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用火与人类本身同时起步论
世界古代史笔记
![世界古代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0f7b3e6b9f3f90f77c61b2f.png)
世界古代史笔记(齐世荣版)第一章原始社会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一、从猿到人。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在十九世纪以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有两种。
一种认为人是由神创造的,如中国古代关于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和基督教《圣经》中关于上帝创造人的说法。
另一种认为人是由某种动物(如鱼)变来的,几百年后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曾猜测人是由低等物种长期演化而来的,等等。
这两种观点虽然有唯心与唯物之别,但它们对人类起源的问题都没有能做出科学的回答。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也逐渐发展起来。
1809年,法国学者拉马克发表《动物哲学》一书,第一次提出了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科学假说。
1859年,英国学者达尔文在其名著《物种起源》中,科学地揭示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进化规律。
1871年,达尔文又在其《人类的起源和性的选择》一书中,运用大量的资料论证了人与动物的关系,指出人类和现在的猿类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
达尔文的理论奠定了人类起源科学的基础。
但是,猿变成人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人与猿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达尔文都没能做出科学的回答。
1876年,恩格斯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明确指出,从猿转变到人的决定因素是劳动,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劳动,因此他提出了“劳动创造人本身”的名言,并把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递进过程划分为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中的人这样三个阶段。
近百年来考古资料的发现和研究。
已证明了恩格斯论断的正确性。
1、攀树的猿群。
攀树的猿群是指生活在树上的古猿,据现已掌握的资料所知,攀树的猿群一般指三种猿:(1)原上猿: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古猿,1911年在埃及法雍发现,其生存年代约在3000万年前,它们有32颗牙齿,身长如猫,能在树丛间灵活跳跃。
(2)埃及猿:也在埃及法雍发现,生存年代约在2800-2600万年前,它们也有32颗牙齿,其排列次序与现代类人猿及人的牙齿相似。
生命科学史
![生命科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43e04ef97c1cfad6195fa71d.png)
创造论否认一切的事物是自然形成的说法。
它认为哪怕是正在呼吸的空气,也是需要被创造才得以产生。
比如上帝、阿尔修斯。
目前人类正在面临各种自然资源枯竭,生态平衡被破坏而带来的各种灾难的情况下,对大自然的驾驭更是感到无能为力。
人类无能为力的时候,还能做什么呢?唯有依靠神。
这不是愚昧,而是人的本能就是这样。
在《圣经》上说,“起初,神创造天地。
”。
自然发生说认为生物可以随时由非生物产生,或者由另一些截然不同的物体产生。
中世纪有人认为树叶落入水中变成鱼,落在地上则变成鸟等。
自然发生说是19世纪前广泛流行的理论,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
如,我国古代认为的“腐草化为萤”(即萤火虫是从腐草堆中产生的),腐肉生蛆等。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就是一个自然发生论者。
有的人还通过“实验”证明,将谷粒、破旧衬衫塞入瓶中,静置于暗处,21天后就会产生老鼠,并且让他惊讶的是,这种“自然”发生的老鼠竟和常见的老鼠完全相同。
生源论1860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设计了一个简单但令人信服的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19世纪时,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将肉汤置于烧瓶中加热,沸腾后让其冷却,如果将烧瓶开口放置,肉汤中很快就繁殖生长出许多微生物;但如果在瓶口加上一个棉塞,再进行同样的实验,肉汤中就没有微生物繁殖。
巴斯德认为,肉汤中的小生物来自空气,而不是自然发生的。
他的实验为科学家进一步否定“自然发生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宇宙生命论这一假说提倡“一切生命来自生命”的观点,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即“地上生命,天外飞来”。
这一假说认为,宇宙太空中的“生命胚种”可以随着陨石或其他途径跌落在地球表面,即成为最初的生命起点。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在已发现的星球上,自然状况下是没有保存生命的条件的,因为没有氧气,温度接近绝对零度,又充满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紫外线、X射线和宇宙射线等,因此任何“生命胚体”是不可能保存的。
人类及其历史的起源
![人类及其历史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b346a3a2c77da26925c5b09a.png)
人类及其历史的起源2012-5-19关于人类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1)神创说:即说人类是由某位神创造出来的。
比如西方说是上帝造的人,中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
在这些传说中,有两种类型,一是人完全是由上帝用非生命的物质造的,如女娲抟土造人;另一种类型是神用原有的生命创造出人这种新生命,如上帝用亚当的肋骨造个夏娃,西藏传说,说藏人是岩石魔女这个神和弥猴的后裔①等等,神创说基本上来自各民族远古的传说。
(2)进化论:大约出现于十九世纪上半叶,由布丰、达尔文、赫胥黎等人提出,认为人类是由猿类演变过来的。
这是目前被最广泛接受的说法,围绕这一学说,发展出系统的关于人类来源和进化的假说。
(3)外星说:这种说法是现代学者在对进化论提出质疑后,提出来的一种所谓的科学解释,认为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都是从别的星球上迁徙过来的,而且随着地球寿命的终结,人类还会继续迁往其它的星球。
②(关于人类起源的各种学说,本期另有专文奉上,此处就不详细引述。
)我要强调的是,这三种说法都是没有得到证实的假说,作为假说,无论其借以论证的理由是什么,仅就其并非确凿的事实这一点,各种假说的价值都是一样的。
神创论来自古老的传说,当然无法被证实,因为谁也没有看过创造人的那个神,无论是上帝、女娲还是岩石魔女。
但是,人类为什么会留下这种传说,是在科学理性不发达时的无根据的空想,还是来自远古人的某种记忆?证实这种说法成立的证据固然没有,但完全证伪它的证据同样也没有。
按照科学的思维方法,也不能完全排除这些传说中有些与事实相关联的地方,比如岩石魔女和弥猴生人的传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进化论提供证据,因为它至少可以说明,人类是由另一种生物在某种不知道的神奇魔力作用下演变而来的。
这些远古的传说绝大多数并没有转化为愚弄现实人们的宗教教义,都只是各个民族的传说故事,是其没有文字时代的历史知识形式,所以,不能完全排除它们的真实性以及科学价值。
