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临终前的遗嘱:颠覆后世中国千年格局
忽必烈做了这三件事,导致墓地成谜,到底做了什么
![忽必烈做了这三件事,导致墓地成谜,到底做了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0e28d675a8102d276a22fdd.png)
忽必烈做了这三件事,导致墓地成谜,到底做了什么
本文导读: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元朝的开国皇帝。
在位期间,两次派人出征日本,却都由于台风未能成功。
忽必烈晚年,因为接连遭遇妻子和继承人的去世之打击,开始酗酒,身体逐渐就不行了,与1294年去世,享年79岁。
忽必烈去世后,按照蒙古族的风俗进行埋葬。
士兵把一颗千年古树掏空,然后将忽必烈的尸体放进里面,然后再葬在秘密建造的陵墓中。
不仅如此,忽必烈生前还留下三个残忍的遗嘱。
一、让士兵及工匠发毒誓
在下葬之前,所有参与埋葬的士兵和工匠,都要按照蒙古的风俗发毒誓,绝不能泄露陵墓的一点消息。
并让他们把土地用马踏平,并在此地住到第二年的春天,以保证他人不会靠近。
二、用骆驼的血滴在墓地旁
下葬之后,就当着母骆驼的面,把小骆驼杀死,并把它的血全部滴在墓地周围。
这样,每当拜祭的时候,把母骆驼拉来就行,它到了墓地附近就会悲鸣。
三、把知情的士兵及工匠全部处死
等到负责埋葬忽必烈的士兵和工匠返回后,这些人全部都会被处死。
因为忽必烈觉得,只是发誓还是不可靠,只有死人才会永远保守秘密。
所有,经过蒙古族特殊的埋葬方式,加上忽必烈生前的几个残忍遗嘱,他陵墓的具体位置没人知道,至今仍然是个谜。
西夏王陵断想
![西夏王陵断想](https://img.taocdn.com/s3/m/207a1e3916fc700abb68fc79.png)
西夏王陵断想作者:王惠琼来源:《幸福·悦读》2019年第09期1226年的冬天,成吉思汗的铁骑踏破了西夏的层层防线,直抵黄河之滨。
黄河一直被党项人奉为母亲河。
他们多么希望伟大而亲切的母亲河能够以它滔天的波浪将成吉思汗那支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挡在黄河天险之外,然而,母亲河的血脉已经被寒流的神手点了死穴。
河面冰洁如平地。
成吉思汗的大军轻轻松松地渡过了黄河。
危难之隙的西夏最后一位皇帝下令死守灵州并紧急征调10万大军前往增援。
两军在冰天雪地中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激烈角逐,这是一场没有观众,但却是一场空前绝后的惨烈之战。
西夏主力全军覆没,尸体堆积如山,蒙古铁骑也死伤无数。
成吉思汗下了屠城令,灵州城的民众无一幸免。
1227年6月,被围困半年之久的中兴府投出一纸降书。
7月,成吉思汗病逝于六盘山。
临死前下了“每饮则言,殄灭无遗,以死之、以灭之”的遗旨。
因此,在党项人打开城门后,蒙古军不仅杀死了西夏末帝,也对投降的军民实施了灭绝性的屠杀。
中国历史上一个先后与宋辽、宋金鼎足而立的大白高国就这样从中国的版图上彻底地消失了。
党项民族也隐身遁迹于其他民族之中,成了一个历史符号。
李元昊生于1003年,他的一生是充满了神话色彩的一生。
他出生的次年,在党项人与吐蕃六谷部首领潘罗支的战斗中,尚在襁褓中的元昊被丢弃在荒漠中。
他竟然在雄鹰的保护下,靠喝狼奶活了下来。
十多岁时,就能对父亲李德明的对宋贸易政策进行质疑,告诫父亲不该将战马拿去同宋朝交换物品,更不该随意杀死为自己效力的人。
青年元昊,穿白衣,戴黑帽,配弓矢,读兵书,通汉藏语言,懂法律、佛学,善谋划。
他的文韬武略在宋朝边将中时时流传。
宋朝边帅曹玮,为了谋他一面派人四处打探他的行踪。
几次等候,都无缘会面。
只得派人暗中偷画了李元昊的图影,见之惊叹:“真英雄也!”1028年5月,年仅25岁的元昊接受父亲李德明的命令攻打甘州,甘州回鹘可汗夜落纥出逃,元昊首战告捷。
接着他又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出奇兵突袭西凉,夺取瓜州、沙州等地,使党项的势力扩展到河西走廊。
历史趣谈忽必烈的失误 后世元朝皇帝无法有效的统治草原
![历史趣谈忽必烈的失误 后世元朝皇帝无法有效的统治草原](https://img.taocdn.com/s3/m/60b8201be87101f69f31951f.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忽必烈的失误后世元朝皇帝无法有效的统治草原导语:忽必烈生于1215年,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第四个孩子,他的生母是唆鲁禾帖尼。
据说他是成吉思汗最钟爱的孙子。
从小,忽必烈就同父亲拖雷一起忽必烈生于1215年,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第四个孩子,他的生母是唆鲁禾帖尼。
据说他是成吉思汗最钟爱的孙子。
从小,忽必烈就同父亲拖雷一起征战沙场,父亲去世时他才17岁。
尽管成吉思汗指明了继承权的分配问题,子女们也遵循了他的遗嘱,但是到成吉思汗孙子辈掌权的时代,蒙古国已经变得四分五裂。
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汗死后,其妻子昭慈皇后统治了一段时间,后来她的儿子贵由继承了王位。
贵由汗死后,其遗孀钦淑皇后宣布摄政。
1251年蒙哥当选为蒙古国大汗,他是拖雷和唆鲁禾帖尼之子。
1260年蒙哥汗死后,忽必烈兄弟之间展开对王位的激烈争夺。
其中最小的弟弟名叫阿里不哥(称为蒙古草原上的“家族守护者”),他有着身为金帐汗国的汗王哥哥拔都,以及驰骋北方草原的侄子海都的支持。
