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考试地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三明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春节前,在外的游子们渴望回家团聚,春节后,外地务工人员着急返岗上班。

近日,百度地图权威发布《2017年春运迁徙总结报告》显示,春运全国迁徙趋势呈现前稳后涨态势,具体变化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1~2题。

1.最高峰日人口迁徙的主导因素是()
A.传统文化B.春运政策
C.经济因素D.天气因素
2.百度地图数据显示,春运期间各大城市拥堵现象较以往年份有所改善,这跟大城市公共交通日益完善不无关系。

目前北上广等大城市已配备多条地铁线路,调查发现我国城市地铁线多位于城市道路下方,仅从安全因素考虑,这样做的原因是()
A.道路地下水位较低B.道路地下多为向斜地质构造
C.道路沿线客流量较大D.减少对地表建筑的不利影响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绘制了旅途中某河流域部分地区地层分布图,图中PQ距离为5cm。

读图,完成3~4题。

3.在P处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2',在宿营Q处时,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4',次日观测到太阳
在正南方向时,国际标准时间为4点整。

P点经度及该图比例尺是()
A.90°E 1:37000B.130°E 1:74000
C.120°E 1:37000D.120°E 1:74000
4.能正确反映沿MN线地形剖面图和地层分布状况的是()
为适应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国家规划在北京南部新建北京新机场,计划2019年建成。

下左图为北京新机场位置与北京主要交通枢纽的空间分布图,下右图为目前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不同时段乘车离开与乘车到达的人数变化。

据此完成5~6题。

5.北京市内地面交通枢纽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
A.土地面积B.居民出行
C.人均收入D.地价高低
6.与首都机场T3航站楼对接的城市公共交通利用率最高的时段是()
A.1~5时B.6~10时C.13~17时D.20~24时
某公司设计了一套节能减排太阳墙全新空调系统。

读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7.图示太阳墙所涉及的地理原理与下列诗句所涉及的地理原理相同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弗雷泽岛,又译为芬瑟岛,长122千米,面积1620平方千米,隔着狭窄的大砂海峡与澳大利亚大陆相望,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

岛上有四十多个淡水湖泊镶嵌在茫茫的沙丘中。

因分布着世界面积最大最古老沙漠,且沙地上生长着种类繁多而茂密的植物,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读弗雷泽岛位置示意(图5),回答8~9题。

8.弗雷泽岛上的自然景观属于()
A.热带荒漠B.热带草原C.热带雨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9.弗雷泽岛上沙地组成物质的来源最有可能是()
A.岛上河流携带泥沙冲积而成
B.大陆风化物被洋流搬运堆积而成
C.岛上岩石在长期干旱的环境下风化形成
D.海浪掀起海底泥沙堆积而成
下图示意中国七大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的影响程度。

读图,回答10~11题。

10.我国()
A.华北地区已有灾害损失最重B.干旱已造成损失最大
C.华东地区沙尘暴影响会增加D.寒潮的不确定性最大
11.我国洪涝()
A.均为暴雨洪涝B.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C.影响将会减轻D.影响限于东部地区
第Ⅱ卷(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其它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紫花苜蓿(如左图)以“牧草之王”著称,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一带。

似三叶草,适应性强,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各种畜禽均喜食。

中国在公元前126年由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古罽宾国(即今克什米尔一带)引入,先在皇帝离宫附近种植,仅供御马饲用,以后从西安普及到黄河流域,现紫花苜蓿在世界各地广为种植。

苜蓿草可以加工成苜蓿草粉,其制作是多种加工储存方式中营养损失较少的一种。

牧草草粉加工业在国际上已逐渐产业化。

甘肃省苜蓿草成为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初步形成苜蓿生产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格局,2016年全省紫花苜蓿面积达950万亩(河西走廊一带是优质紫花苜蓿主产区),稳居全国第一位,以苜蓿草粉为主的草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近70家,草产品畅销国内外。

右图为甘肃河西走廊示意图。

(1)河西走廊一带种植紫花苜蓿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8分)
(2)试分析甘肃省大力发展苜蓿草粉等草产品加工业的原因。

(8分)
(3)2017年1月18日农业部发布《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规划”提出苜蓿供给立足“国内为主、适当进口”原则,到2020年,新增优质苜蓿种植面积300万亩,增加优质苜蓿产量180万吨。

有人建议南方部分农耕区可以借政策东风,大力发展紫花苜蓿种植,以提高目前国内供给,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你的理由。

(6分)
37.(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埃尔埃希多地区(如下图小方框所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小于300mm。

随着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

(1)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年降水量小的原因。

(6分)
(2)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6分)
(3)简述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

(6分)
(4)简述埃尔埃希多地区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的有利条件。

(6分)
选做题: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2.(10分)【旅游地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如今长征沿线已成为红色旅游资源的密集带、当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回顾历史,砥砺前行,重走长征路已成为磨砺意志的挑战之旅。

下图为重走长征路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重走长征路”沿线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当地发展旅游的不利条件。

43.(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清明祭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随着清明假日的实施,回家扫墓的人越来越多,祭祀用品也不断推陈出新,但由此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请说明不合理的祭祀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