外星说是否定进化论后,试图在现有的科学基础上解释人类起源的问题,主张这种学说的学者自然能找出很多理由,但是,一来这些理由都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二来这种学说仍然没有说明人类起源的原因问题,用我们一位年青的同事商昭的话讲,就是将地球上问题推到了外星上,就算地球上的人来自外星,那外星上的人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种学说论其彻底性和逻辑解释力,尚不如神创说,神创说没有解释清神由何而来的,但起码解释了人是怎么来的问题。
人类起源
![人类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3a13b0ef941ea76e59fa0404.png)
能人
能人(Homo habilis)于1960年发现于坦桑尼亚西北部的奥杜威河谷。头骨壁薄,尾嵴不明显,平均脑量为637ml。颊骨比非洲古猿窄,下肢直立行走,手指能对握,身高1.2-1.3m,还能制造石器。
从地猿到南方古猿所代表的人科的起源是一次进化上的飞跃,标志着人类家族与高等灵长类中的其他类群分化开来。接下去的一次飞跃是人类家族内部的飞跃:人科当中一类更接近我们的类群--人属,在大约250万年前的那段时间里出现了。
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受当时德国的达尔文主义者海克尔的影响,荷兰的年轻医生杜布哇坚信会在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当时是荷兰的殖民地,叫做东印度群岛)找到人类的远祖,因为那里地处热带,盛产人类的现生近亲猩猩和长臂猿。在公开宣布要到印尼去寻找人和猿之间的“缺环”之后,杜布哇于19世纪80年代末出发来到了印尼。他雇佣了50个犯人,顺着爪哇岛上的梭罗河沿岸努力寻找,终于在1890年的一天,在一个叫做凯登布鲁伯斯的地方发现了一块古人类的下颌骨。1891年,他又在特里尼尔村找到了一个具有许多猿的性状的头盖骨;第二年,他又在相同地方发现了一根与现代人相似的大腿骨,其形态表明大腿骨的主人已经能够两足直立行走。杜布哇认为,先后发现的头盖骨和大腿骨实际上应该属于同一个体,它肯定是现代人的祖先;于是他在1894年发表论文,将这些化石定名为直立猿人,后人也经常将这些古人类俗称为爪哇猿人。
先后出土的石制品共7件,人工痕迹清楚。原料为脉石英,器型不大,有石核和刮削器。它们和人牙虽不居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层位大致相同,距离又不远,应是元谋人制作和使用的。发现的炭屑多掺杂在粘土和粉砂质粘土中,少量在砾石凸镜体里。炭屑大致分为3层,每层间距30~50厘米。炭屑常常和哺乳动物化石伴生。最大的炭屑直径可达15毫米,小的为1毫米左右。在4厘米×3厘米的平面上,1毫米以上的炭屑达16粒之多。此外还发现两块黑色的骨头,经鉴定可能是被烧过的。研究者认为,这些是当时人类用火的痕迹。这一发现,和在距今约180万年前的西侯度文化中发现的烧骨,如确系人工用火证据,则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大大提前。
电大标准答案新地域文化(本)形考(山西历史与文化)单元1
![电大标准答案新地域文化(本)形考(山西历史与文化)单元1](https://img.taocdn.com/s3/m/8c594b23844769eae009edbf.png)
地域文化课程(本科)第一次作业任务: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早在10万年前,山西这块土地上就繁衍、生息着中华民族的先祖,他们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远古文化,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文化遗存。
(错误)2、从人类的出现到国家的产生,在山西形成了一个绵延不断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发展序列。
(正确)3、山西,不仅是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发祥地,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又因创立华夏文明的帝王黄帝、炎帝、尧、舜、禹的活动中心都在晋南,因而晋南又是“帝王所都”。
(正确)4、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的最后阶段,与地质学上的第四纪更新世大致相当。
(错误)5、人类自身的体质演进也经历了猿人、类人猿、新人三个阶段。
(错误)6、山西地区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分布相当广泛,其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富,而且文化年代衔接,历史脉络清晰,形成了绵延不断的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
(正确)7、在旷古而久远的旧石器时代,山西地区曾是中国原始人类繁衍生息的集中地带,也是我们民族的先民们最早开发的地区之。
(错误)8、西侯度遗址位于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镇以北约10公里处的西侯度村一带,距今约180万年,(正确)9、下川遗址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最古老的一处文化遗址,而且也是世界范围最古老的文化遗址之一。
(错误)10、从动物群生态分析,旧石器时的晋南应是四季分明的疏林草原环境。
(正确)11、考古学家称之为“大石器传统”,“西侯度人便是大石器传统的开山之祖”。
(正确)12、从西侯度人石器的打制技术来看,他们已经采用了锤击、碰砧、砸击的三种方法,用这些方法从石材上获取石片,再将这些石片加工成石器,考古学家称这为“石片文化传统”。
(正确)13、下川的石片文化,为探索人类石片文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而也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石片技术的国家。
(错误)14、被火烧过的兽骨、鹿角和马牙化石,是龙山发现的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类文化遗物,它证明西侯度人当时已经开始用火。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32272e876eeaeaad0f3301f.png)
课标要求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活动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
课标解读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了人类作为物种层面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发展的。
虽然这部分内容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也存在一些争论,但是科学的发展正在将这部分知识清晰化。
本节内容注重渗透科学精神教育,即科学用证据说话,靠逻辑推理,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从本节开始的导言到人与类人猿的关系,都体现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
此外本节还设计了“技能训练”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想一想,议一议”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发学生思考。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这一部分,教材设计了对四种类人猿的“观察与思考”活动,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观察、比较、归纳能力。
“从猿到人的进化”这一部分又很好地渗透了科学精神,摆证据、讲事实。
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并且让学生学会如何区分事实和观点。
