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地区勘察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2期2018年㊀6月资源环境与工程
ResourcesEnvironment&Engineering
Vol 32ꎬNo 2Jun.ꎬ2018
收稿日期:2017-06-06ꎻ改回日期:2017-06-19
作者简介:梁源珠(1984-)ꎬ男ꎬ工程师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ꎬ从事应用地球物理勘探及研究工作ꎮE-mail:364645018@qq com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地区勘察中的应用
梁源珠ꎬ叶㊀臻ꎬ李㊀杨ꎬ刘㊀坤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ꎬ安徽合肥㊀230001)
摘㊀要:灰岩分布区岩溶发育容易引发土洞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ꎬ为确保区内道路㊁桥梁㊁房屋等建筑安全ꎬ在工程建设前需要进行物探勘察ꎮ高密度电法作为探测岩溶的一种物探方法被广泛应用ꎮ阐述高密度电法在安徽宣城某变电站备选场地进行岩溶探测的应用情况ꎬ通过实例说明高密度电法在查找和规避岩溶灾害隐患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ꎮ关键词:高密度电法ꎻ岩溶ꎻ温纳ꎻ灰岩
中图分类号:P631.3ꎻP642.25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1211(2018)02-0307-03DOI:10.16536/j.cnki.issn.1671-1211.2018.02.030
㊀㊀灰岩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岩石ꎬ为可溶性碳酸盐岩ꎮ在灰岩分布的地区ꎬ通常发育有溶沟㊁溶槽等溶蚀带及溶洞等ꎮ灰岩岩溶㊁土洞发育的地段ꎬ地下水条件发生变化时易发生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1]ꎮ
高密度电法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结合了电阻率剖面
和电阻率测深2种方法的观测过程ꎬ采集数据量大ꎬ观测精度高ꎬ对电性不均匀体有良好的探测效果[2]ꎮ利用该方法能够获得拟建场地岩溶发育情况㊁隐伏构造㊁
构造破碎带㊁岩溶㊁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和发育程度等ꎬ为设计㊁施工提供物探依据[3]ꎮ
某变电站备选场地位于安徽宣城地区ꎬ区内主要分布三叠纪南陵湖组地层ꎬ该地层以灰色薄层灰岩㊁泥质灰岩为主ꎮ根据以往的地质㊁工勘资料ꎬ岩溶较发育ꎮ为了探测场地内岩溶的空间分布特征ꎬ给钻孔及后期施工提供有效的地球物理信息ꎬ因此对场地开展高密度电法测量ꎮ
1㊀高密度电法的原理
高密度电法又称高密度电阻率法ꎬ是以地壳中岩石的电阻率差异为物性前提条件ꎬ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电场的变化和分布规律ꎬ进而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勘探方法[4]ꎮ
和常规电法一样ꎬ高密度电法通过A㊁B电极向地
下供电(电流为I)ꎬ然后测量M㊁N极电位差ΔUꎬ从而求得该记录点的视电阻率值ρs=KˑΔU/Iꎮ根据实测的视电阻率剖面进行计算㊁处理㊁分析ꎬ便可获得地层