王位的下一位继承者本是忽必烈,但是阿里不哥的支持者反对忽必烈执政,认为他过于“汉化”,行为举止不够“蒙古化”。
1260年,忽必烈与宋朝停战,挥兵西北向其弟阿里不哥的驻地哈尔和林进军。
忽必烈大军攻下哈尔和林后,利用该城同阿里不哥军队作战。
终于在1264 年,迫使阿里不哥对哥哥忽必烈臣服。
忽必烈对弟弟进行了大赦,还为其分配了土地,但是忽必烈并没有放过那些在阿里不哥身边鼓动其造反的人。
忽必烈的侄子海都拒绝归顺,其后30年间一直伺机袭扰中原边境。
1271,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元大都(今北京)。
随后生活常识分享。
第247集凯叔讲历史-成吉思汗之zhi死:真的有changsheng不laoyao?【5月30日更新】
![第247集凯叔讲历史-成吉思汗之zhi死:真的有changsheng不laoyao?【5月30日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c805f236fc4ffe473368ab9d.png)
第247集凯叔讲历史-成吉思汗之死:真的有长生不老药?【第247集】真的有长生不老药?成吉思汗之死宝贝儿,欢迎收听《凯叔讲历史》。
上一集,我们讲了成吉思汗西征的故事。
成吉思汗是个罕见的军事天才,在他的率领之下,蒙古军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但是,这位似乎天不怕、地不怕的蒙古大汗,却独独害怕一件事情,那就是——死。
晚年的成吉思汗,为了求长生之道,曾经派人去寻找过“神仙”。
他找到了吗?公元1222年春季的一个夜里,阿姆河附近的草场上,成吉思汗的行营里,一片灯火通明,处处载歌载舞。
行营中央,正是成吉思汗的御帐。
此时,成吉思汗正命百官向一人行礼。
这人身穿道袍,满头白发,但面色红润,目光炯炯,正一脸和善地看着众人。
礼毕之后,成吉思汗将这人请到上座。
此人是谁,能受到如此之礼遇呢?这个人呐,道号丘处机,是道教全真教的掌教,在中原地区很有声望。
成吉思汗听说,丘处机已有三百多岁,不仅掌握着长生奇术,又颇有治国之谋。
于是成吉思汗派人带上虎头金牌,连下两道诏书,东行万里,去请他老人家。
众人坐定之后,成吉思汗一脸热切地问道:“真人此番前来,给朕带来长生之药了吗?”听了成吉思汗的话,丘处机微微一笑:“世上并无长生之药。
”瞬间,成吉思汗的笑容僵住了。
为了这个答案,他整整等了两年多。
可一见面,丘处机竟然告诉他这种东西世上从来没有?成吉思汗愣了半晌,不甘心:“可是,听说真人您寿长三百多岁……”“哈哈,老朽今年七十有五,所谓寿长三百,只是世间谣传而已。
”见成吉思汗面露失望之色,丘处机不慌不忙地行了个礼:“陛下,虽然世上没有长生之药,但有卫生之道。
”这里说的“卫生”不是“讲卫生”的“卫生”,是“保卫生命之道”。
“哦?”成吉思汗一听,颇有兴趣地问道,“何为卫生之道?”“休战止杀。
”成吉思汗心中一晃:“这是劝我停止征战呐。
”“真人啊,若不是南征北战,朕这江山从何而来?”丘处机一听此话,就知道让成吉思汗改变想法实在不易,便没有再言语。
历史解密考古发现!成吉思汗墓前离奇一幕吓退考古队
![历史解密考古发现!成吉思汗墓前离奇一幕吓退考古队](https://img.taocdn.com/s3/m/83e0561352ea551811a6871e.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考古发现!成吉思汗墓前离奇一幕吓退考古队
导语:相传近800年来,一直有一个诅咒保护着未被人发现的成吉思汗陵墓,2002年8月一个声称已找到成吉思汗墓地的美国考古队,突然放弃挖掘行动,这
相传近800年来,一直有一个诅咒保护着未被人发现的成吉思汗陵墓,2002年8月一个声称已找到成吉思汗墓地的美国考古队,突然放弃挖掘行动,这个由芝加哥大学历史学者伍兹以及黄金交易商克拉维兹共同组成的考古队,在遭遇一连串不幸事件后,突然决定放弃挖掘行动。
考古探险队发现,墓陵的地点由一条2英里长的墙壁保护着,墙壁中忽然涌出许多毒蛇,一些考古队的工作人员被蛇咬伤。
另外,他们停放在山边的车辆无缘无故地从山坡上滑落。
考古队遭到这一连串打击后,决定立即停止挖掘行动。
并撤出外蒙古。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尔多斯市区40公里,有一座成吉思汗陵,但是这里之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衣冠冢,即葬有死者的衣冠等物品,而并未葬有死者遗体的墓葬。
这是因为死者的遗体无法找到,或已葬在另一处,再于此地设衣冠冢以示纪念。
)史料记载吸收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也就是灵魂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成吉思汗陵。
现今的成吉思汗陵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青海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
陵园占地约5.5公顷,对研究蒙古民族乃至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么,真正埋葬着成吉思汗的陵墓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对于成吉思汗墓地的具体位置,多年来大致有四种说法:一是位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
生活常识分享。
成吉思汗三道著名遗嘱
![成吉思汗三道著名遗嘱](https://img.taocdn.com/s3/m/add3aad15fbfc77da269b151.png)