3.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也存在很多争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基本观点——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并且要提供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
教学目标[来源:ZXXK]知识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起源于森林古猿;概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进化过程中人类在形态结构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来源:]能力目标尝试比较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异同点,人类在进化历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点,提高分析比较能力;尝试区分事实和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难点重点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和使用工具方面的变化。
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总结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资料、视频;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的相关资料。
0奥林匹克圣火与人类用火的起源
![0奥林匹克圣火与人类用火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a61819d5b14e852458fb57ce.png)
人与自然奥林匹克圣火与人类用火的起源董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于今年8月在北京举行。
奥运会起源于希腊的奥林匹亚。
即奥林匹斯山一带的地区。
希腊的奥林匹斯山曾诞生过很多动人的神话传说。
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关于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到人间的故事。
在这个神话中的人类原本生活在黑暗冷酷的世界中。
普罗米修斯为了解救他们,不顾主神宙斯的禁令,用茴香杆从阿波罗的太阳车上盗取了天火,并把火种带到了人间。
从此人类可以见到光明,享受温暖。
天火一旦传播到人间便无法收回归天,所以普罗米修斯的这个举动触怒了主神宙斯。
于是宙斯决6人类依档用火技术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定处罚普罗米修斯,用镣铐把他捆绑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让他不能吃也不能喝,并派鹫鹰啄食他的肝脏。
尽管一到晚上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又会再生复原,次日鹫鹰将继续啄食他的肝脏,并日复一13地施加这种痛苦,直到有人自愿出来替他受罪为止。
但是宙斯的惩罚和鹫鹰的伤害不但没有使普罗米修斯屈服,反而使他变得更加坚强。
于是宙斯又派火神赫淮斯特斯用黏土捏出一个倾城倾国的妙龄少女潘多拉,把她嫁给来到人间的厄庇墨透斯——普罗米修斯的弟弟。
在他们的洞房花烛夜里,美貌妩媚的潘多拉引诱厄庇墨透斯打开了宙斯交给她的一个盒子,于是装在盒子里的疾病、蚊子、苍蝇、仇恨、嫉妒、欺诈、凶残、自私等等邪恶与祸患统统释放到了人间,然后又把世上最美好的一样东西——希望——永远锁在了盒子里。
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得到光明和温暖甘愿付出自我牺牲的善良,以及长期忍受巨大痛苦的坚强终于感动了宙斯的私生子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他射杀了那只鹫鹰,砸断了镣铐,解救了普罗米修斯。
因为赫拉克勒斯是宙斯的爱子,宙斯不能把他怎么样。
所以宙斯便下令把普罗米修斯的手腕带上铁环,并用高加索山上的一块石子镶在铁环上,这样普罗米修斯还是被象征性地捆绑在高加索山上继续接受宙斯的惩罚。
后来睿智的哲人经常用“潘多拉的盒子”来警示大家妩媚诱人的利益里面往往隐藏着各种祸害的根源。
中国消防史溯源
![中国消防史溯源](https://img.taocdn.com/s3/m/2d52e7f9d4d8d15abe234ecc.png)
XIAOFANG ANQUAN\ m国消陆史溯源火的运用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古人发明用火,是第一次能源的发现,从此结束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掌握了食物的烹饪烧烤,这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繁衍的大事。
然而,随着火的出现,火灾的阴影也开始伴随人们左右,人类抗御火灾经历同人与自然不断协调的过程,组成一个人与火的历史。
“消防”一词,系日本语,在江户时代开始出现,最早见于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
武州新仓郡的《王人帐前书》,有"发生火灾时,村中的'消防’就赶到”的记载。
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词开始普及,但消防的根在中国。
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开始传入日本。
“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
“消防”一词的出现,充分反应了当时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密切。
火灾与消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在各类自然火灾中,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很高的灾害。
这种灾害随着人类用火的历史而产生,以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古称“火政”,应运而生,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永远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日臻完善。
中国消防历史之悠久,从已发现的史料来看,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是少有的。
《甲骨文合集》刊载的第583版,第584版两条涂朱的甲骨卜辞,记录了公元前1339—前1281年商代武丁时期,奴隶夜间放火焚烧奴隶主的3座粮食仓库。
这是有文字以来,最早的火灾记录。
事实上,文字出现之前,先民们早已遭受火灾之苦。
为了生存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始了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
考古工作者把一座埋藏在地下数千年的人类居住遗址,发掘并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我们惊异地发现,这些遗址简直就是早期建筑火灾的见证如果说两千年前西安半坡遗址,那一座半地穴式的方形小屋,因火灾毁坏后留下的木炭还清晰可见,足以这表明是一座比较原始的早期建筑火灾现场遗址的话,那么五千年前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型公共建筑遗址不仅仅是建筑火灾现场遗址,那些在木柱周围用泥土构筑的防火保护层和残存的防火保护层中、涂抹于木柱上的一层坚固防火涂料(胶结材料),就更能证明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在探索建筑防火的技术,其卓越成就,令今人惊叹。
人类祖先怎样交流
![人类祖先怎样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31839217a8114431b90dd899.png)
