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第23周)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三)(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三)
【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玻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

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

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瑞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

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

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

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

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

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

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

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

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

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

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

”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

”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

”老头急起来。

“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

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

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

”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

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

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

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

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

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

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示例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①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关,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负一定责任;②王有福害怕赔偿溜走,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理由不够正当充分;③王有福害怕受骗而拒绝索赔,在当时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

示例二认同“我”的态度:①酒店失误导致王有福受伤,要求赔偿正当合理;②王有福放弃索赔是担心上当受骗,说明他缺乏法律常识,更应进行法律启蒙;③王有福式的宽容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有害无益。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贴窗花
田夫
①石头叔、石头婶的一双儿女都大学毕业在外成了家,老两口种着不是很多的田,也没怎么指望田里的那点收成。

他们傍山的房子是新盖的,窗很大,前面有小河、树林,环境极好,鸟可多呢。

②石头叔爱养猫,那是一只硕大的带着黑点的黄狸子。

那猫贼精,也勤奋,自打有了它,山鼠、蛇啥的甭想进院。

猫肚子整天都鼓鼓的,基本用不着石头叔填食。

石头叔经常向邻里炫耀,咱的黄狸子,比城里的猫呀狗的好养多了,也不用人疼,自力更生啊。

有了它,家里不用怕闹耗子。

但你可不要以为这样猫心就满足了,你看它,趴窗下墙根那儿,圆溜溜的眼睛总往高处瞟:它馋那树上的鸟啊。

石头婶是个闲不住的人,整天擦呀抹呀,尤其是那两面窗子三天两头就擦抹一遍。

石头叔说你老实待会儿不行吗,你说你蹬那窗台看摔着!石头婶说你少管我,还是伺候你那小祖宗去吧。

③这天早上,石头叔、石头婶正在堂屋里吃饭,忽听见窗玻璃“砰”的一声响,他们丢下筷子就往屋外跑,当他们跑到屋门口时,正好看见黄狸子叼着鸟跑。

那是一只黄莺,好像还没断气。

二人好一通吓唬吆喝,猫还是叼着鸟跑了。

二人叹息,鸟咋这么没眼色,他们又骂黄狸子,真不是个东西,那鸟说不定还能苏醒过来呢。

石头婶埋怨石头叔,都怨你的猫;石头叔急了,都是你整天擦呀擦呀,擦得鸟都认不出那是玻璃了。

俩人闹了个半红脸,过后他们又很后悔。

这咋说的,鸟又不是自家养的,着急犯不上呀。

林子里鸟多的是。

④石头叔继续养黄狸子,石头婶继续擦玻璃。

接下来又出现了鸟撞窗的事情。

这一次撞的是一只公山
鸡,很小,是个愣头青;那冠子真红,羽毛真漂亮,尾巴像彩旗。

这次是人瞅着它撞到窗上来的,像射来的一支箭,如果再用点力,窗玻璃肯定就被撞破了。

它顺着玻璃滑下,黄狸子正等着它呢。

两口子咋跺脚咋吆喝都晚了,黄狸子一口就死死咬住了山鸡的脖子。

⑤老两口再也沉不住气了,免不了又一顿嘴架。

但嘴架过后就又后悔:咱咋像城里人似的,不疼人专门疼猫呀狗呀鸟呀啥的,你看这通子虚惊!石头叔说,我的猫是好猫,要怪就怪那鸟倒霉。

石头婶说,我总不能怕鸟来不擦玻璃吧。

⑥可是这天夜里,老两口却同时梦见了那只血乎淋拉的山鸡……
⑦第二天石头叔起来后像有多大事似的:我得出趟门。

石头婶说,咋突然就有事了?石头叔摆摆手,你烦不烦,我说有事就有事,问那么多干吗呀?石头婶知道老头没正经事,果然见老头只是买了一对窗花回来。

石头叔说,你天天把窗子擦得那么干净,我不给你配点彩儿,还真的很对不住你。

石头婶眼睛笑眯眯地说,你还真是干了一件好事。

⑧石头叔把窗花贴上后,就那么躲躲藏藏地瞅着,不是留意窗花而是留意窗子,看鸟是不是还来撞窗子。

鸟你这回应该知道了,这不是空的是玻璃。

你看有东西在玻璃上贴着呢。

哪晓得石头叔的这个办法并不奏效,这不,第二天一早,窗台下又有一摊子血迹,黄狸子在院角享用它的免费早餐。

又有鸟撞了窗子。

石头叔垂头丧气地站在窗台下,唉声叹气,但又不敢对老婆子明说。

其实石头婶早看出了门道:老头子你傻呀,你买的那窗花像鸟窝,鸟是来找窝了。

石头婶有了主意。

这天石头婶说我也出趟门,就也买了一对窗花回来,贴在窗子上,和石头叔的那一对士兵似的在那儿站着。

不过石头婶买的这对窗花是一对翅膀扇起来的老鹰!石头婶想,鹰是林中王,凶得很,看哪个鸟还敢来。

⑨可石头婶也想错了,第二天,鸟又撞窗了!
⑩就在这一天,迎着刚上窗的阳光,石头叔突然对石头婶说,你说我这眼睛,这几天老流泪,怕见光。

石头婶说那你就离阳光远点呗,石头叔说我想拉上窗帘,石头婶说拉上窗帘屋子就黑了,石头叔说黑就黑呗。

⑪拉上窗帘的窗子鸟再没来撞,后来索性鸟巢也没了。

黄狸子也不在窗下蹲着了。

石头婶懒得再擦玻璃了。

(原文有删改)本文讲述了一对老夫妻心系鸟命运的故事,请探究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冬青树
林海音
为了舅母的六十整寿,我冒着酷暑到台北来。

表哥表妹两对夫妇都早到了,只等迟到的我。

我进门放下手提箱高声喊:“阿妗,我到啦!”从厨房的甬道里发出一迭声的“啊”,跟着拥出了表妹和表嫂,表哥和表妹夫也从舅舅的书房跑出来,舅母矮矮胖胖,又是放足,她擦着鼻尖的汗,拖着笨重的身躯,抢着跑出来。

我见了舅母好高兴,赶忙迎上去,舅母握住我的手,把我上下一打量,红着眼圈叹口气:“瘦了!”
“瘦了?哪里!我临来时才在医院磅过的,比上次长了两磅呢!”舅母不满意我的答复,不住地摇头。