中的电阻率分布情况ꎬ从而解决相应的工程地质问题ꎮ工程勘察中最常用的高密度电法装置是温纳装置
(图1)ꎮ测量时ꎬAM=MN=NB=AB/3为一个电极间距ꎬ探测深度为AB/3ꎬA㊁B㊁M㊁N逐点同时向右移动ꎬ
得到第一层剖面线ꎻ接着AM㊁MN㊁NB增大一个电极间距ꎬA㊁B㊁M㊁N逐点同时向右移动ꎬ得到另一层剖面数据ꎻ如此不断扫描测量下去ꎬ得到倒梯形断面[5]
ꎮ
图1㊀高密度电法工作系统示意图
Fig 1㊀Sketchmapofworksystemabouthighdensityelectricalmethod
2㊀场地概况
2.1㊀工程地质概况
备选场地地表为第四纪所覆盖ꎬ主要是褐黄㊁棕黄色粉质粘土㊁粘土ꎬ局部地段见灰黄色含砾砂ꎮ
基岩层为三叠纪南陵湖组地层ꎬ分为上下两部ꎮ下部:灰㊁浅灰色薄 中薄层纯灰岩ꎬ偏下夹数层绿色㊁紫色微层钙质泥岩及泥灰岩ꎬ厚110m左右ꎮ上部:灰㊁红灰色中薄 薄层似条带状灰岩㊁灰岩ꎬ偏上夹含
图3㊀LS2线视电阻率反演地电断面
Fig 3㊀LS2lineapparentresistivityinversiongeoelectric
profile
图2㊀LS1线视电阻率反演地电断面
Fig 2㊀LS1lineapparentresistivityinversiongeoelectricprofile
泥质灰岩及钙质泥岩ꎮ似条带状灰岩由含泥质灰岩与灰岩呈韵律互层组成ꎬ每一韵律厚10~30cmꎬ风化后前者凹下ꎬ后者凸出ꎬ形成肋条状条带ꎬ厚120m左右[6]ꎮ
2.2㊀地球物理特征
灰岩电阻率比较高ꎬ在2000~8000Ω m之间ꎬ但是随着岩石节理裂隙发育程度㊁破碎程度㊁岩溶发育程度的增强ꎬ填充物含量的增加ꎬ电阻率呈急剧下降趋势ꎬ最低可降至100Ω m以下ꎬ使得岩溶局部发育的地方与基岩本身存在较大的电性差异ꎻ此外第四纪松散覆盖层和下伏基岩的不同风化程度ꎬ也造成了地下介质存在明显的电阻率差异ꎮ这些差异ꎬ为利用高密度电法进行岩溶勘察提供了必要的物性前提ꎮ区内主要的地层㊁岩性的电阻率范围见表1ꎮ
表1㊀地层、岩性电阻率统计表
Table1㊀Stratigraphicandlithologicresistivitystatistics
组
代号岩性电阻率/(Ω m)Q
耕土<100粉质粘土<30含砾粉质粘土80~300
碎石层120~350
南陵湖组
T1n灰岩㊁泥质灰岩㊁钙质泥岩2000~8000龙潭组
P2l
炭质页岩㊁黑色页岩夹粉砂岩29~49
3㊀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
本次高密度电法使用的是DUK ̄2A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ꎮ该仪器操作便捷ꎬ观测精度高ꎬ采集数据可靠ꎬ获取信息丰富ꎮ
考虑到场地内的地层走向以北西向为主ꎬ根据垂直于探测目标的原则及场地的客观条件ꎬ布设了4条北北东向的平行测线ꎬ线间距5mꎬ方位角均为17ʎꎬ点距2mꎬ排列长度均为224mꎬ测线号LS1 ̄LS4ꎮ
施工时一次性布设所有电极ꎬ经试验选用温纳装置进行观测ꎬ其基本观测参数为:有效电极数113ꎬ最小隔离系数1ꎬ最大隔离系数30ꎬ收敛系数1ꎮ设置好之后ꎬ仪器便可测量和存储ꎮ
4㊀数据处理
高密度电法的数据处理主要分为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反演两个过程ꎮ数据预处理就是将原始数据导入电脑ꎬ然后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编辑和合成ꎬ剔除异常点等ꎻ剔除异常点主要是根据电场的平稳过渡原则来进行ꎬ对一些造成电场突变的数据点进行剔除ꎮ数据预处理后就要进行地形改正㊁二维反演ꎬ导入地形文件后软件即可
自动地形改正ꎻ而反演参数设定较为复杂ꎬ需要根据经验和以往的地质钻孔资料进行多次修改ꎬ反复对比试验ꎬ最终才确定合理的反演参数ꎬ之后便可进行自动反演ꎮ本次数据处理工作使用高密度电法专业软件Geo ̄