人类祖先怎样交流?原始人类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如何生存和发展,这是各种神话和传说的主题。
中国也不例外。
传说最早的人类或居于洞穴之中,或构木为巢,生食蔬果与鸟兽之肉,饮血茹毛。
有燧人氏出,钻燧取火,教人熟食。
这些传说与远古人类生活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据考古发现,大约在距今71万年至2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远古人类才开始学会用火。
他们以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叶子和枝梗为燃料,把自然火种长期保存下来,用于烘烤食物、取暖、照明、防寒和抵御野兽侵袭。
当时人们只能用锤打砸击等办法制作一些简单的石器,依靠这些工具根本不可能对付肉食猛兽,最多只能猎取鹿一类等草食动物,得到的肉食品非常有限。
采集是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食物主要是朴树子,还有胡桃、楸、栎、榛、蔷薇、鼠李、松、榆等的果实、种子和叶子,以及禾本科、豆科植物的茎和种子。
当时只排除双亲与子女、祖父母与子孙发生关系,实行同辈男女相互婚配的群婚,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互为夫妇。
人类社会最初的管理形态是一种原始的人性化的管理,它主要靠首领或猷长的经验、能力、威望以及人们的习惯,利用部落或氏族大会来处理一切事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经历了与自然的抗争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不同阶段,人类对自然、社会的认识,人类管理社会的手段都在发生变化。
人们从目标上、技术上、过程上、行为上对管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剖析和广泛的研究,各种管理理论、管理派别层出不穷:但是,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又更注重的管理的有效性,注重把管理的中心从物转向人,更多地探讨人的价值观、创造性、个性、才能,研究人力资源的开发。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已逐渐确立。
人性化的管理把管理的目标确定这“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它通过激励,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和能力,以感情联络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乃至达到“未见其人,先有其心,未至其地,先有其民”的效果。
管理的方式从钢到柔。
因为你不可能让警察去监视每一个职工;你没有办法检查他们在厕所呆了多长时间,不知道他们每时每刻在干什么。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https://img.taocdn.com/s3/m/516357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c.png)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1. 导言科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瞬间,它们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本文中,我将带你回顾科学发展史上的119个伟大瞬间,探讨这些瞬间是如何改变人类生活的,同时共享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2. 火的发现和利用在远古时代,人类发现了火,并开始利用它。
这一伟大的瞬间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起步,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能够烹饪食物、取暖抵御野兽,同时也是工具的制作和加工的重要手段。
3. 农业革命农业的兴起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它使人类从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变为种植和养殖为主的生活方式。
农业革命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社会能够有更多粮食和资源支持人口的增长和文明的发展。
4. 望远镜的发明望远镜的发明改变了人们对天空的认识,使人们开始了解宇宙的奥秘。
望远镜的发明和运用,使人类对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的认识有了重大的突破,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5. 物种演变论的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达尔文提出了物种演变论。
物种演变论通过对物种起源和演变机制的研究,改变了人们对生命起源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6. 纳特尔公司的成立纳特尔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它推动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7. 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开启了基因工程的新时代,通过对基因进行精准的编辑,人类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同时也为人类医学和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8. 总结和回顾总结这119个伟大的科学瞬间,我们不难发现,科学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些伟大的瞬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新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新](https://img.taocdn.com/s3/m/e7fb4a5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6.png)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环境的 相互作用中进化而来的。 2.尝试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和 人类的异同、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类 的形态特征,描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 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人类的起源学说
5.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根本区别呢?
重点 运动 方式 制造工具能力
脑发育的程度
类人猿
臂行
使用自然工具 不会制造工具 脑容量小(400mL) 没有语言能力
现代人
直立行走
制造使用各种简单 和复杂的工具
脑容量大(1200mL) 很强的思维、语言文字能力
探究主题二:人类的发展
1.人类进化的证据 ——化石 2.人类的发展历程
现代类人猿和人的相似与不同
人 类
森林古猿 地球环境 发生变化
的
起
源
和
露西 时代
发
的古
展
人类的发展:
人类( 使用
工具)
生活在 森林
进化 现代类人猿
生活在稀 树草原 进化 人类
东非 人时 代的 古人 类(使 用创 造工 具)
用火、 大脑发 达产生 语言, 工具复 杂
现代人类
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你了解到人类的起源有几种说法呢?
