了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