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8 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不连续退位减)丨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8 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不连续退
位减)丨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掌握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合作的精神,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不连续退位减)
三、教学重点
1.计算策略的灵活性。
2.国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二年级下册要求的知识点。
四、教学难点
1.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五、教学准备
1.课件:困难加深(5)的课件。
2.工具:矩形纸、橡皮擦、黑白板、彩笔。
六、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学习内容,向学生提问:在生活中你们有哪些场景可以用到三位数减法?请举例说明。
鼓励学生提供答案,并引导学生思考与课本相似的场景。
2. 教师示范(20分钟)
1.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先从个位开始相减,不足,向前进位,向前借位,向前连续退位减。
2.调用困难加深(5)的课件,通过讲解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笔算的方法。
3.在黑板上画出四个数字,例如:238 - 156 =?并且和学生一起计算。
首先,我们从个位开始计算8-6=2,接下来,从十位开始计算3-5=-2,由于3这个数比5小,所以需要向前借1,变成13,按照前面的方法,13-5=8,最后,从百位开始计算2-1=1。
所以238-156=82。
4.给学生出三位数减法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学生操作 (20分钟)
1.老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鼓励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计算策略,以便矫正计算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2.逐一检查学生的作业,对于错解的算法,让学生去找错误并进行更正。
3.查看学生所练习的题目,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可以选择性地在黑板上出现一些典型的练习例题,进行辅导和讲解。
4. 课堂小结(10分钟)
1.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学生思考计算策略的灵活性,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计算策略。
2.帮助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随堂进行调查,以及小测验考查本课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
三位数减法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在学习时,我们要从学生容易理解和学习的角度出发,采用一些生动形象又有利于记忆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示范-讲解-练习-总结”的方式,让学生逐渐理
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同时,在练习过程中,我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了及时的纠
正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