• 神创论:出现最早的一种假说 • 海洋化学起源说 • 外星论 • 进化论:达尔文提出的
人类起源的假说:
1、女娲造人说;
2、上帝造人说;
【重点探究】
保护环境的800字议论文优秀范文【六篇】
![保护环境的800字议论文优秀范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a9b51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3.png)
【导语】保护环境,是使每个有道德的⼈所必须做的事,因为这个⼤环境是⼈类⽣存的宝贵的地⽅。
请你就保护环境写⼀篇800字议论⽂吧。
下⾯©⽆忧考⽹给⼤家带来保护环境优秀议论⽂,供你参阅。
保护环境的800字议论⽂篇⼀ 地球是我们赖以⽣存的家园,它就像母亲⼀样,为我们提供着⽣存的资源和条件。
我们是地球的主⼈,我们要像善待⾃⼰⼀样去保护它。
谁不想让⾃⼰的家园变得更美好,更漂亮?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五花⼋门的⽣活垃圾越来越多,其中⼤多数垃圾都是会造成环境污染的。
⽐如说我们常⽤的电池,如果⽤完后不进⾏适当的处理,那么将会造成极⼤的环境污染。
据研究,⼀节废的纽扣电池能使60万升的⽔不能饮⽤。
如果每⼈丢弃⼀颗废电池,那么到了那时,⽔,将成为奢侈品。
所以,为了保护环境,请将垃圾分类。
我国于2008年6⽉1⽇起实⾏“限塑令”,这⼀做法,使我国每年节省三千七百万桶⽯油。
塑料袋,这种东西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再普通不过了,可是你知道吗,塑料袋却是污染环境的⼀⼤因素。
塑料袋以⽯油为原料,不仅消耗了⼤量资源,⽽且还需要500年的时间才能被⾃然分解。
所以,为了保护环境,请减少使⽤塑料袋。
最近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候变化⼤会使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
虽然最终未能达到预定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做到,开再⼤的会议也只是形同虚设。
会议上说,现在全球平均⽓温正逐渐升⾼,⼤部分冰⼭已经开始融化。
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么世界将被⽔淹没。
现在的全球平均⽓温较以前已经升⾼了1.1℃,别看只是⼩⼩的1.1℃,可这是“全球平均⽓温”啊!如果全球平均⽓温升⾼4℃,那么北极和南极的⽓温将升⾼16℃,到那时,北极和南极也可以看到⼤树了。
你想⼀想,到那时,世界将会成为什么样? 其实导致这些灾难的罪魁祸⾸就是我们⼈类。
据研究,我们每天使⽤的电器或其他东西会排放⼤量的⼆氧化碳,⽽⼆氧化碳却是使⽓温升⾼的⼀⼤因素。
如果减少使⽤电器,那么⼆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会随之减少。
生命的荣光观后感1000字
![生命的荣光观后感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c2f87b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8.png)
生命的荣光观后感1000字人类只有具备了科学的生活与生存方式,才能更好的延续下去,而环境污染的程度,直接与间接的与人类的生活生存方式是否科学有关,我们不禁想问,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与思想思维等方式是否真的就很科学呢?就我看,还有许多不科学与不完全科学的地方,比如,人们任意烧掉垃圾、秸秆与树叶,造成了严重的雾霾污染而不是用来发电;比如,人们吃喝玩乐过于讲究,造成不必要的过多的资源浪费,眼下。
有不少人是该用的用了,该享受的享受了,却到了该节约的时候却不节约,造成双重浪费;比如,现在的教育方法还很不科学,造成大量的人才资源浪费;再比如,火葬就是不环保和不科学的生存方式,请看,尸体淋上汽油,一把火烧掉了,如同烧掉垃圾、秸秆与树叶一样,烧掉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产生了污染物,产生了严重的雾霾,还使灵魂得不到回归,这难道是灵魂的自然回归之路吗?这难道是在保护大自然吗?当然不是。
现在,人们的身材越来越高,产生的污染物越来越多,浪费的资源就越来越大,这样怎样让人类回归自然?这样子何年何月才能回归自然?人类要保护自然,就得要回归自然,那么,人类怎样保护自然与回归自然呢?首先,就得从自己做起,不实行火葬,我们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前进,沿着人类科学生存的发展轨迹前进,让已经远去或正在远去的灵魂沉淀下来,回归大自然,使生命能够再生轮回,为生命的延续增添光彩。
一切善良的人们啊!为了生命的荣光,为了灵魂的永恒回归与轮回,请将你的肉体与精神彻底的奉献给大地,去科学而又环保的去埋葬我们的肉体与精神,让灵魂永远回归大地与生命,为此,要逐步消灭火葬,实现最科学的埋葬方式,因为,地球上所以的生命,如果一把火烧掉了,灵魂就不能更好的回归自然与轮回生命,就会产生严重的.雾霾,污染空气,破坏土壤营养成分,让生命得不到更好地延续,这是十分错误与不科学的做法,大自然中,所有的动植物死亡以后都是自然埋葬,只有人类用火去烧,这本身就是违反自然规则的行为,因为,土地需要营养成分和有机物成分来轮回,才能更好地延续生命,而所有的稻草、垃圾、秸秆与树叶,以及一切动植物的遗体都是土地需要的营养成分和有机物,难道可以一把火烧掉么?我们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前进,让我们的遗体慢慢地风化,转化为大地与生命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和有机物,从而让灵魂能够自然的得到回归与轮回,让生命能够更好的代代相传,健康发展。
有关能源的课外知识--中国古代的能源利用(doc 4)#
![有关能源的课外知识--中国古代的能源利用(doc 4)#](https://img.taocdn.com/s3/m/8be4ac471711cc7930b71635.png)
有关能源的课外知识1.中国古代的能源利用古代化学工艺可以说是以用火为中心的。
人类学会用火标志着化学史的开端,而人工取火的发明,又为能源利用提供了必备条件。
煤、石油、天然气并称为三大重要能源,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知道并利用它们。
火的认识与利用在中国距今170万年以前的云南元谋人遗址中和大约同一时期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中,发现了已知的人类最早的用火遗迹。
在距今50万年以前的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居住的岩洞里,上、中、下部都找到了“灰烬层”。