gigaRImager5.0完成ꎮ
5㊀工作成果解译推断
根据反演结果ꎬ以电性差异为基础ꎬ结合已知的基础地质资料ꎬ对每个地电断面进行电性分层及划分低阻异常区ꎮ图2-图5是高密度电法探测剖面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ꎬ图6为高密度电法剖面成果立体图ꎮ
由图2-图5可以看出ꎬ各测线断面形态基本一致ꎬ视电阻率分层很明显ꎬ地层起伏变化小ꎮ高㊁低阻体分布边界清晰ꎬ电阻率由上到下分布规律为 高 低 高 ꎮ断面划分为3层:表层为高阻层ꎬ电阻率70~400Ω mꎬ厚度较薄ꎬ在1~5m之间ꎬ为耕植土㊁第
四纪粘土层ꎬ其高阻值与地表干燥有关ꎻ中层为低阻层ꎬ电阻率<50Ω mꎬ厚度较厚ꎬ在10~30m之间ꎬ为基岩风化层ꎬ以南陵湖组灰岩为主ꎬ是主要岩溶发育层位ꎬ各剖面在场地范围内(均为60~180m区间)均划分出2~
4个低阻异常区ꎬ推断低阻异常区为溶蚀裂隙或溶洞ꎻ底层为相对高阻层ꎬ电阻率50~300Ω mꎬ是以灰岩为主的基岩层ꎬ该层位存在一个低阻异常ꎬ电阻率50~80Ω mꎬ可能是深部基岩局部风化较严重引起的ꎮ8
03资源环境与工程
㊀
2018年㊀
图4㊀LS3线视电阻率反演地电断面
Fig 4㊀LS3lineapparentresistivityinversiongeoelectric
profile
图5㊀LS4线视电阻率反演地电断面
Fig 5㊀LS4lineapparentresistivityinversiongeoelectric
profile
图6㊀高密度电法剖面推断成果立体图
Fig 6㊀Stereogramofhighdensityelectricalprofilinginferenceresults
㊀㊀本次测量区域较小ꎬ所布设的平行测线间距小ꎬ不仅可以得到纵向上的电阻率信息ꎬ还可以将测线进行联合分析ꎬ得到 横向 上的电阻率信息ꎬ达到三维立体的探测效果ꎮ4条测线的低阻异常并不是独立存在的ꎬ当异常范围较大时ꎬ与之相邻的测线的相对位置存在异常ꎮ通过联合解译共划分出浅部4个㊁深部1个共5个异常区(图6)ꎮ
根据异常位置ꎬ设计了4个钻孔ꎮ钻孔ZK ̄1位于
LS3线上ꎬ以验证Ⅰ异常ꎻZK ̄2㊁ZK ̄3均位于
LS2线上ꎬZK ̄2验证Ⅱ异常ꎬZK ̄3同时验证Ⅲ㊁Ⅴ浅深二处异常ꎻZK ̄4位于LS1ꎬ验证Ⅳ异常ꎮ钻孔结果表明ꎬ高密度电法反演推断的地质分层㊁厚度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ꎻ钻孔并未发现大
型危害性溶洞ꎬ与低阻异常区相对应的主要为溶蚀裂隙和小型含水孔洞ꎮ对于这些小型的裂
隙和孔洞ꎬ工程施工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即可消除隐患ꎮ
6㊀结论
通过以往及本次高密度电法的勘察工作ꎬ笔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ꎮ
(1)高密度电法是一种快速㊁高效㊁经济的
岩溶勘察手段ꎬ其测量成果具有直观㊁分辨率高的特点ꎮ根据其探测成果ꎬ给后期的钻孔及工程建设提供物探依据和指导意义ꎬ以达到排除
和规避岩溶灾害隐患的效果ꎮ
(2)高密度电法资料解释受解释人员主观
及经验的影响ꎬ其异常形态不能和具体某种岩溶空间形态完全等同ꎬ因此需要根据后期钻孔结果不断调整认识ꎬ以指导未钻区域的布钻工作ꎮ
(3)通常高密度电法剖面工作只能获悉剖面下部
二维的电阻率分布情况ꎬ通过将多条剖面进行分析对比ꎬ既相互验证ꎬ又能得到立体的电阻率分布情况ꎬ其效果更直观和真实ꎬ进而可以择优布置钻孔ꎬ以最小的成本求取最有效的勘察效果ꎮ
参考文献:
[1]㊀刘晓东ꎬ张虎生ꎬ黄笑春ꎬ等.高密度电法在宜春市岩
溶地质调查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ꎬ2002ꎬ13(1):72-75.
