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3《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_教学PPT318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பைடு நூலகம்。北宋文学家、书 法家、画家。诗的题材广泛,清新豪健,善用 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词的艺术风格多 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 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
释诗题
宿建德江
住
[唐]孟浩然
zhǔ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指新安江流经 建德(今属浙 江)的一段。
明诗意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zhǔ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自由读诗,圈出不理解 的字词。借助注释、工具书 理解它们的意思。
明诗意
宿建德江
移舟:划船。 泊:停船靠岸。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烟:烟雾迷蒙。 日暮:傍晚。 客:指作者本人。
[唐]孟浩然
傍晚,诗人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
zhǔ
的小洲旁,看到了空旷的原野,天空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比树还要低。江水清澈,月亮倒映在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水里,离自己很近。
第一二句告诉我们诗人在 做什么,第三四句是写了诗人 看到的江边月夜美景。
一个“愁”字写出 了诗人的仕途不顺,以 及旅途的孤单寂寞。
连一连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辛弃疾 孟浩然 苏轼 杜甫 李白
读一读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写一写
读一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读一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 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 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诗 作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 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宿建德江》以 野旷江清的静景写寂寞的游子情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①诗人苏轼的风格是豪迈的。从这一场疾风骤雨中能感受到。 ②诗人善用比喻。从“黑云翻墨、白雨跳珠、水如天”这些词可以看出来。
小结学法
(1)综合诗意,释诗题。 (2)理解字词,明诗意。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
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古诗的意思。 (3)联系背景,悟诗情。 (4)朗读感悟,多积累。
学古诗
诗人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这天,在望湖楼喝 醉了以后写了这首诗。“六月二十七日”交代写 作时间,“望湖楼”交代写作地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 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跳进船舱。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 散云飞。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
学古诗
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从中体会到 诗人怎样的写作风格?