在“灰烬层”中,草木灰中夹杂着木炭、石头和兽骨,灰烬按一定部位成堆分布,这说明北京人已有意识地用火。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古人类不断总结经验,寻找着人工取火的方法,终于发现钻木可以取火。
一般认为人工取火大约出现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对火的认识和使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化学发现。
它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创设了重要条件,增长了人类和自然作斗争的威力,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可以说火的使用既改造了自然也改造了人类本身。
煤的利用煤炭,中国古代称“石炭”、“乌薪”、“黑金”、“燃石”等。
最早记载煤的名称和产地的著作是战国时期的《山海经》。
《汉书·地理志》上也记载:“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说明煤已用于江西南昌附近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1975年,根据对河南郑州古荥镇冶铁遗址的挖掘,发现当地从西汉中叶至东汉前期,是以煤为动力冶铁的。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河上》篇中第一次在文献中记载用煤冶铁。
三国时期的曹操在邺都兴建冰井台,井深50米,贮煤数十万公斤。
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家庭已广泛使用煤取暖、烧饭,唐朝时我国南方也广泛使用煤了,宋朝时,煤炭在京都汴梁已是家用燃料,庄季裕在《鸡肋篇》云:“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柴火者”即是明证。
元朝时,意大利的马可·波罗看到中国用煤盛况,并在他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做了记载,致使欧洲人把煤当成奇闻传颂。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后附答案)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后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b575e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9.png)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 )。
A .环境变化B .人类祖先的不同C .人类对美的追求不同2.科学家研究“人类是如何进化发展的”,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依靠( )获得证据。
A .猜想 B .历史故事 C .人类骨骼化石 3.达尔文经过20年的研究,写出了科学巨著( )。
A .《人类的进化》 B .《物种起源》 C .《人类祖先的足迹》 4.在对科学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一般先要制定( ),然后再进行研究。
A .调查计划 B .研究报告 C .研究计划 5.黑人主要居住在( )。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6.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 )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A .低级 B .单细胞 C .非 7.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 )有着最密切的亲缘关系。
A .女娲 B .现代类人猿 C .恐龙 8.科学的猜想与事实是否相符,需要用大量的( )来证实。
A .模型 B .问题 C .事实证据 9.下列哪些不是现代类人猿。
( ) A .黑猩猩 B .猴子 C .长臂猿 10.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出现在( )。
A .古生代 B .中生代 C .新生代 11.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 .北京猿人B .古猿C .长臂猿 12.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使用火对人类的进化的重要意义是( )。
A .驱赶猛兽 B .攻击敌人 C .有利于大脑的发育 13.下列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哺乳动物是( )。
A .大猩猩 B .猕猴 C .恒河猴 14.关于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B .人是由猩猩经过长期进化来的C .人是由古猿经过长期进化来的 15.人与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
A .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来的 B .人类与黑猩猩在进化方面的一种巧合 C .人类与黑猩猩有着共同的祖先 16.下列不是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的是( )。
教学设计: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设计:人类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4e70e5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7.png)
教学设计: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发布时间:2021-07-07T09:41:10.46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作者:王丽娟[导读] 关于人类的起源,人们争论了数百年,有些问题至今悬而未解。
现在生物学持两种观点:一种是神创论,一种是进化论。
王丽娟佳木斯市立人学校教学目标:1.说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概述从猿到人大致的进化过程3.说出化石是人类进化的重要进化证据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2.教学难点: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异同点,以及进化的过程。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吗?关于人类的起源,人们争论了数百年,有些问题至今悬而未解。
