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乱套了 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乱套了读后感【1】
本来在我们的世界上,整个地球的石头都是连在一起的,可是由于盘古开天地时力量无比大,所以把石头都震成了现在我们看见的小块块。
但有一块石头例外了,它有一个故宫城那么大。
人们千百年来都认为这是一块妖石。
然而有一天,这块石头爆发了:天在震动,地在摇晃。
突然,从石头里面窜出一只小猴子,他就是孙悟空。
孙悟空取经回来后与白骨精结婚。
住在盘丝洞。
几个月后,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慈禧。
慈禧长大后就去后宫闯荡,果然很争气,立马变成了后宫的主角———太后,那个时候慈禧太后与十四爷已经有了四个儿子,二个女儿。
而那个时候的皇帝则是在历代很有名的李清照。
慈禧太后的四个儿子中有一位叫黄继光。
黄继光长大之后就去当兵。
之前他只会在军营里好吃懒做,所以有好多人都想把他移出战场,黄继光渐渐感觉到了什么。
于是他决定干一次大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猛地冲上前去,用身体把炮口封住。
其实黄继光在当时非常缺乏知识,他一直认为封住炮口只会使弹片卡在里边出不来。
可结果并不是这样的,黄继光被炸的粉碎。
黄继光死后,有一位叫董存瑞的战士为了纪念他,把黄继光的尸体缝了起来。
并带着他经历了长征。
董存瑞把黄继光埋在了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
在那里,董存瑞遇见了一个叫李时珍的姑娘。
为了这位姑娘,董存瑞不再去宾营,而是与这位姑娘相爱。
不久,儿子诞生了。
二老把他取名叫毛泽东。
董存瑞之后在战场上不幸牺牲。
只有李时珍一个人把毛泽东带大。
毛泽东的后代叫赵本山,他是如今有名的小品演员,
但现在已退出。
这就是我们的历史,大家知道了吗?
历史乱套了读后感【2】
当前,人们对“后现代主义”这个名词或许感觉有些陌生,其实在生活中都有接触。
有些教师和学生也从不同的渠道,既受到了“后现代主义”解放思想、张扬个性等正面影响,也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负面影响,表现为躲避崇高、淡化理想、游戏人生。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并流行于西方社会的一种理论和社会思潮。
它不仅在建筑、文学、音乐、绘画等领域产生影响,还影响了哲学及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
“后现代主义”随着文化交流传入我国后,也成为中国学术和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话题。
“后现代主义”渗透在各学科领域并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20世纪90年代之后,人们觉得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有许多弊病,需要反思现代化(例如:科学技术广泛应用所引发的生态风险问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生活的商品化问题……),于是产生了很多“后现代主义”的著作。
其实,“后现代主义”并没有一个严格完整的系统,人们对它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一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要颠覆一切价值追求,另一种认为“后现代主义”代表了对多元价值的诉求。
“后现代主义”的确有许多片面性,“解构有余,建构不足”,但是从积极方面说,后现代知识观为人们提供了新视野,开拓了思维的新空间,中华传统文化的凝滞性的一面急需这种精神来激活。
下面将我认识的“后现代主义”某些值得借鉴的积极因素和需要警
惕的负面影响,分别加以分析和介绍。
“后现代主义”肯定了每一个个体的价值选择具有独特性,反对把某种价值观念定为绝对正确、必须选择。
现在,不少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都能够给予尊重,就体现了这种观念。
正是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才使“宽容”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成为了当今社会一种弥足珍贵的美德。
正如哲学学者李德顺所说:“必要的宽容是缓解冲突的一种必要形式,把不可化解的矛盾留给时间和实践去解决,从而保持社会生机,保持生活丰富多彩、日新月异。
对多元价值的肯定,其实也是对人的平等的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
宽容实际上是人们寻求这些(主导)价值的一个必要前提。
”人类不仅可以分为不同的个体主体,而人类自身也是一个作为整体存在的主体。
前者使个体的价值选择具有多元性,后者则使人类整体的价值选择又具有一元性。
这种一元化的价值选择,可以说正是多元化中的主导价值观念。
这一主导价值观念,不是人们先前规定了的,也不是通过一方强加给另一方就可以成立的,需要处在不同文化之中的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通过相互商讨达成的。
这种观念首先肯定多元价值,然后主张通过交往、商讨,寻求主导价值观。
拥有不同宗教信仰、价值观的国家、民族,互相尊重,不再通过战争,而是通过交流、谈判、探讨,逐步达成一致。
这些对于当前世界向前发展的需要来说,应该是一种进步。
在师生当中,对于不同看法的相互尊重、宽容,对于价值观方面的不同见解,应该坚持探讨、学习、思考的态度,而不是采取强制、扣帽子的方法。
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多元性、个性自由、不确定性,一