成吉思汗三道著名遗嘱第一道遗嘱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因花剌子模帝国一再挑衅,连续杀掉了他所派的100名商队人员及多名使者,非常愤怒,决定亲自出征。
此时,成吉思汗早已统一了蒙古,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并沉重地打击了西夏与金国,夺取了金国的中都(北京),但这一次却是他发动的第一次西征。
所以,成吉思汗此次出征,带有很大的风险,妃子也遂向成吉思汗进奏:“大汗您,越高山,渡大河,长途远征,只想平定诸国。
但有生之物皆无常,一旦您大树般的身体突然倾倒,您那织麻般团结起来的百姓,交给谁掌管?一旦您柱石般的身体突然倾倒,您那雀群般的百姓,交给谁掌管?您所生的杰出的四子中,您托付给谁?这事该让诸子、诸弟、众多下民、后妃们知道。
谨奏告所思及之言,请大汗降旨。
”成吉思汗一听,觉得有道理。
继承人的事关系着整个蒙古汗国的前途,确实应该有所交代。
于是,成吉思汗降旨说:“也遂虽是妃子,但她说的话很对。
弟弟们、儿子们,孛斡儿出和木华黎,你们谁也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话。
而朕因为不是继承祖先的汗位,(是自己打的天下)竟没有想到(确定继承人)。
朕还没有遭遇到死亡,竟忘了老死这个事。
儿子们之中,拙赤你是长子,你怎么看?你说吧。
”(《蒙古秘史》第254节)这便是第一道遗嘱最初的源头。
成吉思汗有39名后妃,地位最尊贵的是他的结发妻子——大皇后孛儿帖。
孛儿帖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拙赤、次子察合台、三儿子窝阔台和幼子拖雷,他们都在蒙古帝国中担任要职,均带领着相当数目的蒙古骑兵,并在四处征战中树立了权威,增强了实力。
“成吉思汗替他们各自选择了一项特殊的职务。
他命长子拙赤掌狩猎,这是蒙古人的重要游乐,很受他们的重视。
次子察合台掌札撒和法律,既管它的实施,又管对那些犯法者的惩处。
窝阔台负责智力、谋略的事,治理朝政。
他提拔拖雷负责军队的组织和指挥,及兵马的装备。
”(《史集》)可以说,成吉思汗的这四个儿子分管了蒙古汗国的礼乐、司法、朝政、军事四方面的大权。
尽管蒙古汗国没有立嫡长子为太子的传统,但四兄弟当中,拙赤毕竟年长并功绩卓著,所以,成吉思汗首先询问他的意见。
历史趣谈:揭成吉思汗遗言造成的元朝百年皇位之争?
![历史趣谈:揭成吉思汗遗言造成的元朝百年皇位之争?](https://img.taocdn.com/s3/m/28fa9e7358fafab068dc0204.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成吉思汗遗言造成的元朝百年皇位之争?导语:公元1227年7月,成吉思汗在甘肃清水县因病逝世,终年65岁。
他的死,不光留下了一个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疆土,还留下了一连串的让后人无公元1227年7月,成吉思汗在甘肃清水县因病逝世,终年65岁。
他的死,不光留下了一个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疆土,还留下了一连串的让后人无法释读的千古之谜。
为了让他后代子孙能够将这个强大的帝国发扬光大,为了让这个强大的帝国能够植根于世界之上、并且百世流传,成吉思汗可以说是从五十多岁时就开始考虑自己接班人的人选问题了。
1206年春天,各蒙古族部落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忽邻勒塔(代表大会)铁木真被一致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并且尊号为成吉思汗。
这一年成吉思汗(铁木真)正好40岁。
关于成吉思汗的寒意,大致为“上天赐予”的意思。
1217年,当速不台在消灭蔑儿乞部落在回军途中与花剌子模摩砢末激战又取得大胜后,成吉思汗开始考虑他的接班人的问题。
因为成吉思汗要进行西征,成吉思汗知道西征是战争,战争就意味着死亡,即使是成吉思汗也不可避免。
在临出发之前,成吉思汗虽然召开了誓师大会,但是他也想到征途上的艰险,所以他对于自己身后事做了相惜的思考。
按照蒙古族的祖制,大的儿子要单独立门户,小的儿子守家,继承父辈的家业。
但是成吉思汗却不想这么做,他很清楚他的五个儿子的能力。
在他眼里只有窝阔台和拖雷才堪此重任,但是在选择窝阔台还是拖雷他始终拿不定主义。
一个顶天立地的大汗在决定接班人的问题上踌躇起来,所以他决定让儿子陪同他一起西征,对儿子进行近一步的考察。
西征的导火索就是讹答剌事件(有关这个事件我会在后面进行述说),西征似乎很顺利,金、西夏等国都败在成吉思汗的大军铁蹄之下。
在生活常识分享。
成吉思汗三道临终遗嘱:先灭金再灭宋
![成吉思汗三道临终遗嘱:先灭金再灭宋](https://img.taocdn.com/s3/m/b952af4427284b73f24250b0.png)
[键入文字]
成吉思汗三道临终遗嘱:先灭金再灭宋
第一道遗嘱
公元1219 年,成吉思汗因花剌子模帝国(乌孜别克撤马尔罕)一再挑衅,连续杀掉了他所派的一百名商队人员及多名使者,非常愤怒,决定亲自出征。
此时,成吉思汗早已统一了蒙古,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并沉重地打击了西夏与金国,夺取了金国的中都(北京),但这一次却是他发动
的第一次西征。
所以,成吉思汗此次出征,带有很大的风险,妃子也遂向成吉思汗进奏:
大汗您,
越高山,
渡大河,
长途远征,
只想平定诸国。
但有生之物皆无常,
一旦您大树般的身体突然倾倒,
您那织麻般团结起来的百姓,
交给谁掌管?