现在生物学持两种观点:一种是神创论,一种是进化论。
在古老的中国神创论认为,人类是由女娲用五色泥捏成的;而在古老的西方神创论认为是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就了第一个男人:亚当,并用亚当的一条肋骨造就了第一个女人:夏娃,从此地球上才有了人类。
[理论依据]达尔文,著名的进化论建立者、英国的博物学家。
他曾乘坐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历时 5 年环球旅行,在观察和收集动物、植物、以及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后,经过归纳整理,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在 1859 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并且在仔细比较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从那时起,流行很久的“神创论”受到了猛烈的攻击。
二、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上面四幅图是类人猿,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很近,形态结构与人类相似的动物。
[观察与思考]问题 1:这些类人猿今天都分布在什么地方呢?类比的思想分析,把这些类人猿比作人类:大猩猩和黑猩猩体表偏黑色,黑人大都生活在非洲。
而长臂猿和猩猩体表偏黄棕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
所以类人猿大都分布在非洲、亚洲等地的热带雨林,靠采食野果、嫩芽、昆虫为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用火与人类本身同时起步论人类用火的历史到底有多久?至今许多考古学家还在探索这个问题。
19世纪70年代,亨利·摩尔根在研究这一问题时,由于考古资料的缺乏,他只能根据当时澳大利亚人和大多数利尼亚人当中所存在的民族志资料,把人类开始用火的时间,定在中级蒙昧社会时期,即始于鱼类食物的获得(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或中石器时代之初)①。
人们对人类用火的历史还停留在几万年的时间概念上来认识。
1927~1957年,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文化遗址掘得了大量的木炭、灰烬和燃烧过的土块、石块、骨头和朴树籽,以及在比“北京猿人”稍早的周口店第13地点发现的灰层和烧骨后,从而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对人类用火在时间概念上的认识。
贾兰坡、吴汝康先生研究这些资料时指出:“人类用火并非自‘北京人’时代开始”②。
在那时,北京猿人已经有了长期的用火经验③。
这样一来,就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推到了55万年以前。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人们又相继在法国和我国境内发现了大量的早于“北京人”时代人类用火的新证据。
据笔者所知:1960年在法国东南部马赛不远处,工人们爆破筑路时,从一个叫埃斯卡的山洞里,发现了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用火遗迹——木炭、烧石、灰烬,地面上还有五处直径达90厘米的红烧土遗迹,该遗址距今可达100万年④。
1960年,贾兰坡先生同王建先生在山西芮城匼河文化遗址调查发掘过程中,曾发现烧鹿角及哺乳动物的肢骨。
匼河文化遗址用古地磁测定距今69万年以上⑤。
1961年及1962年,山西省博物馆在距匼河遗址3.5公里的西侯度文化遗址发掘时,曾“发现了一些颜色呈黑、灰、灰绿的哺乳动物的筋骨,鹿角和马牙。
呈灰绿的马牙还炸裂成碎纹,和北京人遗址的被烧过的骨头和牙齿并没有什么两样,经过化验也证明是被烧过的”⑥。
“用古地磁初步测定西侯度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至少也有180万年”⑦。
“1966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含蓝田人头骨化石经古地磁测定距今100~80万年⑧前的堆积中,也发现有黑色物质,经化验,全为炭质,有少数较大的炭粒肉眼可见,考古学者戴尔俭等认为:“这种炭可能是人类使用火时,树干或树枝等未充分燃烧,后被流水搬运至适当距离而形成。
”⑨“1971年夏天,贵州省博物馆在桐梓县九坝公社云峰大队的岩灰洞里,发掘猿人化石和其它脊椎动物化石、石器的同时,还发现了几块炭屑和烧骨。
”⑩根据他人对岩灰洞猿人骨化石与北京猿人骨化石的比较研究,岩灰洞猿人生活的年代与“北京猿人”生活的年代大体相同或略早⑾。
1973年夏天,贵州省汪家寨煤矿地质科,在水城县艺奇公社的硝灰洞里,发现了灰烬、哺乳动物化石。
次年,经贵州省博物馆发掘,在所留存的宽10、深0.3~1、厚0.1~0.7米的堆积中,获得旧石器材料50多件,灰烬层厚达0.15米,其中含有很多烧骨、烧石和一定数量的哺乳动物化石。
该遗址的年代为中更新世⑿。
1973年冬,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含元谋人化石产地发掘时,不仅从地层中找到了元谋人制造的石器,而且还发现了大量炭屑。
这些炭屑多搀杂在粘土和粉砂粘土中,少量的还夹在砾石透镜体里,炭屑沉积达3米之厚。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炭屑常与哺乳动物化石伴生,有的化石骨片上还有人工痕迹,炭屑中最大的炭粒直径可达15毫米,小的也有1毫米左右。
在发掘时,经随意抽样测定它的分布密度,在4×3厘米的平面上,1毫米以上的炭粒达16粒之多⒀!贾兰坡先生研究这个问题时指出:“有理由认为是人类用火的最早证据,比用自然界的野火的燃烧来解释更有说服力。
”⒁元谋猿人生活的年代距今170万年左右⒂。
这些资料表明:人类用火的历史可以由55万年、69万年、80万年、100万年、150万年、170万年逐步推进到180万年以前。
还可以往上推吗?且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继上述发现之后一些学者们是怎样看待人类用火问题的吧。
1975年1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自然辩证法》杂志登载的李炳文、胡波撰写的《人类的继往开来》一章中的第三节《人类在用火中最终脱离动物界》中曾经有这样一段话:“从人类的发源地看,不论是亚洲的,还是非洲的,都离赤道不远。
‘南方古猿’几乎都住在非洲赤道的地方。
70万年前的‘爪哇猿人’也住在炎热的印尼,要是没有火,人类能在温带和寒带呆下去吗?”“北京猿人为什么能生活在接近北纬40°的地方?因为他们是最早用火的祖先之一。