“姆妈就是这样,见了谁都嚷瘦呀瘦的,都像您胖得油篓似的走不动才算数吗?”表妹虽然结婚了,仍然改不了跟舅母抢白的习惯。

我们听了都好笑,舅母用手指戳着表妹的头笑骂:“该死!该死!”我又听见舅母熟悉的骂人声了,唯有在舅母这毫无恶意的骂声里,才觉得是回到了有所依赖的家。

这是两年来一次难得的团聚,年轻的一代,为了职业,不能守在老人的身旁,舅母口口声声说:“走远了顶好,图个清静!”其实我知道她是多么盼望孩子们都围绕在她的身边。

这一次大家写信商量好,要在舅母的生日那天全体回家来——其实各人在外面都已成家立业了,可是提到回家,总以在舅母的身边才算真正回到了家,就因为这里有一个舅母。

她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使你安心。

她安排你的生活,让你舒服得像一个懒洋洋的人,躺在软绵绵的床上,不由得睡着了。

可是在这个团聚的家庭里,我算是什么呢?我不过是舅父的妹妹遗留下的一个孤女,在女孩时代便被远游的父亲寄留在这家里。

舅母每见我瘦弱,总叹息说我是一个不幸的女孩,而我却以为遇到舅母是我今生最幸运的事。

我曾失去许多亲人,却永远不会失去舅母,她像一棵冬青树,在我的生活里永远存在。

如果我说我在这家里从无寄居之感,那正是因了舅母的慈爱,她从没有给过我一次机会,使我感觉在这家庭里是额外的一员。

我和一个表哥一个表妹共同生活,安全而快乐,舅母却偏爱说我不幸。

舅母是旧时代中一个可爱的妇人,她所以常常说我不幸,正因为她是一个家庭观念极浓厚的人。

我的出生就是悲剧的开始,生母早死,又被父亲遗弃。

后来我自己又在一次婚姻悲剧里,扮演了不幸的一方。

舅母的生活方式包含着新的希望与旧的道德,在她那里,叩头礼并不是这家庭落伍的表现,而是子女奉给长辈所喜爱的一些行为的表现。

如果我们那种七摇八晃的叩头法,能给舅母老夫妇开心的话,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舅母还照老规矩,四眼儿人不必下跪,表嫂和表妹算是免了,我和表哥表妹夫带着两个表侄一字排开跪倒在红毡子上。

桌上的一对红寿烛,烛光摇曳映到舅母刚扑了粉的圆脸上,在舅母光亮的脸上,我看见一个老妇人最快乐的时光。

刹那间,我忽然想,舅母真是一个懂得生活,富有生活风趣,而也得到真正生活的女人。

这次我们要叫一桌席孝敬舅母,可是舅母不肯,她说她愿意自己下厨,因为她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口味。

“可是,您是老寿星呀!我们应当孝敬您,您怎么反倒做给我们吃?”表妹笑着说。

“算了罢,吃一顿明天就全滚蛋了,什么孝敬不孝敬!”舅母又骂了,可是这次骂是亲切中带着伤感
的,她虽是个顶达观的女人,但是老人的心是希望归来而怕离去的,舅母又何能例外?
我们吃得好开心,表妹夫和老丈人猜拳,五魁首,八匹马,把舅舅要灌醉了。

我们也顾不得舅母在厨房烤成什么样儿,上一道菜,喊一回好。

和两表兄妹比,我一直受舅母特别的宠爱,当然是因为她对我多几分身世的怜悯。

她希望我身体健康,婚姻美满,好对我那谜样的父亲有个交代,可是在这两方面,我都使她失望而伤心。

我很惭愧一直使舅母精神上负荷沉重,她对于我的关怀远超过她的亲生子女,虽然我已成人,不需人扶助,她的关怀也未稍减。

舅母的生日,我画了一幅冬青树送给她,但是我知道,更多的颂词,再多的赠礼,都不如给她一个能使她放心的表白,我许久以来就要对舅母说的是:我的身体虽仍显瘦弱,但意志却坚强;我的婚姻虽告失败,但这并不证明我从此失去光明的前途!
(有删改) 文中,舅母说:“走远了顶好,图个清静!”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①人要有善良秉性。

文中老夫妻看到鸟撞窗心生不忍,便做了许多事如贴窗花等,去保护小鸟,他们的善良秉性值得我们学习。

②人要懂得自然生命有其固有的生存法则。

鸟有鸟的生存之道,猫有猫的生存之道,过度保护任何一方,都可能会给它或自己的生活造成困扰。

③做事需要适时变通。

老夫妻贴窗花不奏效,石头叔拉上窗帘,鸟便飞走了。

当走进死胡同时,换一个思考角度或方法,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2.舅母疼爱孩子,为了让孩子们在外地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不挂念自己,才这样说的。

尽管嘴上这样说,其实舅母十分盼望孩子们回来,陪在她身边。

从中,我们理解了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要懂得陪伴他们,照顾他们,即使在远离父母的地方工作、生活,也应时常思念问候他们,尽可能多地回来看望他们。

【解析】基于文本,要理解舅母这样说的用意,体会舅母真实的感受和思想。

在此基础上,回答第二问,阐述自己得到的启示,注意联系实际。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