一旦您柱石般的身体突然倾倒,
您那雀群般的百姓,
交给谁掌管?
您所生的杰出的四子中,
您托付给谁?
这事该让诸子、诸弟、众多下民、后妃们知道。
谨奏告所思及之言,请大汗降旨。
1。
历史趣谈:成吉思汗立遗嘱死后秘不发丧 待夏主投降统统杀掉
![历史趣谈:成吉思汗立遗嘱死后秘不发丧 待夏主投降统统杀掉](https://img.taocdn.com/s3/m/5ad1e91db52acfc789ebc931.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成吉思汗立遗嘱死后秘不发丧待夏主投降统统杀
掉
导语:提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他气贯长虹的戎马生涯中,谁也想不到他会与小小的西夏王国产生难解难分、生死相关的联系
提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他气贯长虹的戎马生涯中,谁也想不到他会与小小的西夏王国产生难解难分、生死相关的联系。
在中国历史上,成吉思汗带领蒙古铁骑摧毁了西夏王国,他自己却在6次征讨西夏、即将大获全胜之时,于归程中在西夏境内的萨里川命归黄泉。
那么,西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封建王朝?成吉思汗为何要六征西夏?
党项建西夏
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因其疆域主要包括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部分地区,地处我国西北部,所以,历史上称之为“西夏”。
西夏是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以古代羌族的一支——党项族为主体,包括部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封建割据政权。
如果从公元881年拓跋思恭在今陕西北部建立夏州政权算起,至1227年被成吉思汗灭亡为止,西夏王国曾有347年的悠久历史;如果从1038年李元昊称帝正式建立西夏王朝算起,也有189年的历史。
党项族是如何发展壮大起来的呢?据史料记载,党项族原来居住在今四川、西藏、青海等省的交界地区,占据的区域“东至松州,西接叶护,南界春桑,北邻吐浑,有地三千余里”。
他们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
生活常识分享。
成吉思汗的墓葬之谜 一代天骄身埋何处
![成吉思汗的墓葬之谜 一代天骄身埋何处](https://img.taocdn.com/s3/m/f42bb2f3551810a6f524863a.png)
成吉思汗的墓葬之谜一代天骄身埋何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大元帝国的创始人,是世界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戎马一生,征战沙场,征服了西到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
公元1227年七月,成吉思汗率军攻打西夏时因病逝世,终年66岁。
成吉思汗不仅创建了有史以来疆域最广的中华版图,而且给后世留下了无数千古谜团。
尤其是他的陵墓之谜,更是令世人捉摸不定。
据说,成吉思汗在临终前曾交代,他死后秘不发丧(为了避免军心涣散),并且要遵从祖先留下的丧葬风俗。
当时蒙古的丧葬习俗大致如此,蒙古贵族死后,将其埋葬,但不起坟头,再用许多马匹将埋葬之地踏平。
然后当着母骆驼的面将小骆驼杀死,并淋骆驼血在这片墓地上,还要派上千骑兵来守护此地。
等到第二年春暖花开之时,墓地上长出茂盛的草木之后,骑兵才会撤走。
这样一般人看到的只是茫茫的草原或者森林,根本不知道墓地的具体位置。
如果亲人想要祭奠,就拉着那只母骆驼来引路,如果母骆驼在一片地方驻足并悲鸣,这片地方就被视为先人的墓地。
成吉思汗下葬后,他的墓地变成了一片森林,据说当时守护墓地的1000多名骑兵和造墓者都被杀死了,为的就是不泄露成吉思汗陵墓的位置,以免打扰他安息。
后来,在那只母骆驼死后就没有人知道其墓地的确切位置了,这也就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现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也并非成吉思汗的真正陵寝,而是一座衣冠冢,其中并无成吉思汗的遗体。
不过,经过专家们多年来的探索和研究,对成吉思汗真正的葬身之处,大致有以下五种说法。
说法一,成吉思汗葬在了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麓依据是有关史料记载,成吉思汗在生前的某一天,曾经静坐在肯特山上的一棵树下沉思,后来突然起身站立,对随从说:“我死后,就将我葬在这里。
”另外,在南宋的一些文人的笔记中也有记载:成吉思汗病逝后,他的遗体被运送到了漠北肯特山下的某个地方,然后挖坑深埋,万马踏平。
说法二,成吉思汗真正的墓地在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山上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把大汗的灵柩运往阿勒泰山的途中,护送的人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都作为殉葬者。
历史解密竟没人知道这个人的墓在哪 他的后代也不知道
![历史解密竟没人知道这个人的墓在哪 他的后代也不知道](https://img.taocdn.com/s3/m/6ef7a003a76e58fafab00329.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竟没人知道这个人的墓在哪他的后代也不知道
导语:一般来说,人死后无论如何都会选个合适的墓地来修筑陵墓凭自己的子孙后代去祭奠,中国古代的皇帝更是如此,不少帝王都为自己修筑了气势恢宏
一般来说,人死后无论如何都会选个合适的墓地来修筑陵墓凭自己的子孙后代去祭奠,中国古代的皇帝更是如此,不少帝王都为自己修筑了气势恢宏的陵墓,一来供后人去瞻仰,二来以保国运昌盛,不过这个人的做法比较奇葩,千百年过去了,如今他的子孙仍然不知道他的墓到底在哪儿?这个人就是成吉思汗。
当年成吉思汗去世的时候,正好在打仗,为了能够让对方对自己还有所畏惧,成吉思汗特地下了遗嘱,说自己死后不能声张,要让对方觉得自己还活着。
所以成吉思汗的死讯本来就没多少人知道。
而蒙古人的下葬方式又比较特别,据记载,成吉思汗在去世了之后,他的遗体被部下运往了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其地表面挖了深坑密葬。
据说,遗体是存放在一个将大树中间掏空做成的独木棺当中,在下葬之后,人们会将土填平,并且用万马在上面踏平,甚至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这里是动过土的,还会在这里扎起帐篷,直到地面的青草全部长出,使墓穴不被人所找到。