”⒃为了证明“北京猿人”是人类用火的最早祖先之一,李、胡二位还从猿人脑容量的变化过程中寻找证据来说明这一问题。
他们在同文中写到:从理查得·李基1972年东非卢多尔夫湖以东发现的280万年前的一个“南方古猿”的颅骨来看,当时的脑容量是700毫升。
到“爪哇猿人”只增加了100多毫升,为855毫升。
在这200万年中增加很少,平均每1万年增加不到1毫升。
可是到了用火的“北京猿人”,脑量就迅速增加到1043毫升。
平均每1万年增加10毫升。
再往后,平均每1万年增加10多毫升⒄。
就李、胡二位主张,人类用火的历史无论如何是不能突破70万年大关的。
但是,前面我们所引的如此重复的重大发现,只能是种种假象的存在吗?不!绝对不是!笔者详细征引资料的同时,不在于仅仅说明它们本身的存在属于事实,更重要的是想通过它们来探索未曾被人们揭露的历史。
世界上,过去一切未曾定案的历史,一旦在考古学方面获得证实,那么,它就应该得出自己应有的结论。
根据本文所征引的考古资料,是不是就可以对人类用火的历史下一个结论呢?似乎不行!因为就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用火证据,还没有人在客观事实上与理论上做出过合理的解释。
从多数学者研究人类用火的方法看,一般都受“人类用火自熟肉始”这个观点的影响。
不错!人类用火,的确与人类食肉的历史具有一定关系。
因为人类的祖先是猿猴。
猿猴是基本吃素的。
远古之初,猿猴不仅尝不到肉的美味,而且害怕肉的腥味。
要吃肉,必定先狩猎,猎物有肉还得先烤。
要烤必定用火,但是准确一点说,人类用火是从熟食开始的,用火烤肉则是狩猎开始以后的事了。
如果把人类用火与人类制造工具,开始狩猎联系在一起分析的话,人类狩猎的开始至少可以作为人类开始用火时代的下限。
就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所有旧石器而言,绝大部分与狩猎有关。
尤其是一些最古老、最粗笨的石器,分析其使用价值更是与狩猎有关。
以旧石器中的砍砸器和刮削器为例,谁敢肯定它们与狩猎没有关系?假若说这种工具与人类狩猎没有直接关系(或者说不能用于狩猎),起码还存在一种间接关系,用砍砸器和刮削器制造木矛、标枪之类进行狩猎,这能说它与人类狩猎没有一定关系吗?再进一步分析,谁敢肯定任何一件有使用痕迹的刮削器或砍砸器没有对猿人猎取的动物进行过解剖?谁也不敢、谁也不会去做这些违背科学的事。
既然如此,把狩猎工具的出现,作为人类用火的最晚标志也是不过分的。
笔者认为:如果某一古文化遗址,只要发现有猿人留下的狩猎工具,虽未发现其它用火证据,我们亦当肯定:这里的猿人当时已经开始用火。
人类用火时间的下限找到了,那么其上限在什么时候呢?因为问题是围绕“人类用火与人类同时起步”这个论点而展开的。
既然是讨论人类用火,便不可能超越人类本身的生存年代。
作为一种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提出来,那就必须搞清问题本身的来龙去脉。
前面已经提到,人类用火的确与人类食肉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求实地看问题,人类用火熟食,起初并不是最先熟肉。
关于人类是怎样吃起熟肉来的,美国有这样一个传说:有次原始人遇到火灾,火灭后,便去看那些烧死的动物,用手一摸,觉得很烫,手本能地缩到了嘴边。
于是,舌头舐到了手上的肉汁,觉得味道不错,从此便吃起熟肉来了。
现在,不管任何一个考古学家,都没有摆脱人类用火自熟肉始这个观点的影响。
我们可以想象,在原始人生活的最初年代,一场火灾烧死的仅仅只是几只动物吗?而大面积的森林和自然植被遭受破坏而残余下来的能够被人们食用的东西是少量的吗?各种植物的果实和根块,经火烧烤后所散发的香气难道原始人就不知道去品尝吗?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里曾经说过:“自有人类以后,智力便成为一个更加突出的因素。
人类很可能从极早的时代起就把动物列入其食物项目之内。
从生理结构上看,人类是一种杂食动物,但在很古老的时代,他们实际上以果实为主要食物”⒅。
众所周知:采摘植物的果实,挖刨植物的根块,比追捕动物容易得多。
而在原始社会之初,猿人怎么不优先架火烧烤那些随手可得的植物果实与根块,而一定要追捕那些不易获得的动物呢?熟肉固然好吃,但猿人在第一堆野火上加放柴草燃烧时,所烤的食品绝不可能是动物的躯体,而有极大可能是某种植物的坚果或根块。
那么,猿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吃熟肉的呢?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这个问题,即以狩猎工具的出现为标志。
但我们如此强调人类熟食的对象是植物的果实和根块,而不是动物的躯体,这是不是意味着要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到人类本身历史之前——即提到人类制造工具之前呢?否!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石器,是1968~1972年肯尼亚博物馆考察队在肯尼亚卢多尔夫湖东部地区几处石器文化地点所发现的51件砾石工具,其年代在261万年±26万年以前⒆。
贾兰坡先生指出“现在世界上所有已发现的石器都没有代表最早人类首创的资格。
人类的第一把石刀还得到更古老的地层中去找。
”他还说:“如果有人问我人类的文化到底有多久,我建议到300万年的地层中去寻找。
”⒇可以推测,最早的工具是仿照比较合用的天然物造出来的,而且是一种万能工具,砍、砸、切、削都靠它。
而这种万能工具在我们的考古学家手里还没有得到。
因此,这种万能工具与人类用火的关系我们也还没有弄清。
笔者曾经为人类第一次用火立过一个标志:即第一个猿人寄希望于他们面前的野火永远不灭。
在即将熄灭的野火堆上加放第一把柴草,这便是人类用火的开始。
如果说猿人起初只知道在一堆似灭未灭的热灰中烧烤食物,而从未在这堆野火炭灰中加放过柴草,那么,这并不能算作人类用火的真正开始!话再说回来,人类用火与人类制造工具究竟有什么关系?刚才我们提到人类制造的最早工具是一种万能工具,既能砍砸,也能切削。
人们为什么要制造这种万能工具呢?它与人类用火的开始有没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大家认为,人类用火,起初主要是用以熟食,既要熟食,就要燃料,人类的第一把石刀恐怕就是为砍剁柴草而制造出来的。
所以说人类用火是与人类本身同时起步的。
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制造工具,“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
”也可以这样说: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在即将熄灭的野火堆上加放过一把柴草。
人类用火实际是与人类本身同时起步的。
从人类开始向第一堆即将熄灭的野火加放柴草开始,到人类开始向第二堆即将熄灭的野火加放柴草,这期间不知道要经过多长时间,因为在某一猿人群活动的地区之内,不可能天天、月月、年年都有自然火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