[2]㊀葛如冰ꎬ黄伟义ꎬ张玉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灰岩地区
的应用研究[J].物探与化探ꎬ1999ꎬ23(1):28-32.[3]㊀李树琼ꎬ蒋丛林ꎬ马志斌.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地区勘
查中的应用[J].矿物学报ꎬ2013ꎬ33(4):540-544.[4]㊀李金铭.地电场与电法勘探[M].第2版.北京:地质出版社ꎬ2009:197-210.
[5]㊀蓝星ꎬ张炜ꎬ王堃鹏ꎬ等.浅层地震和高密度电法在汉
旺地区勘查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ꎬ2012ꎬ
9(6):654-658.
[6]㊀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宣城柳桥110kV变电站工程地
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R].合肥:安徽省地质调查院ꎬ2014.
(责任编辑:于继红)
(下转第322页)
9
03第2期梁源珠等: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地区勘察中的应用
际坐标信息ꎬ不能做到样品数据共享ꎬ不便于平面图件的绘制ꎬ建议后续版本给予改进ꎮ
参考文献:
[1]㊀邹仲平ꎬ屠江海.区域地质调查系统中地球化学剖面光谱曲线的作法[J].资源环境与工程ꎬ2008ꎬ22(6):619-621. [2]㊀方成名ꎬ葛梦春ꎬ张雄华ꎬ等.RGMAP系统在1ʒ5万区调中的应用
[J].新疆地质ꎬ2004ꎬ22(1):98-100.
[3]㊀李超玲ꎬ张克信ꎬ墙芳躅ꎬ等.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技术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ꎬ2002ꎬ17(5):763-768.
[4]㊀李永飞ꎬ施彬ꎬ卞雄飞.野外路线整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RGMAP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运用[J].地质与资源ꎬ2008ꎬ17(3):229-231.
(责任编辑:费雯丽)
ANewMethodofSpectralCurveinDigitalGeological
MappingTechniques
ChengZhilongꎬWeiXiaofengꎬTanWeiꎬZhangJianbinꎬWuGanggangꎬMaZhijie
(BeijingInstituteofGeologyofMineralResourcesꎬBeijing㊀100012)
Abstract:Generatinggeochemicalprofilespectrumcurveisnecessaryingeologicalfield.InthisarticleꎬtheauthorssumupaseriesofnewmethodsofgeneratingspectrumcurvebycombiningthegeologicalprofiledataꎬsampleanalysisdataandDGSSalltogetherthroughfieldworkpractice.Theadvantagesarehighlyautomaticꎬefficientandhighlyfunctional.Keywords:digitalgeologicalmappingꎻprofileꎻspectralcurve
(上接第309页)
ApplicationofHighDensityResistivityMethod
inKarstAreaInvestigation
LiangYuanzhuꎬYeZhenꎬLiYangꎬLiuKun
(GeologicalSurveyInstituteofAnhuiProvinceꎬHefeiꎬAnhui㊀230001)
Abstract:Thekarstdevelopmentinthelimestonedistributionareaiseasytocausegeologicaldisasterssuchassoilcaveandgroundcollapse.Inordertoensurethesafetyofroadsꎬbridgesꎬhousesandotherbuildingsꎬgeophysicalprospectingiscarriedoutbeforeconstruction.Highdensityresistivitymethodiswidelyusedasageophysicalmethodfordetectingkarst.Thispaperdescribestheapplicationofhigh ̄densityresistivitymethodtokarstexplorationatanalternativesiteofasub ̄stationinXuanchengꎬAnhuiProvince.Thefeasibilityandeffectivenessofhighdensityelectricalmethodinfindinganda ̄voidinghiddenhazardsofkarstdisastersareillustratedbyanexample.
Keywords:highdensityresistivitymethodꎻkarstꎻWennerꎻlimestone
223资源环境与工程㊀2018年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