蒙古一族的生活习惯和我们不同,他们喜爱自由,无拘无束,很少在一个地方定点生活,而且那个时候正是经常打仗战斗的年代,社会本来就一片混乱。
因此他们的墓葬非常简单,陪葬之物大多有弓箭,还有刀剑以及死者生前所喜爱的东西,他们还会在里面放上一些马肉,牛肉,羊肉等的食物之类。
但皇帝的礼制是不一样的,陪葬的东西会多一些,还会有完整的下葬礼仪,但是从来不会再地面上建造大规模的建筑物,也从来不会设计墓碑以及功德牌坊之类的东西,因此根本就没有人找的到他们的陵
生活常识分享。
成吉思汗临终前留下三道遗嘱,帮助儿子窝阔台灭掉两个国家
![成吉思汗临终前留下三道遗嘱,帮助儿子窝阔台灭掉两个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3445581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b.png)
成吉思汗临终前留下三道遗嘱,帮助儿子窝阔台灭掉两个国家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作家柏杨评价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和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
”的确如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在对外征战中,开拓了横跨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极盛国土面积达3300万平方公里。
活着的成吉思汗令人可怕,死了的成吉思汗同样让人可怕。
1227年8月18日,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附近的清水县,终年66岁。
成吉思汗去世前留下三条遗嘱,帮儿子灭掉两个国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成吉思汗的三条遗嘱!第一条遗嘱:由三子窝阔台继承大汗之位。
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虽然军事才能都很突出,但是他知道光有军事才能不行,还要有政治才能,这样才可以让他开创的蒙古帝国江山永固。
于是在逐一分析了四个儿子的才能和特长后,成吉思汗认为窝阔台比其他三子都高出一格,窝阔台意志坚定,忠厚崇仁,举事稳健,能担负起治国安邦的重任。
事实证明,窝阔台果然不负众望!第二条遗嘱,口授了攻金方案。
蒙古大军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志,发动了对金国空前强大的攻势。
“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联宋灭金”的战略部署也完全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进行,最后灭亡了金国。
第三条遗嘱:隐瞒自己的死讯。
成吉思汗的部下严格执行他的遗嘱,秘不发丧,叫敌人不知道他已死去,使西夏人不再改变投降的主意,使其国王亲自来到蒙古大军的营帐。
等到西夏末帝来到大汗帐篷外行礼时,以为成吉思汗只是生了病不能见他。
三天后,西夏末帝被杀。
蒙古军将领察罕入城安抚城内军民,银川避免了屠城的命运,西夏灭亡。
窝阔台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先后灭掉西夏和金国,而且继续派拔都远征俄罗斯等地。
他在位期间疆域版图曾扩充到中亚、华北和东欧。
窝阔台很有政治头脑,在位期间,开科取士,重用汉人,这些举措也奠定元朝的基础。
朋友们,您怎么评价成吉思汗呢?欢迎大家留言互动!。
成吉思汗临终曾立遗言 提出“联宋灭金”计划
![成吉思汗临终曾立遗言 提出“联宋灭金”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b5c7a2cb90d6c85ec3ac66e.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成吉思汗临终曾立遗言提出“联宋灭金”计划导语:据史书记载,成吉思汗临终遗言有三:一是蒙古汗位继承的问题。
他反复给自己的儿子们讲多头蛇的故事,警告儿子们要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并直据史书记载,成吉思汗临终遗言有三:一是蒙古汗位继承的问题。
他反复给自己的儿子们讲多头蛇的故事,警告儿子们要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并直接告诉自己的儿子们要遵从他的旨意,拥立三儿子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把帝国的权柄交给窝阔台,并且要儿子们立下文书,保证把他的决定当成肉体上的灵魂,不许惹起祸端,更不能违反他的法令。
二是提出“联宋灭金”计划和方案。
他说,金朝的精兵在潼关一线,南接连山,北靠大河,一时难以攻破取胜。
只有联合宋朝,让宋朝举兵唐、邓一线,逼近大梁。
金兵必然增兵潼关。
金兵千里增援潼关,人马疲惫之时,汗国再出兵一举破金。
三是指出消灭西夏的方法。
他告诉自己的部众,等他驾崩后,封锁消息,密不发葬。
等待西夏兵众从城里出来时,择机将其歼灭。
一代天骄的“六盘山遗嘱”,最终生效,对蒙古汗国消灭西夏和金国的战争中得到了应验。
长期以来,关于成吉思汗的去世地点有3种说法:宁夏六盘山、甘肃清水县、宁夏灵武。
他们的根据是:成吉思汗病逝时正值炎炎盛夏,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遗体不便于长途移动、送到远处安葬。
但这样的观点也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成吉思汗墓地成为难解之谜与蒙古族独特的丧葬习俗有直接关系。
按习俗,蒙古“汗”的墓地都是保密的,地面无迹可寻。
据史书记载,蒙古族的王公贵族死后的遗体多被装入凿空的粗木之中深埋地下。
下葬后,人们在母骆驼的面前杀死子骆驼,然后放马将留有子骆驼血迹的地面踏平,再派兵守护,直到地面长出青草、与周围的土地毫无异样之后才撤兵而去。
此后如果要到墓地祭祀,则生活常识分享。
史上最强的遗嘱是谁立的?影响力波及半个地球
![史上最强的遗嘱是谁立的?影响力波及半个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b95955c47f1922791688e865.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史上最强的遗嘱是谁立的?影响力波及半个地球
导语:成吉思汗一生中共立了三道遗嘱,这三道遗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近千年的格局,对大半个世界都有着很深的印象。
遗嘱一:对蒙古帝国的内...
