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关于大气的组成成分及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从低层到高层的大气成分依次是水汽、干洁空气、尘埃
B . 对流层由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使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C . 平流层既对生物有保护作用,又有利于飞机飞行
D . 高层大气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降低、密度减小,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
2. (2分)(2020·奉贤模拟) 登月已不是梦想,假如有一天你乘上飞船登上月球,在月球表面的图中黑点附近登月,当日、地、月三者位置如下图所示时,你将看到的地相可能是()
A . 新地
B . 满地
C . 上弦地
D . 下弦地
3. (2分)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其中甲、丙分别表示夏至日和冬至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乙为1月初
B . 乙到丁,公转速度变大
C . 丁为7月初
D . 丁处速度最慢
4. (2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期末) 每年10月1日我国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 . 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 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 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 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5. (2分)下列地质地貌示意图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 a和c
B . b和c
C . c和d
D . b和d
6. (2分) (2018高一下·温州期末) 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奇特,飞来峰上“飞来石”如天外来客。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飞来石”的外观形态与下列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 . 冰川侵蚀
B . 流水侵蚀
C . 风化作用
D . 岩浆凝固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飞来石”岩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 . a
B . b
C . c
D . d
7. (2分) (2019高三上·呼兰月考) 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7月,一艘货船从日本横滨出发,沿图中路线前往瑞典的哥德堡。
下列关于途中遇到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E处,顺风顺流
B . 在甲处,逆风逆流
C . 在丙处,顺风顺流
D . 在丁处,逆风顺流
(2)当乙处与E处洋流流向大致相同时()。
A . 甲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流动
B . 乙处海域有渔船大量汇集
C . 丙处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D . 丁处多阴冷潮湿天气
8. (2分) (2018高一上·藤县期末) 下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该河若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A . 冲积平原
B . 山麓冲积扇
C . 沙洲
D . 三角洲
(2)河中有砂金,淘金处可能在()
A . ①
B . ④
C . ③
D . ②
9. (2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1)
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
B . 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
C . 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
D . 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
(2)
有关该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该区域夏季水循环更活跃
B . 图中湖泊减少了区域水循环总量
C . 图中湖泊对甲地貌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D . 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密切关系
10. (2分) (2013高一上·回民月考) 如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⑤均为地面受热上升形成的低压;③⑥均为寒冷而形成的高压带
B . ①⑤以上升气流为主,降水较多;③⑥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较少
C . 一般情况下,②⑥控制的地区降水少,④⑤控制的地区降水较多
D . ③为亚洲高压,⑤是亚洲低压,④为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冬季风
11. (2分) (2013高一上·宝鸡期中)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 海陆间的热力差异
B . 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差异
C . 高空和地面温度的差异
D . 高空和地面气压的差异
12. (2分) (2018高二下·天津期末)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图中①地的气候类型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 .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B .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C .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D .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3)关于图中所示季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②地正值炎热干燥
B . ④地盛行东南风
C . ⑤地高温多雨
D . ⑥地高温多雨
13. (2分)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读图“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B . B
C . C
D . D
(2)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14. (2分) (2016高二下·温州期末) “气象学者说:江南是梅雨”。
造成梅雨的天气系统为()
A . 暖锋系统
B . 冷锋系统
C . 准静止锋
D . 高压系统
15. (2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读南美洲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因安第斯山而得名的安山岩是一种喷出岩。
按成因分类,下列岩石与之属于同一类的()
B . 花岗岩
C . 大理岩
D . 石灰岩
(2)
①、②两地自然带类型和成因分别是()
A . ①地热带荒漠带东北信风带;②地常绿阔叶林带巴西暖流
B . ①地热带草原带秘鲁寒流;②地温带荒漠带西风背风坡
C . ①地热带草原带赤道低压带;②地常绿阔叶林带巴西暖流
D . ①地热带荒漠带副高、寒流;②地温带荒漠带西风背风坡
16. (2分)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读“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题。
该山地可能位于()
A .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B . 北半球温带地区
C . 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D . 南半球温带地区
17. (2分) (2017高二下·邢台月考)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
图中数
值表示等压面高度。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沿上图中XY方向所作的900hpa等压面剖面图,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A .
B .
C .
D .
(2)
下列关于图中A、D两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 . A吹偏北风,D吹偏南风
B . A吹偏南风,D吹偏北风
C . A,D均吹偏北风
D . A,D均吹偏南风
18. (2分)(2016·青岛模拟) 叶面积指数指植物叶片总面积与地表面积之比。
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
下图中四条曲线代表的是水能资源、年太阳辐射量、地势高低以及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趋势。
造成M地
叶面积指数与周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A . 纬度低,气温较高
B . 距海远,降水少
C . 盆地地形,热量充足
D . 云量少,光照强
19. (2分) (2018高二下·龙岩期末)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
下图为杭州市郊区某“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通过调节太阳能电池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提高“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 . 降低水体温度
B . 提升大气温度
C . 增强地面辐射
D . 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2)与西部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相比,该模式采用小型分散式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电力需求量小
B . 建设成本较低
C . 光伏技术进步
D . 靠近消费市场
(3)在下列日期当中,当地正午太阳能电池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最大的是()
A . 1月1日
B . 5月1日
C . 7月1日
D . 10月1日
20. (2分) (2019高二上·阜新月考) 下图中心点为北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时间为()
A . 8时
B . 9时
C . 15时
D . 16时
(2)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甲地的时间为()
A . 15时
B . 9时
C . 3时
D . 12时
二、综合题 (共3题;共55分)
21. (20分) (2016高二下·深圳期末) 读下列图文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1)简述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
(2)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3)据图分析绿洲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22. (15分)热带风暴“彩虹”今天凌晨2时许在海南登陆后,在粤西地区掀起较大风暴潮,局部降了大到暴雨;雷州湾沿海出现接近警戒线的高潮水位。
据此回答(1)~(2)题。
(1)
该类型的风暴潮多发生的时间是()
A . 春夏
B . 夏秋
C . 秋冬
D . 春秋
(2)
下列选项属于该次风暴潮特点的是()
①来势猛,速度快②强度大③破坏力强④增水过程相对缓慢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3. (20分) (2017高三上·菏泽期末)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柴达木盆地是巨大的山间断陷盆地,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今天的柴达木盆地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气温变化剧烈。
西北的南八仙有一系列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
东南诺木洪附近的一片荒漠地带中,有数以亿计的贝壳同含有盐碱的泥沙凝结在一起形成贝壳梁。
下图为柴达木盆地局部区域图。
(1)说明柴达木盆地夏季气温日变化剧烈的原因。
(2)分析南八仙地区地貌形成的原因。
(3)推测诺木洪附近贝壳梁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7-1、
7-2、
8-1、
8-2、
9-1、
9-2、
10-1、
11-1、
12-1、12-2、12-3、13-1、13-2、14-1、15-1、15-2、16-1、17-1、17-2、18-1、19-1、19-2、19-3、20-1、20-2、
二、综合题 (共3题;共55分)
21-1、
21-2、
21-3、
22-1、
22-2、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