味反对中心权威的存在,也会走向价值相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至是无政府主义。
“后现代主义”反对一切权威,颠覆所有传统,蔑视历史经典的特征,在中国大众文化中都有突出体现。
在网上有的人以非议马克思主义为荣,以贬损中国传统文化为乐。
对于有不同看法的人,动不动就以“脑残”“儒棍”加以讽刺。
在追求商业利润和迎合大众感官享乐的驱动下,后现代大众文化往往远离和放弃了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功能。
在打着“个性自由”的幌子下,把低级趣味甚至黄色淫秽的内容向思想不成熟的青少年进行传播。
在多元文化存在的今天,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警惕“后现代主义”的这些负面影响。
其实,价值的“一元和多样”是辩证关系,是对哲学中一般和个别、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的一种表达方法。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但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必须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灵魂,是社会发展道路的旗帜。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成熟的理论或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想理论,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及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发展道路。
当前,中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要注意把握好价值多样取向与一元导向的辩证关系。
每个教师和学生在自己富有个性的价值追求中,应该把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基础和核心。
意义的可解释性,任何概念都不是一个“孤岛”,概念的含义绝不会在自身的孤立中存在,它们在自身中保留着周围世界的“痕迹”,在互动中丰富着概念,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自然科学的对象是可重复的、没有目的与意志的,而人文科学的对象则相反,它
是唯一的,以有目的、有激情、有价值观念的人们所产生的行为为对象,因此这一对象在性质上是具有意义性的。
历史乱套了读后感3
作文题为《历史乱套了》:“孙悟空娶白骨精生慈禧……”。
这篇奇文在网上被疯狂转发,不到5个小时,有1万多条转发,近2000条评论。
为了便于说明,不妨节选其中的一段:我认为历史是这样的:本来全世界的石头都是连在一起的,由于盘古开天地时力量无比大,所以把石头都震成了现在我们看见的小块块。
但有一块石头例外了,它有一个故宫城那么大。
人们千百年来都认为这是一块妖石。
然而有一天,这块石头爆发了:天在震动,地在摇晃。
突然,从石头里面窜出一只小猴子,他就是孙悟空。
孙悟空取经回来后与白骨精结婚。
住在盘丝洞。
几个月后,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慈禧。
慈禧长大后就去后宫闯荡,果然很争气,立马变成了后宫的主角太后,那个时候慈禧太后与十四爷已经有了四个儿子,二个女儿。
而那个时候的皇帝则是在历代很有名的李清照。
“孙悟空娶白骨精生慈禧……”如果用正常眼光去看,这的确是把历史整乱套了的作文,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合乎正常行文章法,难怪有网友说,“鲁迅要是看到这作文都得气死”,甚至认为这位同学写作文“不着调!”。
历史是一本正经,要保持本来面貌,不能颠倒是非,不能篡改和胡写。
但我认为,写这篇作文的孩子,并不是不懂历史,也不是要歪曲历史,而是要打破常规,按自己的想法写一篇不一样的作文,她给作文立的标题《历史乱套了》就说明她在提笔之前,就充分考虑了怎么把历史写乱套。
《历史乱套了》这篇作文值得欣赏的,不是让历史乱套,
而是这位同学突破模式化作文的创新意识。
现在的教学,模式化、灌输式严重,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尤其是作文教学形成了新的“八股”文风,使学生把作文当成了负担。
而这篇《历史乱套了》的作文,虽然天马行空,但思路并不乱,作者在写的想象力不在其中,更像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心灵遨游。
小作者知道慈禧太后和十四爷,而且还知道了李清照,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学生在学习上不是死背书本,就会作课堂上的作业,至少是看过《西游记》的,那怕是看过电视连续剧。
这样的学生,可见其课外阅读的量或者从电视中吸收的知识量不少,应该值得鼓励。
联想到现在的学生作文,虽然练笔不少,但更多的是为了应试,包括高考作文中,编造母亲病病亡等悲情,以图更有感染力的不在少数。
这样的作文才是弄虚作假,才是胡乱编造,而“孙悟空娶白骨精生慈禧”的《历史乱套了》却是真正的“我手写我心”的作文。
当然,笔者并非鼓励仿效《历史乱套了》去作文,也不是反对“八股”文风就都去娱乐化作文,包括当下很受欢迎的穿越手法,也不绝对反对,但也不能走极端强调非此即彼。
尤其是小学生,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积累知识,了解社会历史与现实,包括汉语言文字学习,应该在打牢基础后再去玩穿越,再去创新,万万不可基本知识还没学到手就追求新奇特,否则那可真就是乱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