成吉思汗一生中共立了三道遗嘱,这三道遗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近千年的格局,对大半个世界都有着很深的印象。
遗嘱一:对蒙古帝国的内部结构,以及欧洲和亚洲很多国家(尤其是元朝)的影响都非常深刻
当时有能力继承成吉思汗皇位的有四个人,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和幼子拖雷。
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伐的途中病倒,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派人将驻兵附近的窝阔台和拖雷喊到身边,郑重的立下了临终遗嘱。
“吾儿,父殆至寿终矣。
赖长生天之助力,吾已为汝等建此大帝国。
自国之中央达于四方边极之地,皆有一年行程。
设若汝等欲保其不致分解,则必同心御敌,一意为汝等之友朋增加富贵。
汝等中应有一人承大位。
吾死后,汝等应奉窝阔台为主,不得违我遗命。
察合台不在侧,应使其勿生乱心。
”
遗嘱二:直接导致了西夏被灭、国都被屠,从此再未复苏
当年的西夏因拒绝协助成吉思汗西征,所以成吉思汗于1217年对其发动了第四次征夏战争。
打到一半的时候成吉思汗已经患病,原本是打算撤兵的,但是西夏国不领情,反而还言语挑衅,这可把他气得不行,发誓一定要攻下西夏。
同年十一月,蒙古大军已经包围了当时西夏的都城兴庆府(即今宁夏银川)。
被围了半年后,西夏皇帝扛不住了,乞求投降。
当时的成吉思汗病情是越来越重,都是被西夏给气的,想投降,哪能那么便宜的就
生活常识分享。
成吉思汗死前布下2局 保蒙古军事帝国大厦不塌
![成吉思汗死前布下2局 保蒙古军事帝国大厦不塌](https://img.taocdn.com/s3/m/f93994b7d1f34693daef3ef1.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成吉思汗死前布下2局保蒙古军事帝国大厦不塌导语: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更猛了!拿破仑说自己不如成吉思汗,其实是指他的儿孙们不如成吉思汗的后代争气。
游牧民族分裂的事儿司空见惯,所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更猛了!拿破仑说自己不如成吉思汗,其实是指他的儿孙们不如成吉思汗的后代争气。
游牧民族分裂的事儿司空见惯,所谓“聚也匆匆,散也匆匆”。
胡人在战国分裂过,匈奴在汉朝分裂过,突厥在隋朝分裂过。
为什么?草原部落如果出现强人,可以实现“大一统”,但由于常常采取各部落联盟的形式,这种统一是脆弱的,如果强人死掉,联盟往往散伙,鸟归林,鱼回水。
1206年前,蒙古部落也是四分五裂,但1206年之后,蒙古族团结得像一个人。
这一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当了可汗。
成吉思汗团结内部、巩固统一的办法主要有两个。
一是组织再造。
他祭出了著名的“千户制”,打破部落原有建制,重新编组,以十进制编成十户、百户、千户。
部落的头头们可以做千户的头儿,但所辖人马则“五湖四海”,看不到几个自己原来部落的“旧人”。
“千户制”的军民一体编组模式,是游牧民族的传统。
成吉思汗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各部落首领喜欢的儿子和干将等人集中起来,建立一支中央军(怯薛)。
中央军1万人,主要担纲2个角色:一是可汗的警卫队,二是全军的教导队。
奇怪的是,这么厉害的精锐部队,从来没到前线打过实战。
显然,成吉思汗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把部落首领们的儿子们作为人质了,还把他们的骨干也抽走。
这一招叫做“釜底抽薪”,部落首领们即使要反,但一无亲信,二有顾忌,最多也只能想想而已。
二是依法治国。
成吉思汗创设文字,并出台著名的《成吉思汗法典》生活常识分享。
成吉思汗临终前留下一道遗言 众人遵照执行
![成吉思汗临终前留下一道遗言 众人遵照执行](https://img.taocdn.com/s3/m/a5792c4652d380eb62946d62.png)
成吉思汗临终前留下一道遗言众人遵照执行
本文导读:有位伟人说他“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其实不然,成吉思汗并不是只会靠蛮力取胜因为他曾经用一道遗言让金朝覆灭。
网络配图
成吉思汗非常痛恨金朝,在蒙古部落还未壮大时期,金人对蒙古实行强烈的压迫政策,成吉思汗的曾祖父就是死于金人手下,面对这样的深仇大恨,导致他将攻灭金朝当作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在成吉思汗临终前都未能够实现,于是他留下了一道遗言:
网络配图
“金朝的主要兵力在潼关一线,倚靠大河,据守连山,难以与之正面抗衡,只有借道宋朝,让宋军攻取大梁,金兵必然增援潼关,等到他们千里奔袭,疲惫不堪之际,再出兵一举灭金”成吉思汗不仅为后人提供了攻灭金朝的战术,而且准确的衡量了宋、蒙、金之间的关系,宋与金交恶,靖康之耻依然历历在目,宋朝没有理由拒绝蒙古人。
网络配图
六年后,窝阔台按照成吉思汗的指示,联合宋朝攻打金
国,1234年,宋蒙联军攻破了金国最后的据点蔡州城,金哀宗完颜守绪见大势已去,自缢身亡,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乱军中被杀,金国自此灭亡。
成吉思汗临终遗言
![成吉思汗临终遗言](https://img.taocdn.com/s3/m/c4d150e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2.png)
成吉思汗临终遗言推荐导读:据史书记载,成吉思汗临终遗言有三:一是蒙古汗位继承的问题。
二是提出“联宋灭金”计划和方案。
三是指出消灭西夏的方法。
成吉思汗六盘山是中国西部山脉,是我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位于宁夏、甘肃、陕西交界地带。
逶迤200余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
它以磅礴的雄姿,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
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发源于此山。
六盘山绵延百余公里,有4万多公顷天然次生林,是中国西部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的发源地。
六盘山山势雄伟,巍峨挺拔,山清水秀,历来就有“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之誉。
六盘山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它“近代西凉,咽喉灵武”,是历代兵家争夺的要塞,其独特的风光景致和地理位置令人景仰不禁。
六盘山处于北方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化和西域文化的结合部,是古代多民族的聚居地。
特别到固原市境内,现在已被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围成金三角,人文历史愈发厚重。
这里积淀着丰富的伊斯兰文化,到处都洋溢着浓郁的回族风情。
另外,六盘山地区广泛流传着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说和故事,如“魏征梦斩泾河老龙”、“柳毅传书”等等。
古人云:得关中则得天下。
六盘山地区的萧关则是关中地区的北大门。
秦朝曾从这里发迹,汉武帝曾到此巡视。
1039年,北宋和西夏的战争在六盘山地区爆发。
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之间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等3次大规模战役,宋军失败与西夏达成了“庆历和议”。
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不过,后来到了宋神宗、宋哲宗统治时期,宋夏之间又爆发了战争。
1119年,宋军在童贯、种师道的率领下,攻克西夏横山之地,西夏失去屏障,西夏崇宗向宋朝表示臣服。
1127年,北宋被金朝所灭。
西夏蚕食宋朝西北领土,宋夏战争结束。
蒙元时期,成吉思汗、蒙哥汗和大元皇帝忽必烈等几代帝王,之所以选择这一地区作为南下消灭西夏、斩金虏宋和西征中亚的后勤基地,这充分说明其战略位置堪为重要。
西夏成吉思汗临死前的遗嘱,成为了夏末帝李睍的催命符!
![西夏成吉思汗临死前的遗嘱,成为了夏末帝李睍的催命符!](https://img.taocdn.com/s3/m/012d612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4.png)
西夏成吉思汗临死前的遗嘱,成为了夏末帝李睍的催命符!华夏皇帝漫谈之夏末帝李睍夏末帝李睍,是献宗李德旺弟清平郡王之子,神宗李遵顼之孙,也是西夏的最后一位皇帝。
乾定三年(1226年),献宗李德旺病逝,李睍被拥立为帝。
是为夏末帝。
李睍继位之时,正值西夏风雨飘摇之际,强大的蒙古铁骑一路南下,一点点地吞噬着西夏的万里河山。
李睍继位不久,蒙古军队分东、西两路大举侵入西夏,进逼都城中兴府。
这年八月,蒙古西路军越过沙陀(今宁夏中卫县西),抢占了黄河九渡,并攻陷了应里(今宁夏中卫县)等县。
十月,蒙古东路军又攻破了夏州。
东西两路蒙军形成夹击之势,直接威胁着西夏都城中兴与灵州地区。
十一月,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军队围攻灵州。
李睍派遣大将嵬名令公率领10万兵马增援灵州。
此时,天寒地冻,黄河结冰,蒙古大军发挥了骑兵的优势,往来驰骋冲杀,夏军遭到惨败,夏将佐里等战死,灵州失守。
灵州守将为神宗前太子李德任,被蒙古军俘虏,坚贞不屈,不久被杀。
这年十二月,蒙古军队攻占了西夏盐州川。
次年二月,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大军,南下渡过黄河,攻占积石州,后又破临洮府及洮、河、西宁三州,对中兴府形成了合围之势。
李睍被围困在中兴府中,眼看破城在即,一等莫展。
右丞相高良惠抱病领兵昼夜巡逻,激励将土抵抗蒙军,坚守都城。
部属官吏都劝他要保重身体,他感叹道:“我世受国恩,现在国家有难,我却不能消除祸乱,反而让敌深人至此,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最终因为年事已高,积劳过度而死。
这年闰五月,成言思汗率领部分军队回师隆德(今宁夏西吉境),因天气炎热,屯兵于六盘山避暑。
同时,他派遺使者前往中兴府劝李睍投降,但又一次遭到拒绝。
六月,西夏国都中兴府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房含塌毁,瘟疫横行。
此时的中兴府被围困达半年之久,已是粮尽援绝,军民大半患病,已完全丧失了抵御和作战能力。
李睍走投无路,只向蒙古请降。
但他请求能够宽限一个月,以让他准备贡品,迁移人口,而后亲自去觐见成吉思汗。
这时,成吉思汗已患重病,闻知夏国将献城投降,立下遗嘱,要求死后秘不发丧,在西夏主来降的时候,将他们全部杀掉。
成吉思汗:改变世界的遗嘱(一)
![成吉思汗:改变世界的遗嘱(一)](https://img.taocdn.com/s3/m/a7333bb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8.png)
成吉思汗:改变世界的遗嘱(一)不一样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什么人?他不只是蒙古帝国的缔造者,不只是元王朝的奠基人,还被称誉为世界征服者!他手握髀石般的一个血块降生,他的一生充满了征伐与仇杀。
他生活在一个“大地滚滚翻腾,天下到处作乱,谁能在被窝中安睡!人们互相残杀”的年代。
他的祖先饱受过金国的压迫与摧残,他的母亲是他的父亲从别人身边强抢过来的,他的父亲在他九岁时被仇人毒杀,他的妻子被部落首领掳去,他的童年是在饥饿贫困和到处躲避仇杀中度过……种种打击,使他清醒地意识到乱世中的生存法则:你不去战胜对方,对方就会将你粉碎。
他有着坚强的意志、野蛮的体魄、伟大的韬略和无与伦比的号召力。
在经受种种磨难之后,他以其卓越的才能统一了蒙古,并以其恢弘的韬略统领蒙古铁骑四处征伐,缔造了一个面积相当于罗马帝国两倍的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
他在使其他王国灭亡、无数家庭破灭的同时,却又打通了中西方的壁垒,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发展的进程。
他是魔鬼?还是圣人?马克思说:“成吉思汗戎马倥偬,征战终身,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
”“他依靠强有力的军队政府了东蒙与华北,然后征服了阿姆河以北与呼罗珊,还征服了突厥族地区,即不花剌、花剌子模和波斯,并且还侵入印度。
他的帝国的疆土从里海一直延伸到北京,南面伸展到印度洋和喜马拉雅山西面到阿斯特拉汗和嘉桑。
”孙中山说:“亚洲早期最强大的民族之中元朝蒙古人居首位。
”“元朝时期几乎整个欧洲被元朝所占领。
”苏俄学者巴托尔德赞叹道:“成吉思汗帝国的建立从某一点上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件;把远东和前亚的文明国统一在一个王朝之下是空前绝后的。
”日本学者太田三郎在《成吉思汗》一书中称:“观蒙古民族雄图伟业,俯仰六百年间,当时都为龙盘虎踞之大版图而赞叹。
自有地球以来,英雄之席卷大陆者不知凡几;自有历史以来,君王之削平邦土者亦不知凡几。
然规模之大,版图之广,如蒙古成吉思汗者,前后无其俦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成吉思汗临终前的遗嘱:颠覆后世中国千年格局
解读皇帝遗嘱密码:成吉思汗三道著名的遗嘱:
第一道遗嘱
公元1219 年,成吉思汗因花剌子模帝国(乌孜别克撤马尔罕)一再挑衅,连续杀掉了他所派的一百名商队人员及多名使者,非常愤怒,决定亲自出征。
此时,成吉思汗早已统一了蒙古,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并沉重地打击了西夏与金国,夺取了金国的中都(北京),但这一次却是他发动的第一次西征。
所以,成吉思汗此次出征,带有很大的风险,妃子也遂向成吉思汗进奏:
“大汗您,越高山,渡大河,长途远征,只想平定诸国。
但有生之物皆无常,一旦您大树般的身体突然倾倒,您那织麻般团结起来的百姓,交给谁掌管?一旦您柱石般的身体突然倾倒,您那雀群般的百姓,交给谁掌管?您所生的杰出的四子中,您托付给谁? 这事该让诸子、诸弟、众多下民、后妃们知道。
谨奏告所思及之言,请大汗降旨。
”
于是,成吉思汗降旨说:
“也遂虽是妃子,但她说的话很对。
弟弟们、儿子们,孛斡儿出和木合黎,你们谁也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话。
而朕因为不是继承祖先的汗位,(是自己打的天下,)竟没有想到(确定继承人)。
朕还没有遭遇到死亡,竟忘了老死这个事。
儿子们之中,拙赤你是长子,你怎么说?你说吧。
”(《蒙古秘史》第254 节)
这便是第一道遗嘱最初的源头。
成吉思汗有39 名后妃,地位最尊贵的是他的结发妻子??大皇后孛儿台旭真。
孛儿台旭真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拙赤、次子察合台、三儿子窝阔台和幼子拖雷,他们都在蒙古帝国中担任要职,均带领着相当数目的蒙古骑兵,并在四处征战中树立了权威、增强了实力。
“成吉思汗替他们各自选择了一项特殊的职务。
他命长子拙赤掌狩猎,这是蒙古人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